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教学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教学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03 23:4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771BC,申国联合犬戎攻破镐京
770BC,周平王东迁
王室衰微
周天子对列国的控制削弱
西周变东周
1
2
3
诸侯强大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列国纷争
拉开了列国争雄的序幕
第2课 动荡·发展·变革·争鸣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时空定位】
东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56年
公元前221年
西周
春秋
战国
奴隶社会逐步解体
封建社会逐步形成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卒。因其时间起止与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所记载的时间基本一致而得名,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
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代特征】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
春秋战国时代的变革,并非局部的、一事一物的兴替,而是由一系列相关性变迁运动构成的大变局。……其动荡之激烈,变革范围之深广,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所仅见。
——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
材料1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左传·桓公五年》
材料2 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逐至于雒(今河南有洛阳市),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问1:材料说明春秋时期存在什么问题?
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礼崩乐坏,宗法制分封制遭破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代执天子道)
一、政治之变: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春秋形势图
1.春秋时期: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材料3 田氏取齐,三家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战国策〉书录》
问2:根据材料指出战国时期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大夫夺权,上下失序,道德泯灭,诸侯兼并混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战国形势图
一、政治之变: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战国时期:
大夫夺权,兼并频繁
根据下面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在政局动荡的局面之下还蕴含着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图
材料二 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沈长云《先秦史》
伴随着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和民族交融,统一趋势及华夏民族认同增强,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基础。
一、政治之变: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政局:天下共主社会稳定破坏,王室衰微、诸侯争战、时局动荡,破坏社会稳定与人民生活
★制度: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
礼崩乐坏
宗法分封制崩溃
★国家:天下共主周朝统一
诸侯国数目减少
统一的趋势
春秋五霸(相继)
战国七雄(并存)
天下共主
九鼎
七鼎
五鼎
三或
一鼎
礼乐制
诸侯争霸 战国兼并
【知识拓展】全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给时局的影响
(1)灾难:王室衰微诸侯征战不休,加重了人民负担,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2)制度: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不复存在,宗法分封制崩溃
(3)变革:推动各国富国强兵的改革,打击贵族保守势力,促进地主阶层崛起和新型生产关系发展
(4)统一: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减少,为国家最终统一创造了条件
⑸民族: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区、民族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
唐朝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
3.华夏认同与民族交融
周人在克商之前,即自认是夏的继承者,表明周代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周朝诸侯也以诸夏作为封建诸国的代称,来区别周人以外的蛮夷戎狄。
华夏说的含义
华夏意识的建立
华夏意识的认同
春秋战国时被认同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
中原
南蛮
北狄
西戎
东夷
各民族之间通过战争、迁徙、交流,相互学习,社会经济较快发展,相继封建化。
在频繁交往和密切联系中,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3.华夏认同与民族交融
华夏意识的认同
春秋战国时被认同
华夏认同的影响:
①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发展壮大;
②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③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为国家走向统一创造条件。
1.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500场,会盟数十次。周初号称八百诸侯,到春秋末期,虽然还有一些小国存在,但基本上已经是七大国的天下了。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分封制不利于政局稳定
B.宗法观念在春秋荡然无存
C.春秋争霸促进局部统一
D.七国是指鲁、齐、燕、魏、宋、晋、楚
C
2.(2024·重庆卷)新石器时代到两周时期中国各地区传统墓葬头向可概括为:“东夷及其先民尚东,楚蛮及其先民尚南,西戎及其先民尚西,华夏及其先民尚北。”关中地区凤翔西村、沣西客省庄等地西周墓多为北头向,春秋时期的墓葬多为西向头。这表明( )
A.西周时期华夏认同初步形成
B.春秋时期深受西戎俗影响
C.各族同源观念得到发展
D.各地区得文化传统趋于稳固
解析:西周时期,关中地区(秦国地域)墓多为北头向,是为华夏代表,说明当时关中地区受中原华夏文化影响大,而春秋时期(东周)关中地区墓葬变成西向,说明这一时期关中地区已经有西戎文化的渗透,而且较为明显以至于墓朝向变化,故选B项
B
1.经济发展
(1)农业:
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生产关系变革
生产力发展
铁犁
牛耕
农业
进步
井田制瓦解
新兴地主
自耕农
佃农
小农经济初现
私田开拓
公田不治
赋税改革
承认土地私有
铁制农具 青铜牛尊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吕氏春秋·审分》











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
◎都江堰及其工程示意图
◎李冰父子
……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华阳国志·蜀志》
1.经济发展
(1)农业:
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
1.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1)农业:
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2)手工业:
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出现富有的工商业主。
