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以自然舒展的声音,诚挚的情感准确演唱歌曲《牧歌》,初步掌握倚音的演唱方法及知识,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2、通过合唱《牧歌》的欣赏,拓展对原民歌的理解范围,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牧歌》的旋律永远流淌心中。
3、充分了解内蒙古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原民歌和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2学情分析
《牧歌》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的一首蒙古族民歌。歌词原为: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是斑斑的白银,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在短短的四句淳朴而形象的歌词中,却溶进了如此诗情画意。旋律具有内蒙古民歌中优美、抒情、高亢、悠扬的特点,加上舒展、悠长的节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美丽富饶的草原一派迷人景色,也抒发了内蒙古人民对自己家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歌曲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结构。第一乐句的旋律处在较高音区,以“suo”音为中心上下回旋,作波浪形进行,仿佛是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第二乐句是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进,以“do”音为中心,旋律低回婉转,犹如撒在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群。
作者瞿希贤根据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成无伴奏合唱曲,使优美的民歌形象更加丰满,色彩更为丰富。不同音色的声部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的内涵更为充实,意境得到升华。由于这首无伴奏合唱较原民歌更加丰富、优美动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并成为无伴奏合唱的珍品。在欣赏民歌版本的时候,通过哼唱旋律,勾画歌曲旋律线,学唱歌曲等方法,对民歌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也为无伴奏合唱的欣赏奠定基础。
3重点难点
1、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掌握《牧歌》歌曲的特点。
2、充分的了解内蒙古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原民歌和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师:非常高兴和同学们一起走进音乐课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舞蹈视频送给大家。(师播放蒙古族舞蹈视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感受草原和蒙古民歌的魅力。也让学生投入到我所创设的音乐情境之中
活动2【讲授】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1、师:同学们知道,刚才这段舞蹈是哪个民族的呢?(生:蒙古族)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出是蒙古的舞蹈呢?(生:舞姿舒展豪放,服饰,伴奏乐器等)
师:你们对蒙古族有哪些了解?(地域 、风土人情、生活、服饰 生:马背上的民族、马头琴、生活在大草原上。。。。)
2、师:大家说的都很好,蒙古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而著称,在辽阔的草原上,他们逐水草而居,牧羊生息,创造了辉煌的草原文化。同学们去过草原吗?谁来描述一下草原?(辽阔,一望无际。。。)站在空旷的草原上,总有放声歌唱的欲望,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对蒙古草原的赞美(师哼唱牧歌主旋律)
设计意图:从蒙古族音乐入手,在欣赏歌曲之前先对蒙古族的文化有一个了解,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也为歌曲的欣赏奠定基础。
活动3【活动】学唱乐曲《牧歌》 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1、师讲授歌唱时注意的要领 (注意歌唱时的坐姿 气息下沉 。。。)2、学唱曲谱 PPT出示《牧歌》简谱,师范唱,生识谱跟唱,熟悉主旋律。3、曲谱小知识 图片展示切分音和前倚音,师讲解并范唱,生学唱并理解。4、完整演唱唱《牧歌》两句曲谱
5、小创作:为两句旋律填入歌词 出示蓝天白云绿草地图片,师生根据图片景色,共同为两句旋律创编歌词。师点评。
(关键词:蓝天 白云 绿草 牛羊群)
6、学唱歌曲 出示《牧歌》歌词,聆听歌曲,整体感受歌曲情绪。7、跟琴唱 师钢琴伴奏,生轻声学唱歌词。8、重难点讲解 歌曲第二段最后一句做了渐慢的处理,注意乐句之间的气口并及时换气。9、完整演唱歌曲跟着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师指挥。10、加入舞蹈动作,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生共同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并完整表演。演唱时,注意歌曲力度的强弱。
设计意图:民歌《牧歌》是无伴奏合唱《牧歌》的原型,对它的认真学唱,有助于学生更好欣赏和掌握合唱版本。在学唱歌曲之前,首先让学生识唱曲谱,在识谱的同时主动熟悉歌曲主旋律,再层层深入解决歌曲重难点,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师生共同进行歌词及舞蹈的创编活动,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令课堂气氛趣味盎然。
活动4【练习】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
1、师: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牧歌》,同学们听听看和刚才的那首《牧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完整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
生回答:演唱形式是无伴奏合唱;歌词不同。
2、介绍无伴奏合唱: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
小结:作曲家瞿希贤根据诗人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为无伴奏合唱曲,使这首优美的民歌形象更加丰满,色彩更为丰富。
3、同学们能听到几个声部呢?(生:女高、女低、男高、男低)
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四个声部组成的。
师: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
女高——天空的云-----------------明亮宽广
女低——广阔的天空--------------丰满结实
男高——洁白的羊群--------------高亢富有诗意
男低——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深沉浑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无伴奏歌曲的基础上再次体会歌曲的意境美。
活动5【练习】演唱二声部合唱《牧歌》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二声部合唱曲,让我们一起分声部演唱歌曲。(生学唱二声部)
师生共同表演二声部合唱
师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二声部创编的基础上再次熟知和体会歌曲的情绪情感。
活动6【测试】总结长调音乐特点
1、师:这首歌曲的速度?缓慢旋律?自然宽广自由为什么?结构?(工整or自由)自由
师介绍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
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欣赏短调《银杯》
师:在大草原上,还有一种音乐体裁,和长调与之相对,叫做短调,它的结构工整,多为叙事体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银杯》。师播放《银杯》视频,生感受短调风格特征。
设计意图:在总结长调音乐特点的基础上,衍生短调音乐,为下一节课短调音乐的学唱做铺垫。
活动7【】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蒙古长调《牧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再接触到蒙古歌曲,希望通过这节课,同学们能更好的关注中国的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将这些民歌很好的传承下去。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