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四年级下册音乐活动课《生旦净丑荟精粹》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随着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已增强,这一学段学生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乐于参与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教学活动,利用数字教学引领学生,更能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2、艺术表现:认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角色,了解其人物形象;能分辨四大行当的角色;实践中感受京剧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3、文化理解:通过本课,让学生对我国的国粹--京剧,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并热爱京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
重难点 1、通过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2、认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角色,了解其人物形象;能分辨四大行当的角色;实践中感受京剧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教学方式与策略 在艺术活动中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正确的分辨京剧的四大行当和四大表演手段。课前准备:京剧头饰、戏服、课件等。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一、激趣导入 1、老师一身戏服出场:师生问好 2、“同学大概会说:郭老师您这身打扮好像要唱戏!还真猜对了,我昨天学了一小段京剧,想听吗 那我就献丑了:”《梨花颂》 3、“谢谢大家的掌声,老师刚才唱段和这身戏服是中国传统艺术京剧的模仿,今天我们的课就与京剧有关”。 导入:接下来老师带大家欣赏一段视频,让我们感受一下京剧的艺术魅力。 老师以表演一段戏曲的形式导入今天的课程,主题鲜明,一开场就吸引学生的目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戏曲艺术的学习氛围。 3分钟
二、了解京剧的行当。 师:老师刚刚播放的这个片段是《京剧》纪录片的一个片花,同学们,你们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今天就跟着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京剧的世界!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京剧的由来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的集大成者,是至今中国戏曲舞台上最具代表性,影响力的剧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国剧”,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京剧是南方四大徽班,与湖北的汉调合作,汇集了昆曲,秦腔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的特点,在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京剧。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通过京剧四大行当来慢慢感受京剧的迷人之处。 京剧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有其独特的语言,他们把性别、年龄、性格、身份不同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个在京剧专业里面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行当"。 (展课题)京剧的行当包括:生、旦、净、丑,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生旦净丑的头饰,我请一位同学们帮我发给小朋友,把头饰带起来,也渲染一下我们的课题气氛。 借观看京剧记录片,让学生走进京剧的世界。 老师用精练的语言价绍京剧,初步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艺术京剧的敬意。 导入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点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5分钟
(1)认识“生”行 1、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生”行:生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其中可以细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 老生:中老年男子角色,都戴有髯口,就是胡子,唱和念都用本嗓,就是真声、大嗓子; 小生:是青少年男子角色的造型,儒雅倜傥,唱和念白,真假声结合; 武生:身穿长靠,古代将士的盔甲,头戴盔帽,脚穿厚底靴,一般使用长柄武器的是长靠武生;而穿着素衣裤,用短兵器的是短打武生。 2、动作体验:既然说到生角,就让我们体验一下生角的台步: (2)认识“旦”行 1、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根据年龄、身份、性格又可分为: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 青衣:一般扮的是端庄、严肃、正派的女性 花旦:是性格开朗活泼,举止伶俐的青年女性 武旦:像武生一样身穿长靠,不骑马的是武旦,一般骑马的叫刀马旦; 老旦:就是中老年妇女的装扮 彩旦:即是丑婆,表演夸张,化妆也很夸张。 2、郭老师也唱一小段,大家猜猜是旦行中的那一种?