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帝国的建立
1.统一背景
①客观条件: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血缘分封 天下共主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变法图强 群雄兼并
公元前1046年(西周)
公元前770年(春秋)
公元前475年(战国)
一、大一统帝国的建立
1.统一原因
秦国突出的地势地形优势有二:
一是位居崤山以西,控扼黄河上游,对整个东方有以高凌下之势。
二是周围山围水绕,外敌难以入侵,未战而先立于不败之地。
秦国地形图
武关
萧关
大散关
函谷关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萃并诸侯。
——《史记·河渠书》
②“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龙门渡
夏阳渡
潼关
茅津渡
当他广泛地招揽人才择贤选能时,当他具有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后,机遇必然地降临到他的身上,让他担负起沉甸甸的历史使命。
——厚夫《漫步秦直道》
③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史记》
④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统一奠定物质基础。
前230年灭韩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秦字小篆
策略:
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1)灭六国
2.统一过程
(2)拓展疆域
②北击匈奴,收河套地区,连接并修筑长城
北起阴山至辽东
南至北向户
西至临洮、羌中
东至海暨朝鲜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Tao、羌中,南至北向户(代指极南的地区),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①征服南越,控西南夷
①国家版图: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轮廓;
②国家统一: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客观需求,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体系此后被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③民族交融: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 、交流与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3.统一意义
——大一统帝国体制的确立
概念解析
“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而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何为“大一统”?
1.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主要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立掌握政权。与民主制度相对,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主要的特征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皇权与相权
中央集权: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的一种国家体制,其特点是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其积极作用主要有: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与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中央与地方
(1)含义
二、秦朝的统治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Liu,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朕”。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与上。上至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
(2)内容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君主专制
①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制度
皇帝
御史
大夫
太
尉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监察)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军事(虚设)
皇帝侍卫首领
皇宫卫戍司令
掌皇帝的舆服车马
皇室事务
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
——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司法刑狱
赋税征收管理
工商税务皇室财务
民族外交
祭祀礼教
虎符
君主专制
丞
相
三公九卿,
各司其职,
互相牵制,
保证皇权。
如何管理疆域辽阔的帝国,群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纪》
思考: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分别提出什么主张?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实行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中央集权
郡
郡守
(行政)
(地方最高统治机构)
郡尉
(军事)
监御史
(监察)
县
县令/长
(地方最高长官)
县丞
(行政、刑狱)
县尉
(军事、治安)
乡
三老(教化)
有秩(司法)
游徼(治安)
啬夫(赋税)
里
亭
③郡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
中央垂直管理
巩固国家统一
分封制 郡县制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俸禄制
地方有行政权、财权、军权,独立性强,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
世卿世禄制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实行郡县制的意义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性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环境
②打破传统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③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御史
大夫
太
尉
皇帝
丞
相
诸卿
郡
县
乡
里
亭
基层具体事务
郡守、郡尉、监御史
县令\长
地方官制
监察
军事
行政
地方具体政务
(3)影响
积极影响:
A.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B.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C.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影响:
D.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专制统治易形成暴政,并最终导致秦短命而亡。
E.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
F.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渐渐落后于西方的局面。
统一货币
①书同文(小篆)
②统一度(长度)
量(容积)
衡(重量)
①车同轨
①直道、驰道行万里
咸阳
咸阳
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
车子两轮间距离统一为6尺
(约今138.6CM)
(2)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
(3)制定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部分)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法律部分记载了法条六百条,有刑律的律文和解释,有名目繁多的其他律文,还有案例和关于治狱的法律文书。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东成户人士五夫,
妻大女子为沙,
子小女子泽若,
子小女子伤。
里耶秦简户籍薄
——暴政导致短命而亡
大兴土木
求仙问药
外出巡游封禅
①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②求仙访药,动众巡游
③开疆拓土,修筑长城
④徭役沉重,刑罚严苛
⑤焚书坑儒,毁于一旦
修建秦长城
秦朝肉刑
修建陵墓
(一)秦的暴政
材料: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不知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四年苦役) ——《史记秦始皇本纪》
影响:钳制思想,摧残文化,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严重损失。
百姓不堪重负
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
(军功制度停转、权力争夺)
爆发农民大起义
始皇朝下百姓的梦魇
①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根本原因);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行途中死去,秦二世继位。他密织刑网,加重人民负担。
②秦朝缺乏治理统一大国的经验;
③对东方六国旧势力缺乏有效的融合和控制;
④陈胜吴广起义和反秦势力的壮大(直接原因)。
(二)秦的速亡
1.秦灭亡的原因
(1)陈胜吴广起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起义领导者——陈胜、吴广
起义经过——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 天下云集响应,迅速蔓延,但不久兵败
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2.过程
(2)刘邦项羽反秦势力发展
BC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BC206年—BC202年,刘邦、项羽四年楚汉战争。BC202年,刘邦建立汉朝。
①秦朝的灭亡
②楚汉战争
秦末农民起义 楚汉战争
战争目的 反抗秦的暴政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战争阶级 农民 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
战争性质 农民 战争 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帝位之争
公元前206-前202年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食粮,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材料一:(刘邦进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荀悦《汉纪》
材料二:(项羽引兵入咸阳后)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分析刘邦胜利和项羽失败原因
得出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秦二世胡亥继位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号为“张楚”
陈胜、吴广皆为楚国人,手下的兵士也大多为楚人,故此举有利于凝聚军心,提高战斗力。
楚的反秦意识最为强烈,能够更好地号召反秦势力。
公元前202年,经过四年楚汉战争,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亡,历时15年
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