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课标定位
1.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
2.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能使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4.理解、掌握速度—时间图像。
新知导入
百米赛跑是奥运会田径赛场上最短的直道项目,被称为“飞人大战”。它根据什么确定选手的名次呢?百米赛跑世界纪录保持者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一. 速度与速率
位移:
路程:
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运动的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某同学夜跑,跑400m用时3分20s,求该过程中这位同学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二.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合作探究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以速度υ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用描点法将各时刻对应的速度一一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就得到了速度—时间图像,有时也简称为υ-t图像。速度—时间图像(υ-t图像)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最好方法,它表达的是运动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法是物理学研究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
三. 速度---时间图像
υ-t图像中反映的物理量有:
(1)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可以从图像上直接读出。
(2)速度的方向,选υ轴中的正方向为正方向,如果速度为负值则说明运动的方向跟选择的正方向相反。
(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速度—时间图像
问题:下表记录了某位同学测量一条纸带的速度与时间。
依据上表数据,在下图中画出υ-t图像。
【答案】如图所示。
序号 0 1 2 3 4 5 6 7 8
时刻t/s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0.14 0.16
速度υ/(m·s 1) 0 0.04 0.07 0.15 0.22 0.24 0.20 0.18 0.15
【探究总结】
画υ -t图像时应先判断图线的大体走势,然后将各点连接起来,要使尽量多的点落在平滑曲线上,其余的点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平滑曲线两侧。图像法处理数据有利于减小偶然误差,剔除误差较大的数据。
(多选)关于下列两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图1中速度方向没有改变,只是先加速(OA段),再匀速(AB段),后减速(BC段),A、B两项错误;图2中物体的位移先增加(OD段),再不变(DE段),后减小(EF段即返回),C、D两项正确。
CD
【典例示范】
A.物体在OA段与BC段运动方向相反
B.物体在AB段是静止的
C.物体在OD段与EF段运动方向相反
D.物体在DE段是静止的
【典例一】
1、如图所示在某段高速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分别是( )
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D.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解题思路:告示牌甲上的数字表示路程,限速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故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是瞬时速度,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典例二】
2、某班同学去部队参加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甲、乙两个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并同时捕“狐”于A点,指挥部在荧光屏上描出两个小分队的行军路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的位移大于乙队的位移
B.甲队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队
C.两个小分队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D.甲队的平均速率大于乙队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随堂练习
拓展提高
1、如图所示为某物体的s—t图像,在第1s内物体的速度是————,从第2s至第3s内物体的速度是——,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4s内通过的路程是———,位移是———,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1m/s
0
-3m/s
4m
-2m
-0.5m/s
t/s
s/m
1、知识的学习
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及方向.
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
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及运动方向.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速率)
2、方法的学习:控制变量法、比值法定义物理量、
极限法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