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2022年语文测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1-7每小题3分,第8题7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水墨画(mò) 瞭望(liáo) 清爽(shuǎng) 忍俊不禁(jīng)
B.习惯(guàn) 厘米 (lí) 旭日(xù) 潜移默化 (qián)
C.眸子(mú) 摸耳朵(mō) 脆薄(bó) 慷慨解囊(nǎng)
D.娇软 (jiāo) 铁锚 (miáo) 山巅(diān) 妄自菲薄(fēi)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3分)
A.倾盆大雨 风凄雪压 藕断丝连 B.依依不舍 破烂不勘 斩钉截铁
C.随心所欲 披荆斩棘 前仆后继 D.大义凛然 排山倒海 同仇敌气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他在大会上的即兴演讲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B.正是因为他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C.她很有演说才能,讲起话来络绎不绝。
D.得到大家的倾情帮助,他百感交集,流下眼泪。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山中杂记》的作者是冰心,我们还学过她的《忆读书》。
B.“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这句话是欧阳修说的。
C.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D.《野草》,作者夏衍通过对种子、野草的歌颂和肯定,表达了他对野草的赞美。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口出现了双凤朝日、龙凤呈祥彩画,还有风、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B.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C.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D.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6.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8月17日0——24时,湖北省无新增本土病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0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B.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C.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延伸和基础。
D.8月9日上午,山东省潍坊市奎文门附近小店起火,三名少年临危不惧、挺身救火,为消防救援人员灭火赢得了时间。
7.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作文果然有了进步。
②自己不动脑子,作文简直是七拼八凑。
③以前,我每写一篇作文,都要先找别人的文章来参考。
④此后,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
⑤老师在我的作文后面批着: “不真实,要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
A.②⑤④①③ B.③②⑤④① C.②⑤①③④ D.③②④⑤①
8.根据要求默写(7分)
(1)春城无处不飞花, 。 (韩翃《寒食》)
(2)盈盈一水间, 。
(3) , 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
(4) , 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
(5)旧时茅店社林边,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今夜月明人尽望, 。 (王建 《十五夜望月》)
(7)写组有关“爱国”的古诗句: , 。
二、文段阅读 (32分)
(一) 阅读短文,完成9—15题(20分, 第10题2分,其他每小题3分)
没有开花的紫罗兰
①开始,我不知道我家的附近还有一个那样大的苗圃,里面有着那样名目繁多的花草树木。当然,我更不知道刚上小学的儿子小铁放学之后常常光顾那里,一直疯玩到吃晚饭的时候。有时看他回到家一脸热汗腾腾的或一身泥猴似的样子,我不知道都是那个苗圃惹的祸。
②从那时起,小铁开始总往家里拿一些花花草草的,种在花盆里,摆得阳台上到处都是。反正是小孩玩,我没有管他,任他自己摆弄、自得其乐,好像那些花花草草是他统帅的千军万马
③有一天,他搬回来一棵紫色的植物,长长的叶子,细细的茎,还带着胡须一样的根。
④他进门就喊我帮助他赶紧找个盆,自己从书包里掏出早在外面挖好的一包土来,把这家伙栽在了盆里。看他满脸是土,我催他先去洗脸,他不动窝,问我: “爸,您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一脸认真的样子。
⑤我便也仔细地看了看这个紫色的家伙,然后摇摇头说:不知道。
⑥他兴奋地说:您不认识,我认识,我告诉您吧,它叫紫罗兰。
⑦紫罗兰
⑧我犯起了疑惑。紫罗兰,我在公园里见过,不是这样子的呀!紫罗兰茎比这粗多了,再说,叶子也不对。但我不敢轻易地说这不是紫罗兰,因为知道他最喜欢植物,光买的有关植物的书就不少。
⑨小铁看出了我脸上的疑惑,就对我说:爸,您不信
⑩我赶紧说:不是不信,是和我以前见过的紫罗兰不大一样。
“您以为紫罗兰就一种样子 就不能多几样
看看他眼中的坚持,我说:就叫它紫罗兰吧!于是全家都跟着叫它紫罗兰。其实除了小铁,我们都知道它不是紫罗兰。
它是那天小铁在苗圃里意外发现的,把它挖了出来,就爱不释手,因为它与众不同。这么漂亮的植物得有个名字,他便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最后决定管它叫作紫罗兰,那兴奋的劲头就像科学家给一个新发现的星星命名一样。只不过还想从我这儿得到证实罢了。
紫罗兰成了他的新伙伴。他关心的是它开没开花。在他的想像中,既然叫作紫罗兰,它就是要开花的。他特意查了《少年百科辞典》,里面关于紫罗兰的词条告诉他紫罗兰是开紫色、紫红色或血青色的单瓣或双瓣的花朵,怎么也得开出甭管是什么样子的花朵来,哪怕是如米兰一样那种白色细小的花,也得开出来。
于是,盼望它开花,成了小铁心里的一件大事。每天早晨起床,每天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他的宝贝紫罗兰开没开花。
可是,过了好长时间,它也没有一点开花的意思。我故意对小铁说: “我看这家伙是开不了花了。他立刻反驳我:为什么 您没看见它的叶子都长大了吗 可是它是一点花骨朵儿都没有冒出来呀!您别着急呀,好饭不怕晚,它肯定能开花!
