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劝学》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1《劝学》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4 22:3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劝学




古乐府诗《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庄子曰:“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荀子曰:?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况 , 字 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走近作者
学习活动一:预习检查







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
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学习活动一:预习检查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宇宙观方面,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学习活动一:预习检查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20卷,收文章32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辩论等方面。其中绝大多数是他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于用喻。这些在《劝学》中有所体现。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是荀子教学思想的专论,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教育和学习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 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学习活动一:预习检查




中( ) ?
舆( ) 有( )
槁暴( ) 砺( )
参省( ) 须臾( )
跂( ) 楫( )
生( ) 蛟( )
跬( ) 骐骥( )
驽( ) 锲( )
镂( ) 跪( )
鳝( ) 螯( )
zhòng

yòu
gǎo pù

cān xǐng


j
xìng
jiāo
kuǐ
qí jì

qiè
lòu
guì
shàn
áo
学习活动一:预习检查





今义:劝告,劝说,劝阻
古义:劝勉,勉励,鼓励
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学习活动二:疏通文意




①“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②“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可以 用(它)”的意思。在本文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它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
③已:停止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②已③。
学习活动二:疏通文意
中 心 论 点
学不可以已
学习活动二:疏通文意




青①,取之于蓝②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于:三个“于”两种用法。取之于蓝的于表示:介词,从。
后两个“于”表示介词,比。与其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是状语后置的标志。
学习活动二:疏通文意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文:木材笔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烤) 使它弯曲成为车轮,它弯曲的弧度符合圆规(的要求)。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是(因为)用火烤弯曲使它(变成)这样。
中:符合、适合
輮:(用火烤)使……弯曲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把……当作……
曲:弯曲的弧度,形容词作名词
有:通“又” [通假字]
者: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然:这样
……者……也:判断句的标志。
学习活动二:疏通文意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古今异义]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
④砺:磨刀石。
译文: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直了,金属制成的刀具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学习活动二:疏通文意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博学:广泛地学习 [古今异义]
而 ①:连词,表递进,并且 ②:不译 [表并列的连词]
参(cān):检查 省(xǐng):省察
乎:相当于“于”,意思是对、向 [介词]
知(zhì):同“智”,见识 [通假字]
明:明达。指对事理有明确透彻的认识
行:行为 过:过失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学习活动二:疏通文意




①尝:曾经
②终日:整天
③而:两个“而”均为表修饰的连词
④须臾:片刻
⑤所学:“所”字结构,学习的…… (收获)
⑥跂:提起脚后跟
⑦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⑧博:广博,宽广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译文:我曾经整天地思索,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更加疾劲,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
学习活动二:疏通文意




   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假:借助,利用
②舆:yú,车
③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④而:二个均为表转折连词,但是,却
⑤致:达到,到达
⑥楫:jí,船桨,代船
⑦水:游水,名词活用作动词
⑧绝:横渡
⑨生:xìng,通“性”,资质,禀赋
⑩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非善于奔走,却能使他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能游水,却能够横渡长江和黄河。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的资质(和一般人)没有差别,(可是聪明能干差异很大,这是因为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学习活动二:疏通文意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①兴:起
②焉:前二个为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意为“于此”,;第三个为语气助词,“了”
③渊:深水
④蛟:jiāo,一种龙
⑤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⑥而:表顺承,“就”
⑦神明:指人的智慧
⑧得:获得
⑨备:具备
译文:堆土成为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积聚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就会自然得到很高的境界,圣人通明的思想就具备了。
学习活动二:疏通文意




所以不积累每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积聚细小河流,就无法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会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故不积跬①步,无以②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③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④ ,功在不舍。
①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②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③骐骥:骏马。
④十驾:马拉车一天走的路叫“一驾”。
学习活动二:疏通文意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①锲:二个“锲”均意为“刻”
②而:二个“而”均表假设关系,如果
③舍:二个“舍”均为动词,放弃
④镂:雕刻
译文:如果雕刻几下就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学习活动二:疏通文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①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②强:qiáng,强劲的意思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定语后置句
④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⑤用心:“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意为“由于、因为”,“心”意为“心思”
⑥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
⑦而:表并列,和 ⑧螯:áo,蟹钳。
⑨躁:浮躁,不专心 ⑩跪:蟹腿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蟹钳,没有蛇和黄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的原因),是因为用心浮躁。




劝学




1.解释下列标红的字词
不复挺者( ) 金就砺则利( )
吾尝跂而望矣( ) 而闻者彰( )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
3.下列选项中没有出现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学不可以已
2.下列选项中没有出现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 B则知明而行无过
C故不积跬步 D君子生非异也
学习活动一:回顾旧知,复习巩固
靠近
踮起脚跟
清楚
借助
游泳
横渡

C
D
“又”
“智”
“性”




4.翻译下列句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有学问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够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够)向上吃泥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是因为用心专一。
学习活动一:回顾旧知,复习巩固




学习活动二:掌握方法,学会议论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不可以已




议论文常用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
明论点:
对比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运用讲道理的方法,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权威数据、 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或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
观点作为论据:
学习活动二:掌握方法,学会议论




自由读后讨论:
各段分别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学习活动二:掌握方法,学会议论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引用论证
增强说服力;
增加文采;
使论点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内容:提出中心论点
结构:起强调作用
学习活动二:掌握方法,学会议论




第二段
比喻论证
通过比喻论证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学习活动二:掌握方法,学会议论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木 以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提高
改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比喻论证
完善
学习活动二:掌握方法,学会议论
第二段




能否删去“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学习产生的作用不可逆
学习活动二:掌握方法,学会议论




第三段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突出和强调论点。
学习活动二:掌握方法,学会议论




跂 而 望
不如登高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假 舆 马
假 舟 楫
见者远
闻者彰
致千里
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弥补不足
终日而思
不如学
对比
比喻
学习活动二:掌握方法,学会议论
第三段




在荀子看来,学习和思考哪个更重要?
孔子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荀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活动二:掌握方法,学会议论




第四段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学习活动二:掌握方法,学会议论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正面设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反面设喻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设喻
对比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设喻
对比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设喻
对比
坚持
专心
积累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学习活动二:掌握方法,学会议论
第四段




学习活动三:梳理脉络,完善结构
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回答时请用“首先”“接着”“然后”等关联词衔接。
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从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两方面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最后说明学习应有的方法和态度。




从一般论文结构来看,你认为《劝学》是否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缺少结尾
学习活动三:梳理脉络,完善结构




补充结尾
从一般议论文结构来看,《劝学》从提出中心论点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很明显选文还少了个结尾,即“总结全文”。
请你根据上文的论述,补写一个结尾。
学习活动三:梳理脉络,完善结构




补充结尾
例:
是故学不可以已。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
学习活动三:梳理脉络,完善结构




补充结尾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
事者,无赫赫之功。 ”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
学习活动三:梳理脉络,完善结构




作业布置
1.完后练习册“基础梳理”“知能达标演练”《劝学》部分。
2.完善课堂“给《劝学》补充结尾”任务。
3.背诵《劝学》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