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39张PPT含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39张PPT含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04 22:5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精准定位,素养提升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等重大历史事件,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和两极格局的形成。2.了解二战后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力量的发展概况,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国际格局演变的历程及影响因素。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1945
1947
1949
1955
1961
1967
1989
杜鲁门主义
苏联解体
雅尔塔体系建立
北约组织建立
东欧剧变
1991
华约组织建立
不结盟运动形成
欧共体成立
日本崛起
两极格局形成
多极化趋势出现
两极格局瓦解
多极化趋势加强
两极格局
时空坐标
观察下面两张图片,说说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敌手
导入新课
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经济封锁禁运
组建军事集团、同盟
军备竞赛
挑起事端进行颠覆活动
外交对抗
文化入侵、攻击对方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
手段
2、“冷战”的手段是什么?
(一)冷战:
1、含义: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逐步形成的既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的长期_______________状态。
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非战争
非和平
对峙与竞争
时间要素
冷战主角
冷战特点
1945年4月26日易北河桥上美军与苏联军人握手
1958-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中美苏坦克对峙
①直接原因: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 ——沈志华《冷战五书》
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3、冷战形成的原因
(一)冷战:
②根本原因: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存在严重冲突和对立。
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杜鲁门
“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的演说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
3、冷战形成的原因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1944年《罗斯福的演说》
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斯大林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
3、冷战形成的原因
③战后美苏两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发生严重冲突;
①美国:全球扩张,称霸世界,将苏联视为称霸的障碍;
②苏联:确保东欧,维护安全,扩展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国家”,一种是“极权政权”。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国会演说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实质:反对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
4、“冷战”开始标志
(1)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年3月,由杜鲁门发表,宣布世界已经分裂成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1947年9月,由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
5、“冷战”的表现:
1948年马歇尔计划
为了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1949年 经济互助委员会
苏联与东欧国家共同成立(简称“经互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一石四鸟”,你怎么看?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
5、“冷战”的表现:
(2) 经济上:
(3) 军事上: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4月成立,简称“北约”,成员包括美国和英法等国。
1955年5月接纳联邦德国为成员。
1955年5月成立,简称“华约”,成员包括苏联、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
“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
5、“冷战”的表现:
“北约”组织标志
“华约”组织标志
1955年 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年6月,柏林西占区单独实行币制改革,引发苏联不满。苏联封锁了西柏林与外界的水、陆交通,切断了对西柏林的电、煤、食品等供应。美国通过“空中走廊”向西柏林的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这是美苏在冷战中的第一次严重对峙,即第一次柏林危机。
▲ 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示意图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
5、“冷战”的表现:
(4) 地缘政治上: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1949年德国分裂。
国别 简称 建国时间 首都 扶持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西德 1949.9 波恩 美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东德 1949.10 柏林 苏联
美国 (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 (社会主义阵营) 影响
政治
经济
地缘政治
军事
“杜鲁门主义”
(1947.3)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7.9)
标志着“ 冷战” 的正式开始
“ 马歇尔计划” (1948年)
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
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经互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第一次柏林危机(1948年)
北约(1949年)
华约(1955年)
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直接导致德国分裂。
总结冷战的表现
(一)冷战:
1、正式形成:
到20世纪50年代中前(1955,华约),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特点:
①两极格局是不对称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②两极格局是不完全的,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美国和它的伙伴国实际上要比苏联集团强大,例如,在195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苏联的3倍,北约联盟加上日本的财富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财富的4-5倍。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二) 两极格局: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总体特征: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双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对抗。
2.表现:
(1)缓和:美苏开展对话
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
1972年尼克松访问苏联
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
(2)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艾森豪威尔与赫鲁晓夫
古巴导弹危机
影响: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
冷战时期国际形势总体特征及具体表现如何?
