(共47张PPT)
771BC,申国联合犬戎攻破镐京
770BC,周平王东迁
王室衰微
周天子对列国的控制削弱
西周变东周
1
2
3
诸侯强大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列国纷争
拉开了列国争雄的序幕
第2课 动荡·发展·变革·争鸣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时空定位】
东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56年
公元前221年
西周
春秋
战国
奴隶社会逐步解体
封建社会逐步形成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卒。因其时间起止与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所记载的时间基本一致而得名,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
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代特征】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
春秋战国时代的变革,并非局部的、一事一物的兴替,而是由一系列相关性变迁运动构成的大变局。……其动荡之激烈,变革范围之深广,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所仅见。
——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
材料1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左传·桓公五年》
材料2 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逐至于雒(今河南有洛阳市),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问1:材料说明春秋时期存在什么问题?
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礼崩乐坏,宗法制分封制遭破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代执天子道)
一、政治之变: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春秋形势图
1.春秋时期: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材料3 田氏取齐,三家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战国策〉书录》
问2:根据材料指出战国时期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大夫夺权,上下失序,道德泯灭,诸侯兼并混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战国形势图
一、政治之变: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战国时期:
大夫夺权,兼并频繁
根据下面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在政局动荡的局面之下还蕴含着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图
材料二 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沈长云《先秦史》
伴随着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和民族交融,统一趋势及华夏民族认同增强,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基础。
一、政治之变: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政局:天下共主社会稳定破坏,王室衰微、诸侯争战、时局动荡,破坏社会稳定与人民生活
★制度: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
礼崩乐坏
宗法分封制崩溃
★国家:天下共主周朝统一
诸侯国数目减少
统一的趋势
春秋五霸(相继)
战国七雄(并存)
天下共主
九鼎
七鼎
五鼎
三或
一鼎
礼乐制
诸侯争霸 战国兼并
【知识拓展】全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给时局的影响
(1)灾难:王室衰微诸侯征战不休,加重了人民负担,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2)制度: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不复存在,宗法分封制崩溃
(3)变革:推动各国富国强兵的改革,打击贵族保守势力,促进地主阶层崛起和新型生产关系发展
(4)统一: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减少,为国家最终统一创造了条件
⑸民族: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区、民族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
唐朝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
3.华夏认同与民族交融
周人在克商之前,即自认是夏的继承者,表明周代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周朝诸侯也以诸夏作为封建诸国的代称,来区别周人以外的蛮夷戎狄。
华夏说的含义
华夏意识的建立
华夏意识的认同
春秋战国时被认同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各民族之间通过战争、迁徙、交流,相互学习,社会经济较快发展,相继封建化。
在频繁交往和密切联系中,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3.华夏认同与民族交融
华夏意识的认同
春秋战国时被认同
华夏认同的影响:
①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发展壮大;
②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③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为国家走向统一创造条件。
1.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500场,会盟数十次。周初号称八百诸侯,到春秋末期,虽然还有一些小国存在,但基本上已经是七大国的天下了。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分封制不利于政局稳定
B.宗法观念在春秋荡然无存
C.春秋争霸促进局部统一
D.七国是指鲁、齐、燕、魏、宋、晋、楚
C
2.(2024·重庆卷)新石器时代到两周时期中国各地区传统墓葬头向可概括为:“东夷及其先民尚东,楚蛮及其先民尚南,西戎及其先民尚西,华夏及其先民尚北。”关中地区凤翔西村、沣西客省庄等地西周墓多为北头向,春秋时期的墓葬多为西向头。这表明( )
A.西周时期华夏认同初步形成
B.春秋时期深受西戎俗影响
C.各族同源观念得到发展
D.各地区得文化传统趋于稳固
解析:西周时期,关中地区(秦国地域)墓多为北头向,是为华夏代表,说明当时关中地区受中原华夏文化影响大,而春秋时期(东周)关中地区墓葬变成西向,说明这一时期关中地区已经有西戎文化的渗透,而且较为明显以至于墓朝向变化,故选B项
B
1.经济发展
(1)农业:
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生产关系变革
生产力发展
铁犁
牛耕
农业
进步
井田制瓦解
新兴地主
自耕农
佃农
小农经济初现
私田开拓
公田不治
赋税改革
承认土地私有
铁制农具 青铜牛尊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吕氏春秋·审分》
井
公
私
新
私
私
私
私
私
私
私
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
◎都江堰及其工程示意图
◎李冰父子
……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华阳国志·蜀志》
1.经济发展
(1)农业:
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
1.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1)农业:
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2)手工业:
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出现富有的工商业主。
(3)商业: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2.变法运动
应变——战国七雄大变法
