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现代史)分期
分期 年代 特征
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49—1956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恢复时期(1949—1952):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改造时期(1953——1956):
三大改造,一五计划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
十年动乱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严重破坏
两年徘徊时期 1976—1978 社会主义建设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至今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0.1—至今)
目
录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过渡时期时期(1949——1956年)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与文革时期(1956——1976年)
第28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学习目标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4
1.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
建立政权:
1949.9.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巩固政权:
经济上: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军事上:追歼残余、剿匪镇反、抗美援朝(1950.10-1953.7)
外交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第一次建交高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4;日内瓦会议1954;万隆会议1955,第二次建交高潮
改造政权:
1953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1953-1957一五计划;1953-1956三大改造,标志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高考考情分析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19 【Ⅰ】31·一五计划 【Ⅲ】31·一五计划 【Ⅱ】41·新中国初期的经济 江苏·1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局
2020 【Ⅰ】4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北京·9·人民政权的巩固 海南·12·土地改革天津·7·一化三改
2021 【乙卷】31·一五计划 【甲卷】41·建国初期的经济 浙江·14·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浙江·13·万隆会议 江苏·1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海南·11·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现实中的困难
辽宁·9·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
河北·10·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北京·10·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山东·8·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2022 重庆·9·共产党团结建国的精神 江苏·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辽宁·10·朝鲜战争 广东·10·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海南·8·建国初期的爱国卫生运动反映了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湖南·9·国民经济的恢复 浙江(1)·14·浙江高考·14
2023 山东·8·三大改造
广东卷.10.国民经济的恢复;广东卷.1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湖南·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时空定位】
过渡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
[概念解析] 新民主主义社会
(1)政治:多个阶级并存,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各民主阶级联合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依然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2)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私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3)结束:1953年党和政府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这实际上说明党已经放弃了新民主主义路线,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结束。
《共同纲领》中对新中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
1.新中国成立时未完成民主革命遗留问题,仍需要团结资产阶级;
2.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尚未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中共和民主党派是“共参国政,长期合作”(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历史意义
1.革命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
2.社会意义: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从民主革命转向
社会革命
3.世界意义: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人民解放、民族独立
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背景
建国初期的严峻形势
材料1: 连年战乱和天灾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1949年,全国1.2亿亩土地受灾,灾民达4000万;相比1936年下降;重工业约70%,轻工业约30%,农业约25%。
材料2: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的活动十分猖獗,国民党逃离大陆时留下了200多万溃散武装(政治土匪),60多万反动党团骨干分子,60多万特务分子……他们造谣、破坏、暗杀,甚至公然组织反革命暴乱。1950年春至秋的半年内,全国有革命干部、积极分子等4万余人被杀害……美蒋间谍分子甚至准备在北京庆祝中国成立一周年时炮轰天安门。
材料3:美国把严格控制对苏东贸易的措施用于中国,大搞对华禁运。美国武装介入朝鲜战争,而且美军入侵中国台湾。
内忧:动乱仍频,尚未全国解放;经济凋敝
外患: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军事的包围封锁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
(二)措施
1.经济上
(1)土地改革(1950夏——1952年底)
①背景:
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阻碍生产力发展)
②内容: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私有制)(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
③实质:
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意义:
A.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B.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毛泽东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第二场决战”?
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
(二)措施
1.经济上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①背景:
经济凋敝,财政困难;资本家排挤人民币,操纵物价,物价飞涨。
②内容: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行政+法律
经济
③实质:
党和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
④意义:
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
(二)措施
2.军事上
(1)措施:追歼残余、剿匪镇反、抗美援朝
(2)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有大量的反动势力威胁新生政权的安全
(3)意义: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破坏活动,安定了社会秩序,保证了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1949年,和平解放新疆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49年,解放贵州、四川、云南地区
1949年底,解放了闽南、广东大部、广西全境
1950年,
解放海南
【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
(1)背景: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派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
(2)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意义:
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③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
(二)措施
3.外交上
(1)背景:
国内因素:①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建立的不平等的外交关系继续存在;
②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
国际因素:①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虎视眈眈(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 外交上不承认)
(2)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政策: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影响国家外交的因素:
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家实力、国际环境、指导思想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
(二)措施
3.外交上
(4)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①第一次建交高潮:先后与苏联以及朝鲜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同印度等国先谈判再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
(正式倡议)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
③日内瓦会议(1954年):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④万隆会议(1955年):
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成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第二次建交高潮);形成万隆精神:团结、友谊、合作;
“求同存异”
同:共同的经历与任务;
异: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
内容:
特点:
意义: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包容性、平等性、开放性、创新性;
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国际: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知识拓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
1.革命性
①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方针都表现出-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性
“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3.平等性
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三、改造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一)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一化三改
(1)条件: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政权巩固
(2)内容:一化——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1957);