(3)商业: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2.变法运动
应变——战国七雄大变法
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为获取更多的土地、财富和人口,彼此之间不断开展兼并战争……各国统治者都在寻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办法。克敌取胜之道,首在富国强兵,诸侯国的统治者们争相延揽人才,不断调整国策,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来达到目的。变法的星火,以不可遏止的燎原之势在各国蔓延开来。
——卜宪群等《中国通史·第二卷》
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阶级: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得地主阶级实力增强。新兴地主阶级崛起,要求打击旧贵族势力,建立封建社会秩序。
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
政治:战争的频繁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达到富国强国的目的,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思想: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国推行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各国变法运动:富国强兵、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制度
在激烈的争霸战争中,各诸侯国如何才能脱颖而出,摆脱被兼并的命运?
2.变法运动
战国时期的主要变法
邹忌改革
李悝变法
申不害变法
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
乐毅改革
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内容及作用:
材料1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2 “有军功者各以率(标准)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列入家族谱)”—— 朱绍侯《商陕变
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
材料4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县丞,由国君直接委派员治理。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材料3 (变法)行之十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确立土地私有制,调动积极性,顺应小农经济发展,增加税赋收入
打击旧贵族,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扩大统治基础,提高战斗力
加强控制,稳定秩序,提高军队战斗力
有利于官僚政治和中央集权初步建立
商鞅变法内容
目的及作用
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度,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发展农耕,富国强兵
统一度量衡(补充)
方便税收和交换,加强集权制度
政治
实行什伍连坐制
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
实行中央集权
军事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打破世袭贵族的军事垄断特权,秦国军事实力迅速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文化
“燔诗书明法令”(补充)
加强思想控制
社会风俗
发展小农经济,增加税收,加强集权制度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课堂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李斯《谏逐客书》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战国策·秦策一》
(1)积极性:
①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局限性: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剥削和压迫。
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
(3)特点:
(4)影响:
经济:土地国有(井田制)
政治格局:诸侯分封
行政权力:宗法世袭
社会管理:礼乐制
商鞅变法对社会转型的重要作用:
思 维 提 升
土地私有
县制
专职官僚(流动)
刑罚制
3.商鞅从“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这一原则出发,坚持“国以功授官予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的这一措施(  )
A.促成了尚武风气的形成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消除了宗室贵族的影响
D.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D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这一措施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故D项正确;春秋战国之际,由于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大多具有尚武的民风,排除A项;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一).孔子与老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一).孔子与老子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核心:
“仁”——关爱他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一).孔子与老子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核心:
“仁”——关爱他人
(2)政治思想:
①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②恢复周礼
③制度随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3)教育思想:
①有教无类,推动私学。打破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②整理“六经”。
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论语》当中。
思维拓展:孔子政治主张是否获得统治者认可?为什么?
孔子政治主张遭冷遇的原因:以仁爱、德治、教化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不适应春秋战国争霸战争的时代需要。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14年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中,东奔西走,屡次碰壁,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
哲学思想
①天命观:知天命、顺天命、畏天命——尊重自然规律
②鬼神观:“敬鬼神而远之”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 述而》)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先进》)
樊迟问知(智慧)。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 述而》)
注重探讨和解决人事和社会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他的人本/文主义思想和务实精神。
③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恰如其分”“和而不同”
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一).孔子与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楚国人。
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博学多识,精通礼法。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而成《道德经》, 又称《老子》。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传至今.
