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04 23:2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
2.了解国际法的发展。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知道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及国际法的发展阶段,认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
【唯物史观】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理解近代民族国家与古代的帝国、王国的区别,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分析国际法出现的背景,理解国际法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标志及特点,认识外交制度的建立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作用。
【历史解释】探究《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维也纳体系等历史概念,分析国际法与近代外交之间的关系。
【家国情怀】了解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国际法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国际关系的法制精神,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制意识。。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民族国家和国际法的形成过程及其推动因素。
教学难点:民族国家的概念、国际法的形成特点及评价。
时空坐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问题化设计、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教学设计:
1.民族关系和国际法的内容对学生而言基本上是全新的,因此本课不仅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主要介绍了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国际法的发展,指出它们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国际治理的重要进展,包括“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三个子目,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时序递进和因果关系。
2.高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高,学科能力和学科思维有所发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学生还较为欠缺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角度较为单一,辩证思维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3.通过图片、文字等史料,引导学生理解国际法与当今世界实际关系较为紧密,利用学生对外交问题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调动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中菲南海争端,是围绕岛礁主权归属及海域划界问题而引发的争议。争端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驻菲律宾苏比克湾的美国军队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将黄岩岛开辟成为靶场。2013年3月下旬,菲律宾单方面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而国际法庭欲“强行”仲裁南海争端。2023年10月7日,菲律宾武装部队发言人称,中国声称“对西菲律宾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是有争议的。中国“毫无根据”的主张及其在“西菲律宾海”的行为不负责任。
中国政府的回应是:
一、仁爱礁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对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并确立的,符合包括《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法。……
三、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是非法无效的。
四、菲律宾派军舰在仁爱礁“坐滩”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中方将继续按照国内法和国际法,采取必要措施,…… 。
请思考:什么是国际法 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就通过今天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一)概念解释:
材料一 民族国家是一个拥有国家主权的政治实体……拥有比较稳定的疆域,能够为发展现代经济提供基本的保障,其政权的合法性得到了全体国民的认同,国民也能通过合法的渠道表明这种认同。
——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材料二 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民族组建了一个国家政府,它的权力不受任何外国政府的干涉和制约,它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中央集权,并有足够的力量控制疆土以内的任何地方政府。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西欧,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有一个过程,便是民族国家的建立。所谓民族国家,是欧洲中世纪后期出现并在资产阶级时代普遍形成的国家形式,是以民族为基础的主权国家,它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因素,即国家主权(疆域)与民族一体性。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
1.民族:
一般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
2.民族国家:
是指由单一民族或多民族组成的,主权独立,有确定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和国民的文化认同等的国家形态。
3.民族国家基本要素:
(1)国家主权独立;
(2)确定的领土和疆域;
(3)中央集权政府;
(4)具有民族认同感、效忠同胞;
(5)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化。
(二)专制王权国家的产生
材料一 14至15世纪,大西洋沿岸的经济开始活跃,并引起系列的社会变化。以英国为例,玫瑰战争从根本上削弱了封建势力,实现了国内政治的统一,伦敦成为国内统一市场的中心,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通用。1485年开始的都铎王朝非常注意强化王权势力,这些都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从1337年到1453年,英法爆发了百年战争,战争强化了正在生长的民族意识,也使两国的疆界逐渐明确,由此诞生了最初的民族国家。
——钱乘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
材料二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中执行它的职务……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士,……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材料三 城市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如同四处开放的花朵。“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营造一个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城市市民阶层必须展开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这一点与封建王权打击割据势力、加强集权的努力不谋而合,因此,共同的利益把王权与城市的命运系在了一起。”
1.背景:
(1)经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城市的发展,需要强大王权的保护。(根本原因)
(2)政治:
①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②资产阶级开始兴起,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3)思想: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各国的世俗权力也得到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4)历史:英法百年战争,促进英、法两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世纪前期的欧洲为什么没有民族国家?
