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8-05 08:3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模板
案例名称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科目 -
教学对象 - 课时 - 提供者 -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描述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识别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2)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并培养科学探究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感悟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三、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昆虫生殖发育过程的多媒体资料。 (2)家蚕生殖发育过程的观察记录表。 (3)不同昆虫发育过程的图片或实物样本。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与情境创设(约10分钟) 【导入新课】 (1)知识竞赛热身: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知识竞赛题目,如 蜻蜓点水与生物的哪种行为有关? 、 毛毛虫与蝴蝶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故事导入:教师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引出家蚕在这段历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提出问题: 小小的家蚕如何影响了世界? 它的生命周期又是怎样的? 以此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昆虫生殖与发育过程的探索欲。 二、新知探究与活动体验(约40分钟) 1. 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约20分钟) (1)学生分享:邀请养过蚕的学生分享家蚕的生长变化,鼓励大家从卵、幼虫(蚕)、蛹、成虫(蛾)的各个阶段进行描述,其他学生补充完善。 (2)直观演示:教师播放家蚕生殖发育的录像或展示清晰图片,辅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每个阶段的特点,同时纠正错误认识,强调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2. 其他昆虫的发育类型(约20分钟) (1)小组合作探究:将班级分为两组,一组负责研究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如蜜蜂、蝴蝶),另一组研究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如蝗虫、蟋蟀)。 每组需整理出该类昆虫发育的具体阶段和特点,并准备简短报告。 (2)课堂汇报:各组代表分享研究成果,通过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主要区别,强调不同昆虫适应环境的生存策略。 三、拓展思考与价值观培育(约15分钟) 1. 昆虫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约10分钟) (1)案例分析:教师引入 家蚕与丝绸之路 的故事,探讨家蚕养殖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同时简述昆虫在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的作用,启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2)价值观引导:通过 金蝉脱壳 等生动例子,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性,渗透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鼓励学生尊重生命,关注生物保护。 2. 生活中的昆虫观察活动倡议(约5分钟) (1)实践倡议: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身边常见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繁殖情况,以小组形式准备一份观察报告,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责任心以及科学探究精神。 四、课堂小结与预习提示(约5分钟) 1. 课堂总结 教师概述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以及昆虫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 2. 预习布置 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特别是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生态问题,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教学评价设计
课程接近尾声,教师带领全班回顾本次探索之旅的要点,强调昆虫生殖发育的两种基本模式——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与代表性昆虫。 特别指出,无论是家蚕那充满神秘色彩的变态发育,还是蝉那寓言般的生命故事,都揭示了自然界的奥妙与生命的顽强。 最后,教师鼓励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小小生物学家,用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更多昆虫的奇妙世界,同时也提醒大家尊重生命,积极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来,让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丰富多彩。
八、教学反思
课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