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为获取更多的土地、财富和人口,彼此之间不断开展兼并战争……各国统治者都在寻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办法。克敌取胜之道,首在富国强兵,诸侯国的统治者们争相延揽人才,不断调整国策,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来达到目的。变法的星火,以不可遏止的燎原之势在各国蔓延开来。
——卜宪群等《中国通史·第二卷》
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阶级: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得地主阶级实力增强。新兴地主阶级崛起,要求打击旧贵族势力,建立封建社会秩序。
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
政治:战争的频繁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达到富国强国的目的,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思想: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国推行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各国变法运动:富国强兵、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制度
在激烈的争霸战争中,各诸侯国如何才能脱颖而出,摆脱被兼并的命运?
2.变法运动
战国时期的主要变法
邹忌改革
李悝变法
申不害变法
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
乐毅改革
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内容及作用:
材料1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2 “有军功者各以率(标准)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列入家族谱)”—— 朱绍侯《商陕变
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
材料4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县丞,由国君直接委派员治理。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材料3 (变法)行之十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确立土地私有制,调动积极性,顺应小农经济发展,增加税赋收入
打击旧贵族,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扩大统治基础,提高战斗力
加强控制,稳定秩序,提高军队战斗力
有利于官僚政治和中央集权初步建立
商鞅变法内容
目的及作用
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度,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发展农耕,富国强兵
统一度量衡(补充)
方便税收和交换,加强集权制度
政治
实行什伍连坐制
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
实行中央集权
军事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打破世袭贵族的军事垄断特权,秦国军事实力迅速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文化
“燔诗书明法令”(补充)
加强思想控制
社会风俗
发展小农经济,增加税收,加强集权制度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课堂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李斯《谏逐客书》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战国策·秦策一》
(1)积极性:
①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局限性: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剥削和压迫。
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
(3)特点:
(4)影响:
经济:土地国有(井田制)
政治格局:诸侯分封
行政权力:宗法世袭
社会管理:礼乐制
商鞅变法对社会转型的重要作用:
思 维 提 升
土地私有
县制
专职官僚(流动)
刑罚制
3.商鞅从“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这一原则出发,坚持“国以功授官予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的这一措施( )
A.促成了尚武风气的形成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消除了宗室贵族的影响
D.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D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这一措施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故D项正确;春秋战国之际,由于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大多具有尚武的民风,排除A项;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一).孔子与老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一).孔子与老子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核心:
“仁”——关爱他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一).孔子与老子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核心:
“仁”——关爱他人
(2)政治思想:
①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②恢复周礼
③制度随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3)教育思想:
①有教无类,推动私学。打破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②整理“六经”。
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论语》当中。
思维拓展:孔子政治主张是否获得统治者认可?为什么?
孔子政治主张遭冷遇的原因:以仁爱、德治、教化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不适应春秋战国争霸战争的时代需要。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14年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中,东奔西走,屡次碰壁,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
哲学思想
①天命观:知天命、顺天命、畏天命——尊重自然规律
②鬼神观:“敬鬼神而远之”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 述而》)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先进》)
樊迟问知(智慧)。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 述而》)
注重探讨和解决人事和社会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他的人本/文主义思想和务实精神。
③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恰如其分”“和而不同”
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一).孔子与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楚国人。
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博学多识,精通礼法。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而成《道德经》, 又称《老子》。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传至今.
