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 《散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 《散步》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5 11:43:4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6 《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主题。(重点)
2.学习以小见大、结尾深化主题的写作方法;领悟本文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难点)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重点)
【学习重点、难点】
1.品味揣摩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2.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幸福的家犹如港湾,让我们的心在疲惫时靠岸;有人说,浓浓的亲情犹如甘泉,滋润我们枯涸的心田。
家因为有了真爱而温暖,因为有了亲情而美好。那么,家究竟是什么?是一所老房子,是一张旧照片,还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
今天我们来学习《散步》,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进行一次别样的心灵之旅。
二、学习新课
任务一:查预习、明背景
1.作者简介。
1951年出生于重庆,当代作家,笔名周平安、章大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其散文精美,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籍丰厚。文字从容不迫,张弛有度,举重若轻,于轻描淡写之中显出含蓄隽永的诗意;于娓娓道来里展示语言的晓畅素雅。
2.写作背景。
《散步》写于1985年。据作者本人说,这篇文章写作的契机,应该是两个:“第一个就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确如文中所说:初春,南方的原野,哄了一阵才将母亲带上路……当时我儿子正上幼儿园,他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也是真的。”“第二个契机则较有理性色彩……我们自己丢掉的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
3。正音释词。
(1)读一读。
分歧(qí) 蹲下(dūn) 煎熬(áo) 嫩芽(nèn)
咕咕(ɡū) 一霎(shà) 粼粼(lín)
(

