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庄子》
五石之瓠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
2.体会庄子借助寓言,曲达旨意的写作手法。了解这则小故事的寓意。
3.领略庄子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思辨性,恰当评价庄子的说理散文及其思想。
学习目标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子姓,庄氏,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思想家,原系宋戴公后裔(杨义认为是楚庄王后裔)。因为曾在宋国担任10年左右的漆园吏,故被称为“漆园傲吏”;是“道教四大真人”(通玄真人文子、冲虚真人列子、南华真人庄子、洞灵真人亢仓子)之一,“先秦七子”(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和韩非子)之一,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曾拒绝楚国的卿相之位。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庄 子
知人论世
《庄子》也称《南华经》《南华真经》,原本52篇,今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庄子》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散文已完全突破了语录形式而发展成为专题论文,文字汪洋恣肆,想象奇特,意象雄浑,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被誉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②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④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⑤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⑥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⑦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⑧哀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
庄子名言
庄周梦蝶、知鱼之乐、自由之龟、视权贵如腐鼠、无用之用、匠石运斤、鲁王养鸟、鼓鼓盆而歌、望洋兴叹、
死亦可乐
在古代:1斗=10升=15斤=7.5千克
1石=10斗=75千克
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瓠(hù)”是葫芦的一种。“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作者只是借“五石之瓠”来说明道理。
解 题
朗读课文
五石(shí)之 瓠(hù) 瓠落(huò)
呺然(xiāo) 掊之(pǒu)
不龟手(jūn) 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
鬻(yù) 越有难(nàn)
读准字音
五石(shí)之瓠(hù)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yí)我大瓠之种(zhǒng),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chéng)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pōu)之以为瓢,则瓠(huò)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wéi)其无用而掊(pǒu)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同“皲”)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澼( pì)絖(kuàng,同“纩”)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yuè,同“悦”)吴王。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jiàng)。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fú)!”
探究文本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
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
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我种植它结出能容得下五石东西(的果实),用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经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压力。把它剖开来做瓢,却因宽大空廓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够空虚而宽大。我认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击破了它。”
坚: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程度。
掊:击破。
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瓠落无所容:宽大空廓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瓠落,宽大空廓的样子。
实五石: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
树:名词作动词,种植。
贻:赠送。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
‘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庄子说:“这是你本来就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宋国人,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一个客人听说了这件事,请求用百金购买他的药方。宋人聚合家人商量说:‘我们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所得不超过数金,现在一旦卖出药方(就可得到)百金,请允许我卖给他吧。’。
不龟手之药:防止手冻裂的药物。龟,同“皲”,皮肤冻裂。
鬻:卖。
洴澼絖:漂洗丝絮。洴游,漂洗。銧,同“纩”,丝绵絮。
拙于用大: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大”,形容词作名词。
不过:不超过。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
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
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客人得到药方,用来取悦吴王。越人发兵侵吴,吴王派他带兵。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因为有防止手冻裂的药物)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来封赏他。能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是一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不能免于漂洗丝絮,这是使用它的方法不同。
越有难:指越人发兵侵吴。
说:同“悦”,取悦。
将:带兵。
裂:划割。
省略句
判断句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
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用绳结缀把它当作大樽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它宽大空廓无处可容呢?可见你还是有不通达的见识啊。”
樽:盛酒器。这是说大瓠像大樽,缚于身,可使人漂浮渡水。
虑:用绳结缀。
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蓬,一种草,弯曲不直。
课堂小结
讽庄子学说大而无用
讽惠子固陋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庄子 → 做成大樽浮乎江湖
惠子→ 盛水、装东西
总结寓意
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地方,其作用效果大不一样。我们要善于去发现这个事物的最大价值,并且进行完美利用。
批评惠子的固陋:
惠子用“五石之瓠”盛水、做瓢盛东西,结果都失败了,最后只能把葫芦打破。这种做法与“世世以洴澼絖为事”、最后以百金售药的宋人极为相似,他们只能看见世俗的小利,看不到背后的“大用”。
凸显庄子的超拔:
吴王之客凭借此药方裂地受封,眼光和做法超过宋人太多,而庄子以超凡的智慧说出大葫芦的“妙用”,在境界上自然也超出惠子太多。
当然,吴王之客眼光再高,也仅仅是功利的心机;而庄子“浮乎江湖”的想象,则隐含精神的自由。
在“小故事”的寓意可以理解为:同一种事物,用法不同,价值就不同。因此要善于转换视角,发现和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
在“大故事”中,庄子运用了“小故事”中蕴含的方法论,借如何处置“五石之瓠”,说明了“无用之用”才是“大用”的道家哲学。
探究:庄子善用寓言说理,你觉得庄子想借此寓言说明什么寓意?
展评
1.这则寓言里,惠子和庄子各自引用了“大瓠之种” 和“不龟手之药” 的事例,应该别有用意,你觉得他们的用意是什么?
2.选文中,惠子和庄子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惠子: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
庄子:批评惠子的做法与宋人一致,不能通晓领悟,只看到无用,看不到无用之用。
惠子:实用主义者,易斤斤计较,内心有束缚
庄子:放旷豁达,随顺自然,不拘外物,物我合一
感 悟
1. 转化视角才能充分认识、利用事物的价值。
2. 庄子“浮乎江湖”的想象,超越功利价值的认识,显然
和吴王之客是有境界高下之分的。
3. 庄子运用寓言式的类比说理,通过如何处置“五石之
瓠”,阐释了“无用之用”才是“大用”的哲学思想。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