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一).孔子与老子
①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②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追求天人合一
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①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②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追求天人合一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③朴素的辩证法:
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④政治思想: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百家争鸣”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百家争鸣
结合教材与之前所学思考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背景?
物质基础
宽松环境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经济:铁犁牛耕,井田崩溃,土地私有,小农经济;
政治: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新制酝酿;统治者出于争霸的需要,礼贤下士,争先招揽人才;
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士阶层兴起并活跃;
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二).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形势图
空间观念
齐鲁地区
三晋
地区
荆楚
地区
礼乐创地
文化中心
资源丰富
生活优逸
土地贫瘠
民风剽悍
学派 代表 核心思想
儒家 孟子
荀子
道家 庄子
阴阳家 邹衍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诸子百家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






邹衍
墨子
韩非子
阅读课本,分别找出战国时期儒家、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主要思想主张
人性善;仁政;民贵君轻
人性恶;隆礼重法;君舟民水
崇尚逍遥自由
五行“相生相胜”
节俭;兼爱;非攻;尚贤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孟子(儒家)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仁政”(核心)
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性善论
义利观(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富国》
天命观:“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性恶论(礼乐规范,使人向善,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
隆礼重法(礼法并施)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荀子(儒家)
“君舟民水”的观点
(3)庄子(道家)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恃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
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逍遥游》
崇尚逍遥自由
新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编版历史课件1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
新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编版历史课件1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4)邹衍(阴阳家)
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 《七略》
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新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编版历史课件1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
新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编版历史课件1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5)墨子(墨家)
新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编版历史课件1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
新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编版历史课件1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主要观点:
①尚俭:反对浪费,主张“非乐”、“非葬”,“去无用之费”。
②兼爱: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主张人与人之间应“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③非攻:即反对不义的攻伐,并斥之为“天下之巨害”。
④尚贤:“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6)韩非(法家)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韩非:原称韩子,后人为与唐韩愈区别,改称韩非子。(前280—前233)战国末韩国人。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师事荀子。曾数次上书韩王安修明法度,不见用。著作传入秦国,得秦王政赏识。后出使秦国,得见秦王。不久遭李斯、姚贾谗害,自杀于获中。提出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法治思想。
①变革观:厚今薄古,变法革新,“法后王”统治者应因时而变
②法治观: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③集权观: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法术势相结合
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为封建专制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影响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①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新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部编版历史课件1课件优秀课件ppt课件免费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
三、思想之变: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二).百家争鸣
社会大转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逐渐建立起来
春秋战国
争霸兼并
铁犁牛耕
变法运动
百家争鸣
政治大纷争
经济大发展
制度大变革
思想大解放
民族大交融
华夏认同
课堂总结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春秋、战国、华夏认同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孔子与老子
、百家争鸣
经济发展:农业、工商业
变法运动:战国时期的主要变法、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的背景
百家争鸣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征
政治方面:①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瓦解,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②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③民族交融,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
经济方面: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崛起;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出现小农经济
思想方面:教育和学术下移,百家争鸣
大动乱、大变革 大思想、大争鸣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相似性:
在治国理念上
在社会伦理上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
在人生态度上
在社会成员关系上
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 为而治”;等等。
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韩非主张“人之性恶”;道家的庄子认为“性无善而无不 善”,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人性的转变;等等。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等等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墨家 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主张“天命观”;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等等。
差异性:
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重点问题突破
“诸子百家”的现实意义
重点问题突破
儒家的“德治”“仁政”——“民本思想”
儒家的“仁义礼智”——道德准则和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道家的“哲学观”——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道家的“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法家的法治思想和改革观——“依法治国”“与时俱进”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