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学习目标】
时空观念: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
史料实证:结合史料认识中国古代主要历史时期官员选拔与管理的核心内容及演变原因。
历史解释:利用史料,对中央集权体制下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的演变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通过对本课各种制度的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学习难点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走向公平
目录
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了选官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谈谈你对考核制度的看法
分析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发展趋势
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实质
思考题: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日趋严密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以轻制重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走向公平
1.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材料1:“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诗经》
材料2: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3: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俞正燮《癸巳类稿》
据材料分析世官制的选官标准、范围、方式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世官制。
选官标准:血缘 范围:贵族 方式:世袭 特点:官位世袭、贵族垄断
积极:保证了贵族世代效忠王朝,稳定了统治,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消极:重血缘、轻才能,形成贵族政治,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不利于长远发展
注意: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就其所任而言,世官制并不等于世职,并不局限于某家族担任某一固定官职。
世卿世禄制是爵位和禄田的世袭制度,父死子继,世代相袭。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走向公平
2.春秋战国:
举荐有才能的人或依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战国时期各国选官的标准和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和影响
标准:才能、军功。
方式:举荐、获取军功
材料1: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史记·赵世家》
材料2:李悝相魏文侯时说:“为国之道 , 食有劳而禄有功 , 使有能而赏必行 、 罚必当……”。
——刘向《说苑》
荐举(自荐)
毛遂自荐
荐举(他荐)
鲍叔牙举荐管仲
材料3:秦时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宗族非有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影响:废除贵族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背景:(1)铁犁牛耕使用,生产力提高,地主阶级兴起;
(2)私学兴盛,士人阶层兴起;
(3)诸侯争霸图强,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尚贤思想兴起。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走向公平
3.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制度
材料一: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
材料二: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利等级世袭的中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以法为教”是以国家政策法令为教育内容的制度。
“以吏为师”是指向官吏学习法律而为官的制度
影响:打破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提升法律的社会地位,造成文化专制。
选官标准: 熟悉法律
选官途径: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
秦朝选官的标准和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文化上的专制。
韩非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走向公平
材料: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4.汉朝
察举制
选拔方式:
汉朝察举制选官的方式是什么?分哪些科目?各有什么标准?
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讲求孝行、廉洁。
选拔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
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
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
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
常科
科目
特科
察孝廉
举茂才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明经
定时
不定时
选拔标准:品德、才能
积功劳为官和征辟制是两汉选官制度的补充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走向公平
材料1:东汉中后期,由于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察举选官名实不符,很难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同时,汉末以来,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背井离乡,“人士流移,考详无地”,难以掌握士人的真实情况,使察举制无法实施。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2: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定为九品。 ——杜佑《通典》
材料3: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5.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选官的途径是什么?标准有什么变化?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背景:①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②战乱环境使得乡里清议无法如常进行,察举制失去实施的基础
标准:家世、道德、才能 → 只看家世
评价: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随着门阀士族势力垄断,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选拔途径:中正举荐
(1)隋唐:科举制的产生
6.隋唐——明清
科举制
背景:
①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阶级关系变化)
特点: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内容:
①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②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③铨选: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吏部选官标准:
身(仪表气质)
言(语言表达)
书(书法遒美)
制(文字表达)
②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材料:考生与考官并不回避,士子往往事先向考官呈送诗文,趋附巴结,求取赏识,甚至出现泄漏试题、冒名顶替等科场舞弊现象。……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梳理隋唐科举制产生的背景、特点和内容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走向公平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走向公平
(2) 发展完善——宋朝:
6.隋唐-明清——科举制
