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全解精炼】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 6《狼》(共11页,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文言文全解精炼】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 6《狼》(共11页,pdf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5 14:49:23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乡之情)。
古代诗歌四首
9.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
对接训练
的气氛。
一、l.jie dan song se gui yan
10.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
teng ya
恋恋不舍之情。
2.B
11.C
【解析】杨花的意思是柳絮。
【解析】C项表达的是朋友惜别之情。
3.(1)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12.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
(2)随君直到夜郎西
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
(3)风正一帆悬
交融、浑然一体。
(4)断肠人在天涯
二、13.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情异常深厚,
4.(1)曹操东汉军事家诗人《蒿
为友人被贬而伤心、震动之情。
里行》《龟虽寿》《短歌行》
【解析】该题考查体会古诗词情感的
(2)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
能力。答题时,可以结合相关诗句和
夜郎西
写作背景从两点入手:一是浓厚的友
(3)王湾唐代海日生残夜,江春人
情,二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同
旧年
身受。
(4)马致远东篱千里思绪
14.明写天寒,暗写心寒
5.观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解析】该题考查概括能力。答题时,
6.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了大海的广阔
可以结合写作背景进行概括,“暗风”
浩大,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
带来的是天气的寒冷,但对友人同样
天下的雄心壮志)。表现手法:借景抒
被贬,诗人表达的是内心的震动。
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
15.B
(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解析】B项与本曲描写的都是秋天
7.两岸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的景色。
8.示例一:诗人想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
16.迟暮萧瑟
明朗绚丽
家书,表达了诗人浓重的思乡之情。
中考对接
示例二: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
一、D
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思
【解析】D项中“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
115
文言文
全解精练
的向往”的说法错误。
答案为D。
二、1.设问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6.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
2.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
古方/而不离古方。
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
7.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
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
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
三、1.C
则替君主担忧。
【解析】“小桥流水人家”呈现清雅、安
《世说新语》二则
适的景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羁
旅之苦、思乡之情,也是“断肠人”心碎
对接训练
肠断的触发物。
一、1.ning cha ni zun zhou xu fu
2.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
yifǒu
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
2.(1)高兴的样子(2)不久,一会儿
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3)舍弃离开(4)拉回头看
四、1.A
3.(1)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解析】“集”的意思应该是停歇。
(2)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2.C
(3)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
【解析】C项中“其”表示反问语气,意
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大门。
为“难道”,其他三项中“其”都是代词。
4.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3.C
5.(1)回头看(2)以…为耻(或“认
【解析】C项中“实写”一词错误,表现
为…是耻辱”)(3)用来…的方
诗人博大胸怀的是虚写大海的句子。
法(手段等)(4)用袖子装
4.D
6.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在一起(或
【解析】本文倡导的是无论身在何方,都
像蚂蚁一样骚动紊乱地聚集在一起),
要关心天下百姓的儒家人世之人生
看见东西就上前去争抢
态度。
7.都抓住了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或
5.D
弱点。
【解析】A项,刘羽冲并没有成为军事
8.①【甲】文主张讲“诚信”和“礼仪”;
和水利专家;B项,他并没有怀疑,而是
②【乙】文主张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
完全信书,不加消化;C项,刘羽冲的经
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民。
历恰恰证明了一味死读书不但不能开
二、9.(1)派,使(2)才(3)害怕,担心
发智力,相反会更加愚蠢的道理。故
(4)讲信用,守信
116狼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一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
(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出身
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到71岁
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宝应做幕客外,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生郁
郁不得志。他把心中的牢骚与悲愤寄托在创作中,用几十年的时间写成了《聊斋
志异》这本“触时感事”“以劝为惩”的孤愤之书。
作品简介
《狼》选自《聊斋志异》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此题下共有三则
故事,这里选的是第二则。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
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
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
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
思想。
75
文言文
全解精练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写屠户遇到狼以后,开始是惧怕、妥协、退让,随着狼的步步紧逼,他
决心与狼拼搏,最后终于杀死两狼的故事,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露了狼贪
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最后才能取得胜利。
写作特点
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
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一系列
的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
的变化。“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
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
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
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
“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和斗争精神。
文言文注释及评折

屠晚归,担中肉尽
名师点评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
屠:屠户。
一词多义
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1.止
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止有剩骨(副词,仅,只)
止:仅,只。缀(zhu):连接、紧跟。
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2.意
评析:本段写屠户“遇”狼,危机四伏。
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
词,企图、打算)
投以骨:把骨头扔给狼。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