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九年级历史(下)
第七单元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说课版块: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学情、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材概述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学法
基本流程
教学内容
板书与作业设计
设计理念
效果预设与反思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教材概述
课程结构:本课为新授课,讲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第14课内容。
课标要求:结合新旧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杜鲁门主义、“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课程地位: 本课讲述的是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阐明了两级格局的形成和瓦解,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做了铺垫。同时也可以引发对于当今世界局势的思考。
2.教学目标:本课内容所需为1课时:
知识与技能:知道杜鲁门主义、“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争霸对峙局面的形成,培养学生利用材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手段创设具体情境,营造积极课堂氛围;通过课堂同步学案,落实基础知识;开展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板书呈现知识结构图,形成知识脉络和线索。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到世界的局势。启发学生感受到霸权主义的危害,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重点:美苏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策略:设置课堂活动,并且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自主分析和归纳相关知识。
重 点
难 点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3.重、难点
难点:互有攻守的美苏争霸
策略:从两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难点突破。
重 点
难 点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3.重、难点
学生心理分析
学生知识水平
学生能力水平
学生在之前的第6课已经学习过了美苏盟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背景知识作为铺垫。
学生处于九年级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课堂中,学生容易出现疲惫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所以,本课注意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知识结构图法
创设情境法
同步学案法
合作学习法
第三部分·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2.学法分析
列举归纳法
对比分析法
合作学习法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利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新闻视频,目的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出二战后的世界局势,同时创设本课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兴趣,营造课堂氛围。
3、重点聚焦
2、学案导学
本课的重点知识是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此处我主要设置课堂活动:杜鲁门新闻发布会。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为美国总统杜鲁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准备发言稿。然后利用两组材料和一组漫画,指引学生针对冷战的三点表现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后结合教材落实基础。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然后我会下发本课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本课的基础部分,目的是落实基础知识。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2、学案导学
3、重点聚焦
4、难点突破
本课难点是美苏争霸。我将从两个角度进行难点突破:角度1.以人物带史实:出示三组美苏领导人图片,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完善学案上的美苏争霸不同时期领导人表格,以及结合教材说出美苏争霸的三个时间段。
角度2. 图说历史。启发学生从三组素材当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教材说出美苏争霸三个时间段发生的典型史实,并且积极讨论,这些史实能够说明每一时期的美苏争霸具有什么特点。最终落实到填写学案美苏争霸对比表格,目的是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升到本课的能力目标。
第一组
对这副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要维护世界人民利益
B、赫鲁晓夫满头大汗,
可见战略优势在美国一边
C、两人较量难分胜负都放弃了敌对
第二组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
角度2. 图说历史。启发学生从三组素材当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教材说出美苏争霸三个时间段发生的典型史实,并且积极讨论,这些史实能够说明每一时期的美苏争霸具有什么特点。最终落实到填写学案美苏争霸对比表格,目的是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升到本课的能力目标。
第三组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冷战结束
角度2. 图说历史。启发学生从三组素材当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教材说出美苏争霸三个时间段发生的典型史实,并且积极讨论,这些史实能够说明每一时期的美苏争霸具有什么特点。最终落实到填写学案美苏争霸对比表格,目的是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升到本课的能力目标。
阶段 时间 特点 历史事件 美国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第一阶段
50、60年代
肯尼迪
赫鲁晓夫
第二阶段
70年代
尼克松
第三阶段
80年代
戈尔巴乔夫
美国占优势
苏联进攻战略,美国战略收缩
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出兵阿富汗
苏联从阿富汗
撤军
有限缓和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2、学案导学
3、重点聚焦
4、难点突破
5、拓展延伸
此处首先利用一道材料解析题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美苏争霸的恶劣影响。然后历史照进现实,通过两则新闻和一首歌曲,启发学生充分体会到霸权主义的危害,借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MANI》这首歌,抒发了对战后和平长久的渴望,也警示了人们必须要以自已的努力斗争来争取和平,一味地求助于神灵是不行的。这首歌勘称是和平歌曲之最。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
它 主宰世上一切
他的歌唱出爱
它的真理遍布这地球
它 怎么一去不返
它可否会感到
烽烟掩盖天空与未来
冷战中的对峙
杜鲁门主义
1947年
北约组织
1949年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48年
马歇尔计划
两极格局
最终形成
冷战开始
VS
第五部分·板书设计
利用板书进行总结,同时又可以呈现本课知识结构图。
第六部分·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新形势下,美国的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我们应该怎么做?形成一份2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下次课上讨论。
第七部分·设计理念
1、注意创设历史情境,突出对史料解读能力的培养;
2、注意合作学习法在历史思维养成中的运用。
3、各班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水平不同,所以在难点突破一环节的时间上,可以灵活处理。如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可以以教材为主,进行分析。
第八部分·效果预设与反思
希望通过本课学习,能够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清楚明了美苏冷战与美苏争霸的相关知识点,并且灵活运用。
针对历史课堂学生容易出现疲惫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所以,借着本节课,我也想进一步探究如何上好高效、生动、有趣、丰富的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