) (

) (

) (sàn)散步 (pāo) 眼泡 (pū)铺床
(sǎn)散漫 (pào) 泡茶 (pù)当铺
(

)(lèi)劳累
(léi)累赘
(lěi)积累
(2)记一记。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随意:任由自己的心意.这里表现的是田野充满生机活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情景。
粼粼: 这里形容水的明净.
熬:忍受(病痛或艰苦生活等)。
霎时:短时间.
(3)写一写(PPT)
任务二:美读文、初感知
(一)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1)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几方面。
(2)注意圈点勾画.
(二)整体感知
1。根据课文内容抢答。
时间:初春。
地点:田野。
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起因: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经过:“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结果:“我们”一家人向前走去,其乐融融。
2。根据以上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本文通过记叙祖孙三代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了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细读课文,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出母亲、妻子、儿子、“我"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明确:
(1)我→孝顺、善良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说:“走大路。"
当“我”的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的时候,决定委屈儿子,顺从老人家的想法,走大路。表现出“我”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
(2)母亲→善解人意 爱护小辈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细节描写。母亲想让孙子高兴,也不想让儿子为难。反映了母亲对孙子疼爱,为儿子着想,是一位善解人意、和蔼可亲、呵护小辈的老人。
(3)妻子→温柔、贤惠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尊重自己的丈夫,为了这个家的和谐、温暖而尽心尽力.
(4)我的儿子→天真、聪颖 乖巧、活泼
A.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表现出小家伙的天真、聪颖。
B。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说:“走大路。”
当“我”做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儿蛮横无理的态度,非常乖巧.
4。从这个故事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明确:温馨、亲情
三、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朗读和整体把握了课文,下一节课,我们将深入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流淌的浓浓亲情。
四、随堂练习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C )
A。熬(āo)日子 散(sàn)步
B.分歧(qí) 铺(pù)垫
C.波光粼粼(lín) 拆(chāi)卸
D.松散(sàn) 后背(bèi)
2.下列各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B。田里的冬水也汩汩地起着水泡儿……
C。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3。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B )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
D.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4.请你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替代括号中的内容。
(1)母亲 (相信并佩服)地点点头。
(2)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终不愿意.
(3)后来发生了 (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教学新课
任务一:细读文、悟情感
(一)内容解析
1。课文的题目是《散步》,他们为什么去散步呢?
明确:初春的景色很美,而且母亲也熬过了一个严冬,出去走走还可以唤醒母亲心中的活力,所以一家四口一起出去散步。
2.全文只写了散步这件小事,读来却饶有兴味,为什么?(怎么写)
明确:(1)真情美;(2)语言美;(3)写法美
●美在真情
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一句美吗?这样写难道不罗嗦吗?
明确:这一句很美,美在开门见山,刻画了简洁而富有诗意的镜头,美在句式有强调的意味,显得郑重其事。表现出“散步"在“我”心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全句很有意味,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现在的写法,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我"这个字摆的地方很重要,表现出“我"的一种责任感。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明确: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3.赏析“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和“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明确:两个反复的“太迟了”,生动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的焦灼和对母亲身体状况的担忧,以及后面的“总算"两字生动表露了“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和对母亲又熬过一个酷冬的庆幸之情,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慈母的诚挚孝敬之情。
4.“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句美在何处?
明确:⑴突出身体不好的母亲度过这个冬天的艰难。
⑵写出了“我”为母亲安然度过这个严冬而庆幸.
⑶与前文“太迟太迟”与“总算来了”相照应。
5.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明确: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本不愿出来.(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埋下伏笔。注意“熬”字。)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决定权在我。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她走不过去的地方,让我背着她。
6.“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写出了什么?句中加点词能否互换?请说出你的理由.
明确:写出母亲的慈爱;儿子的乖巧;妻子的贤惠.突显了“我”在家里的决策地位,因此感觉到责任重大。
不能互换.“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母亲年迈,我正值壮年。“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来说的,儿子还小,觉得父亲高大。
7。“我”为什么会选择走大路
明确: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我要尽可能多地孝顺母亲.
8。“母亲”又为什么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
明确:疼爱孙子,满足他的想法;相信儿子,能够背她过去.
(二)合作探究
1.说一说:通过文中散步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
儿女对父母孝心的可贵;
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与担当;
对生命的感慨;
“人生无处不在选择”……
亲情、爱、责任、生命……
2。假如我委屈了我的母亲,听从我的儿子走小路,那将会是什么场面,以小组为单位,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我们“四口子的对话?看哪一组说的最精彩。
任务二:品语言,探写法
●美在语言
欣赏本文的语言美,可重点关注句子,品味他们的用词之美、情趣之美、内涵之美。请按下列提示各找出一个句子,并进行赏析。(如遣词角度、修辞角度、句式角度、感情表达角度、写作方法角度等)
1。写景的句子: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段文字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表现出勃勃的生机,同时也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心情.
(2)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2.传情的句子: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样的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比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3。富有哲理的句子:
(1)“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是家庭主脑,如果处理不好母亲、儿子两者间的“分歧”,会影响家庭和谐。“我”把这种“分歧”的处理看得很重,可见“我"对家庭的重大责任感,表达了“我”对母亲、儿子两人浓浓的亲情。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怎么理解?
明确:“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
从字面上看,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的,所以非稳当不可。
这个形象又有其象征意义:突出中年一代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家庭、民族、国家都是如此。
4。对称式的句子:
(1)“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形式: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内容: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2)文中如此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原因之一。你能从文中找出其他句子吗?
明确:
①有的浓,有的淡。
②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③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④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美在写法
1.选取平凡小事,以小见大立意。
选取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题材,来表现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这种写法就是以小见大立意法。《散步》写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侧面,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的繁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道德、情感,用的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2.语言朴素亲切,却又精心营构。
除了两处景物描写,本文没有多少形容词和细致描摹,多用短句,仿佛拉家常;但若干语句简约而耐人咀嚼。例如第2段:“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几个短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充分显现出来,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顺,跃然纸上。
三、教师寄语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
它如阳光,温暖馨香;
它像美酒,醇香醉人;
它似橄榄,让人回味。
而充满亲情的家,
既是避风的港湾,
更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
需要我们用责任来担当。
亲情不但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四、随堂练习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写了一家人散步的故事,请理清文章思路。
一家人散步;产生了分歧;我们走小路.
2。“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景物描写,表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这是对生命的赞美;充满了诗情意,烘托了一家人散步的愉快心情,更好地表现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人到中年责任重大,既要赡养照顾老人,又要抚养教育孩子;人要勇于担当,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这样.
五、作业布置(二选一)
1.亲情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中,每个人的心中,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就会体会到那份浓浓的爱.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下次上课前进行分享(400字以内)
2。想想曾经的任性,回忆瞬间的感动……以《爸爸(妈妈)我真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