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共4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共4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04 23:0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程标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文化 文明
同 在表达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意义上,二者都是等值的,可以互用与表达,如物质文化 (文明) 、精神文化 (文明)、制度文化 (文明)。
异 产生 时间 文化先于文明产生 文明是文化发展而成的高级与精华部分
词语 色彩 中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部分与自然相对应 褒义,指称文化的进步状态与先进程度,与野蛮相对应
表现 形式 主要表现为人类的精神成果,如文学艺术作品 则是人类精神与价值观念的外化与物化,更偏重于物质部分
关键要点 文化存异,不分高低贵贱。 文明求同,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时空坐标
(一) 远古时期:中华文化的起源
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1.分布:多元起源
2.发展:多元一体趋势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的摇篮: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
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
3.世界地位: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1、夏商西周时期
(二)先秦时期:中华文化的奠基
商周时期互相依存、共处于“天下”、共奉“天子”之治的“华夷”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体,“华”指华夏族,“夷”指华夏族以外的民族群体。华夏族分布在文化最发达的中心地区,其他具有不同文化的“夷”分布在“华”的四周,所以也被称为“四夷”。“四夷”进一步可以指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1)华夏与四夷
(2)西周推动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形成的贡献
2、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为中华文化的奠基创造了条件。
(1)华夏认同:
中原华夏认同
北狄
西戎
东夷
南蛮
华夏认同
血缘文化认同
民族融合
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戎狄蛮夷也产生了华夏认同的观念。
②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③华夏认同的表现:
A、白狄鲜虞建立的中山国,其出土青铜器铭文:“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
B、吴越由蛮夷成为诸侯大国。秦楚由蛮夷而问鼎中原。
C、“向中原看齐”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上P10“历史纵横”
(1)背景: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2.儒家文化形成:
(2)内容:
①“仁”: 仁者爱人;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②“礼”: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恢复周礼,实际上就是恢复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3)评价: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儒家 孟子 ①政治思想(仁政);②人性论(人性本善);③义利观(重义轻利)
荀子 ①天人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②人性论(人性本恶);③政治思想(礼法并用)
道家 老子 ①哲学思想(“道”、朴素辩证法);②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 ①哲学思想(齐物);②人生态度(逍遥);③天人观(天与人“不相胜”)
法家 韩非子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变法革新。
墨家 墨子 ①兼爱;②非攻;③尚力;④节用、节葬;⑤尚贤
(1)背景:社会大变革
①经济:铁农具广泛使用,井田制瓦解;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③阶级:士阶层崛起;
④教育: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阴阳 邹衍 五行说:木、火、土、金、水五种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五种物质相生、相克
兵家 孙膑 强调战争规律、注意创造有利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2)表现:
墨家思想历代均不受重用
在动荡年代法家思想收到重用
在动荡之后,道家的“无为而治”受到重用
国家稳定后以儒家为宜
(3)诸子百家的历史地位
我国封建统治者往往采用“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4)百家争鸣的影响
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略,稳定社会秩序。
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成为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道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彰显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
(三)秦汉时期:中华文化的形成
1、秦朝:推崇法家学说
材料1: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
——西汉刘向《〈战国策〉序》
“焚书坑儒”:
(1)实质:文化、思想专制
(2)影响: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
2、汉朝:
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1)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术”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外儒内法)
材料: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2)加强和限制君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3)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文化格局形成,儒家思想从此成为2000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汉武帝即位后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有: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和匈奴为患。董仲舒将儒家思想与道、法、阴阳等各家学说相糅合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时代需求。
魏晋
隋唐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华文化的阶段特征:包容性
佛教传入(两汉之际)
道教兴起(东汉末)
三教交汇融通
玄学盛行
文化辉煌灿烂
儒学受挑战,也创新发展
(四)魏晋隋唐时期: 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虎溪三笑
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潜(陶渊明)、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
1、魏晋时期——三教交融
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2、魏晋时期:玄学盛行
(1)魏晋玄学: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主要是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以代替衰微的两汉经学。具有高度抽象的思辨形式。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他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成为一时风气。在“清谈”中,虽然也有人(如嵇康等)主张毁弃礼法,但多数依然维护着儒家的伦理观念。  
(2)内容:
①思想上: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越名教而任自然)
②政治上:主张“无为”(无君社会)
③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在魏晋清谈的许多流派中,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纵情享乐。他们觉得儒家那一套伦理道德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而走向极端放纵的道路。比如刘伶,他一天到晚喝酒,在屋子里连裤子也不穿就接见客人。客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拿天地当作房屋,拿房屋当作衣服,你为什么跑到我的裤子里面来呢?——任继愈《魏晋清谈的实质与影响》
魏晋朝廷更迭、政局动荡,士人们寄情山水,摆脱环境对精神的羁绊,玄学盛行。
材料一: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念,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中国历史纲要.上册》
(3)唐中期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韩愈
3、隋唐时期——从三教合一到三教并行
(1)隋代——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
“一”是指儒教,儒教不是宗教,这里的“教”含教化的意思。
三教合一:即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
(2)唐朝——三教并行,
即:尊道、礼佛、崇儒。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受挑战。
3、隋唐,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为宋元文化的高度繁荣奠定了基础。
1、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1)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五)宋元时期:中华文化的繁荣
南宋陆九渊: 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吾心即是宇宙”;“发明本心”,主张只需反省内心即可得到天理。
(2)理学发展为心学:
(4)实质: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理学、心学追求的“理”即儒学倡导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观念,实质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5)评价:
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情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3)理学特点:
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①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
②使儒学更体系化、理论化、思辨化;
③更加强调道德为思想核心。