1961年修建柏林墙
古巴与美国本土相距仅217公里
短程导弹2分钟可毁灭佛罗里达
中程导弹5分钟可毁灭1/3 国土
1、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学习聚焦: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
◎战后美国与欧共体GDP占世界总额的比重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1950-1970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
西欧——欧共体的成立:1967年
日本——经济“起飞”,谋求“政治大国”
(二)多极力量的成长:
20世纪50-80年代
夹缝中的西欧
1980年日本首相小泉在联合国大会报告要求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学习聚焦: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
2、社会阵营开始瓦解
从1958年起,苏联为了谋求与美国合作主宰世界的超级大国地位,加强了对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干预和控制。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中苏交恶
中苏关系破裂
(二)多极力量的成长:
20世纪50-80年代
1969年,中苏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三次武装冲突。
波兹南事件(1956)
◎匈牙利事件(1956)
东欧兴起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尼克松访华
1964
1972
1967
1971
1970
1978 1979
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3、中国逐渐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中国的发展 ①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
②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4、第三世界的崛起
◎1955年 万隆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
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召开
1961年不结盟运动
在万隆会议的基础上形成,要求独立自主,掀起非殖民化浪潮。把反对美苏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把建立国际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意义:
①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A
D
3.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4.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举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 )
A.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B.促进了法国经济的恢复
C.得到了欧洲各国的支持 D.旨在联合欧洲抗衡美国
针对训练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苏关系的演变
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又称“星球大战计划”
苏联入侵阿富汗
(1)紧张:
美国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苏联推行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的基地,进而打通陆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胁中东产油区和迂回包围欧洲,并与其太平洋战略互相呼应,最终实现其世界称霸的目的。于1979年入侵阿富汗。
70年代后美苏关系是如何演变的?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苏关系的演变
(2)缓和:
1985年以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1)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多层次对话机制
①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②1991年美苏签署《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⑵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⑶苏联实行战略收缩
①从阿富汗撤军
②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
③同意两德统一
1988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
美苏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
1990.10.3两德统一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2.中苏关系正常化
1989年 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3.两极格局的瓦解
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外部原因:东欧剧变和西方的“和平演变”。
影响: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和平演变”是美国在冷战时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
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什么?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和平演变”战略
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苏联和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寻找一种办法越过、潜入和绕过铁幕”,“促进他们的制度发生和平演变”,以使“共产主义从内部解体”。
和平演变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第一个途径是进行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专门电台对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美国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
第二个途径是分化瓦解,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在波兰发生剧变的过程中,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都对波兰社会主义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而对团结工会都给予巨大支持。从这里我们可看出,西方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战略是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4.当今世界格局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目前是“一超多强”,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
当今世界格局如何?美苏冷战给我们什么启示?
美苏争霸结束了,美俄关系依然紧张;
冷战结束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D
D
5.1956年,美国开始把“文化交流”作为对苏联渗透的主要手段。1959年,美国参加苏联举办的国家展会,宣传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的美国民众生活方式,也利用爵十乐、电影,舞蹈,歌曲等大众文化产品进行文化传播。有人认为,美国在50年代宣传的消费主义“美国梦”是导致苏东剧变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的做法( )
A.放弃了对苏进行意识形态对抗 B.消除美苏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差异C.导致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 D.一定程度上体现美苏冷战形式特征
6.1985年,戈尔巴乔夫与里根在日内瓦会晤,两位领导人起初互相各执一词,相互指责。但是两人都关心核战争的可能性,并慢慢地得到彼此的尊重。后来双方在冰岛、华盛顿等地相继会晤,最终在军备控制上有了突破性进展。这表明(  )
A.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B.苏联改革危机逐渐显现
C.美苏之间矛盾已基本消除 D.世界紧张局势有所缓和
针对训练
因为在近代,西方更发达,设计理念也更先进,所以设计师们大多很崇尚西方的东西,审美渐渐西化。而西方人最推崇的“中国脸”,就是眯眯眼、眼距宽、吊眼角、塌鼻梁、浅眉毛。
据说这种刻板印象的来源,是当年很多华人去海外做劳工,长期在漆黑的船舱里干活,偶尔出来看到阳光,就很不适应,不自觉地眯起眼睛。天长日久,“眯眯眼”就成了中国人的标志性形象。有些白人常会以模仿他们取乐。
这种带有歧视、偏见和嘲讽的符号,一直流传到了今天。甚至在很多大品牌的“高级”创作里,都喜欢用眯眯眼的中国人。
洋大人说丑爆的眯眯眼好看,那就是好看,那就是艺术先锋。你觉得丑,那只能说明你很土,你不懂“艺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解释。
因此,过去十几年清华美院年年都搞这些丑破天际的模特,无一人敢质疑,因为这是被“欧美顶级艺术”和清华美院联手认定的“美”。你一个连画画都没学过的普通人,质疑欧美顶级艺术和清华美院不懂审美?
吴勇作为清华美院学生,把黄种人画成痴呆儿形象,那简直就是个必然,因为这在当年就代表着“顶级艺术感”和“国际潮流”。
一直到今天,2022年3月份,欧美一线艺术品牌还在把黄种人弄成这种鬼样子。这是欧美顶级艺术家弄出来的中国女性和男性形象,他们说这个很独特,很美。
2018年D&G辱华事件
2021年国内知名摄影师陈漫给
奢侈品牌DIOR拍的照片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两极格局形成
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多极化趋势出现
美苏既对抗又缓和
20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
多极化趋势加强
20世纪90年代中至今
两极格局瓦解,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课堂小结
遏制与对抗没有出路,和平与合作才能共赢。
超越意识形态,和平相处 相互尊重;
结伴而不结盟,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摒弃冷战思维,实现合作共赢;
以对话解决争端,用协商化解分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