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 配套教学设计(7)

文档属性

名称 ☆牧歌 配套教学设计(7)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1-06 10:07:3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牧歌
[教材分析]:
《牧歌》选自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由上句和下句构成的长调民歌,其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通过对《牧歌》的学唱和欣赏,让对地域性民歌特征不甚了解的七年级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同学,通过同学们的听、唱、看、感受、体验、创作让同学充分享受到音乐的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我们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等。
(2)通过欣赏和学唱《牧歌》,感受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体验内蒙民歌独特的魅力。
(3)让学生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增强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文化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情景展示、体验等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
学习和了解音乐基础知识:换气符号、休止符的用处。
[教学重点]:
1、了解歌曲的几种演唱形式;
2、通过比较法感受蒙古族长调的特点;
3、在欣赏《牧歌》的过程中对学生感受、表现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用舒展的声音演唱《牧歌》,并模仿一些简单的长调演唱方式和处理方式。
2、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独特韵味。
[教学方法]:谈话法、比较法、想象法、体验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黑板、电子琴。
[教学过程]:
调整状态
调整好的你的状态,准备开始。
听琴声,问好。
一、导入
1、互动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surprise,(当得了当)最佳表现奖,以及奖品。送给表现最突出的同学。
首先,抢答游戏,以下歌曲,都分别属于哪个民族的民歌?
第一首:(大拇指),完全正确。恭喜你。听出来歌名了吗?
继续听,会的跟唱。
第二首:大家从小都会唱的歌曲,大家一起说,叫?——编花篮,哪的民歌?——河南。咱河南
的民歌。
第三首:名字叫?——你说,——鸿雁,哪的民歌?——蒙古族。
谁能说说你的理由?——辽阔、歌声嘹亮等特点。
你们太棒了。为你们刚才的表现,鼓鼓掌。
今天,我们也要学唱一首蒙古族民歌《牧歌》
2、请看,学习目标
二、赏析、学唱歌曲
3个步骤。
(一)、首次聆听,感受旋律特点。思考两个问题(1、2)请听。
哪位同学,有答案了。
这么快就有答案了?来,你说。
很标准,请坐
第二个,谁来?你说,
总结的很到位。请坐
(二)、第二步,听唱结合,解决重难点
1、练声学唱歌曲前,需要调整气息、练练嗓子。我们用mimamu来进行练声。
2、再次聆听,小声跟唱。看这里。
3、学唱的方法——听唱和教唱。我们先采用第一种。
首先,分乐句听唱。
A、1、2小节,听。
注意:1、尾音上挑2、换气的地方,有所不同。第一次,在“的”前面;第二次,在“好”字前面换气。尽量一句唱完
再试唱一次。
B、3、4小节。听
注意:1、由于装饰音的效果,要连起来唱。
2、换气在同一地方
C、第一乐句,完整演唱。注意换气和装饰音,请听。
注意:飘,旋律降了下来,要唱准!
D、5、6小节
你来找需要注意的地方,
注意:“下面”和“的”字要连起来。不要断开。
E、7、8小节
注意:可以换气,尽量不换。
F、第二乐句,完整演唱。注意换气,第二段减慢。
3、绊脚石,老师已经帮同学们挪开了,接下来,要完整演唱歌曲。还是听唱法,可以跟唱。
你们来试唱一下,放轻松。
4、再来一遍,跟上老师的指挥。
(三)做游戏,把歌唱
歌曲学完了,练唱很重要。我们来,“做游戏,把歌唱”3个计划,挑战一下自己,看你能否完成。
不同演唱形式。演唱形式有哪些?——独唱、齐唱、轮唱、合唱、领唱
A计划:分组齐唱
咱们先来齐唱,分两组。A大组同学,第一段,你们就像草原上的一群小羊,B大组同学,第二段,你们是另一群小羊。咱们来比一比,哪群小羊的唱得好,声音又洪亮,他们就有草吃了。
准备开始。
第一群小羊,声音洪亮;另一群小羊呢?声音有点小,你们可得加油了,要不,鲜嫩的草都让他们吃完了。对不?我们再来比一次,交换一下,这一群小羊,第一段,这一群小羊,第二段。准备好,再来一次。这一次,两队表现的都非常好!
B计划领唱齐唱
咱们要挑一只领头羊。有哪位同学,想来试一试?
首先,要为他的勇气,鼓鼓掌。同学们,要敢于挑战自己,你的机会才会更多!
其次,它的节奏掌握的比较准确。或者声音很好听或者感觉很到位
整体还是很好的。还有没有其他小羊来挑战,争夺首领之位。
掌声送给他。
好——谁的表扬更好?他,那就命他为你们的首领。刚才这位同学,不要气馁,继续努力。
一样,水平的一样的话,咱们就命名为第一位同学,因为它更勇敢一些。所以同学们,为了你们的最佳表现奖,再勇敢一些。
领头羊第一乐句其他同学第二乐句第二段,全体演唱。
C计划加入情感、完整演唱。
有同学去过,大草原吗?
——有,谈谈你的感受?辽阔、一望无垠。表达的很形象,让我们一起通过图片,想象一下,现在的你就在大草原上,骑着马儿,赶着羊群,嘴里唱着牧歌。
——没有,那请大家通过图片,想象一下,现在的你就在大草原上,骑着马儿,赶着羊群,嘴里唱着牧歌。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次完整演唱。谢谢同学们,你们的歌声,感动了我。希望你们也可以把好听的歌声带给你的家人,你的朋友!
三、学跳蒙古族舞蹈
歌曲,除了演唱、乐器演奏来展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展示?
情景剧表演、绘画、指挥、杂技、魔术·····今天,老师要用舞蹈形式来表达。你们想看吗?——想。小要求,找出一个动作可以表现《牧歌》旋律的特点?
谢谢同学们的掌声。
谁来回答,可以展示一下嘛?——这个动作像什么呢?大雁飞。很形象,请坐
跟老师一起来学习。双手四指并拢,平放。先来学提腕。双手手腕向上提,再往下压。下压过程中,手指要柔软。在学一个打开的。胳膊肘带动,对,飞起来。像大雁飞。我们边唱边跳。先看老师做。
跟音乐来一次,要求。边唱边跳
(五)我的舞台,我做主。
有没有同学想上来展示一次?最佳表现奖哦。
下面的同学,要为台上的同学伴唱。你们的声音要洪亮,给他们力量。这样他们才能飞得起来啊。来共同协作。准备开始。
你们的表演真是太棒了。首先,为他们勇敢,掌声响起。虽然,动作不是特别标准,但是,他们还在尽力去表演,也大概掌握了动作的要领。柔。整体还是很好的。掌声再次响起。
四、歌曲创作
歌曲、舞蹈学完了。怎样让歌曲更有意义,更深入人心。我们要小组合作,完成创作
组长来分工,共同表演。5分钟计时开始。好,时间到。
舞蹈组,哪位同学来展示?为了你的最佳表现奖哦
绘画组,谁来?
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在这么短的时间,能做得这么好,你们得为自己鼓鼓掌。希望同学们,当一个小小传递员。把今天的收获,表演给家人和朋友。
五、小结
民歌可谓我国音乐领域的艺术瑰宝,又是一座值得开发的艺术宝藏,希望同学们,积极探索,勇于挑战,热爱民族艺术,传承民族艺术,将其发扬光大。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