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受可能性 配套教学设计(38)

文档属性

名称 1 感受可能性 配套教学设计(3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1-06 08:52:3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猜测与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切身感受什么是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创设游戏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难点:理解生活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哪些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
思考:
1. 随机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会是10吗?
2. 随机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一定不超过6吗?
3. 随机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一定是1吗?
今天我们学习第六章《频率与概率》第一节的内容“掷出的点数一定是1吗?”,本节课我们将研究并解决相关问题.
目的:通过问题情景的引入,引发思考,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直接切入。
本节课题.
活动2【讲授】思考猜测、探求新知
“下列事件一定发生吗?”
思考1:
(1)玻璃杯从10米高处落到水泥地面上会破碎;
(2)太阳从东方升起;
(3)今天星期天,明天星期一;
(4)太阳从西方升起;
(5)一个数的绝对值小于0;
活动目的:通过点名器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引出本节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板书概念,其中(1)、(2)、(3)说明“什么是必然事件?”(4)、(5)说明“什么是不可能事件?”进而让学生了解何为确定事件 .
思考2:(1)掷一枚硬币,有国徽的一面朝上.
(2)买彩票恰好中奖
(3)从商店买的饮料中奖
(4)通过点名器找同学回答问题,“××”被选中
活动目的:使学生在有趣的问题中体会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活动3【活动】猜想实践,合作学习
活动内容1:游戏——接力比赛:(看谁说得多)
比赛要求:(1)组长决定接力顺序,并画“正”字记录每组的题数;
(2)掷骰子决定一名同学记时,必须在10秒内说出一个事件;
①可以是确定事件(并说明是必然事件还是不可事件);
②也可以是不确定事件;
(3)以说的最多的小组为胜,事件贴近生活.
活动目的:(1)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2)交给学生收集,分析,让他们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注意事项: (1)有争议的事件,由组内的同学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裁判,并作好记录,教师要仔细聆听;(2)事件要贴近生活,符合生活实际.
活动内容2: 游戏——摸球
活动目的: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情况,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游戏简单易懂,更直观的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也为上好下一节课做铺垫.
注意事项:本游戏最后一个环节要求试验次数多些,所以根据所教班级实际情况与时间上的要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进行,并完成表格的填写,教师要视学生情况而定.
活动4【练习】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新知探究的整个过程,互相交流总结本节的知识点:
(1)理解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2)知道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目的: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学习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