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论语》十二章 课件 (共4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 (共4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5 08:5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礼敬先师,传承文化。儒家思想,中华美德。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 》
1.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实践的意识。
学习目标

知人论世

研读文本

概括总结

课堂巩固
目录

知人论世
礼敬先师,传承文化。
作者简介
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
(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5)68—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孔子,
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研读文本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研读文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敏:勤勉。
而①:表并列。而②:表顺承。
就:到。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正:匡正。
已:同“矣”,句尾语气词
表陈述,相当于“了”。
从《学而》这段话,理解孔子是怎样阐述“好学”的?
这是对“什么是好学”这一问题的一种回答,包括四个方面。前两个方面说不要做什么,后两个方面说要做什么。孔子说能做到这四点就是好学,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点的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君子为学要修身养性、安贫乐道,克制物质享受的欲望,不断向有道之人学习,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勉,就是在求学上强调道德实践重于知识。
研读文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儒家的学习内容,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德行。
子日: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泰伯》)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里仁》)
饥饿

粗粮
冷水
弯曲
小米,指做官得俸禄
立志
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
以…为耻
做不正当的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论语>十二章》中,提倡“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老子>八章》中说“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训俭示康》中说“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古代圣贤的智慧引发了我们很多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
(《八佾》)
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把…怎么样?”
八佾: 佾音 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
试简要分析“仁”和“礼”“乐”的关系。
①礼、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的仁德。同时,乐是表达人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因此,礼与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②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的根本。礼讲究谦让敬人,乐需要八音和谐。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就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在孔子心目中,制礼作乐的周公是万代敬仰的圣贤人物,恢复“郁郁乎周礼”则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药。正如《礼记》所言:“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礼“辨异”,即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乐“统同”,即抒发感情,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
《八佾》共26则章句,主要谈儒家的礼乐思想。其中,近半数表达了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状况的不满,批评对象涉及季氏、三桓、鲁君、孔门弟子以及已经故去的管仲等历史人物。另一大半则记录了孔子作为践行者、阐释者、研究者和推广者对传承、发扬礼乐思想所作的贡献。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孟子·公孙丑上》)
樊迟问仁。 孔子曰:“爱人。”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自立

