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说过:“诗人(泛指‘文学家’)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还记得苏轼曾写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雄健的身姿展现出无比的豪情;
也读过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衬出了断肠人落寞的身影;
还有林逋《山园小梅》中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彰显了文人孤傲的气质。
这些人物、景物、事物形象,
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的媒介。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①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酒。
②思乡类:月亮、鸿雁、双鲤、捣衣、杜鹃、斜阳。
③愁苦类:梧桐、芭蕉、流水、猿猴。
④高洁品质类:菊花、梅花、竹、兰、松柏、冰雪、蝉。
⑤爱恋、相思类:红豆、莲子、连理枝、比翼鸟。
⑥边塞战争类:长城、马、楼兰、柳营、羌笛、青冢。
⑦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渔樵。
单元导学: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意象的暗示性和多义性
尽管传统意象逐渐积淀成为比较稳定的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往往表示特定的含义,有着特定的情感,具有暗示性,但是,在诗歌鉴赏的实际活动中,有时并不能完全依赖和千百年来因袭下来的传统意象的固定意义。因为,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遭遇、不同身份的诗人,对于这些意象的运用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导致意象的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发生了变化,意象因此具有了多义性。
单元导学: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1)以月暗示空间距离以及由此产生的思乡怀远
在古典诗歌中,月往往和距离的阻隔产生联系,因此,诗人往往用月来寄托思乡怀远的。例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即为思乡怀远的典型例子。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昌龄《从军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等,都表达了这种情感。
单元导学: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2)以月暗示时光流逝、生命流逝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例如,李白《把酒问月》在短短的诗行中,却发出了一连串长长的疑问∶"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首诗七次出现月,突出地表达了诗人时光不再、岁月流逝的生命感慨。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在李煜眼里,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
单元导学: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3)以月暗示悲欢离合的情感
诗人笔下的月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其中的"愁"可谓到了极点。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其中的凄恻孤寂,令人怦然心动。
钱起《归雁》"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者飞来”,真是郁怀难耐,怨声不断了。
柳永的《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意象,象征离别的伤感。
李白的《忆秦娥》,“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用“秦楼月”暗示离别的伤感。
上面的例子都是以月象征悲凉的情怀,当然这也可以象征喜悦的情感,例如朱淑真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拟行路难
过大孤山小孤山
01
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
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解题
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
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
今据郭茂倩 《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
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
读文正音,探究诗歌韵律之美。
生字词
滟滟 皆似霰 纤尘
扁舟 捣衣砧 碣石
yàn
xiàn
xiān
piān
dǎo zhēn
jié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韵律美:全诗四句一韵,一共九韵,每一韵构成一小段。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感。
探究一:注意观察,寻找规律,看看诗歌在用韵方面的特点。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②音节美:基本上是“二二三”节奏,读起来节奏分明,朗朗上口。
探究二:注意观察,寻找规律,看看诗歌在节奏方面的特点。
整体感知,探究诗歌结构之美。
再读诗歌,疏通文意,思考文章标题包含了几种意象?你认为哪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
全诗紧紧围绕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布局谋篇,层层抒写,诗歌情节也随此五字逐步展开和逐步归结。本诗的重点是“月”,其它四个字都是陪衬,“月”贯穿全诗,是全诗的纽带。
整体感知,探究诗歌结构之美。
明月初升(生):
月上中天(悬):
月渐西落(斜):
月沉江海(落):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①线索:本诗以“月”为线索,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展开 。
整体感知,探究诗歌结构之美。
月下之景
(1-8句)
月下之理
(9-16句)
月下之情
(17-36句)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画意美
哲理美
情感美
春江花月夜
②结构:层次清楚,脉络分明,画意、哲理、诗情融为一体。
景
置身诗境,赏析月下之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体会画面之美。
1、绘景:这是一幅“春江月夜图”。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明月朗照,辉耀大地;大千世界,一片银辉。月光皎洁,幽美恬静。
2、赏景:远景与近景的结合;动景与静景的结合;
比喻:清辉如霰,洁白、闪烁、似真似幻;
烘托: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月光的存在。
3、析景:意境:壮丽高远、静谧幽美、澄澈空明
作用:①照应诗歌标题;②为下文说理抒情作铺垫。
抓住关键词深入文本去赏析意境
景
诗歌意境常用的词语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萧瑟凄凉
雄奇优美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
景
置身诗境,赏析月下之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1、出生生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化;
2、月共潮生,似伙伴,相互嬉戏成长,赋予了明月和潮水蓬勃的生命力;远近上下浑然一体;
3、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兴奋。
“生”还是“升”?