材料一 封建西欧……像英格兰、法兰西这些概念,基本上是一种地域概念……现代人脑子里的“民族”观念,在中世纪是很模糊的。同时,“国家”的概念也一样模糊……因此,人们说在中世纪西欧,只有领地,没有国家……事实上,如果说中世纪西欧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它是个天主教大世界,天主教是所有人共同的身份认同。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人们说在中世纪西欧,只有领地,没有国家……事实上,如果说中世纪西欧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它是个天主教大世界,天主教是所有人共同的身份认同。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提示:
①思想(社会领域):基督教拥有极高的影响力,它掩盖了国家观念和民族特性;
②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导致了国家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人们对于国家、民族的概念相对淡薄;
③经济: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封闭落后,不利各地交流。
总之,中世纪西欧人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淡薄。
2.表现:
(1)英国: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国教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2)法国:1661年—1715,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
(3)扩展:16~17世纪,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3.特征:
(1)国王往往就是国家;
(2)国家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者继承关系发生改变。
4.影响:
(1)结束封建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2)是新兴城市(经济)的保护者;
(3)是早期民族国家的象征和情感纽带,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观念。
(三)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1.时间:
16-19世纪,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
2.背景:
(1)民族语言的形成:
民族语言的形成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①英国:13世纪英语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②法国: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使用法文撰写。
(2)民族意识的觉醒:
①启蒙运动传播民主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一 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成为英国官方语言,并为英国人广泛使用。14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先驱威克里夫把《圣经》翻译成英语,主张用本民族语言作礼拜,抵消拉丁语的影响。
——徐志强《近代早期英国民族国家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反法同盟军队侵入法国。法国人民群情激愤,纷纷组织义勇军开赴前线。义勇军高唱着一支进行曲奔向巴黎,这就是《马赛曲》,它激励着法国人民保卫国家的斗志。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3.表现:
(1)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由对个人的认同变成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
(2)国家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
(3)出现国旗、国歌、国家节日。
(4)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4.基本特征:
(1)独立主权;
(2)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是包括了多个民族;
(3)人民有共同的价值、历史、文化、语言或体制;
(4)由对个人的认同变成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
5.影响:
(1)积极:
①思想:国家在人民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民族主义日益发展。
②政治:冲击了中世纪神权一统的局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创造了条件,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
③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国际关系:民族国家成了欧洲政治的基础,启动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形成的进程。
(2)消极:
①民族主义的狭隘性和排他性,导致对其他民族利益和文化的践踏。
②民族主义带有扩张性,导致欧洲列强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一)国际法
1.概念:
即国际社会之法,或者是在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中所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习惯和条约规则。简单说来,是有关国家之间的法律,是调节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相互关系、有一定均束力的法律系统。
2.基本特征:
(1)适用主体是国家。
(2)它是各国通过协议共同制定的。
(3)具有一定约束力。
3.形成背景:
材料一 自大航海时代起,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各国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随着这种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无论是政府间的往来还是民间的跨境贸易往来,以及对跨境流动的自然人的管理,都开始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领域。
——谢浩然《再论国际法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二 1500年以后,世界历史进入近代。由于许多欧洲国家脱离了教皇控制,争得了独立,形成了近代主权国家之间的新的国际关系。近代国际法随着新的国际关系的产生而在欧洲产生。罗马法对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的国际法制度当中同样也存在着大量罗马法的痕迹。
归纳为:
(1)地理大发现使得各国的联系与交往增加;
(2)民族国家形成,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间利益纷争加剧;
(3)人们希望通过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4)古罗马自然法精神的历史渊源。
4.形成过程:
⑴基础:
格劳秀斯1625年《战争与和平法》,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学思之窗:根据一般规则:本人是处理自己事务的最佳裁断者,因而拥有发动战争之权力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缔结和约之权力的人。由此推导,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制下的这种权力理所当然属于君主。
——[荷]格劳秀斯 《战争与和平法》(1625年)
问题思考:阅读材料,说一说这段话的核心思想。
①国家的主要特征就是拥有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主权属于君主。
②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理论基础。
⑵产生: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原则
①背景:
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
②标志:
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③内容:
A.确立了国际关系中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原则;
B.开创国际会议和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争端、结束战争的先例;
C.确认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原则。
④影响:
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但这个体系不具有全球性;标志着国际法初步形成。
(3)发展:维也纳体系
①含义:
1815年,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普、奥为首的战胜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②特征:
大国协调、欧洲均势、大国强权政治。
④瓦解:
19世纪50年代,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
问题思考:你如何评价维也纳体系?
