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了解蒙古族长调音乐的特点: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歌曲为切入点,从演唱、欣赏入手,通过演唱、对比欣赏、讨论、分析判断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意识。感受“无伴奏合唱”传达出的安静中孕育波澜3.知识与技能目标:判断等手段,让学生了解中国“牧歌”的起源,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学情分析
学生曾经通过舞蹈和表演唱的形式接触过蒙古族风格的乐曲,但只注重于演唱和舞蹈的形式,并没有让学生过多的关注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在本课教学中,我将从“牧歌” 题材、蒙古族长调特点出发,从演唱、欣 赏入手,让学生了解中国“牧歌”的起源, 感受长调民歌的音乐特点,从而进一步让 学生了解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牧歌”和无伴奏合唱小知识教学难点:感受蒙古族长调的音乐特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创设情景导入: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学生讨论并回答)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1、歌曲简介: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5、完整的演唱歌谱。6、自由朗读歌词。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9、完整演唱。
活动3【活动】拓展活动
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关节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活动4【练习】演唱歌曲
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