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共5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共5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04 23:0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程标准: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时空坐标
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
儒学正统
佛教传入
道教兴起
玄学盛行
佛学繁荣
理学形成
挑战正统
西学冲击
民主科学
春秋战国

汉武帝
西汉末年
东汉末年
魏晋
唐朝
宋代
明清
鸦片战争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
近代:西学东渐
古代:儒学长期占统治地位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一)起源:远古时期
1.地域分布: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2.特点:
多元起源,多元一体
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
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二)奠基:先秦时期
1.华夏认同:
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为中华文化的奠基创造了条件。
中原
北狄
东夷
西戎
南蛮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原各国因经济文化较为先进,自称华夏。
中原
北狄
东夷
西戎
南蛮
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社会经济较快发展。
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
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二)奠基:先秦时期
2.春秋时期:
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孔子
“仁”: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二)奠基:先秦时期
3.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1)背景:
①经济:
②政治:
③文化:
A.铁犁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B.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A.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社会动荡;
B.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以求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二)奠基:先秦时期
3.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墨家 墨子
①政治思想(“仁”和“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②天命思想(敬鬼神而远之);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①人性论(人性本善);②政治思想(仁政);③义利观(重义轻利)
①人性论(人性本恶);②政治思想(礼法并用);③天人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①哲学思想(“道”、朴素辩证法);②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①哲学思想(齐物);②人生态度(逍遥);③天人观(天与人“不相胜”)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变法革新。
①兼爱;②非攻;③尚力;④节用、节葬;⑤尚贤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三)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
1.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
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西汉刘向《〈战国策〉序》
秦朝疆域图
(1)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2)变法革新。
韩非子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三)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
2.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
“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维护统治秩序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文化格局形成,儒家思想从此成为2000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三)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
3.魏晋时期:玄学盛行
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道教所关心的,是社稷荣衰、战争胜负、命运穷达、人生贫富、寿命长短、前途吉凶、祛病消灾等社会现实问题。佛教与人们欲求脱离苦海的愿望产生共鸣,僧人们还吸取道家的道术,关心人们的现世利益……
——卜宪群《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三)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
3.魏晋时期:玄学盛行
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虎溪三笑图》
僧:慧远
儒:陶渊明
道:陆修静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三)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
3.魏晋时期:玄学盛行
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在魏晋清谈的许多流派中,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纵情享乐。他们觉得儒家伦理道德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而走向极端放纵的道路。比如刘伶,他一天到晚喝酒,在屋子里赤身裸体地接见客人。客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拿天地当作房屋,拿房屋当作衣服,又有何不可呢?”
——任继愈《魏晋清谈的实质与影响》
背景:社会动荡,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士人们寄情山水,摆脱环境对精神的羁绊。
内容:
思想上: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
政治上:主张“无为”
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特点:儒、道结合。
影响:形成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的社会风气。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三)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
4.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四)繁荣:宋元时期
1.理学形成
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四)繁荣:宋元时期
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同 世界本原
方法论
道德观
哲学范畴
“理”在万物
“格物致知”
主张人应以外在的
天理为行为规范
客观唯心主义
“理”在“心”中
“发明本心”、“致良知”
主张应以“内心”的
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主观唯心主义
1.理学形成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四)繁荣:宋元时期
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1.理学形成
积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①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②注重气节、道德;
③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④凸显人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四)繁荣:宋元时期
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1.理学形成
消极:
①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强调尊卑等级观念;
②压制和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片面地重义轻利;
③重男轻女,因循守旧;
贞节牌坊
三从四德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四)繁荣:宋元时期
北宋毕昇
活字印刷术
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元关汉卿
《窦娥冤》
2.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在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的发展变革