三改——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变革
(3)特点:①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同时进行;
②二者相互联系相互配合;
(4)实质: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一五计划(1953—1957)
(1)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地区。
(2)原因:
①历史因素:重工业基础薄弱
②现实因素: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巩固国防的需要
③苏联影响: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④地理位置:东北靠近苏联,便于接受援助。
(3)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改造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一)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三大改造(1953—1956)
项目 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针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逐步展开 和平赎买
改造前性质 个体所有制 资本主义性质
步骤 农业互助组(私有) 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初级国家资本主义)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公有)
全行业公私合营
(高级国家资本主义)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公有)
改造后性质 集体所有制 国营经济
实质: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①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三、改造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二)政治: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特点:
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
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核心
代表性: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三、改造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二)政治: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3.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建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
2、正式确立:
标志: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
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4、破坏:文革时期政协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5、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政协制度进一步完善。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2、原因:
历史渊源: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
国情条件:中国境内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旧中国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政策;
政治基础:近代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长期斗争中,各民族形成了牢固的政治认同。
历史经验:历史上历代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治理理念和政策,为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党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
三、改造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三)思想: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阶 段 著 作 思 想 实践活动 意义(地位)
萌芽 (1919--1927)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 参加一大、二大、三大和国民大革命 解决了革命领导权和同盟军的问题
形成 (1927--1937)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1928)、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参加八七会议、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参加长征等 解决了革命道路问题,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成熟 (1937--1945) 《论持久战》(1938)、 《新民主主义论》(1940)、《论联合政府》(1945) 持久抗战理论、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等 指挥抗日战争 思想成熟、1945年中共“七大”上被写进党章
发展 (1945--1966) 《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论十大关系》(1956)、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及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问题 指挥解放战争、参与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
提供稳定的
国内政治环境
建立新政权
巩固
新政权
政协会议
开国大典
肃清残敌 剿匪镇反
土地改革 解放农民
稳定物价 恢复经济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独立,自主,和平五项原则 两次会议
国内
国外
建设
新政权
奠定一定
经济基础
提供稳定的
国际政治环境
经济: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导
政治:五四宪法
三大制度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经济
军事
外交
本课小结
1.(2023·湖南)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据表推知,当时( )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D
2.(2023·山东)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 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A
3.(2022·江苏高考·9)1951年3月18日,毛泽东致函邓小平等领导同志:“民主人士及大学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应放手让他们去看……吴景超、朱光潜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响很好,要将这样的事例教育我们的干部。”在这里,毛泽东指示( )
A.应赋予人大代表以充分的权力 B.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调研 D.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
D
4.(2022·重庆高考·9)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重庆市军管会在接管城市时明确要求:对旧政权人员一概不许称伪人员,对企业生产机关必要时可冠以“原”字,对学校除需要更改名称的外,仍称原名。这些要求( )
A.体现了民主集中的工作原则 B.贯彻了团结建国的精神
C.落实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 D.适应了三大改造的需要
B
5.(2022·海南高考·8)1952年,以反细菌战为目的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展开;到1956年,“除四害”(四害指老鼠、蚊子等病媒虫害)成为该运动的新内容。在整个过程中,群众是主体力量,既是参与者也是服务对象。这充分反映了(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群众运动取得了成效
C.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D.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C
6.(2022·辽宁高考·10)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将《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下发到东北局,10月初,东北南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兼有部分轻工业的23家工厂正式向北迁移,一个月之内相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这一举措是为了( )
A.平衡地区差异 B.调整工业结构 C.应对朝鲜战争 D.恢复国民经济
C
【阶段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总体
政治 1949—1956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56—1966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发展与完善,但后来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1978年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一国两制”提出并成功运用,海峡两岸不断交流与合作。
经济 1949—1956年,国民经济恢复并有所发展;经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伟大成就;“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思想文化 1949—1956年,毛泽东思想有新发展;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使文艺学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国防科技和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和教育事业受到重大冲击;1978年以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科技、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外交 1949—1956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20世纪70年代,中国调整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打开了外交新局面;1978年以来,我国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时期是从新中国成立至今(1949年至今),是新中国成立并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时期。
【阶段特征】
过渡时期阶段特征 总体 从1949年到1956年,我国实现了两个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再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政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基础上,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初步确立。
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1956年底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思想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双百方针提出,文学艺术得到蓬勃发展,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奠基。
外交 帝国主义阵营能孤立遏制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外交政策走向成熟、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抗美援朝。
【知识拓展】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1、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
2、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知识拓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代议制的区别
不同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
经济基础
权力主体
活动原则
阶级本质
政党活动
社会主义公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全国人民
资产阶级
民主集中制
分权与制衡
人民民主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