(老师表演《卖水》片段 3、跟老师学《卖水》手舞:“因为旦角靓丽的装扮,和好听的曲调,很多人都喜欢学一段来表演,同学们也跟老师学一学吧。” 4、贴头饰: 请两位同学来认一认谁的头饰是“生”和“旦”行? (3)认识“净”行 1、净:俗称花脸,一般表演性格刚烈的男性角色,演唱用鼻音和假音,也由于演唱不同分为了“正净”“副净”“武净”。 2、下面老师带来了几位典型的净行当人物:他们是(老师唱表演) 3、看同学们认识这些人物吗?第一位窦尔敦:(一次简介) 4、了解这些人物的故事,是不是也被他们的勇猛折服,来吧同学们让我们站起来,也卓一身战袍感受一下英雄气概,跟老师唱两句。 (4)认识“丑”行 1、最后介绍丑行:也称为“小花脸”、“三花脸”,丑行在鼻梁上涂上白色的粉块,有的扮演阴险狡诈、贪婪自私的人物,也有扮演幽默伶俐、善良机智的人物,由于表演不同分为“文丑”和“武丑”。 “文丑”:扮演的都是花花公子、狱卒之类; “武丑”:会扮演一些武艺高强的人物、或者侠盗、小偷。 2、现在我们来看一小段丑行的表演,仔细观察他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也来试一试蹲下来走走吧。原来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真走起来太不容易了,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四个行当我们都认识了,下面请剩下两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头饰是哪个行当。请你们贴在相应的标题下。 利用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生”行。 再分别介绍老生、小生、武生。 武生又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 重点带学生体验生角的台步,感受京剧的动作。 介绍“旦”行,配有相对应的图片,让学生清晰的看到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的样子。 学生一定会被花旦吸引,因为花旦性格开朗活泼,调皮可爱,那就带学生来一段最近流行的抖音花旦表演,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花旦的记忆。 净行就是花脸,要让学生记住净行,就要给学生搞几个典型的人物出来,比如:张飞、曹操、关公等等。 带学生唱一段京剧,感受一下英雄气概。 介绍丑行要让学生牢记丑行的最大特点就是鼻头是白色的。 让学生蹲下来体验丑角的小矮人走路,感受每个行当功底的不容易。 5分钟 6分钟 6分钟 5分钟
三、京剧的表演手段:唱、念、做、打 认识了京剧的四大行当,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京剧的表演手段,就是戏曲表演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唱”:当然指的就是唱功了,要喊嗓、吊嗓,扩大音域;还要练吐字咬字,要字正腔圆;(欣赏一段) “念”:就是念白,戏曲里的语言具有节奏感,铿锵悦耳;(同学们听过京剧《红灯记》吗?里面的第一句就是念白:他是这样说的:奶奶 您听我说!)来看一段念白的片段吧 “做”:就是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动作;(来欣赏一段表演) “打”:就是将生活中打斗的场面艺术化、舞蹈化。 打可是练出来的真功夫,如果大家觉得精粹可别吝啬你的掌声哦(播放视频) 四、听辨练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近了中国传统艺术京剧的世界,认识了京剧的四大行当,他们是(学生说:生旦净丑)。 我们还了解了,京剧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接下来考考大家算不算京剧的小戏迷: 现在老师要播放京剧《大闹天宫》的几个片段,请同学们认真看、仔细听,说一说他们都是哪个行当的人物? (1)、第一段太白金星要劝说孙悟空去当弼马温一职,太白金星属于哪个行当呀? (2)、第二段蟠桃会,看出来是什么行当了吗? (3)、第三段,御马间的马王要查看孙悟空这个弼马温做的怎么样,来看看马王是什么行当? 认识了京剧的四大行当才只是初级,一定要延申了解一下京剧的表演手段,就是戏曲表演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每个表演手段都要让学生也体验一下,加深记忆。 评价阶段:通过一段欣赏、听辨、讨论,检验学生对四个行当、四个表演手段的掌握情况,既是游戏也是考核。 6分钟 4分钟
板书设计 生旦净丑荟精粹 生 旦 净 丑 (课件) 唱 念 做 打 (学生贴头饰)
教学特色与反思 我设计的这节音乐活动课——《生旦净丑荟精粹》,力争将“艺术教育新课标”的理念融入整节课中。 活动课上,老师以一身戏服出现在学生面前,开场一曲京剧《梨花颂》的唱段,瞬间燃起学生们对戏曲的极大的兴趣。紧接着讲解“四大行当”的人物,不仅各种图片异彩纷呈,相应的小视频使学生对各个行当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判断“生旦净丑”对应的人物形象,在我的仔细讲授中,学生不但认识了京剧中的“四大行当”,以及京剧的四大表演手段“唱念做打”,也能够轻松区分和辨别。 在整堂教学课中要十分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在欣赏体验京剧的四大表演手段“唱念做打”的过程中,通过观看视频、教师教授、学生模仿等方法,让学生真实有效的感受到了京剧曲调风格特点。课堂的最后要延申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京剧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桥梁,认识了京剧的行当和他的艺术表演手段,还只是京剧艺术的一小部分,京剧还有很多精彩内容等待我们探索,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中国优秀的民族艺术,将这些珍贵的文化弘扬开来。 不足之处:第一次设计教学过程时,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讲授方式没有变化,容易使学生乏味,于是我再次设计教学方式,以引导式、观察式等不同方式讲解四个行当,很有效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力求加倍提升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