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杨浦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8-05 22:0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实验探究(共25分)
1. (3分)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图1为其示意图,字母 a~h 为显微镜 不同结构。图2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蚕豆叶表皮细胞,其中乙为甲图中所指细胞图 像,从甲切换到乙的操作顺序是 (选择正确的编号并排序)
①向右上方移动装片②向左下方移动装片③转动b 切换至高倍镜
④转动c 切换至高倍镜⑤调节f ⑥调节g
图 2
2. (2分)若乙图像过暗,可以调节图1中的 ( 从a~h 中选择) 3. (3分)下列关于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多选)
A. 显微镜镜头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 显微镜镜头由高倍镜转换成低倍镜,视野变暗
C.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实际上细胞质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可以观察到64个气孔,若目镜不变, 则物镜换成40×时,视野中可检测到气孔数目为16个
4. (2分)小明同学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低倍镜、高倍镜下均发现视野中有一个异物(图 3中箭头所示),移动装片后发现异物不动,推测异物可能存在于图1中的 (从 a~h
中选择)
图 3
5. (3分)植物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进行质壁分离 观察时,可采用多次 的操作方法,使表皮细胞浸润在30%蔗糖中。
6. (2分)将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在显微镜下观 察到的变化是( ) ( 单 选 )
A.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浅
B.细胞吸水直至涨破
C.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间隙变大
D.细胞体积明显变小
7. (2分)若在实验中使用50%的蔗糖进行多次处理,实验结果为( ) ( 单 选 )
A. 无法质壁分离 B.可以质壁分离,不能正常复原
C. 可以质壁分离,可以复原 D]. 可以质壁分离,并且自动复原
8. (2分)若实验室没有紫色洋葱,只有白色洋葱,其表皮在显微镜下呈无色透明,想要 利用白色洋葱作为实验材料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可以对实验进行怎样的改进
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 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班氏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 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9. (3分)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 提取液中,分别加入 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 (填序号)。
①试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酒精灯 ⑤显微镜
10. (3分)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
滴加 ,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 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二、生物体中的物质与元素(共24分)
如图是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1. (4分)小麦种子中的储能物质 c 是 ,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c
是 0
12. (4分)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b 时,生成 分子水,产物是水和 o
13. (3分)下表为组成玉米细胞(甲)和人体细胞(乙)的部分元素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多选)
元素 0 C H N K Ca P Mg S
甲 44.43 43.57 6.24 1.46 0.92 0.23 0.20 0.18 0.17
乙 14.62 55.99 7.46 9.33 1.09 4.67 3.11 0.16 0.78
A. 细胞中含有N 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界特有的 C. 组成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含量上存在差异性
D. 元 素C、H、O、N在生物体中含量丰富,是由于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 核酸、糖类等
14. (2分)参与组成动物细胞质膜的物质d 主要是 ,除d外,图中的物质 (填写字母编号)也是动物细胞质膜的主要组成。
1 5 . ( 3 分 ) 物 质 b 一定含有的元素有 ,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 为 o
16. (2分)艾滋病是由HIV 病毒(一种RNA 病毒)引起的,HIV 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内的 T 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在人体T 淋 巴细胞、HIV 病毒中,碱基种类及组成其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和 (写字母序号)。