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一).孔子与老子
①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②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追求天人合一
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①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②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追求天人合一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③朴素的辩证法:
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④政治思想: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百家争鸣”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百家争鸣
结合教材与之前所学思考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背景?
物质基础
宽松环境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经济:铁犁牛耕,井田崩溃,土地私有,小农经济;
政治: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新制酝酿;统治者出于争霸的需要,礼贤下士,争先招揽人才;
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士阶层兴起并活跃;
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二).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形势图
空间观念
齐鲁地区
三晋
地区
荆楚
地区
礼乐创地
文化中心
资源丰富
生活优逸
土地贫瘠
民风剽悍
学派 代表 核心思想
儒家 孟子
荀子
道家 庄子
阴阳家 邹衍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诸子百家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
孟
子
荀
子
庄
子
邹衍
墨子
韩非子
阅读课本,分别找出战国时期儒家、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主要思想主张
人性善;仁政;民贵君轻
人性恶;隆礼重法;君舟民水
崇尚逍遥自由
五行“相生相胜”
节俭;兼爱;非攻;尚贤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孟子(儒家)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仁政”(核心)
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性善论
义利观(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富国》
天命观:“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性恶论(礼乐规范,使人向善,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
隆礼重法(礼法并施)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荀子(儒家)
“君舟民水”的观点
(3)庄子(道家)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恃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
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逍遥游》
崇尚逍遥自由
新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编版历史课件1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
新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编版历史课件1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4)邹衍(阴阳家)
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 《七略》
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新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编版历史课件1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
新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编版历史课件1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5)墨子(墨家)
新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编版历史课件1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
新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编版历史课件1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主要观点:
①尚俭:反对浪费,主张“非乐”、“非葬”,“去无用之费”。
②兼爱: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主张人与人之间应“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③非攻:即反对不义的攻伐,并斥之为“天下之巨害”。
④尚贤:“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6)韩非(法家)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韩非:原称韩子,后人为与唐韩愈区别,改称韩非子。(前280—前233)战国末韩国人。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师事荀子。曾数次上书韩王安修明法度,不见用。著作传入秦国,得秦王政赏识。后出使秦国,得见秦王。不久遭李斯、姚贾谗害,自杀于获中。提出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法治思想。
①变革观:厚今薄古,变法革新,“法后王”统治者应因时而变
②法治观: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③集权观: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法术势相结合
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为封建专制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影响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①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新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编版历史课件1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二).百家争鸣
社会大转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逐渐建立起来
春秋战国
争霸兼并
铁犁牛耕
变法运动
百家争鸣
政治大纷争
经济大发展
制度大变革
思想大解放
民族大交融
华夏认同
课堂总结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春秋、战国、华夏认同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孔子与老子
、百家争鸣
经济发展:农业、工商业
变法运动:战国时期的主要变法、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的背景
百家争鸣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征
政治方面:①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瓦解,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②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③民族交融,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
经济方面: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崛起;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出现小农经济
思想方面:教育和学术下移,百家争鸣
大动乱、大变革 大思想、大争鸣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相似性:
在治国理念上
在社会伦理上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
在人生态度上
在社会成员关系上
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 为而治”;等等。
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韩非主张“人之性恶”;道家的庄子认为“性无善而无不 善”,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人性的转变;等等。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等等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墨家 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主张“天命观”;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等等。
差异性:
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重点问题突破
“诸子百家”的现实意义
重点问题突破
儒家的“德治”“仁政”——“民本思想”
儒家的“仁义礼智”——道德准则和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道家的“哲学观”——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道家的“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法家的法治思想和改革观——“依法治国”“与时俱进”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