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寓言四则 课件 (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寓言四则 课件 (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6 06:3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了解寓言的特点及相关作家、作品。
2.揣摩寓言故事中巧妙、合理的想象,通过分析寓言故事的情节,领悟其中所蕴涵的道理,体会寓言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意,培养健全人格,辩证看待问题。
整体感知——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和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采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特 点
(1)篇幅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5)“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整体感知——寓言特点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并以此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与克雷洛夫(俄国)、拉·封丹(法国)和莱辛(德国)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整体感知——作家作品
宙 斯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狱。
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整体感知——了解人物
赫 拉
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赫耳墨斯
赫耳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整体感知——了解人物
深入探究——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深入探究——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的“笑”说明了什么?
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
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地“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深入探究——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这段着意于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课堂小结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
1.速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2.分析蚊子的两次大战,理解故事寓意。
较量( ) kǎi歌( )
liàng

整体感知——生字正音
深入探究——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1.这则寓言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的?
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把蚊子胜利后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深入探究——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这则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
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深入探究——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深入探究——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课堂小结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拓展延伸——自编寓言
展开想象、任选一题自编寓言。
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 
b.树和斧子; 
c.筷子和勺子; 
d.画笔和颜料;
e.蜜蜂与花朵;
f.猫和老鼠。
穿井得一人
1.了解吕不韦及《吕氏春秋》相关知识。
2.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大意。
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 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早年经商于阳翟,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后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整体感知——作者简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命他的门客集体撰写,全书160篇。又称为《吕览》。该书由于是集体著述,思想很不统一。以儒家、道家为主,兼采法家、墨家、名家、农家各派的学说,后人称它为“杂”家的代表著作。该书的文字朴实简劲,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有显著影响。
整体感知——《吕氏春秋》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
整体感知——背景简介
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jí),常一人居外。
之:的
溉: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溉汲:打水浇田
居:停留
译文:宋国的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个人停留在外面(负责这件事)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及:等到
穿:挖掘
译文:等到他家挖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闻:听到。
者:……的人
译文:有人听到(这话)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国:国都
道:讲述
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译文:居住在国都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听到了这件事。
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于:向
对:回答
于:在
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这件事,丁氏回答道:“(挖井)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里挖到一个人。”
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若此:像这样
译文: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还不如没有听到的好。
深入探究——分析内容,领悟道理
1.短文《穿井得一人》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有开端、发展、结局,但最后也未点出寓意。全文只有一个段落,但可分为三层,请你试着分一下。
第一层(1-2)
第二层(3-4)
第三层(5-6)
叙述宋国姓丁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用一个人的劳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一直传到国君那里。
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
深入探究——分析内容,领悟道理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启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课堂小结
《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杞人忧天
1.了解列子及相关文学常识。
2.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大意。
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著,列御寇。《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整体感知——了解列子
这则寓言节选自《列子·天瑞》,题目是编者加的。
《列子》是道教经典之一,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其中很多故事都写得很生动,有较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
整体感知——背景介绍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忧:担忧
崩坠:崩塌坠落
所:……的地方
寄:依托,依附
废:废弃,丢下
者:用在句末,表示停顿。
译文:杞国有一个人担心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彼:他 之:助词,的
因:于是 往:前往
晓:开导 之:代词,他    
耳:罢了 处:地方
若:你 呼吸:呼气和吸气   
终日:整天 行止:行动,活动
译文: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在空气中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果:果真 当:应当
者:……的人 宿:星群
光耀:光亮,光辉 只使:即使    
中:打中,击中
译文:这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聚积的气体,那么日月星辰就不会坠落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聚积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它坠落了,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那 奈……何:拿……怎么办
坏:崩坏 充塞:塞满,充满
四虚:四处 若:你
躇:踏 跐:踩
终日:整天 行止:行动和停留
奈何:为什么
译文: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塞了各方的空虚之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其:那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晓:开导
之:代词,他
者:……的人
大:非常
译文:这个人放心了,十分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深入探究——内容分析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舍然大喜
2.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深入探究——内容分析
3.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深入探究——内容分析
课堂小结
《杞人忧天》:告诫人们不要对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事表示忧虑,凡事要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