A.4 、8 B.5 、4 C.4 、4 D.5 、8
水熊虫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在极端干旱条件下,水熊虫会处于一种假死状态, 细胞大量脱水,直到环境改善为止。据研究,水熊虫进入假死状态时,体内会产生大量海藻 糖。请回答下列问题:
17. (2分)海藻糖是一种非还原性双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经 形成,其组成元 素有
18.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单 选 ) A. 海藻糖在糖类鉴定实验中可产生红黄色沉淀 B. 水熊虫中可能还含有的双糖有麦芽糖和乳糖
C. 正常条件下水熊虫活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是葡萄糖
D. 海藻糖的分子式是C H O12
19. (2分)水熊虫假死状态时,细胞缺失的水分主要是 ,其新陈代谢水平 (填“升高”或“降低”)。
三、脂肪代谢与疾病(共25分)
乳糜微粒滞留病,也称为安德森病,是一种遗传性脂质吸收不良综合征,其特征是血液 脂质水平异常。食物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在小肠中被消化摄取后,需要以乳糜微粒的形式运出 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进行运输。乳糜微粒是一种由脂肪、胆固醇、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 较大的颗粒,主要用于外源脂肪的运输。下图是脂肪被小肠上皮细胞摄取后进行加工运输的 路径示意图。
20. (6分)图中粗面内质网(RER) 外侧的黑色圆点①代表 ,由 (物质) 组成,其功能是
21 . (3分)轻质颗粒LP 是由脂肪和磷脂形成的运输颗粒,致密颗粒DP 是由胆固醇和磷 脂形成的运输颗粒。二者可以在光面内质网 (SER) 中融合,形成更大的前乳糜微粒颗 粒。根据所学知识,请推测LP 和DP中磷脂的分布形式: 二者能融合说明其结构具有 属性。
22. (3分)据图分析,位于成熟的乳糜微粒表面的蛋白质有( )(多选)
A.MTP B.apo48 C.apo100 D.apoAIV E.apoAI
23. (3分)小肠上皮细胞对脂肪的加工运输途径中,直接参与的细胞结构有 (从下方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 核糖体 ②溶酶体 ③粗面内质网 ④ 微 管 ⑤ 高 尔 基 体
⑥ 线粒体 ⑦叶绿体 ⑧ 细 胞 膜 ⑨光面内质网 ⑩ 液 泡
经过研究,发现安德森病的发病机理是患者的DNA 序列发生了改变,导致Sar1蛋白功
能异常。Sar1蛋白主要负责从内质网上产生并分泌出囊泡。
24. (3分)根据资料和所学知识,推测安德森病患者可能具有的症状表现可能有( )
(多选)
A. 小肠上皮细胞中充满脂肪滴
B. 体内维生素D 含量偏低
C. 生长迟缓,生殖器官发育不良
D. 血液中乳糜微粒含量偏高
25. (2分)这体现出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具有的作用是 0
26. (5分)请根据资料和所学知识,阐述安德森病患者血液脂质水平异常的分子机理。
四、稻花飘香盐碱地(共26分)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可以在海滨滩涂、内陆盐碱地种植生产。海水稻有吸收盐 分改良土壤的作用。下图是海水稻根细胞耐盐碱性相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
27. (5分)据图分析,海水稻根细胞吸收水的方式是 (编号选填),其特点 是 (写出1点)。
①自由扩散 ②协助扩散 ③主动运输 ④胞吞
28. (3分)据图分析,Na+进、出海水稻根细胞的方式 (相同/不相同),理 由是
29. (2分)物质能选择性透过细胞膜的物质基础是_ 30. (3分)据图分析海水稻对土壤盐碱化有一定耐受性的原因( )(多选)
A. 海水稻可以将Na+排出细胞 B. 细胞外的Na+进入细胞
C. 海水稻可以将Na+ 运入液泡 D. 细 胞 外 的H O 可以进入细胞
31.(2分)海水稻分泌抗菌蛋白的方式是 (需要/不需要)消耗能量。
研究人员对海水稻的抗盐机理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分别测得不同 浓度NaCl 培养液条件下,水稻根尖细胞所含内容物的相关数据,结果如图所示
3 2 . ( 4 分 ) 若 以NaCl 溶液浓度150 mmol/L 为界分为低盐和高盐胁迫,据图可知,随着 NaCI 溶液浓度的升高,该海水稻根尖细胞适应低盐和高盐胁迫的调节机制不同:前者
主要是 ,后者主要是 0
33. (3分)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对盐敏感水稻(IR29) 和海水稻的不同品
种 (FL478、JX99 和 Pokkali)进行盐胁迫,测定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CK: 对照 浓度:T1图1盐敏感水稻和海水稻不同品种经不同
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胁迫后的可溶性糖含量
据图可知,最不适合种植在盐碱地的水稻品种是 ,判定依据是 。
与普通水稻相比,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良好,原因可能是海水稻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比普通水稻高。
34. (4分)现有配制好的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若要验证该结论,可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 证(简单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实验思路: 实验结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