材料 19世纪初,列强通过维也纳会议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建立的欧洲新的政治军事及其领土的平衡,被称为维也纳体系。该体系是一个五极均势结构,它依靠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实力均衡共同维持着欧洲的稳定。……为了防止因任何一个大国再次称霸欧洲大陆而爆发大规模战争,……开始用“会议外交”的方法,……对列强各自的利益和矛盾进行仲裁与协商解决,从而维护大国的利益、和平与均势。……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已经相当明显。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归纳为:
积极: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开辟了新途径。
局限: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损害中小国家的利益;为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导致国际冲突不断,引发了一战。
(二)外交制度的建立
1.含义:
指适用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的总体。是用来解决国家间争端的原则、制度和方法。
2.原因:
(1)民族国家的发展;
(2)国际法形成。
3.过程:
(1)建立: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再满足仅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系,而是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2)发展:1815年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适应范围逐渐从欧洲扩大其他许多地方。
4.影响:
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途径。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一)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1.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2.表现:
(1)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2)一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
①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联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国联被英法控制,美国未加入,苏联加入很晚,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③“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④委任统治实质是对战败国的殖民地再分割统治。
(4)1928年《非战公约》
宣布缔约国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问题探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非战公约》的认识。
材料《非战公约》存在严重缺陷,它既没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规定任何明确的责任,也未要求各国为此而作出任何实际的牺牲;它既没涉及世人关注的裁军问题,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况且,列强对公约还提出了各自的保留条件,即各国都拥有自己“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的权利。历史已证明,正是这种所谓的“自卫权”成了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借口。
当然,作为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签字的一项国际条约,《非战公约》仍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文件。......应该说,公约是相对稳定时期和平主义努力的一项重要成果。
——曹胜强《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论》
提示:
(1)进步性:《非战公约》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从而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2)局限性:《非战公约》是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果而签订的,是帝国主义在维护世界和平口号下进行掠夺的产物。由于帝国主义各国保留条件,公约本身又未规定对违反者的制裁办法,它不能对制止侵略战争的发生起到实际作用。
(二)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1.背景:
(1)二战爆发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2.表现:
(1)1945年6月签署《联合国宪章》。
①内容:
A.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B.和制裁侵略的机制;
C.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
D.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
②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③评价: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可操作性,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2.表现:
②1946年,国际法院在荷兰海牙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③各类国际组织、国际法领域扩大。
A.原因:
二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
B.表现:
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
3.评价:
积极:国际法的发展对于世界和平和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局限: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采取制裁或战争,严重威胁国际和平。
核心素养: 面对国际法遭遇的挑战,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材料 国际法遭遇的挑战
1987年,美国参议院通过“西藏问题”修正案。
1994年,卢旺达胡图族对图西族实行种族大屠杀,共造成约100万人死亡。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
2001年,美国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
2015年,菲律宾无视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发起南海仲裁案。
2017年——至今,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世卫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民协议。
提示:
面对强权政治、霸凌行径、双重标准、单边主义,各国应凝聚共识、携手合作,坚守国际法,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平发展的核心价值,建立以联合国为中心、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知识拓展: 影响国际法的主要因素。
(1)国际关系与国际社会的结构性变化:
对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它使国际法从冷战时期的共存走向冷战时期的合作,国际合作日益成为主流。
(2)国际组织的变化:
国际组织的数量呈爆炸性增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职能日益膨胀。
(3)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欧洲历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以调整国家间政治关系为任务的国际法,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形势下,也迅速向经济领域伸展。
(4)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海洋资源的开采、外层空间的利用、国际环境的保护、核武器的扩散、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等成为人类共同的命题。