孔子的好多学生都问,到底什么是仁,你认为呢?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闻道:懂得真理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相,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真理”具有怎样的态度?
“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孟子·告子上》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有追求、有目标。一个人如果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即使活得再长,也没有什么意义。相反,如果一个人有了追求和目标,即使生命短暂,也会因为充实和有意义而变得珍贵。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很容易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迷失自我、迷失方向。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像孔子那样执着地追求知识和真理,那么我们就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和意义。同时,我们也会更加珍视生命、珍惜时光,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纵观历代先贤,他们莫不有一个理想,并倾其一生向往之,追求之。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北宋思想家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范文正公一般的士大夫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渴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不论何种理想,微小抑或宏大,都是“道”的体现,需要我们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决心,并且从前人的经历中汲取方法,用自己的实践开拓新路。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喻:知晓、明白
孔子说: “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
把君子理解为有道德的人,则小人指无德之人,意思就是君子懂得“义”(即道义),小人懂得“利”(即利益)。义是公心,利是私欲,懂公心为君子,行私欲者为小人。如果把君子理解为在位当权者,小人则指平民。在孔子的观念里,在位君子应该有理想人格,而平民小人只知道利害计较,因此执政者要对症下药,满足百姓的利益。
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应该有什么不同?
君子与小人的差别:义利之辨
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其行事时不按义与不义、该与不该,而按有利无利、利多利少。
君子建立起了自己的内心标准--义,所以能够“泰而不骄”“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处有,可处无”“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
齐:形作动,看齐。
内:名作状,在心里。
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见贤思齐”意思近于前文提及的“就有道而正焉”,区别在于“就有道而正”是一种更为主动的行为,而“见贤”则具有随机性,但总的来说,都是遇到更有修养、有学问的人,不要去嫉妒他、排挤他,而要虚心主动地向对方看齐、向对方学习,这是君子的美德。孔子更高明的是后半句,他并没有讲“见不贤”就要去教导人家,那是好为人师的做法,更应该做的是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有没有相似的不贤之心、不贤之举,然后去改正——可见儒家强调的学习无处不在,而学习又是以提高自身修养为要义的。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质:质朴、朴实。
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 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孔子认为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但是两者比较起来哪个更重要 应该是质比文更重要。换句话说,我们的品性比我们外在的礼貌、文采要更重要。因为如果是质之胜文,质多于文,这个人是一个老实憨厚的人,但是没有什么文采,这种人还可以造就。可见,质地很重要,做人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质地。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
而:表并列。
以为:把…作为。
已:停止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我国古代就不乏这样的名士:当杜甫穷困潦倒的时候,他依然忧国忧民,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当范仲淹遭到贬谪时,他依然能够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谭嗣同在变法失败时,他甘愿慷慨赴死,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要想承担对国家、社会与家庭的责任,必须要有“弘毅”精神。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为:堆积。
未成一篑(kuì):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篑,盛土的竹筐。
止,吾止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平地:填平洼地。平:形作动,填平。
覆:倾倒。
往:坚持。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
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进,吾往也”是在提醒我们,是否追求仁道、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个人的主观努力决定自己的一生。
本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知:同“智”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
《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仁者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忧虑。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所以不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克:约束。复:归复。
一日:一旦。
归:称赞,称许。
由:依靠。
目:细则,条目。
事:实践,从事。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
①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也就是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
②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彼此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讲究礼仪,从而激发出人性的光辉。从“礼”出发,就能至“仁”。
③求“仁”在于自己,可以从眼、耳、口等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外在来规范自己。孔子告诉颜回的只是一个入门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入手逐步去约束自我,同时注重使内心修为逐步达到庄严、诚敬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到达孔子所说“仁”境界。
根据本章内容,思考在生活中如何推行仁?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一言:一个字。
行:实践。
其:大概。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苛求别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严厉地责备自己而宽容地对待别人,就可以远离别人的怨恨了。”
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而“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
孔子认为推己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何关系,这段话与孔子的“仁”又有何关系?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何莫:为什么不。
夫:那。
兴:指激发人的感情。
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指讽刺时政。
迩(ěr):近。
事:侍奉。
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孔子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
诗可以兴。兴,就是通过一种形象的比喻,让人们产生联想,从而理解抽象的事物或道理。
诗可以观。观是“观风俗之得失”。“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经》是有感而发的产物,因而必然是对它所诞生的时代的真实反应。
诗可以群。群是使人们聚积起来,也就是说《诗经》具有团结民众的作用。“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语句无不说明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诗经》有形成并增强向心力的作用。
诗可以怨。怨就是不满。不满要表达出来,不能闷在心里,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而诗歌就是其中一种健康而有效的表达方式。

概括总结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论语》十二章
第1、4、6章 ——君子与小人
第2、7、9、10——论“仁”
第3、8章——论“道”的学习
第5、11章——修己与待人
第12章——学习《诗》《礼》的重要性
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谨言慎行)
道理论证
礼、乐以仁为基础(重视仁德)
道理论证
执着追求“道(真理)” (追求真理)
道理论证
君子重义轻利(重义轻利)
对比论证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对比论证
文质兼备,方为君子(表里如一)
对比、道理论证
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强(勇于担当)
道理论证
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比喻论证
智、仁、勇(完美人格)
举例论证
克己复礼为仁(自我约束)
道理论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之心)
道理论证
《诗》的社会功用(养德增智)
举例论证
十二章

课堂巩固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理解性默写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饱,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 。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懂得仁义之道,当晚为它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 。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 。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理解性默写
5.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 。
6.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 , ”自勉。
7.孔子在《论语·子罕》中由平整地面作比,点出: , 。 的道理。
8.孔子在《子罕》中认为 , , 。 才能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进 吾往也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理解性默写
9.《颜渊》中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条目有“ , , , ”自勉。
10.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卫灵公》中
, 一句为终身信条。
11.《阳货》中认为学诗可以有 , 的功用。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