创立: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思想核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
“敬鬼神而远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仁”和“礼”
第一次:
战国时期,荀子将儒家和法家相结合;
思想:
性恶论、隆礼重法(礼法并施)
第二次:
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新儒学;
将儒家思想与道、法、阴阳等各家学说相糅合,目的是维护统治秩序,加强君主专制;
第三次:
宋明时期,朱熹、王守仁等人为代表的理学;
将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相融合,提出并发展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将儒学发展到哲学化阶段;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拓展梳理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五)传承与转折:明清时期
1.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陆王心学
世界本原:“理”在“心”中
方法论:“发明本心”、“致良知”
道德观:主张应以“内心”的
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哲学范畴:主观唯心主义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五)传承与转折:明清时期
2.明清之际,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明末 李贽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五)传承与转折:明清时期
2.明清之际,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为一人之淫乐。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顾炎武《日知录》
批判君主专制
经世致用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五)传承与转折:明清时期
3.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八股取士
文字狱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五)传承与转折:明清时期
1.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2.明清之际,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3.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思想领域出现变化的原因。
原因:
①政治:
②经济:
③思想: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明清文化专制、理学占据统治地位;
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六)冲击与复兴:近代
1.鸦片战争后:
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林则徐
地主阶级抵抗派
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李鸿章
魏源
曾国藩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六)冲击与复兴:近代
1.鸦片战争后:
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资产阶级改良派
立宪法,开国会,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三民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黄兴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六)冲击与复兴:近代
1.鸦片战争后:
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20世纪初期:
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民主与科学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六)冲击与复兴:近代
1.鸦片战争后:
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20世纪初期:
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民主与科学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影响;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诞生: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成熟:长征与抗战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中共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发展:解放战争时期,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论人民民主专政》。
基础梳理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关史料
(七)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补充和发展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基础梳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史料
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天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张岱年《中华文化概论》
1.伦理观:以人为本(即人本思想)
2.政治观:民本思想
3.自然观: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4.家国观:中华文化
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5.价值观:崇德尚贤,
天下为公
6.人生观: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7.处世观:
和而不同
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协调人与国家的关系
协调人与
自然的关系
协调人与
自身的关系
基础梳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史料
(一)伦理观: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即人本思想)
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1.人本内涵:
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生活,主张积极入世,建立伦理秩序;
2.影响:
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周公
孔子
基础梳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史料
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二)政治观:民本思想
1.民本内涵:
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体现;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表现为以民为本,爱惜民力,体恤百姓。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齐·管仲
主张仁,仁者爱人。
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鲁·孔子
主张仁政;倡导“民贵君轻”。
——邹·孟子
主张王霸并用;倡导“君舟民水”。
——赵·荀子
2.影响:
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起到了积极作用。
基础梳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史料
(三)自然观: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协调人与
自然的关系
1.表现:
(1)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
(2)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提出“道”,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2.评价:
(1)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2)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材料
从哪里看出中国是一个无神论的国家
外国人考试前:万能的上帝呀,求您保佑我这次考试一定要过。
中国人考试前:如来佛祖、玉皇大帝、观音菩萨,保佑我这次考试一定过。外国人过了:伟大的上帝,您的光芒照耀着我,使我战无不胜。
中国人过了:还好我基础扎实,考试前认真复习了,我就是那么厉害。
外国人没过:伟大的上帝,我到底是哪里做错了,请您饶恕我吧。
中国人没过:什么玩意,求神拜佛没一个能用的,都是骗人的东西。
乌鸦报丧,封建迷信。
喜鹊报喜,我就知道。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我记不清哪边财哪边灾,以后哪一只眼睛跳,哪边就财。
基础梳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史料
(四)家国观: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协调人与
国家的关系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林则徐
提高责任感、使命感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以天下为己任