(5)科学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际法的丰富过程,加速了国际法的体系化的形成。
高考真题演练:
1.(2023·北京高考)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522号决议,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与投资应达到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1%。此举符合联合国(  )
A.托管制度
B.“大国一致”的原则
C.安理会投票程序
D.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
【解析】据材料可知,联合国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进行援助和投资,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其维护世界,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故选D项;托管制度指联合国把某些殖民地交付一国或数国,或由联合国本身管理或监督的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大国一致”的原则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表决程序原则,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排除B项;安理会投票程序是联合国内部的一种投票机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
2.(2023·山东高考)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这反映了欧洲(  )
A.国际协调机制更趋合理
B.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
C.各国完成了向民族国家转变
D.大国主导的政治格局被打破
【解析】据题干“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等内容可知,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欧洲国家的主权意识不断增强,故选B项;在题干内容中虽然述及了国际协调,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但是这仅是题干的表象所在,与题干设问“反映”不符,排除A项;题干虽然述及了瑞士、荷兰等国家,但是并不能据此扩大为“各国”都完成了向民族国家的转变,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由大国所主导的国际法是在20世纪,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
3.(2023·广东高考)“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解析】据材料“三十年代初”“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可知材料主要呈现的是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各阶层共同投入到反侵略斗争中,出现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符合“一二九运动”的特点,故选B项;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之间的阶级矛盾依然占据主导,国民党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尚未出现全国性的抗日救亡高潮,排除A项;“反对华北自治”说明当时日本侵略者依然以蚕食的方针为主,局部侵华尚未转变为全面侵华,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于1937年9月,与材料中“三十年代初”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4.(2023·浙江高考)有位法学家认为,即使在战争的剧烈震荡和风暴的时候,人类也必须遵循和服从它所拥有的自然法规范。他为战争创造了一部法典,为和平确立了一个纲领,后世给予他极高的荣誉,将其称为“国际法之父”。他创造的这部“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战争与和平法》
C.《拿破仑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据材料“人类……自然法规范”“为战争……纲领”可知,荷兰人格劳秀斯是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故选B项;《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目的是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排除A项;《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排除C项;《查士丁尼法典》标志着罗马法的规范化和体系化,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排除D项。
5.(2023·湖南高考)17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一现象反映(  )
A.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
B.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C.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
D.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
【解析】据材料欧洲各国“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所以欧洲各国的疆域意识加强,积极解决领土争端,故选B项;“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以偏概全,其只与材料部分信息“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相对应,排除A项;“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不合史实,17世纪时西欧国家仍以战争手段来解决争端,排除C项;D项地图只是解决争端的依据之一,但不是主要依据,排除D项。
6.(2023·湖南高考)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
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解析】薛福成提及强盛之国、衰弱之国在国际公法的不同地位,可知随着对外交往的加强,薛福成认识到增强国力,变弱国为强国,才能赢取有利的国际地位,故选C项;“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不合史实,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公法在外交实践中的范围扩大,作用增强,排除A项;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弱国,若不遵守条约将会受到强国的严厉制裁,损失会更严重,排除B项;并非晚清所有士人对西方都持推崇态度,排除D项。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一)概念解释
(二)专制王权国家的产生
(三)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一)国际法
(二)外交制度的建立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二)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教学反思:
本课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这一理念贯穿课堂始终,通过精选史料、巧设情境,在帮助学生落实基础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其课堂主体性,激发其求知欲,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件对民族国家、国际法、外交制度形成的影响,较好地把握了学情。
由于内容容量比较大,难度也比较大,又涉及民族国家、主权国家、国际法等较难懂的概念,时间跨度也比较大。涉及的知识又是学生以往学习时不常接触到的内容,因此在备课时进行了较多材料的补充,造成课堂时间稍显紧张。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吸取教训,进一步提炼教科书信息,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把握好教学节奏。
《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12课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