④注重个人修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六)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
1、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1)王阳明主张: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良知就是天理(宇宙观、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
就是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知了要去行,不行不能算做真知。知和行都产生于心,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
(2)意义:
①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理学的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
②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主张
影响
批判对象
①抨击君主专制
②提出“天下为主 君为客”民主思想
③工商皆本
①倡导经世致用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①世界是物质的,变化有规律的;事物是可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②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
①批判地继承儒学,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②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
君为臣纲
空谈
唯心主义
(六)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
2、明清之际,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1)思想概况
(2)原因:
①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阶层日益壮大
②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③思想上: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对明亡的反思。
(3)特点: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③提倡经世致用 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4)评价:
①明清之际出现的新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具有早期民主启蒙特征。
②新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壮大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③这些新思想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但无法动摇传统思想的理论基础,未能成为主流思想,也没能推动社会转型。
3、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1)文字狱就是用挑剔文字过错的办法来找罪名,对知识分子进行迫害。文字狱是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反动措施之一。
(2)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实质是文化专制;
影响是摧残了文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与进步。
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与民主。
(七)近代到现代:中华文化的文化衰落与复兴
开眼看世界;
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君主立宪制,开国会
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民主与科学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文化运动以西方先进思想为武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批判,是一场现代价值观的重建运动:它以民主、科学相号召,力图重建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标榜新道德,力图建立新的伦理和价值判断模式;它提倡新文学,力图改造反映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方式。它体现了以个性解放为核心的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1)井冈山→瑞金:“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
(2)延安:1938《论持久战》,
1940《新民主主义论》(标志成熟)
1945中共七大 《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
(3)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4)北京:《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
形成
井冈山
成熟
延安
3、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进步。
西柏坡
发展
4、走向复兴:现(当)代
(1)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守住根才能更好地开辟未来。优秀传统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形成公民应有的民族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道德教育价值。
阶段 时期 概况
起源 上古 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形成。
奠基 先秦 儒家文化核心形成。“百家争鸣” 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
形成 秦汉 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以法家学说治国。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和主流。
发展 魏晋-隋唐 儒、佛、道交汇融通;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被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繁荣 宋元 理学形成,丰富了理论思维,宣扬礼教。科技文化繁荣。
传承与 禁锢 明中后期 心学,人的主体意识觉醒。
明清之际 抨击专制,倡导个性自由,经世致用。
康雍乾 君主专制、文字狱,禁锢文化。
冲击与 转折 1840年后 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潮流。
1915-1917年 新文化运动前期,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民主。
复兴 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与中国实际结合,推动中华文化的进步。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拓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
——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中央集权体制;科举制度发展完善。
(2)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文化的生生不息奠定物质基础。
(3)思想文化:较早形成成熟的汉字体系,确保了文化的稳定传承;统一的文化政策推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交流;构建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主流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的贡献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四大发明等自然科学增强了文明的张力。
(4)民族关系: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5)对外关系: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借鉴其他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合理成分,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
(6)杰出人物: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与弘扬
(7)地理: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1、伦理观: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即人本思想)
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上》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 雍也》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孔子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治世之道
①周公:“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②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③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
(1)人本内涵: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生活,主张积极入世。
(2)人本思想(相对神本,实用主义)
(3)意义:人本思想为后世儒学思想家依据“以人为本”建立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体系
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②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
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管子·牧民》
2、政治观:民本思想
(一)治世之道
(1)民本内涵: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体现;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表现为以民为本,爱惜民力,体恤百姓。
(2)民本思想(相对君本、官本)
①《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3)意义: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③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1)思想表现:
①夏商: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
②春秋: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战国: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治世之道
3、自然观: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2)评价:
①他们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②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孟子(战国)
张载(北宋)
范仲淹(北宋)
顾炎武(北宋)
文天祥(南宋)
(1)思想表现