他像是在给我给自己也给紫罗兰打气。
我便与他一起等待,盼望着哪一天它能够突然奇迹般地绽放出新奇的花朵来。
但是,它始终没有开花。一直到这棵他认为是紫罗兰的植物枯萎,最后彻底死掉,也没有开花。
花开在哪里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3分)
10.请说说第⑥段中小铁“兴奋”的原因。(2分)
11.读完全文,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12.请选择: 或 段的一处回答:划线部分属于什么描写 父亲为什么这样做 (3分)
13.“紫罗兰”最终没有开花,但作者以“花开在哪里”结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起什么作用 (3分)
14.有人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我,也有人认为是小铁,你同意谁的观点,说明理由。 (3分)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开头交代父亲不知道附近有苗圃,不知道儿子放学后常去那里,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文章第②段划线句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儿子对自己搬回家的花花草草的喜爱之情。
C.文章第 段连用两个反问句,表现儿子自认为植物学知识丰富的自得,嘲笑父亲见识浅陋。
D.文章 段属于插叙,补充交代了紫罗兰的来历及儿子给它命名的原因,丰富了文章内容。
(二) 阅读小古文,完成16—19题(12分, 每小题3分)
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②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③。主人怪④,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⑤以书,遂⑥成大学。
【注】①逮:达到,及。②映:照。③偿:报酬,回报。④怪:对时一感到奇怪。⑤资给:资助,供给。⑥遂:最终,终于。
16.“凿壁”的“凿”, 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 B.打孔,穿通 C.明确,真实
17.翻译划线句。 (3分)
18.下面对本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邻居家有蜡烛,但烛光照不到匡衡家。
B.“邑人大姓文不识”意思是: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
C.主人对匡衡帮人干活不要工钱感到奇怪。
D.匡衡最后成了大学生。
19.你从匡衡身上学到了什么 (3分)
三、作文 (40分)
20.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文明在我身边
题目二:赐予生命,呵护成长,折射爱心,投影希望,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但生活中难免会有彼此不理解、相处出矛盾的时刻。请以“ ,我想对您说”为题,敞开心扉,和父母真诚沟通吧!要求语句流畅,内容具体新颖,感情真实强烈。
要求:①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选题目二的先补充题目再写作;②认真书写,字体美观,卷面整洁;③作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字数600字左右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 答案:B
A项中,“瞭望(liáo)”应改为“瞭望(liào)”,“忍俊不禁(jīng)”应改为“忍俊不禁(jīn)”。
C项中,“眸子(mú)”应改为“眸子(móu)”,“脆薄(bó)”应改为“脆薄(báo)”,“慷慨解囊(nǎng)”应改为“慷慨解囊(náng)”。
D项中,“铁锚(miáo)”应改为“铁锚(máo)”,“妄自菲薄(fēi)”应改为“妄自菲薄(fěi)”。
2. 答案:C
A项中,“风凄雪压”应改为“风欺雪压”。
B项中,“破烂不勘”应改为“破烂不堪”。
D项中,“同仇敌气”应改为“同仇敌忾”。
3. 答案:D
A项中,“语无伦次”指说话没有条理,与“逻辑严密”矛盾。
B项中,“海誓山盟”通常用于形容爱情,用在此处不恰当。
C项中,“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不能用于形容说话。
4. 答案:D
《野草》的作者是鲁迅。
5. 答案:B
A项中,“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
C项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之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D项中,“东六宫,西六宫”之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6. 答案:C
这句话语序不当,应改为“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延伸和补充”。
7. 答案:B
通读句子可知,文段主要讲述了“我”写作文的变化过程。③句引出“我”以前写作文的方式,②句承接③句说明这种方式的弊端,⑤句讲述老师对“我”作文的评价,④句说明“我”根据老师的评价做出的改变,①句则是改变后的结果。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③②⑤④①。
8. 根据要求默写
(1)寒食东风御柳斜
(2)脉脉不得语
(3)移舟泊烟渚
(4)黑云翻墨未遮山
(5)路转溪桥忽见
(6)不知秋思落谁家
(7)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文段阅读
(一)阅读短文
9. 答案:本文的线索是“没有开花的紫罗兰”。
10. 答案:小铁“兴奋”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植物,并给它命名为“紫罗兰”,他为自己的发现和命名感到自豪和高兴。
11. 答案:父亲是一个尊重孩子、善于引导孩子、有耐心的人。他没有轻易否定小铁对紫罗兰的命名,而是尊重孩子的想法;他通过与小铁的对话,引导小铁观察和思考;他耐心地与小铁一起等待紫罗兰开花,体现了他对孩子的关爱和支持。
12. 答案:
段划线部分属于语言描写。父亲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小铁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他不想轻易否定小铁的发现和命名,而是选择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小铁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段划线部分属于心理描写。父亲这样做是为了鼓励小铁,让他不要放弃对紫罗兰开花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小铁的信任和支持。
13. 答案:“花开在哪里”这句话的含义是,虽然紫罗兰最终没有开花,但小铁在寻找和等待花开
的过程中,已经收获了很多,比如对植物的热爱、对自然的观察、对未知的探索等。这句话的作用是引发读者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成长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14. 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小铁。文章主要讲述了小铁发现、命名并期待紫罗兰开花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展现了小铁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对自然的热爱。父亲在文中只是一个引导者和陪伴者的角色,起到了衬托小铁的作用。
示例二:我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父亲。文章中父亲对小铁的教育方式和态度贯穿始终,他尊重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观察和思考,体现了父亲的智慧和关爱。小铁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教导,因此父亲是文章的核心人物。
15. 答案:C
文章第 段连用两个反问句,表现了儿子对紫罗兰开花的坚定信念,而不是嘲笑父亲见识浅陋。
(二)阅读小古文
16. 答案:B
17. 答案:匡衡于是就把墙壁凿穿,引来邻居家的烛光,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书。
18. 答案:D
匡衡最后成了大学问家,而不是大学生。
19. 答案:从匡衡身上,我学到了勤奋好学、刻苦努力、不畏困难、善于借助外部条件等品质。他在没有蜡烛的情况下,通过凿壁借光来读书,并且为了读书愿意给人佣作而不求报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作文
20.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