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秒的认识
课题 秒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在喜庆的新年联欢晚会中,学生们通过生动的视频揭秘时间的神秘面纱,在欢笑与互动中,他们用钟表模型等实物工具,将时间单位从抽象概念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体验,从而在欢乐的氛围中,不仅加深了对时间的理解,更培养了珍惜时间的宝贵意识。
学习目标
开展“时间智者大赛”,孩子们变身时间管理大师,通过巧思排定计划,破解时间难题。在欢笑与挑战中,他们不仅深化了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更领悟了珍惜与高效利用时间的真谛。
学习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理解1分=60秒。
学前准备
投影仪下,沙漏细流,心算卡舞动,时钟滴答,学生心随指针跃动,时间观念悄然滋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引入新课。 (6分钟)
沉浸在春节联欢晚会的欢声笑语中,我们共同感受着新年的气息,倒数着迎接新年的最后时刻。随着课件中钟面的指针缓缓移动,我们一起数着“嘀嗒”声,迎接新年的钟声响起。这一刻,我们不仅在庆祝,更是在体验时间的流动,认识到计量这些瞬间所用的时间单位——秒,是我们今天探索的奥秘。
学生沉浸于倒计时游戏,感受时间滴答,深化对时间单位的认知。同时,他们掌握基础时间运算,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分”和“秒”来衡量短跑的成绩和课间的休息时间。学生的一节课是40分钟,小明跑100米需要19秒,咳嗽一声大约持续1秒。秒针绕一圈是1分钟,小朋友数一个数大约需要1秒,而秒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1/60分钟。小兰和小红放学回家,小兰用时14分19秒,小红用时18分18秒,所以小兰比小红早到家。
二 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25分钟)
揭秘时间奥秘,从秒针的跳动开始。通过多媒体展示钟表,带领学生探索秒针的秘密。让学生亲身体验时间的流逝,闭目倾听钟声“嘀嗒”,通过拍手练习感受秒的节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钟表,分享他们的发现。小组协作,观察钟面,发现秒与分的联系,秒针走完一圈,分针随之移动一小格。每个“嘀嗒”都是1秒,虽然短暂,但意义重大。珍惜时间,不让每一秒虚度。
探索时间之轮,细数秒针的舞步:它是最纤细的舞者,却以最快的步伐穿梭。让我们一起揭开钟表的神秘面纱,观察秒针如何在每一小格间跳跃,那是1秒的流逝,而每跨越一大格,便是5秒的脚步。让我们亲耳聆听钟声的“嘀嗒”,感受1秒的轻盈。与伙伴们一起,跟随“嘀嗒”的节拍,准确地拍手,让时间与动作同步。讨论我们的发现,每一次“嘀嗒”,每一次拍手,都是对时间的精确计数。观察秒针如何在60个小格中完成一次循环,那是1分钟的旅程,而分针也随之缓缓移动,告诉我们1分钟的真正意义:60秒的累积。
三 巩固练习(5分钟)
定时六十秒,体验时光飞逝,竞速口算,攻克教材第六页难题。
秒针滴答,与师共度,体验时间流逝的60秒挑战。随后,学生独力尝试,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填充空白,构建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 拓展延伸。 (4分钟)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今日,我们不仅要回顾所学,更需深入探讨时间观念的培养,让时间的价值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接下来,让我们静心投入作业,以实际操作巩固时间计算技能,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意义。
五 教学板书
六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序幕,我以春节联欢晚会的倒计时为线索,结合生动的课件演示,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对时间的概念有了生动的认识。学生们亲眼见证了“秒”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对“1秒”的短暂有了直观的理解。我引导他们观察钟表,亲自体验秒针的节奏,通过亲身实践加深了对时间的感知。尽管“1秒”稍纵即逝,但通过拍手、数数等活动,学生们用多种方式参与,深刻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这种互动式教学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了主角,也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