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唐朝,科举考试原则上允许自由报考,“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呈文去留”;由于取士原则兼顾士子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考试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显贵或闻士名流投呈作品,官员不避讳直接向选举机关推荐人才,仅就考试规则而言,则尚不周严。宋朝确立三级考试制度,有地方选拔的“乡试”,全国性选拔的“省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糊名”、“誊录”,避免辨识字迹,防范录取中作弊。考试内容出现了章法、格式相对固定并适于考试的“时文”,它的作文体例为考生和考官提供了相对客观、标准的评价框架,但是忽略了思想见识,实际开了明清八股文之先河。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新发展:①宋代形成严密的考试制度(确立三级考试制度);②宋代科举取士规范化、严密化(限制考官活动,试卷一律“糊名”、“誊录”)更加公正公平;③宋代出现的“时文”体,测试方式相对客观、标准,易操作 ④宋代考试对象向全社会开放,扩大统治基础。
据材料分析宋朝科举制度有哪些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发展的原因
原因(1)商品经济的发展;
(2)世家大族的衰落;
(3)政府重文轻武,文官政治的政策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走向公平
思考: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1)科举制之前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本质上是一种推荐制度,更具主观性。科举制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更具客观性和平等竞争性,扩大了统治基础。
(2)科举制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王朝统治的巩固与稳定。
(3)科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的发展。
殿试图
6.隋唐-明清——科举制
材料: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走向公平
6.隋唐-明清——科举制
(3)元朝:
①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②1313年,元朝颁科举诏,恢复科举制,仍时断时续;
③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
延祐复科 元朝恢复科举的历史事件。皇庆元年(1313年),提倡汉化运动的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延祐元年(1314年)8月在全国的17处考场,举行乡试。延祐二年2月和3月相继在大都举行会试和殿试(廷试),史称“延祐复科”,本次科举以程朱理学为考试的内容。
(4)明清:
形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生源: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实现南北卷制度;1905年废除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抑制了科学的发展
梳理元、明、清科举制的发展
朝代 制度 途径 标准
西周 世官制 世袭 血缘
战国 荐举功劳制 举荐、军功 才能、军功
秦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学习律令 明习法律
两汉 察举制 考察、推举 品德、才能
魏晋 九品中正制 中正举荐 道德、才能、家世
隋唐 科举制 分科考试 才学
两宋 科举制 考试 才学
元 蒙古传统和科举制 世袭、军功、科举比例小 血缘、军功、才学
明清 科举制 考试 才学
选官方式:
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
选官标准:
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学,趋向科学和公平。
选官权力:
选官权从地方到中央,体现中央集权加强。
演变趋势:
实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归纳总结
思考: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了选官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走向公平
《集簿》用草体书于木牍正反面,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
上计制
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等情况汇集到郡国
郡国汇编,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御史审核,防止造假。
性质:是中央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课的制度。
1.秦汉
作用: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和控制,也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
县、侯国
郡国
中央
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简单叙述上计制的实施的程序,分析其性质和作用。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日趋严密
2.魏晋南北朝
士族门阀势力强大、战乱频仍,使考核多流于形式
3.隋唐
尚书省的吏部
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向中央汇报,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唐朝以品德、才能标准考核,分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4.宋朝:
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力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标准:“四善四最”。
四善
考核机构:
考核方式: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日趋严密
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又称大计)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5、明清
考满、考察
明朝:
清朝:
每3年一次:京察考察京官、大计考察外省文官
考课制度
清朝吸收了明朝后期考核制度松散 、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 , 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
考核标准:四格八法
四格: 操守、才干、政务、年龄四个方面
八法:官员不合格的八个方面
(贪、酷、不谨、罢软无为、浮躁、才力不及、年老、有疾)
明清时期是如何对官员进行考核的?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日趋严密
思考: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考核制度的看法
材料 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明朝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积极
督促官吏励精图治,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提升官员良好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
局限
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只唯上,不唯实”,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
启示
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日趋严密
朝代 考核制度 考核标准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明朝
清朝
上计制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
流于形式
吏部考核
品德、才能
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
政绩
考满和考察
政绩、贪酷和不作为
京察和大计
才能、操守、政务
(1)考核法规趋于完善;
(2)考核方式趋于细化,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别考核;
(3)考核标准道德、才能与功绩相结合;
(4)考核流程日趋严格。
归纳总结
思考:完成表格,分析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日趋严密
1.秦汉
⑴中央: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⑵地方:汉代建立了巡视监察制度——刺史制度
汉朝监察
中央
御史大夫
地方
刺史制度
刺史制度特点:分区域设专职监察官;监察官“位卑权重”;代表中央,定期巡视;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设立: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位卑权重,代皇帝巡行郡国,依据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不法行为
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但出刺时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白寿彝《中国通史》
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以轻制重
梳理秦汉时期的监察制度,分析其作用。
2.隋唐
(1)中央:
(2)地方:
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旧唐书·韦思谦传》
唐代十道图
作用: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以轻制重
隋唐时期中央和地方的监察机构是如何设置的?
