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掷骰子等活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体会数据的随机性。(2)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能区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并感受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对生活中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一定的分析与判断,但缺乏系统知识来规范。
初一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应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生活。但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发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和交流。帮助他们通过直观形象感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因此要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课首先通过生活常识提问及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出新课内容,进而判断事件类型,并不断渗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让学生在经历猜测、实验、探究、交流与分析的过程中获得结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
3重点难点
(1)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思考:如果随机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那么⒈ 掷出的点数会是10吗? 不会⒉ 掷出的点数一定不超过6吗? 一定⒊ 掷出的点数一定是1吗? 不一定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入,引发思考,直接切入本节课题,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活动2【讲授】思考猜测,探究新知
老师提问:下列的事件会发生吗?
思考一:1、太阳从西方升起;
2、在装有3个球的布袋里摸出4个球;
3、负数大于正数;
思考二:1、太阳从东方升起;
2、今天星期一,明天星期二;
3、将油滴入水中,油会浮在水面上;
思考三:1、从超市买的饮料中奖;
2、掷一枚硬币,有国徽的一面朝上;
3、今天数学老师抽查作业会抽到李明的作业;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理解“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常见的问题中体会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活动3【活动】猜想实践,合作学习
活动一、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几个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注意事项:(1)学生积极回答,老师认真聆听。
(2)事件要贴近生活,符合生活实际。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活动二、利用质地均匀的骰子和同桌做游戏并填表,通过交流回答问题。
(1)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如果前面掷出的点数和已经是5,你决定继续掷骰子还是停止?如果点 数和已经是9呢?请说明理由。 (2)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你是如何决定是继续掷骰子还是停止掷骰子的?
注意事项:让学生多读几遍规则,读懂规则。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关注各组每个学生的表现,适时引导,尤其是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生,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必要时可亲自参与到小组活动,尽可能使课堂达到最佳的效果。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很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同时以游戏引入知识,学生接受起来会更自然,印象会更深刻。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渗透到游戏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4【练习】巩固提升,检测自我
一、说说下列事件各是什么事件?(1)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停止转动后6点朝上;(2)今天是星期三,明天是星期四;(3)上抛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在上;(4)盒子中有十个红球,摸到白球;(5)任意选择电视的某一频道,正在播动画片;(6)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出生的月份同;(7)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
二、某路口红绿灯的时间设置为:绿灯60秒,黄灯4秒,红灯40秒 。当人或车随意经过该路口时,遇到哪一种灯的可能性最大,遇到哪一种灯的可能性最小?
三、有一些写着数字的卡片,他们的背面都相同,先将他们背面朝上,从中任意摸出一张:
(1)摸到几号卡片的可能性最大?摸到几号卡片的可能性最小?
(2)摸到的号码是奇数,和摸到的号码是偶数的可能性, 哪个大?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并进一步巩固加深。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勇于探究的精神。
活动5【作业】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一、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整个过程,互相交流总结本节的知识点。
(1)理解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2)知道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会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学习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畅所欲言,老师给予鼓励。
二、作业:习题6.1第2、5题。
设计意图:作业是课堂的延伸,适量的作业也是对本节课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拓展。进一步加深新知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为更好的学好下节课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