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二专题《师说》课堂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二专题《师说》课堂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06 09:2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师说》课堂教学设计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 俞建望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通过本文的教学,让学生掌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闻道、师、道、耻、不、羞、乃、欤、”等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本文所涉及的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法等。理解本文的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翻译文本的能力,通过朗读指导来背诵文本,理清文章结构。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尝试配乐诵读。理解对比论证对表达主旨的重要作用。
3、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从师的重要性,要学会尊重老师。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掌握文中所涉及的重点词句的翻译,背诵课文。渗透学法指导,读出文章的韵味。
教学难点:背诵文本,体会尊师从教的重要作用。理解对比论证对表达主旨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本堂课,我主要采用朗诵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导法不断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让学生在把握了语言等方面之后,熟读成诵,培养他们诵读文言文的兴趣。继而在背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本的意思,理解全文的主旨。继而来突破重难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我们首先来看一篇柳宗元的文章(节选):
幻灯展示: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参考译文:
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请同学来疏通文意,教师整合明确之。
刚才我们读了柳宗元的文章,大致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那个不尊师的年代,上面提到的韩愈和他带来当时人攻击的文章《师说》对现代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韩愈对现代教育的意义,他的眼光是如何之远,当时的人根本看不到,当时把老师叫做“臭老九”,地位仅处于“乞丐”,而现在我们把老师提高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看不同时代,对教师的评价是不一样的。从今天的眼光来看韩愈,他实在是一位不同凡俗的人了。
幻灯展示:
韩愈简介:
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主旨
1、 请优秀同学大声朗读文本,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纠正错处,自行解决。
2、 请三位同学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疏通文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师通过放幻灯的形式,目的是防止看书本。达到检测的效果。第一位第1段、第二位第2段、第三位第3、4段。
3、 教师一一明确。
4、 教师指出“说”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Pengji)
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分析文本
(一)、分析文本第一段
1、思考韩愈认为什么是师?你对韩愈的观点如何理解?
教师明确: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这是关于“教师”最古老的概括、完整之定义。
2、人为什么要从师?请在第一段找三句原文回答,并解释之。
教师明确:
(1) 古之学者必有师。
(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韩愈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教师明确: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4、教师总结:本段只讲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从师,即从师的意义;一是如何从师,即从师的标准。尤其是如何从师一层,提出“唯道是从”的观点,发人之所未发,在当时社会普遍“耻学于师”的风气中,非常有创新精神和现实意义。
5、 指导背诵本段。学生齐背。
(二)、分析文本第二段
1、当时的社会风气我们在柳宗元的文章中已略微感知,找出开头的两句感叹句,划出来自己读一读,翻译一下。
2、思考:“师道不传”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请分条罗列。并用什么方法把这种现象具体表现出来的呢
教师明确:很明显的三组对比,来写出“师道”不传的具体表现:
教师形成板书: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从师而问 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
为子择师与自己不从师 惑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 不耻相师 则笑 师道之不复,其智不能及
教师总结:实际上这三种表现都缘自于不同的三个角度:古今对比、父子对比、贵贱对比
得出从师则圣、明、智
不从师则愚、惑、不明
3、教师指导诵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背。
(三)分析文本第三、第四段
1、现实生活中,时有师承之说,门户之见,在唐代韩愈就提出了什么观点,试从第三自然段中寻找。韩愈做了怎样的事例论证?
教师明确:
圣人无常师,能者为师。用孔子问乐、问礼、问官职等事例。
2、在总结圣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基础上,韩愈提出了在那时发人深省的教师观。你对文中提出的新的教师观和师生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教师明确:
韩愈新的教师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唯道为上,以术为先。
师生关系:教学相长(成语,出自《礼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3、整理思路,形成层次,指导背诵该段
圣人之行:圣人无常师。孔子师……
圣人之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新教师观:是故……
学生齐背之。
4、韩愈写作这篇《师说》是送给李蟠的,那么他为何要写这篇文章来送他呢?找出表示原因的句子,并作简要的翻译。教师并板书
教师明确:
(1)、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不拒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
5、 齐读此段。
四、总结全文,再次理清脉络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抓住那些环节来进行层层论证的?
教师明确: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
抓住以下环节来进行论证的:
(1)、教师的职能
(2)、择师的原因
(3)、从师的标准
(4)、新的教师观和老师与弟子的关系等方面来进行论证的。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望我们从这里能得到新的启示。课外收集有关韩愈的名言警句,大家交流,互相学习之。
五、布置作业
《名师一号》39页“自主积累”和43—44页中的“智能导练”。背诵全文,重点文句的翻译。
板书设计:
师说
韩愈
“师道”不传的具体表现: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从师而问 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
为子择师与自己不从师 惑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 不耻相师 则笑 师道之不复,其智不能及
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
(1)、教师的职能:传道、授业、解惑
(2)、择师的原因: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从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4)、韩愈新的教师观、老师与弟子的关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唯道为上,以术为先。 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