3.宋代
中央: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
“台”是御史台,“谏”是谏官。在前代,台谏职事不同,御史主纠弹百官,谏官主谏正皇帝,分职很严。而到宋代,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开台谏合一之端,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一大发展。
宋朝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并且对地方监察体制自身监察进行了强化。其在路上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 ,称为 “监州 ”,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以轻制重
宋代监察制度有什么重要变化?
4.元朝
①中央设有御史台,
②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两级地方监察机关
肃政廉访司
从宋朝提点刑狱司[宪司]发展而来, 名称改变意味着监察范围扩大,相当于宋朝四监司整体监察职责,常驻地方,同时受御史台及其外派行御史台的领导。
5.明清
明朝:督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
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科道合一”),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都察院仍有监察百官职能
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行使监察权。
位卑权重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以轻制重
元、明、清的监察制度有什么变化?
朝代 中央 地方
秦 监御史
汉朝
隋唐
两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
御史台
御史台、台谏合一
御史台
都察院、六科
都察院
十三州刺史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
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御史巡按各省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1.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2.为专制皇权服务。监察的对象是各级管吏,皇帝不受任何监督。
3.监察官位卑权重,以轻制重。
4.监察方式多样。
御史台模式
督察院模式
标志着监察制度的职能和权力的重心已完全放到了对臣下的监督、控制上来,君主专制加强。
归纳总结
实质:维护君主专制,巩固中央集权的工具。
思考:完成表格,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实质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以轻制重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秦汉——御史大夫
宋代——台谏合一
明清——科道合一
秦汉——上计制
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隋唐宋——严格考核制度
明清——考满、考察、京察、大计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春秋战国——军功爵制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朝——察举制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认识:三大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课堂小结
1.(2024年辽宁卷)唐代宗大历初年,国子司业归崇敬上疏提出,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士子为了应试,多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从师不问道,遂使“专门业废”“传受义绝”。其所强调的是( )
A.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B.复兴儒学的紧迫性
C.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合理性 D.官学教育的重要性
真题试做
A
A
2.(2022·山东卷)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A
A
1.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曹魏时九品中正制形成,中正官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 )
A. 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 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
C. 更加注重德行的考查 D. 不利于选拔人才
2.汉代察举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孝廉、贤良文学和茂才,唐代设有“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科。宋代要求外郡推荐考生“须是履行(指行为)无恶、艺业及等者”。清代特设孝廉方正科。这说明古代官员的选拔( )
A.重视对官员德才的考核 B.抑制了豪族对政权的垄断
C.废除以诗赋取士的旧制 D.克服了凭恩荫选官的弊病
课堂演练
B
D
3.明朝时期,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明朝对言官的选任实行任职回避,且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和曾犯“奸贪罪名”的人为言官。明朝实行上述举措的本质意图是( )
A. 加强监察队伍的建设 B. 为实现吏治清明创造条件
C. 培养优秀的监察人才 D. 为监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4.清代对官员的考核分为京察和大计,分别对京官和外官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京察一等、大计一等和二等的部分官员将被引见给皇帝。被引见的官员中,经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这一做法( )
A.表明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B.是吏治澄清的表现
C.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D.体现了人治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