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5.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荷
塘
月
色
壹
壹
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目标
贰
叁
(1)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
之情,赏文中之景;
(2)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体会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
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煤屑 踱步 蓊蓊郁郁 袅娜 霎时
读 准 字 音
xiè
弥望 倩影 脉脉 酣眠 独处
mò
hān
chǔ
duó
wěng
niǎo nuó
shà
mí
qiàn
读 准 字 音
cēn cī
wǎn
yuàn
liǎn jū
xì
bó
léng
fàn
zhà
参差 敛裾 空隙 斑驳 峭楞楞
梵婀玲 乍看 宛然 妖童媛女
理 解 含 义
峭楞楞:寂然无声地直立着
渺茫:声音隐隐约约、似有还无。
凝碧:浓绿、深绿。
斑驳:色彩杂乱、参差不齐。
幽僻:幽深、僻静。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姿态。也写作“风姿。
大意:大概的轮廓。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
改名“朱自清”,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中“自清”二字。
字“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籍贯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宁,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著名诗人、作家、教授、民主战士。
作者简介
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16(18岁)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当时的诗坛。
1925(27岁)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铮铮铁骨的作家。
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当时,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了自己的名字。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疗无效,12日逝世。那时他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合给的美国面粉!”
人物轶事
创作背景
当时,作者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正值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摆在他面前的有三条路:参加革命、参加反革命、选择逃避。他最终选择了“暂时逃避” ,钻进中国古典文学中专门研究国学。但他毕竟是个爱国的民主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1、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2、试找出这篇文章的文眼。
3、理清作者的行踪。
整体感知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9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10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整体感知
想荷塘(1)
去荷塘(2-3)
赏荷塘(4-6)
离荷塘(7-10)
散文鉴赏方法: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领会文章的神韵。
2.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
3.品味散文的语言,领会作品的内涵。
明线:空间变化
暗线:情感变化
文章的线索:
圆形结构
思考:试找出这篇文章的文眼。
文眼:“颇不宁静”
梳理脉络
行踪之线
带上门
去荷塘
观荷塘
回家门
览四周
想采莲
赏月色
回家
不静
求静
得静
出静
第①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③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渴求宁静)
第③段: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暂得宁静)
第⑥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心中失落)
第⑧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心中怅然)
第⑩段:这令我到底惦念着江南了。(不再宁静)
情感之线
明线:游径(外环)
暗线:情感(内环)
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出家门
(失宁静)
(寻宁静)
观荷塘
小结作者游踪和感情发展脉络
文章的线索有什么样的作用?补充:明暗线的作用。
作者游踪贯穿全文,是文章层次更加清晰,结构更加紧凑;
作者心情的变化轨迹,时隐时现,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明暗线交织,使文章环环相扣,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明暗线交织,形成圆形的写作结构,突出了作者心中的矛盾和彷徨,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分析第一部分
(交代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来到荷塘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想起了荷塘。
分析第二部分
思考:1、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色?
通往荷塘的小路、荷塘四周的树木、淡淡的月色
2、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感受到了独处的妙处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好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是一个过渡句,承接上文,又引入了下面重点要描写的荷塘月色,过渡十分自然。
画面美:
文中写景的语段,勾勒了一幅幅经典的画面。
(4-6)集中体现了这点
理 解 含 义
峭楞楞:寂然无声地直立着
渺茫:声音隐隐约约、似有还无。
凝碧:浓绿、深绿。
斑驳:色彩杂乱、参差不齐。
幽僻:幽深、僻静。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姿态。也写作“风姿。
大意:大概的轮廓。
文章4——6段分别写了那几幅画面?