基础梳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史料
(五)价值观: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协调人与
自身的关系
1.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
2.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德慎罚”
“敬德保民”
——西周·周公
为政以德;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见贤思齐。
——鲁·孔子
“尚贤”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宋·墨子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智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邹·孟子
《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基础梳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史料
(六)人生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协调人与
自身的关系
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大的进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意义:
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基础梳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史料
(六)人生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协调人与
自身的关系
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大的进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意义: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基础梳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史料
(七)处世观:和而不同
协调人与
自身的关系
“和”的思想作为人们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意义: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国语·史伯为郑桓公论兴衰》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基础梳理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相关史料
(一)特点:
1.本土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基础梳理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相关史料
(一)特点:
2.多样性
(1)7000-5000年前:
①【黄河中游】仰韶文化:
②【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
③【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2)5000年前:
①【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
②【辽河上游】红山文化:
③【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基础梳理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相关史料
(一)特点:
3.包容性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中国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外来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4.凝聚性
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土尔扈特东归
基础梳理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相关史料
(一)特点:
5.连续性
巴比伦王国早已经消失在沙漠中了,曾经无比繁华的空中花园,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遗址;古埃及除了留给后人几座谜一样的金字塔和解不开的文字之外,再无任何曾经辉煌的文明的迹象了;古印度的代表“哈拉巴文化”经过异族的侵略和摧残之后,已经灭绝,现今的印度语言和古印度语言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印度的原生文明已经彻底消失。
中国几千年来,也和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一样,不断遭受异族文明摧毁。五胡乱华时期,北宋末期,中原地带的中华文明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元朝和清朝是中国两次最大的被异族统治的时期,但是一个被推翻,一个被中华文化同化。
1840年到1945年是中国最危险的时刻,但是中国依然屹立不倒,没有消亡。
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基础梳理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相关史料
(二)价值: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激励古往今来的人们奋勇前进;厚德载物,要求人们以深厚的仁德之心承载万事万物。
2.中华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认知中,传统文化注重人的德性的形成和培养。《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其中“学”与“习”指的就是对于德性的修养和践行。《大学》亦是如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家庭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伦理规范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塑造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政治生态,它对维护家庭和国家的伦理政治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基础梳理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相关史料
(二)价值:
3.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
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思考探究
《论语》中有孔子、太宰、子贡关于“圣人”的谈话,孔子是自居于君子,谦言君子不必多能。太宰以多能为圣人的标征,因为他见孔子多能,所以疑心他是一个圣人。子贡说“固天纵之将圣”,所谓“天纵之将圣”,实即“人纵之将圣”。
春秋、战国间,人民苦痛得很,大家希望有一个杰出的人出来收拾时局,孔子是一个有オ干、有宗旨的人,所以人望所归,大家希望他成为一个圣人,好施行他的教化来救济天下。另外,孔子一生不曾大得志,他收的弟子很多,思想有人替他宣传,所以他的人格格外伟大。自从孔子没后,他的弟子再收弟子,蔚成一种极大的势力,号为儒家。
春秋时的孔子是君子,战国的孔子是圣人,西汉时的孔子是教主,东汉后的孔子又成了圣人,到现在又快要成君子了。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孔子成圣”这一历史现象。
评价:
①“孔子成圣”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②孔子自身拥有中华传统美德,推动儒学发展;
③统治者利用孔子维护统治,儒家思想长期居于正统地位;
④孔子的主张迎合了民众对于国家统一、生活安定的精神需求;
总结: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材料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
总结提升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肯定和保存:保持谨慎恭敬的态度,保护和传承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肯定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发挥文化的民族性。
2.批判和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
3.发展和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吐故纳新、革故鼎新、推成出新,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具有时代的生命力和活力。
4.交流和互鉴: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中国国情,借鉴融合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吸纳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注重文化的交流和互鉴,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总结提升
知识结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文化发展历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本土性
多样性
包容性
凝聚性
连续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以人为本,民本思想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和而不同
早期华夏:文化肇兴
春秋战国:文化奠基
秦汉时期:文化形成
魏晋隋唐宋元:文化发展、繁荣
明清时期:文化传承、转折
近代到现代:文化衰落与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