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
期末全册综合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种力的名称,是按照力的性质命名的是( )
A.动力 B.分力 C.回复力 D.核力
2. 年 月 日,渝贵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自此,怀化高铁可直达成都、重庆、遵义、怀化南到重庆西,最快仅需 小时 分,到成都东仅需 小时 分,到遵义仅需 小时 分.相关列车车票已于 月 日 时开始发售.这里的“ 小时 分”和“ 月 日 时”分别指( )
A.时刻时间 B.时间时间 C.时刻时刻 D.时间时刻
3.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示力的单位N,下列正确的是( )
A.m/s B.m/s2 C.kg·m/s D.kg·m/s2
4.如图所示,将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受的重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书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生形变而产生的
5.如图,斜面B固定在地面上,木块A恰好能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木块A受力个数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如图所示,B、C两个小球用细线悬挂于竖直墙面上的A、D两点,两球均保持静止,已知两球的重力均为G,细线AB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 ,细线CD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 ,则( )
A.AB绳中的拉力为
B.CD绳中的拉力为
C.BC绳中拉力为
D.细线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为
二、多选题
7.三角形传送带以1 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 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 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 37°=0.6)( )
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C.A做加速运动,B做减速运动
D.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
8.一辆质量为1.6×103kg的小汽车以90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125m处有障碍物,立即紧急刹车,汽车恰好在障碍物前停止。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B.汽车刹车过程用时为10s
C.汽车刹车后运动62.5m时的速度大小为12.5m/s
D.汽车刹车过程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4000N
三、填空题
9.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a= m/s2.
10.图示的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得到的,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速度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4个点迹(含A、B两点),则历时 s。
1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先让弹簧的最上端与标尺的零刻度对齐,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即弹簧长度,所得数据下表所示.g=9.8m/s2.
砝码质量m/kg 1 0.1 0.2 0.3 0.4 0.5 0.6
标尺刻度x/cm 12.00 13.94 15.91 17.87 19.82 23.32 28.42
①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通过描点作出弹簧指针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图2 .
②以弹簧长度工为自变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与x的关系式是 (系数保留一位小数).根据该关系式,当所挂砝码质量为0.7kg时,假设求得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为x7,在实验中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应该 x7(填“大于”、“小于”或“约等于”).
12.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作为零时刻。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相同,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1=0,v2=0.06 m/s,v3= m/s,v4=0.18 m/s,v5= m/s。
四、计算题
13.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始终为4m/s2,求:
(1)汽车刹车3s末的速度;
(2)汽车通过32m所需要的时间;
(3)汽车从开始刹车到6s末所通过的位移。
14.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30m/s,当驾驶员发现前方100m处出现了险情,马上紧急刹车,并以的恒定加速度减速行驶,不考虑刹车时的反应时间。则:
(1)汽车在刹车后3s时的速度多大;
(2)通过计算判断,该汽车是否出现安全问题。
15.家里地板上有一块质量为的木板,木板正中央静置有质量为的小铁块视为质点,木板与地板、铁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和,设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取。求:
(1)若小猫用水平向左的拉力拉动木板,小猫对木板的最小拉力;
(2)若小猫以恒定水平向左拉力拉动木板,则木板加速度;
(3)若在铁块与墙壁间用劲度系数的轻质橡皮绳相连,橡皮绳刚好伸直且无张力。小猫将木板以的加速度向左拖动,当铁块相对木板发生滑动的瞬间,橡皮绳恰好崩断,小猫吓得立即放开爪子,铁块没有从木板上掉下来,则橡皮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及木板的最小长度。
五、解答题
16.以54km/h行驶的汽车,因故需要中途停车。如减速时加速度大小是0.3m/s2,停留时间是1分钟,起动加速度大小是0.5m/s2,求汽车因临时停车所延误的时间。
17.如图所示,有一根长为l=0.5m 的木棍AB,悬挂在某房顶上,它自由下落时经过一高为d=1.5m的窗口,通过窗口所用的时间为0.2s,求木棍B端离窗口上沿的距离h.(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六、综合题
18.某物理兴趣小组了解高空坠物的危害,将一小球从高楼上静止释放,经过5s小球刚好着地。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小球释放时距离地面的高度;
(2)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3)小球下落过程中第5s内的位移大小。
19.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拉力拉雪橇,力的大小为100N,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g=10m/s2.
sin37°=0.6,cos37°=0.8 )求:
(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雪橇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4s内雪橇的位移大小.