月下荷塘图
塘上月色图
荷塘四周图
“月下荷塘图”
第四段
找一找作者具体描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下荷塘图”
朱自清先生用了218个字描绘荷塘,但有人为了精炼,把这段文字精简到69个字,变成这个样子:
“看荷塘上面,有很多叶子,叶子中间还有些白花,有的开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些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
讨论: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效果哪个好 以下句子每个小组选一句。
鉴赏写景段落的三把钥匙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代、反复等。
写景角度:高低;远近;虚实;正面侧面;动静。
语言风格:炼字,动词,形容词,叠词,数词等。
(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月下荷塘图”
满眼的意思
特点:多
相连的意思
特点:密
亭亭玉立
特点:高
荷叶
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
外在形态:高硕挺拔
内在神韵:化静为动,写出了荷叶的自然灵动。
伞?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月下荷塘图”
高雅美丽
晶莹剔透
珍贵高洁
形容女子柔美的样子
拟人,指饱满绽放的荷花。
形容难为情的样子
拟人,指含苞待放的荷花
闪闪发光
忽明忽暗
不但是一个排比句还是一个博喻句。写出了荷花的各种优美姿态
博喻:用几个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
博喻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全方位,多角度描写,起到加强语意,增添气势的作用,使读者印象深刻。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月下荷塘图”
渺茫的歌声
(听觉)
通感
缕缕清香
(嗅觉)
共同点: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
作用:烘托月夜环境的宁静优雅,这也是作者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
①这女孩长得好甜
视觉
味觉
③红杏枝头春意闹
②你的耳朵在侦查,
你的眼睛在倾听。
听觉
视觉
视觉
听觉
通感即移觉,是一种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互通的形式沟通起来的特殊修辞方法。比如:她笑得很甜;人靓歌甜;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 甜甜的,凉凉的。
通感的运用,能突破语言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月下荷塘图”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比喻,写出颤动的轻微与快速,对应一丝、霎时。
拟人,荷叶多,富有情态美。
拟人,含情脉脉,流水无声而有深情。
月下荷塘
图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
舞女的裙
袅娜,羞涩
清香,歌声
颤动,闪电
脉脉
比喻
拟人比喻
通感
拟人,比喻
由上
到下
由静
到动
幽雅宁静
“月下荷塘图”
拟人
由近
到远
整体——局部
塘上月色图
第五段
月色本来是难状之物,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运用了什么修辞来描绘它的呢?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荷塘上的月色图”
月光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月影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比喻,把叶子和花在月下的姿态比喻成牛乳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的朦朦胧胧。
“荷塘上的月色图”
比喻,用流水作比喻,将月光赋予了动态美。
作者选择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泻、浮、洗、笼
浮——写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笼——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姿态,衬托月光的朦胧、柔和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比喻,把叶子和花在月下的姿态比喻成牛乳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的朦朦胧胧。
“荷塘上的月色图”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借助想象为我们描绘出宁静美好的画面。实景仿佛在眼前,虚景仿佛很渺茫
比喻,用流水作比喻,将月光赋予了动态美。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树影在月光的照射下的错落,衬托出月光的轻柔和荡漾。
“塘上月色图”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视觉转为听觉)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上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
月光
月影
如流水静静地泻,薄薄
的青雾浮起(比喻)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比喻)
灌木的黑影(比喻)
杨柳的倩影(比喻)
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通感)
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实/动
虚/静
实
虚
“塘上月色图”
正面
侧面
荷塘四周图
第六段
荷塘四周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的景象?
树
叠词: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树的错落有致)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写出了树木多、夜色浓重的特点 )
探讨这些叠词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1.传神地描绘事物的特征。
2.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
“荷塘四周图”
同样是写景,第2段与第6段各有什么异同?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第6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抒情效果跟第2段不一样。第6段用反衬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寂寞。
第6段作者多用叠字叠词,富有音乐美。
动静结合
远近结合
视听结合
内部
杨柳
四周
远山
“荷塘四周图”
路灯光
蝉声
蛙声
树色
树梢
树缝
树上
水里
拟人
没精打采
渴睡人的眼
由上
到下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真是恍如一梦。
结尾为什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句中联系上下文是由于这荷香月色不能真正的排遣内心的不宁静,所以才怀古思乡。同时这段中描写的古代江南采莲习俗的热闹、风流、有趣,正反衬出我们现实生活的死寂、冷酷、无趣。
“无福消受” 可不是作者的凭空的感慨,他用这一句来暗示重新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悲哀。这时作者的心情“又颇不宁静”了。
“到底”表示的意思是经过种种变化后最后的情况。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
“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进而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与“颇不宁静”遥相呼应。
不宁静的原因:
1927年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
作为自由知识分子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产生的苦闷与彷徨。
源于对江南,对故乡的浓浓思念之情。
源于家庭生活的困苦与诸多矛盾。(父亲、妻子、孩子)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激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包办朱自清婚姻
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
多年冷战
主旨
作者通过描写在荷塘月夜独步的所见所闻,赞美了月夜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在月光下,在荷塘边,作者感受到淡淡的喜悦,但任然夹杂着淡淡的哀愁,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想要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现实的苦闷心情
课堂总结
结构美
明线:游踪(外)
暗线:情感(内)
画面美
布局有序
景物特点突出
情感美
情景交融
表达含蓄(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语言美
修辞生动:比喻、拟人、通感。
用词精当:叠词、动词。
【资料链接】
那么美丽活泼的文字,在新文学创作上,实在是一种稀有的收获。
——王哲甫
名家评朱自清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