思
整体感知-月下之思
赏析:“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这句话是对前面景色的总结,江天无尘,明月孤寂。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起到了过渡作用。
思
整体感知-月下之思
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的遐想,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类起源——宇宙奥秘
思
整体感知-月下之思
赏析:“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曹植《送应氏》)
人生若朝露,天地道悠悠。(阮籍《咏怀》)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则又是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自然永恒——代代延续)
诗人跳出了个人生命意义的小圈子,用博大的情怀来关注人类,表现了他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青春、热情的盛唐之音
思
整体感知-月下之思
①人生的渺小与短暂、宇宙的浩渺与永恒。
③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
②月的圆满与人的孤独。
哀而不伤
思
整体感知-月下之思
简析:“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修辞效果。
两句中的“待”、“送” 两字,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却似乎永远不能如愿。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见长江“送”走的一江春水。江月有待而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转到了人间的离愁别恨。依然是过渡句。
明月有待——江水无情
情
缘景明情,面对此景,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前四句:总写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中八句:写思妇怀人。
后八句:写游子想家。
情
整体感知-月下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直接抒情:
“愁”、“相思”,直抒胸臆,抒发离愁别绪和思念之情。
间接抒情:
白云:喻游子。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青枫浦:泛指送别之地。屈原《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杜甫《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扁舟子:漂泊江湖的游子;
明月楼:想象,泛指相思之所。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情
整体感知-月下之情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情景交融
赏析“裴回”一词的表达作用。
(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
(2)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3)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种做法却惹得思妇更为思念。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把苦苦相思表现得淋漓尽致,意味深长。
妆镜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潜藏着唯美浪漫,也静坐镜台前,数似水流年。
捣衣砧--寒衣、刀尺和砧声,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情
整体感知-月下之情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用典
抒情:
典故一: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王宝钏苦守寒窑十数年矢志不移。一日,王宝钏正挑野菜,忽闻空中鸿雁连声呼唤,遂请求代为传书于夫,然一时难寻笔墨,情急之下,撕下罗裙,咬破指尖,写下血泪书信,倾诉对爱情忠贞和盼望夫妻团圆的心情。
典故二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化用典故,“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含蓄表达了书信不能往来,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思妇怀远,相思无着落。突出了会面不可期的痛苦。
情
整体感知-月下之情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以景结情
虚实结合
景——残月的余晖洒满江树,也洒满江面,残月余晖和江岸的摇动的树影都在在江水中荡漾。树在摇曳,影在摇曳,情思在摇曳,月、树、江、光、影错综迷离。
情——思念、等待、盼望;失落、惆怅、绝望;甜蜜、忧伤、感慨;
效果 ——情景交融,诗欲止而情未了,让人回味无穷。
清代人王尧衢评价此诗结尾说:“余情袅袅,摇曳于春江花月之中,望海天而杳渺,感古今之茫茫,伤离别而相思,视流光而如梦,千端万绪,总在此情之内,动摇无已,将全首诗情一总归结其下。添不得一字而又余韵无穷。”
情
整体探究
作用:
全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从结构上看,诗以月亮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从内容上看,月亮不仅是景物描写的主要对象,也是作者引发哲理思考的因由与抒写离愁别绪的依托。
月
情
小结
月升
月悬
月斜、月落
春江月夜美景
哲理思考
游子思妇离情
美好兴奋
哀而不伤
离愁别绪
情
总结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以月为核心,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对以后诗歌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
情
1.《春江花月夜》中,与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异曲同工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诗人张若虚孤身漂泊在外,因此诗中描写的明月给人的感觉也是孤单的,“_______________”一句便是明证。
2.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照耀下波光闪耀千万里,所有的江水都洒满了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春江花月夜》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开遍献花的树林闪烁着雪珠般的光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5.在《春江花月夜》中,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江上的月亮放佛在等待着什么人,而长江则源源不断地运输着流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
6.在《春江花月夜》中,诗人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月亮照耀在思妇的楼上,月光落在离人的妆镜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
1.海上明月共潮生 皎皎空中孤月轮
2.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3.月照花林皆似霰
4.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5.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6.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7.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8.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9.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