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分数乘法预习自检卷-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分数乘法预习自检卷-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8-05 10:3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分数乘法预习自检卷-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图中网状阴影部分可以用算式( )表示。
A.× B.× C.× D.×
2.扫地机器人在一块长方形场地内移动过程中,可以任意行走,碰到障碍物会自动转弯。如图,这个扫地机器人的底面是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圆盘。那么机器人在扫地时底面覆盖不到的面积为(π值取3)( )。
A.400平方厘米 B.100平方厘米 C.300平方厘米 D.0平方厘米
3.人体中的水分约占人体体重的~,六(1)班的张明重50千克,下面的答案中,( )可能是张明体内水分的大约质量。
A.25千克 B.28千克 C.32千克 D.36千克
4.一根蜡烛第一次烧掉全长的,第二次烧掉剩下的一半。这根蜡烛还剩下全长的( )。
A. B. C. D.
5.下图,一个长方形遮住了甲、乙两条线段的一部分,原来甲和乙两条线段的长度相比,( )。

A.甲长 B.乙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6.下面不能用7×解决的是( )。
A.7与的和是多少 B.的7倍是多少
C.7的是多少 D.7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二、填空题
7.的倒数是( ),1的倒数是( )。
8.8030毫升=( )升 立方米=( )立方分米
9.根据“足球个数比篮球多”,把数量关系填完整。
( )的个数×=( )的个数
10.棱长是分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11.已知A和B互为倒数,那么×=( )。
12.一根绳子长米,如果第一次截去米,还剩( )米;第二次截去剩下的,第二次截去( )米。
13.把一袋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是这袋糖的,是千克。
14.如图,长方形的面积是12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一条长被4条距离相等的平行线平均分成了3份,则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判断题
15.真分数的倒数都比1大,假分数的倒数都比1小。( )
16.已知m>0,如果×m<m,则a>b。( )
17.1米长的铁丝,用去全长的,或用去米,剩下的都相等。( )
18.10千克减少后,又增加,这时是千克。( )
19.21× =21+7×3。( )
四、计算题
20.计算。
= = = =
= = = =
21.计算。


五、解答题
22.新湖乡去年种植黄豆24公顷,今年黄豆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今年黄豆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多少公顷?
23.先在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长方形面积的,如果整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那么涂色部分的是多少平方厘米?
24.
(1)一箱酸奶共有多少升?
(2)欢欢喝了这箱酸奶的,欢欢喝了多少盒酸奶?
25.同学们参观博物馆,六年级去了360人,五年级去的人数是六年级的,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五年级的。四年级去了多少人?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图可知,把整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把整个长方形平均分成是3份,其中的2份涂上从右往左的斜线;之后再把这2份看作一个整体,把这整体再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3份涂上了从左往右的斜线,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列式。
【详解】由分析可知:
网状阴影部分可以用算式表示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它们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
如图所示,这个扫地机器人“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就是以边长为(20÷2)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与半径为(20÷2)厘米的圆面积的的差,然后再乘4,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圆的面积公式:S=πr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20÷2=10(厘米)
(10×10-×3×10×10)×4
=(100-75)×4
=25×4
=100(平方厘米)
那么机器人在扫地时底面覆盖不到的面积为10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3.C
【分析】当人体中的水分占人体体重的,此时张明体内水分的质量:50×,当人体中的水分占人体体重的,此时张明体内水分的质量:50×,算出结果,只要水分在这两个量之间即可。
【详解】50×=30(千克)
50×=35(千克)
只有32千克在30千克和35千克之间。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
4.C
【分析】根据题意,第一次烧掉后还剩下全长的(1-),那么第二次烧掉全长的(1-)×;用这根蜡烛的全长分别减去第一次、第二次烧掉部分的长度即可。
【详解】1--(1-)×
=1--×
=1--
=-