①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②北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意义:以天下为己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贡献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
4、家国观: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二)个人美德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人与国家的关系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共同体的认同、维护和热爱,并自觉承担共同体的责任。
(2)意义:
①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
  ②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1)思想表现:
①西周:初年“明德”“敬德”
②孔子“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价值观:崇德尚贤,天下为公——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
(二)个人美德
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 ——《荀子·君子》
古之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季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人与自身的关系
6.人生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2)意义: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大的进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境界。
(1)思想表现: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个人美德
孟子(战国)
战国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屈原(战国)
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与自身的关系
太使伯(西周末年)
孔子(春秋)
孟子(战国)
7.处世观:和而不同——认识、处理事情的方法
(三)处事之道
(2)意义:“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思想表现:
西周末年: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春秋战国:孔子孟子“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人与人、与自身的关系
列举更多传统文化的内涵
义、礼、廉、俭、智、信、忠、贤、诚、敬、孝、耻、宽、正、公、勤、能……
与时俱进、脚踏实地 、穷则思变、居安思危、实事求是、求同存异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政治观:民本思想。
周公:敬天保民;孔子:仁者爱人;
管子:顺应民意;孔子:反对苛政;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自然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老子:天法道、道法自然; 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爱国观:追求家国情怀。
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张载、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
价值观: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西周:明德、敬德; 孔子:为政以德、见贤思齐; 墨子:尚贤; 孟子:尊贤使能;
《礼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道德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天行健…… 孟子:富贵不能淫;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
处世观:和而不同。
西周太史伯:和实生物; 孔子:和为贵;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一)特点:
1、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春秋时期,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
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和唐朝佛学使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但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了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
——摘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
3、包容性: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中国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外来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4、凝聚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一)特点:
此幅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首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首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于两人肩上,面部被遮,只露出光光的头顶,一手轻捻佛珠,显是佛教中人。
5、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巴比伦王国早已经消失在沙漠中了,曾经无比繁华的空中花园,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遗址;古埃及除了留给后人几座谜一样的金字塔和解不开的文字之外,再无任何曾经辉煌的文明的迹象了;古印度的代表“哈拉巴文化”经过异族的侵略和摧残之后,已经灭绝,现今的印度语言和古印度语言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印度的原生文明已经彻底消失。
中国几千年来,也和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一样,不断遭受异族文明摧毁。五胡乱华时期,北宋末期,中原地带的中华文明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元朝和清朝是中国两次最大的被异族统治的时期,但是一个被推翻,一个被中华文化同化。1840年到1945年是中国最危险的时刻,但是中国依然屹立不倒,没有消亡。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一)特点:
【知识小结】概括中华文化(思想)发展历程的特点
阶段 时期 背景 文化(思想)表现
起源 原始社会 特殊的地理环境
商周 农耕经济、宗法社会
奠基 春秋战国 社会大变革
形成 秦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汉 董仲舒的新儒学符合汉代巩固大一统需要
成熟 繁荣 魏晋 隋唐 魏晋:社会动荡 隋唐:统一繁荣
宋元 儒学危机;社会危机需强化伦理纲常; 重文轻武
传承 禁锢 明清 社会动荡,工商业繁荣,君主专制强化
转型 近代 民族危机,西学东渐,民族工业发展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敬德保民、礼乐文化
百家争鸣
推崇法家学说,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
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三教合一;中华传统文化辉煌
理学形成,
文化高度繁荣
阳明心学;个性自由;经世致用;钳制思想
向西方(俄)学习救亡图存
延续性
本土性
多样性
包容性
创新性
凝聚性
凝聚性
多样性
曲折性
曲折性
曲折性
创新性
创新性
相对于其他文化,哪个特点最为突出?
延续性: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政治性
政治性
维新,乃新,取更新之意,中国古代的文化一直在吸收和融合新思想,没被淹没在涛涛历史潮流之中,跟其自身不断“维新”的能力有直接的相关性。 ——杨凯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二)价值: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激励古往今来的人们奋勇前进;厚德载物,要求人们以深厚的仁德之心承载万事万物。
2、它的道德伦理和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认知中,传统文化注重人的德性的形成和培养。《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其中“学”与“习”指的就是对于德性的修养和践行。《大学》亦是如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家庭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伦理规范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塑造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政治生态,它对维护家庭和国家的伦理政治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二)价值:
3、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2014年9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话讲话
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沃土和精神底蕴;
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③为彰显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撑;
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思想源泉;
⑤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扩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多元起源、源远流长
儒家正统、创新发展
近代救亡、马义指路
本土性、
多样性、
包容性、
凝聚性、
连续性
【课堂小结】
历程
内涵
特点
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人为本、民本思想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提倡爱国、家国情怀
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和而不同
思想源泉、精神动力。
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团结统一、治国理政。
道德建设、文化自信。
1.(2023·全国甲卷·27)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
A.“百姓日用即道” 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 D.“工商皆本”
2.(2023·全国高考乙卷·30)图3、图4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
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
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5)荀子是战国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