20.如图,两个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A=2kg、mB=4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长木板的两端,A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木板的质量m=4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A的初速度vA=1m/s,B的初速度vB=3.5m/s。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时滑块A、B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经过多长时间滑块B与木板相对静止及此时木板的速度;
(3)为避免滑块A、B相碰,滑块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力和力的图示
2.【答案】D
【知识点】时间与时刻
3.【答案】D
【知识点】单位制及量纲
4.【答案】C
【知识点】重力与重心;形变与弹力;力和力的图示
5.【答案】B
【知识点】受力分析的应用
6.【答案】D
【知识点】受力分析的应用
7.【答案】B,D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传送带模型
8.【答案】B,D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9.【答案】0.25;0.4
【知识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0.【答案】增大;0.26
【知识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1.【答案】;F=51.2(x﹣0.12);大于
【知识点】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
12.【答案】0.12;0.24
【知识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3.【答案】(1)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所用时间为
则汽车刹车3s末的速度为
(2)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
解得
或(舍去)
(3)汽车从开始刹车到6s末所通过的位移等于5s末的位移,则有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4.【答案】(1)解:由运动学速度公式得
(2)解:根据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得汽车由刹车到停车经过的位移为
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15.【答案】(1)解:对木板和小物块整体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小猫对木板的最小拉力为
(2)解:设铁块刚好开始滑动时,所加的外力为
对铁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
说明猫的拉力为时,铁块与木板未发生相对滑动。
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3)解:橡皮绳刚被拉断时,对铁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对橡皮绳,根据胡克定律,可得
解得
设猫松爪时的木板速度为,由运动学公式,解得
橡皮绳刚被拉断后,对铁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对木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设板长为,则
解得
方法二:橡皮绳刚被拉断,对物体,根据
解得
对木板,根据
解得
设板长为,则
解得
【知识点】胡克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16.【答案】解:54km/h=15m/s,刹车加速度大小a=0.3m/s2,启动加速度a′=0.5m/s2 从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 , 所经过的位移为 从启动到速度达到υ所用时间 所经过的位移为:x′= =225m 火车停留时间:t0=60s 火车以速度υ通过上述两段位移所需时间为T= s=40s 所以延误时间为△t=t+t′+t0-T=50+30+60-40=100s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7.【答案】解:设木棍B端下落到窗口上沿所用的时间为t,则A端下落到窗口下沿所用的总时间为t+0.2s
B下落到上沿有:h= gt2…①
A下落到下沿有:h+d+l= g(t+0.2s)2…②
①②联立得:t=0.9 s,h=4.05 m.
答:木棍B端离窗口上沿的距离h为4.05 m,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
18.【答案】(1)解:由
可得
(2)解: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3)解:前4s内的位移大小
故第5s内的位移大小
【知识点】自由落体运动
19.【答案】(1)解:设小孩和雪橇的总质量为m,对整体受力分析得:
竖直方向:Fsinθ+FN=mg
解得:FN=mg﹣Fsinθ=400N﹣100×0.6N=34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雪橇对的地面压力为340N;
答: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40N.
(2)解: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cosθ﹣Ff=ma
而摩擦力:Ff=μFN
由上式解得:a=0.3m/s2
答:雪橇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3m/s2;
(3)解: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x= at2= 0.3×42m=2.4m.
答:4s内雪橇的位移大小为2.4m.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20.【答案】(1)解:滑块A和B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设A、B和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和f3,A和B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和aB,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为a1。在物块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μ1mAg=mAaA,f2=μ2mBg=mBaB,f3=μ3(m+mA+mB)g,f2﹣f1﹣f3=ma1
解得,,
答: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时滑块A、B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2)解:设在t1时刻,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其大小为v1,由运动学公式有v1=vB﹣aBt1,v1=a1t1
联立代入已知数据得t1=0.5s,v1=1m/s
答:经过0.5s滑块B与木板相对静止,此时木板的速度为1m/s;
(3)解:在t1时A的速度大小vA1=vA﹣aAt1=1m/s﹣1×0.5m/s=0.5m/s
在t1时间间隔内,B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设在B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对于B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1+f3=(mB+m)a2
由题意知,为避免A、B相碰,A与木板的临界速度相同,设其大小为v2,设A的速度大小从vA1变到v2所用的时间为t2,则由运动学公式,对木板有v2=v1﹣a2t2
对A有v2=﹣vA1+aAt2
在t2时间间隔内,B(以及木板)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在(t1+t2)时间间隔内,A相对地面移动的距离为
因此A和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s0=sA+s1+sB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s0=1.95m
答:为避免滑块A、B相碰,滑块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95m。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