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星期
第6课 戊戌变法
【熟知教材】
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日益加重。
2、公车上书 年 月,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等组织参加的举人,联合签名上书,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 ”。
3、影响:拉开了维新运动的 。
4、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维新人士在各地 ,创办 ,宣传 ,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 和天津的 。
知识点2 百日维新
1、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 之君”,决心变法。
2、开始: 年 月 日,清政府颁布“ ”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变法历时 天,9月21日结束,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3、变法诏令:裁撤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 ,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年是农历 ,史称“ ”。
经济方面 保护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政治方面 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结构,裁撤冗员,沉清吏治
文教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创设 ;设立译书局
军事方面 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
结果: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 ,废除变法诏令。
六人被捕遇害,史称“ ”,戊戌变法失败.
5、性质:是自上而下的 的改良运动。
6、失败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 ,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②封建顽固派势力太 。
7、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 是行不通的。
8、影响: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 ,也是一次 运动,推动了社会进步。在思想文化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习题小练】
1.他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他是
A.邓世昌
B.梁启超
C.孙中山
D.陈独秀
2.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3.1895﹣1898年,中国民间新增报刊约六十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报刊(见如表),主要传播的思想主张是
主笔(创办人) 报刊名称
梁启超 《时务报》
严复 《国闻报》
康有为 《强学报》
自强、求富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D.变法图强
4.梁启超提出:“三代(夏商周)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其意图是
A.振兴洋务
B.倡导变法
C.批判孔教
D.维护共和
参考答案
【熟知教材】
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2、公车上书: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组织参加的举人,联合签名上书,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3、影响: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4、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知识点2 百日维新
1、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2、开始: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变法历时103天,9月21日结束,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3、变法诏令: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经济方面 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政治方面 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结构,裁撤冗员,沉清吏治
文教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
军事方面 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
4、结果: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
5、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6、失败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②封建顽固派势力太强大。
7、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8、影响: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社会进步。在思想文化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习题小练】
1.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出自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所以B项符合题意;邓世昌是在黄海大战中英勇就义的民族英雄,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2. 【答案】A
【解析】
考查点:戊戌变法。解题思路:根据“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可知,梁启超主持的维新派刊物《时务报》在当时受到了极大关注,也使得维新思想广泛传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6年8月9日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主要宣传维新思想。A正确;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主要兴起于20世纪初,与题不符,B错误;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是在武昌起义后,与题不符,C错误;文学革命应运而生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与题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A。
3. 【答案】D
【解析】
根据表格所给数据可知,梁启超、严复、康有为等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创办报纸宣传的是变法图强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故D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主张,故排除A项;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是孙中山,故排除B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是陈独秀等人,故排除C项。故选D。
4. 【答案】B
【解析】
考查点:维新变法。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可知,梁启超认为中国衰弱的根源在于君权集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是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他主张在中国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因此他认为要改变中国落后面貌,需要解决问题的根源,倡导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兴民权。B正确;振兴洋务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与题不符,A错误;批判孔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而且梁启超本人主张利用儒学的外衣进行改革,C错误;维护共和是要彻底推翻帝制,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与题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B。
牲,C排除。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