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驿路梨花》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驿路梨花》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5 09:2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教案
课 题 第15课《驿路梨花》
备课人 授课日期
教 学 目 标 (1)学生能够通过略读和细读的方式,把握《驿路梨花》的故事情节,分析并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和构思特点。 (2)学生能够感悟并表达文章中所体现的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 学 重 点 与 难点 (1)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理解倒叙与插叙在文中的运用及其对情节构建的作用。 (2)深入分析文章中设置的悬念与误会,理解其对增强文章趣味性和生动性的影响。 (3)体会文章所传达的雷锋精神,即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的主题。
媒 体教 具 (1)关于《驿路梨花》的作者彭荆风及其写作背景的资料。 (2)课文《驿路梨花》的文本及相关的关键词汇卡片。 (3)记叙文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的介绍资料和示例。
课时 -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花朵寄寓情感,古人常以花喻意,传达心声。 从杜甫笔下哀伤的‘花溅泪’,到白居易欢快的‘乱花迷眼’,再到杨万里清新的‘莲叶无穷’,花语千变,情意绵绵。 今日,我们将翻开彭荆风先生的《驿路梨花》,探索那一簇开在边陲小径上的梨花背后,又蕴含着怎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和精神风貌。 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梨花绽放,更是心灵深处美好品质的盛开。 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寻觅‘小茅屋主人’的心灵之旅吧。 " (1)情境创设:课堂初始,教师以古诗中花卉寓意的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花卉在文学作品中所承载的情感与象征意义,如杜甫、白居易、杨万里的诗句,进而提出: 那么,彭荆风笔下的《驿路梨花》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与寓意呢? 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课文学习铺设情感基调。 (2)作者背景介绍:简要回顾作者彭荆风的生平与创作背景,特别是提到《驿路梨花》是他在粉碎 四人帮 后重拾笔墨的第一篇文章,以及该作品受当时重新学习雷锋精神的号召影响,为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一:初读与情节梳理】 (1)略读技巧指导:教师明确略读要求,包括阅读速度、方式(默读而非指读),并指导学生如何有效标记重要信息,如人物、事件等,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 (2)情节表格填写:学生根据略读要求完成表格填写,涉及人物、事件、目的及时间,通过此活动初步构建对故事框架的认识。 (3)复述练习:通过不同顺序复述课文故事,训练学生归纳与表达能力,同时引入记叙顺序的概念,如顺叙、倒叙和插叙,通过比较加深对课文叙述技巧的理解。 三、深入分析,品味构思 【活动二:细读与构思探究】 (1)误会与悬念分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细读课文,找出并分析文中设置的误会与悬念,理解其在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故事氛围中的作用。 讨论中,学生需援引原文段落,深化对课文细节的把握。 (2)构思技巧探讨:通过集体讨论,解析作者如何运用 设悬—释悬—再出悬 的手法增强故事吸引力,理解这种结构布局对文章整体艺术效果的影响。 四、追本溯源,深化主题 【活动三:探寻 主人 真谛】 (1)小屋主人身份探讨:基于前一环节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 小屋主人 的深层含义,理解文章中提到的所有人物都是小屋精神的传递者和实践者,从而揭示文章主题——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 (2)精神传承的意义: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讨论在当今社会中这种精神的现实意义,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精神融入个人行动,实现价值传承。 五、课堂总结,情感升华 (1)知识结构回顾:总结本课涉及的记叙顺序、误会与悬念的运用,以及《驿路梨花》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 (2)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反思课文中的每一次助人为乐行为,是如何在不同人物间接力,形成了一条温暖人心的爱心链,强调每个人都能成为传播正能量的 小屋主人 。
板 书设 计 (1)驿路梨花 课题引入与背景介绍 (2)人物事件与雷锋精神 文章结构与精神内涵
作业布置 (1)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小茅屋的故事线索图,梳理文章的记叙顺序和结构特点。 (2)选取文中的一个悬念或误会,写一段分析,说明其对故事情节和结构的作用。
教学资源拓展 拓展资源 (1)课外书籍:《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 (2)网络资源:国家地理中文网的历史频道。 (3)实践地点:当地历史博物馆。 拓展建议 (1)课外书籍:建议学生在阅读《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时,结合教材中关于美国历史的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