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1.(3分)认真读拼音,规范写汉字。
(1)同音字真有趣!有字形相近,意义完全不同的,比如:搅bàn 、bàn 倒,jiǎo
洁、jiǎo 刑;也有字形和意义都完全不同的,比如:区yù 、抵 yù,亲qī 、qī 息。
shū jí 是朋友,在你jì mò 时陪伴你;大自然是朋友,仔细观察,就能从
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现象jiàn wēi zhī zhù ,有所发现。
2.(3分)根据前面的提示,写出带“手”字的四字词语。
①形容十分喜爱
②形容写作水平高超
3.(3分)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可以用哪个成语替代,请你写在后面括号里。
(1)遇事不要急躁,咱们坐下来心里平和,不生气地谈一谈。
(2)无数革命先烈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他们死得有意义,有价值,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4.(3分)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熬(áo)粥 剔(tì)除
B.眩(xuàn)晕 暂(zàn)时
C.葬(sàng)礼 宝藏(zàng)
D.潜(qián)入 圈(quàn)养
5.(3分)下列各项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今我来思 不知秋思落谁家
B.孰为汝多知乎 为是其智弗若与
C.弗若之矣 自愧弗如
D.通国之善弈者也 尽善尽美
6.(3分)在阅读名著过程中,六(1)班同学搜集整理了一些阅读小说类名著的小妙招。下列小妙招的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妙招一:通过画人物关系图、故事情节图等方式梳理小说的情节。
B.妙招二: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C.妙招三: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领悟文章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D.妙招四:小说中的人物特点都是单一的,可以只抓住一个特点评价人物。
7.(3分)王林同学准备制作一份“毕业季”主题的手抄报,写下美好祝福。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 )
A.栏目一:给母校写赠言——今天,我们为您骄傲;明天,您因我们自豪。
B.栏目二:难忘同学情——六年时光,我们一起笑过、哭过。亲爱的同学们,感谢你们的陪伴!
C.栏目三:难忘师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栏目四:展望未来——带着梦想展翅高飞,去拥抱美好的未来。
8.(3分)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1)《北京的春节》一文的作者是 先生,文中“零七八碎儿”“玩意儿”“闲在”等词体现了作者“ ”的语言特色。
(2)诗中有志:“ , 。”是于谦借“石灰”表达自己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诗中有情:《江上渔者》中“ , 。”这一句写出了捕鱼者的艰辛,饱含了范仲淹对渔民的关切和同情。文字中有感:“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了,如薄雾,被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这是朱自清对时间流逝发出的深深叹息。
(3)仿照例句的表达方式写句子。
例句:我端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今天的天气可真热, 。
9.阅读。
片段一: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 ③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选自《十六年前的回忆》
片段二: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选自《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1)片段一和片段二都没有使用的描写方法是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父亲在被捕后受到了敌人的折磨。
B.片段一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意思的递进。
C.“昂首挺胸”“坚毅的光芒”“高喊”表现了董存瑞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D.李大钊和董存瑞身上都有相同的品质——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
(3)片段一中加点的“平静”一词与下文的 、 这两个词相照应,你从这几个词中读出父亲李大钊 的品质。
(4)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了 (人名)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请你结合两个片段中的人物,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1.阅读。
玉兰花的记忆
①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家院子里的玉兰花散发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②玉兰花树大概有两层半的楼房高。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他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③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枝头上那些用手就可以够得到的花,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荫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④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嘱我,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我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了哟。”我才恍然记起。 ⑤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jiǒng)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这时想来,真自觉小家子气。 ⑥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质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 )不认识的人( )能透过花说家常,增进友谊。真是情趣无限! ⑦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啊!尤其是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⑧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⑨对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笔记本上画了一棵玉兰花树,每年在图画的枝干上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曾和姐姐坐在树下,吃着西瓜,享受风的吹拂。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作者借玉兰花的记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乡情、友情、亲情,作者将这些美好的情感融入父亲摘花送给邻居、 这些事例,情感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短文第②③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父亲摘花、留花的过程,表现出父亲 的性格。
A.做事认真
B.豪爽耿直
C.慷慨热情
D.喜爱花木
(3)第⑥自然段中括号里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A.只要……就……
B.即使……也……
C.如果……就……
(4)短文第⑦自然段中写道:“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句中“美丽”的含义是
A.耳边插着玉兰花的母亲是美丽的
B.站在玉兰花树下的父母是美丽的
C.绽放的玉兰花是美丽的
D.父母恩恩爱爱、和和美美的情景是美丽的
(5)文中父亲和“我”的做法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至少写出两点。
12. 生活中不同的经历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有欣喜,有失望,有感动,有悲伤……请选择一种让你印象深刻的情感体验,以“我体验到了 的滋味”为题,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再理清思路写下来。 习作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的发展中情感有变化,把情感的变化写清楚。(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1)拌 绊 皎 绞 域 御 戚 栖;
(2)书籍 寂寞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2.【答案】①爱不释手;
②妙手成章。
3.【答案】(1)心平气和;
(2)死得其所。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1)老舍 京味儿;
(2)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微风吹散 初阳蒸融;
(3)热得空气都凝固了,让人喘不过气来。
9.【答案】(1)D;
(2)B;
(3)安定 沉着 坚贞不屈;
(4)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是每个人都注定要死,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从李大钊和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不畏强权、不怕牺牲,是重于泰山的。
11.【答案】(1)“我”将玉兰花赠送给老师和同学、父亲摘花为母亲带花;
(2)C;
(3)B;
(4)D;
(5)①从父亲摘花送给邻居、“我”将玉兰花赠送给老师和同学这些做法给我带来的启示是:要做一个懂得分享,慷慨热情的人。②从作者和父亲的分享中,“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懂得了去享受生活。
12.【答案】
我体验到了成长的滋味
有人说,成长的滋味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可我认为,成长的滋味并非如此简单。它就像品一杯苦茶,入口苦涩,可细细一品,总能感受到它那馥郁的芬芳。
还记得那个细雨蒙蒙的下午,因为有些事,老师晚了一会放学。教室门外的土地上微微泛起一层水,而原本干燥的土地这时也与水汇成了淤泥,让人看了莫名的烦躁,仿佛要将心绪拧成结。我怀着如乱丝般的心绪走出了校门。
蓦地,一个熟悉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线:爸爸。此时天色微暗,校门口家长已不多了,我依稀看见爸爸的头发上、衣服上、自行车的座位上都蒙了一层淡淡的水雾。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出校门口,奔向爸爸。爸爸略带疲惫地冲我笑了笑,拿出一个棉垫垫在有些湿的自行车后座上,迅速跨上自行车,我也侧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爸爸卖力地蹬着车子。一阵略带寒气的风从我耳边掠过,我微微仰头,看见爸爸那乌黑的头发里不知何时闪出了一抹银色。我的鼻子有些酸涩,不由自主地一低头,那垂在自行车一侧的双腿已接近地面了。我仿佛一瞬间猛醒:我已不是从前的我了,我已经长大了,不该这样让爸爸劳累了。
想到这里,我让爸爸停下了车,在爸爸那一抹略带惊讶的眼神里,推起了沉重的自行车,仿佛我就是在推着成长的车轮向前走……
到家了。我将沉重的车把靠在墙上,走进家门,轻轻端起桌上的一杯早已沏好的茶,闻着它那馥郁的芳香,品着它那清苦的味道,仿佛是品味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