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我们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学生在讨论中深化对两位数加法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操作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索多种计算策略,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数学思维的丰富性与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学习目标
在"数学侦探游戏"中,学生们变身校园侦探,破解隐藏在校园各处的数学谜题,这些谜题取材于日常生活,如计算小卖部零食的总价或测量操场的面积,考验学生运用口算技巧迅速解答问题的能力。学生们不仅要记录解题过程,还要与同伴分享解题策略,并探索多种解题途径,以此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学习重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学习准备
课堂上,我们将利用动态PPT的视觉冲击,高效提升学生口算两位数加法的能力。通过互动算式卡片游戏,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我们设计信息收集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收集数据,解决实际问题,激发数学应用兴趣。我们鼓励学生使用空白卡片记录解题思路,探索多样化的解题策略,以此提升他们的思维灵活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6分钟)
两位数加法挑战:
26+30 48+20 49+7
56+3 24+9 78+9
数字组合谜题:
24=( )+( )
28=( )+( )
35=( )+( )
46=( )+( )
两位数加法揭秘:
26+30 48+20 49+7
56+3 24+9 78+9
数字组合谜题:
24=( )+( )
28=( )+( )
35=( )+( )
46=( )+( )
加法技巧与数字组合的奥秘,等你来揭晓!
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学会快速心算两位数加法,还要学会分享我们的计算技巧。例如,将数分解为整十数和一位数来简化运算。这样的策略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还能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口算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1. 口算挑战:快速心算,25+10,39+5,38+20,52+9,答案依次为35、44、58、61。
2. 口算策略:计算37+21,可分步进行,先加20再加1,或先加30再加7,结果均为58。
3. 口算技巧:计算36+19,可先加10再加9,或先加30再加6,答案均为55。
4. 实际应用:小明购买玩具汽车39元,天线宝宝55元,总计39+55=94元。
二 学习新知。 (25分钟)
翻至教材第9页,深入观察主题图,分享你的观察所得。随后,思考一年级车票总数,通过加法35+34得出答案。接着,与同伴交流计算策略。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含进位)的算法,讨论二年级车票需求,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计算39+44。最后,对比35+34与39+44,总结口算技巧:将数拆分为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相加,快速得出结果。
学生分享
各年级“世博会”参与人数统计报告。
口算挑战:35+34,探索多样化计算路径。
学生讨论:
A:35+34=35+30+4=65+4=69。
B:35+34=30+34+5=64+5=69。
C:35+34=30+30+4+5=60+9=69。
小组讨论
计算技巧分享:
直接相加法:39+40=79,再加4。
分步相加法:30+44=74,再加9。
进位相加法:30+40=70,9+4=13,最后相加。
学生总结
共同点:均为两位数加法。
差异点:有的个位相加不进位,有的则需进位。
三 巩固练习。 (5分钟)
翻开教材第10页,运用你的口算技巧,迅速解答这些算式:26+39、52+38、52+18、26+43、52+18、26+63。然后,从你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让你的思维更加灵活。
1. 独立探索,集体分享:学生独自攻克难题,随后班级汇智,共享解题心得,确保知识点人人通透。
2. 小组互助,技能共升:学生分组练习口算,组内互校答案,共同提高计算能力,实现共同进步。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4分钟)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轮流分享一个今天课堂上最感兴趣的知识点,并简述自己如何理解和应用它。随后,大家一起设计一个与新知识相关的趣味挑战,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加深记忆。
五 教学板书
六 教学反思
在“数学小侦探”的课堂上,学生们将化身数字侦探,运用加减法解开两位数加法的谜题。他们将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不同的计算技巧,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策略。这种互动不仅加速了计算过程,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数学的世界里尽情探索。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