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法国作家缪(miù)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穿越千年历史,我们看到李煜写下生命的绝唱《虞美人》,他是怀着怎样的绝望,又是含着怎样的泪水完成的呢?
虞美人
李煜
无限江山,一梦浮生。
1、了解李煜的生平,知人论世。 把握词人及其作品创作风格。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让学生在对诗词语言品析的过程中把握其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3、借李煜词作了解其怀抱“赤子之心”作“天真之词”的特色,深刻地体会其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作为后主的李煜——薄命君王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961年,25岁,继承先业,在金陵即位,为江南数十州之主,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实为阶下囚。
被送往汴京后,李煜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被“牵机药”毒死,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命词。
作为文人的李煜——绝代词人
李煜多才多艺,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词作风格以降宋为界:前期词风绮丽柔靡,未脱“花间”习气;后期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题材范围扩大,风格慷慨悲壮、沉郁苍凉,意境深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身为一国之君,他没有成就一生霸业,成为一代明主,反而沦为阶下之囚,为人所害。却因词曲方面的巨大成就,被人尊为“百代词宗”“千古词帝”。后人评价他“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也有人说他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
词牌名
古代——生离死别、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歌》
人名——虞姬
虞美人
词牌名——虞美人
四面楚歌时,虞姬拔剑自刎,血染之地长出鲜红的花,后人为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时,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以诉衷肠,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
朗诵这首词,注意节奏缓慢、语调低沉,把词人的感伤忧愁带入词中。
1.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2.押韵特点:两句一换韵。
3.感情基调:低沉、凄哀。
诵读点拨:
1.注意语气强弱。春花秋月何时了?劈空提问,要渐强;往事知多少,沉思往事,要渐弱。
2.注意重音。有些词语集中凝聚着词人的情感,如“又”“改”“几”
“一江”等,要重读。
2、词人借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愁情?
雕栏玉砌、朱颜
小楼、东风、
故国、明月
春花秋月、往事
春水
1、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
3、“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诗人为何偏偏诘问苍天“何时了”呢?
①以乐景衬哀情: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本是乐景,为亡国奴、阶下囚的李煜,尊严全无,自由丧失,见了反而更心烦,他对人生已经绝望,也厌倦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所以他觉得日子太漫长了,希望时间的步伐加快。
②虚实结合:“春花秋月”本是眼前实景,这里却勾起了他当皇帝的时候的“往事”。春花秋月年年在,可是以往的一切都化为虚幻了。他深深叹惋人生之短暂无常。
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物质上),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精神上)。
对比、虚实结合
春花秋月(景:永恒不变)—— 往事知多少(情:短暂无常)
实(现实) —— 虚(过去)
4、“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义?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则说明囚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飞逝,这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月:思乡;怀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对比、虚实结合
小楼东风(景:永恒不变)—— 故国不堪回首(情:短暂无常)
实(现实) —— 虚(过去)
月积淀着词人敏锐的时间意识和绵绵无穷的怅恨,宇宙的永恒,人生的短暂无常,有着物是人非、沧桑巨变的哀痛。
5、“雕阑玉砌”指什么?“朱颜”又是指什么?改的只是“朱颜”吗?
雕阑玉砌:指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代指故国宫殿。
朱颜:指后宫妃娥红润的面容。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
朱颜改:由红润变为憔悴。
身份: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
心情:由轻松快乐变为郁郁寡欢。
生活状态:由奢侈享乐变为失去自由。
对比
雕栏玉砌在(物是)——朱颜改(人非)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历来被人们评价为写“愁”之千古名句,它好在哪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1)运用设问、比喻、夸张、化虚为实的手法,化无形的愁思为有形的江水。(明手法)
(2)以水喻愁。显示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形象生动写出了愁思之多;又像春水之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之绵长。(析效果)
(3)直抒胸臆。用代表故土的长江喻愁,含有怀念故国之情、亡国之恨,情感更为深沉。(表情感)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落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予“愁”以长短、粗细、轻重,描摹“愁”之繁多、绵密、悠长,可谓形象生动、形神兼备。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被评为写“愁”的千古名句,试调动自己读过的其他诗歌,看看还有哪些诗句也是用类似的方式来写愁情的,品味其中的语言韵味。
永恒的“春花秋月”
今非昔比的“往事”
年年到来的“东风”
不堪回首的“故国”
应犹在的“雕栏玉砌”
已改的“朱颜”
不变的“外物”
巨变的“人事”
物是人非之痛
对比
全诗的变与不变之处
艺术手法
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概括全词怎样的感情?
愁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诗经
总结
虞美人
本词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词人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这是作者的绝笔之作,更是一曲生命的哀歌!
课堂小结
拓展阅读
词的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全词抒发了词人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此词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它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表面上是伤春咏别,实质上是抒写“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深切悲慨。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繁华的追恋,抒发亡国之痛。
浪淘沙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该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