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5 10:42:24

文档简介

初一新生名校入学分班测试
语文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请用正楷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下面的词语。(2分)
见微知著
2.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藏(cng)
附和(hè)
屏住呼吸(pfng)
B.弓缴(zhuo)
散步(sdn)
悄然无声(qiǎo)
C.刹那间(cha)
憎恨(zcng)
狂风暴雨(bào)
D.摆摊(tan)
挪移(1u6)
截然不同(jié)
3.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游手好闲
落荒而逃
鱼贯而入
满不在乎
B.天崖海角
闻所未闻
与世隔绝
诚心诚意
C.欣喜若狂
见微知著
衣衫槛楼
若无其是
D.万不得已
不可思议
焉知非福
司空见贯
4.下列句子中“善”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伯牙善鼓琴
B.锺子期善听
C.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D.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5.将①②③④⑤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人生总是与困难同行,」
①在苦难中奋起
②有的人甘于沉沦
③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
④最终获得了成功
⑤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理由
A.②③⑤①④
B.⑤②③①④
C.②⑤③①④
D.③①④②⑤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永远忘不了那些过去的往事。
B.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D.在老师的教育下,他端正了学习态度。
7.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枣子必大了三四倍一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一风筝、空竹、口琴等。
C.“你过来,”名叫金百合的牛说:“我要让你在我的角上跳舞。”
D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
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8.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C.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D.思援/弓缴而射之。
9.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辨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设问句)
B.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
句)
C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
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拟人句)
D.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比喻句)
10.请把下面几条赠言分别送给几种不同性格的同学。(4分)
A.心胸狭窄B.缺乏自信C.悲观
D.惰性较强
(1)送给()的同学:生活有时虽不像你所想的那样美好,但是也不
像你所想的如此糟糕,愿你笑对人生,往后的日子一帆风顺!
(2)送给()的同学: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
飞来。
(3)送给()的同学:废铁之所以能成为有用的钢,是因为它经得起
痛苦的磨炼。
(4)送给()的同学:宽容是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和谐的人生色彩,
让宽容永驻我们心田。
11.名句名篇积累。(8分)
(1)想象场景,将诗句补充完整。(4分)
①春来思乡时:
明月何时照我还?参考答案
-、2.B3.A
4.C5.C6.D7.C
8.C9.C
10.(1)C
(2)D(3)B
(4)A
11.(1)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②出没风波里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2.(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若面具演出的。
(2)七色的彩虹更绚烂五彩的花儿更夺目
(3)小军对我说,如果明天不下雨,他就和我一起去河边钓鱼。
(4)春天到了,小草从土里探出了头。
二、13.明灯照亮人生之路
14.示例:王校长,您好!我是六年级(1)班的李明,本周星期五上午第
一节课我们班要召开诗歌朗诵会,想邀请您参加,请问您有时间吗?
15.(1)孙悟空西游记
(2)A16.(1)B
(2)A
三、(一)17.(1)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2)忠于革命、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18.(1)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吉鸿昌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2)C
19.B
(二)20.D21.③
22.C
23.(1)奄奄一息的蜡梅枯死。
(2)蜡梅重新绽放,重获生机。
24.喜欢。它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努力扎根生长,在被截断根
须移栽时也顽强地活了下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四、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