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 课件(共32张PPT含视频)--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 课件(共32张PPT含视频)--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04 17:2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代, 这是愚昧的年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
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狄更斯《双城记》
◎工业革命的机器
◎工业革命的童工
这个时代:英国工业革命
巴黎和伦敦
P28学习拓展
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讲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失业率飙升,工人在巨大压力下饱受折磨的故事。主人公夜以继日地工作,已经产生幻觉,把别人的鼻子当成螺丝帽来拧,并且将自己卷进流水线的皮带里。
商 丘 市 一 高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程标准】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商 丘 市 一 高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所谓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在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它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
革命性的变化
生产方式: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动力:
机器时代
工业革命
知识回顾
工厂时代
蒸汽时代
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
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
由人力、畜力、自然力到蒸汽动力
商 丘 市 一 高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
⑴ 背景:
⑵ 出现:
⑶ 影响:
生产专业化: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
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动,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家庭手工作坊
◎比较集中的印刷工场
◎机器大工厂
商 丘 市 一 高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2.工厂制度
⑴ 建立:
工场
工厂
工厂——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是工业时代最
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度——资产的运营或经营活动主要以工厂为基本单位的企业组织制度或组织形式。
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
商 丘 市 一 高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2.工厂制度
⑵ 特点:
①时间:倒班制(保证机器昼夜运行)
②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强化纪律意识)。
从纺织工厂的生产经营中可以看出工厂生产的哪些特点
材料:在巨大利润的驱动下,阿克莱特工厂在 19 世纪之前机器几乎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连续工作的,工人是分为两组轮流换班。阿克莱特工厂不仅在生产技术上形成一套体系,而且在劳动力招聘和管理方面也初步实现制度化。
——张博珺《 阿克莱特的工厂制投资及其影响》

商 丘 市 一 高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2.工厂制度
⑵ 特点:
①时间:倒班制(保证机器昼夜运行)
②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强化纪律意识)。
③生产:流水线(协同劳作、厂主监管)
④原料: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从纺织工厂的生产经营中可以看出工厂生产的哪些特点
材料: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原来需要花费12小时3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分钟……流水线的使用引发了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
——《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人文实录》
商 丘 市 一 高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2.工厂制度
⑶ 影响:
①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剧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
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工厂的童工
③早期工厂大量雇佣童工,一定程度上阻碍近代基础教育发展。
◎棉纺厂的女工
②促进家庭领域与社会生产领域分化,妇女走出家庭加入社会生产,提高了社会地位。
商 丘 市 一 高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2.工厂制度
【典例研析】 (2021·浙江·高考真题)18世纪后半期,韦奇伍德的陶瓷不仅迅速占据了英国市场,而且不到20年就将中国瓷器逐渐挤出欧洲,其出口率达到总销量的80%.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 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C.制陶业工厂制的建立 D.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
【答案】C
【详解】18世纪后半期开始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英国陶瓷逐渐将中国瓷器挤出欧洲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厂制度的建立,产品产量和效率方面有了明显提升,故选C;瓷器不需要进行组装,因此和通用部件标准化无关,排除A;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并不是英国瓷器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BD。
商 丘 市 一 高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3.近代中国的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
⑴ 产生:
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曾国藩
李鸿章
崇厚
左宗棠
张之洞
李鸿章
李鸿章
19世纪60年代,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厂,开启了近代工业化。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商 丘 市 一 高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3.近代中国的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
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大生纱厂
⑴ 产生:
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⑵ 发展:
◎张謇
张謇[jiǎn](1853年~1926年),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金融家、慈善家, “江苏五才子”之一。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主张 “实业救国”。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商 丘 市 一 高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3.近代中国的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
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⑴ 产生:
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⑵ 发展:
◎大生纱厂
◎永利化工厂
◎范旭东
范旭东(1883年-1945年),生于长沙,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商 丘 市 一 高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3.近代中国的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
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⑴ 产生:
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⑵ 发展:
【典例研析】 (2012·新课标全国1卷· 30) 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答案】A
商 丘 市 一 高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3.近代中国的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
洋务运动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知识补遗
◎汉阳铁厂
◎天津永利碱厂
洋务派企业,是指19世纪60年代后期,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部分洋务派官僚为强化地主阶级统治,采用西方生产技术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中国人采用机器生产经营近代企业的开始。洋务派通过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组织形式,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甲午战争后破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华侨、买办等投资(民办或者私人投资),创办了一批近代资本主义工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初步发展于中日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消失于社会主义改造。
简述工厂制度的特点。
①时间:倒班制(保证机器昼夜运行)
②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强化纪律意识)。
③生产:流水线(协同劳作、厂主监管)。
④原料: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城市化:
⑴ 问题: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人们的生活空间。
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但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
◎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伦敦)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他们把伦敦变成了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并聚集了经常布满太(泰)晤士河的成千的船只。
---【德】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城市化:
⑴ 问题:
⑵ 措施: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人们的生活空间。
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但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
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工人的居住条件也很恶劣,几乎每个城市都可以看到贫民窟。以伦敦的贫民窟为例,“这里的街道通常是没有铺砌过的、肮脏的、坑坑洼洼的,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所有这些悲惨遭遇使得英国的工厂工人营养不良、身体畸形乃至丧失劳动力,大批工人早早去世,在工业化初期,工人的平均寿命反而比工业化之前还要低得多。
——李昕《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知识补遗
交通运输的发展
世界第一艘轮船(汽轮)
美国、富尔顿、1807年
2.交通发展:
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2.交通发展:
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知识补遗
交通运输的发展
火车(英国、史蒂芬孙、1814年)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⑴ 原因:
⑵ 影响:
材料: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 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 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①工业革命对煤等矿石的需求刺激了运河的开凿;
②铁路运输以其速度快、成本低而受人青睐。
◎蒸汽机车
◎轮船
2.交通发展:
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3.乡村变化:
工业革命也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⑴ 生产:
⑵ 人口: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田园》
◎机械化大农场
材料:(工业革命)首先引爆、影响也最深的就是农业。一般情况下,我们想到工业革命,脑中浮现的画面就是一片都市景象、冒着烟的烟囱,或者是一群煤矿工人汗流浃背,深入地底辛苦工作。然而,工业革命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在于它就是第二次的农业革命。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一幅田园画卷展现在主体育场内,马拉动的耕犁的工具,辛勤的挤奶妇女、野餐的家庭。
田园风光被高耸的烟囱取代,象征着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4.时间观念增强:
⑴ 原因:
⑵ 表现:
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
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后,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 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材料: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工厂的汽笛声从早响到晚,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5.教育推广:
⑴ 原因:
⑵ 表现:
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做某些工作,几乎包括工业中的一切工作在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常规性,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①西方: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802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工厂法》后,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政府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5.教育推广:
⑴ 原因:
⑵ 表现:
①西方:
②中国: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802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工厂法》后,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政府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以来,出现了大量小学堂和中学堂。
癸卯学制的学制划分: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共25~26年。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中学堂 5年。属普通教育性质,兼有升学和就业两重任务。第三阶段为高等阶段,设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根据大学堂分科的需要,分为3类:第1类为升入大学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商科做准备;第 2类为升入大学格致、工科、农科做准备;第 3类为升入大学医科做准备。
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6.消极影响:
⑴ 表现:
工业革命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罗伯特《断掌工业》
◎在英国煤矿中工作的童工
材料:到18世纪,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宗教信仰被怀疑。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就有小偷1万余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抢劫。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①工人劳动时间过长;
②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
③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⑵ 斗争: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6.消极影响:
工业革命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848 马克思主义诞生
◎ 1848年
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三大工人运动,
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6.消极影响:
⑶ 结果:
工业革命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最长工时受到限制,最低工资得到一定保障。
(小结)工业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积极变化:
1.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6.消极影响: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补: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激化。 )
解决方案:
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的自我改革(民主化、社会保障制度等)。
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3.促进了乡村的改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和人们的眼界开阔;
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守时和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生活节奏加快;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商 丘 市 一 高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条件愈发恶劣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典例研析】 (2017·全国·高考真题)根据表格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答案】D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背景(生产专业化、工厂出现)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特点(时间、规章、生产、原料)
影响(对世界、对中国)
促进乡村的改变
城市化发展,改变生活空间
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出行
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
初等教育推广,文化素质提升
给民众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本课小结
1830年代
1886年
1785年
欧洲早期的三大工人(社会主义)运动
瓦特进一步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资产阶级实业救国
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厂是工厂的开端
1765年
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1851年
伦敦万国博览会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法美工业革命进行
中国洋务运动是
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1904年
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的近代教育制度
1895年
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争取八小时工作日
中国近代大事件
世界近代大事件
1771年
1860年代
时间轴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