所以,这根蜡烛还剩下全长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求出第二次烧掉部分的长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线段的=乙线段的,即甲线段×=乙线段×,再根据乘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越小,进行比较。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甲线段×=乙线段×。
因为>,所以甲线段长度<乙线段长度。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明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大,则另一个因数越小是解题的关键。
6.A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相应的倍数,逐项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A.7与的和是多少,用7+解决,不能用7×解决,符合题意;
B.的7倍是多少,能用7×解决,不符合题意;
C.7的是多少,能用7×解决,不符合题意;
D.7个相加的和数多少,能用7×解决,不符合题意。
下面不能用7×解决的是7与的和是多少。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关键是熟练掌握分数加法和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应用。
7. 1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如果a、b不为0,a×b=1,则a是b的倒数,b是a的倒数。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然后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
的倒数是,1的倒数是1。
8. 8.03 400
【分析】根据进率:1升=1000毫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乘进率;从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1)8030÷1000=8.03(升)
8030毫升=8.03升
(2)×1000=400(立方分米)
立方米=400立方分米
9. 篮球 足球比篮球多
【分析】已知“足球个数比篮球多”,即足球比篮球多的个数是篮球的,把篮球的个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写出数量关系。
【详解】根据“足球个数比篮球多”,可得出数量关系:
篮球的个数×=足球比篮球多的个数
10. 4
【分析】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由此列式解答。
【详解】×12=4(分米)
××6
=×6
=(平方分米)
棱长是分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4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11.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出与的乘积为,再结合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AB=1,即可得出×的积。
【详解】已知A和B互为倒数,那么×=。已知A和B互为倒数,则AB=1,所以=。
12.
【分析】第一次截去米,所以剩下的为(米);第二次截去剩下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米),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米)
(米)
所以一根绳子长米,如果第一次截去米,还剩米;第二次截去剩下的,第二次截去米。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学生需熟练掌握。
13.;
【分析】将一袋糖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每1份是这袋糖的,3份则表示这袋糖的。将2千克平均分成5份,每1份是2÷5=(千克),3份是×3。据此解答。
【详解】1÷5×3=
2÷5×3=(千克)
所以,把一袋2千克的糖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是这袋糖的,是千克。
14.40
【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减去底是长方形对角线、高等于相邻两条平行线的三角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
(平方厘米)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组合图形的面积,将图形分割再根据等高三角形面积与底边长的关系进行求解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15.×
【分析】真分数<1,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假分数大于真分数,则真分数的倒数都比它大;假分数≤1,假分数的倒数是1或真分数,则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它本身。
【详解】当假分数的分数值为1时,1的倒数是它本身,此时假分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
故答案为:×
16.√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已知m>0,如果×m<m,则<1,即是一个真分数,所以a>b。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把铁丝的长度看作单位“1”,用去全长的,则还剩下全长的(1-),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可求出用去全长的后还剩下的长度;用铁丝的长度减去米即可求出剩下的长度;最后再进行对比即可。
【详解】1×(1-)
=1×
=(米)
1-=(米)
则剩下的都相等。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现在的质量=原来的质量×(1-)×(1+),据此计算。
【详解】10×(1-)×(1+)
=10××
=(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区分清楚题干中两个各自所对应的单位“1”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
【分析】根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
【详解】21×==9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
;;;
【详解】略
21.;;;
;;
【分析】算式均是分数连乘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即可或者先对分子、分母进行约分,再计算。
【详解】


=4×









22.9公顷
【分析】已知今年黄豆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是把去年黄豆的种植面积看作单位“1”,今年黄豆比去年增加的种植面积是去年的,单位“1”已知,用去年黄豆的种植面积乘,即是黄豆增加的种植面积。
【详解】24×=9(公顷)
答:今年黄豆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9公顷。
23.涂色见详解;36平方厘米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用阴影表示出来即可;再用长方形面积×,即可求出涂色部分的面积;再乘,求出涂色部分的是多少平方厘米。
【详解】
64××
=48×
=36(平方厘米)
答:涂色部分的是36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连乘法的计算;连续求一个数的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4.(1)升
(2)9盒
【分析】(1)一盒升,一箱酸奶共12盒,用乘12即可得出一箱酸奶的体积;
(2)把一箱酸奶共12盒看作单位“1”,喝了它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详解】(1)12×=(升)
答:一箱酸奶共有升。
(2)12×=9(盒)
答:欢欢喝了9盒酸奶。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单位“1”已知用乘法。
25.300人
【分析】将六年级人数看作单位“1”,六年级人数×五年级对应分率=五年级人数,再将五年级人数看作单位“1”,五年级人数×四年级对应分率=四年级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360××
=330×
=300(人)
答:四年级去了300人。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