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上复习(课件+学案)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历史七上复习(课件+学案)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6 13:49:25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本主题复习目标:1、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实。
2、知道南方初步开发的表现,分析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
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及其影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朝代更替示意图魏东汉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朝南朝通过上图,你们能否看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呢?政权分立三国鼎立短暂统一200年曹操、袁绍曹操
胜曹操基本统一北方208年孙刘联军、
曹操曹操
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军阀兼并之战复习指导一:政权分立 看书82—83页,比较两次战役,完成下列表格。火烧粮草,以少胜多火烧连环船,以少胜多火烧赤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你能想到哪些与赤壁之战有关的典故?魏220年洛阳曹丕221年229年成都刘备建业孙权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于 年。229今南京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六朝古都是南京,
建业建康是古名。
孙吴东晋定都城,
宋齐梁陈都在此。吴(建业)
东晋、宋、齐、梁、陈(建康)你能说说是哪六朝吗?合作探究一:三国鼎立局面与东汉末年状况相比较,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东汉末年形势示意图三国鼎立示意图合作探究一:三国鼎立局面与东汉末年状况相比较,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是历史的进步。
东汉中后期以来,统治黑暗,军阀割据混战,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魏蜀吴的统治者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统一,并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人民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
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既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发展。判断的标准:要看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民族流动示意图ABA处历史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A我该怎么增强我的实力呢?我该怎么增强我的实力呢?复习指导二:南方的初步开发表现农业:推广 ,广种水稻。诸葛亮采取措施,促使 平原和 地区得到初步开发。农业:推广北方的 和 等作物,农田开始施肥。手工业吴、蜀纺织业:会稽的 是著名特产。造船业: 、 、 是吴国的三大造船中心。230年,卫温等人到达 。制瓷业:吴国的 瓷相当精致。手工业: 、 、 、 等技术有很大提高。 商业: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是 。东晋南朝农耕成都南中越布青侯官 临海、 番禺麦 豆织锦 制瓷 矿冶 造船建康夷洲看书87—90页,完成下面的知识提纲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南朝·四双复系罐南朝·青釉灯东晋·青釉褐斑羊头壶东晋·青釉褐斑镂空薰东晋·德清窑黑釉鸡头壶秦淮河是东晋、南朝建康对外的交通要道。由苏、杭供应建康的粮食都由此运送。南京秦淮河今貌合作探究二:什么原因促进下面现象的变化?
史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
史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宋书》
1、说一说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原因:(1)北人南迁,为南方带来充足劳动力、生产工具、先进的生产技术、种子等;
(2)南方相对安定;
(3)南方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4)南北各族人民共同开发;(汉、山越、南越)
(5)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由穷变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ABB处历史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民族融合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例是什么?北魏孝文帝改革复习指导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的苦恼:有一天,孝文帝颁布改革的圣旨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好多地方都看不清楚,你能帮他把空缺的地方补充完整吗?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措施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①把都城从平城迁至
②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
③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 服饰;
④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 姓氏;
⑤鼓励鲜卑贵族与 联姻;
⑥采用 的官制、律令;
⑦学习 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洛阳汉语鲜卑语汉族汉族汉族贵族汉族汉族
北魏
孝文帝他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如何评价孝文帝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 北魏改革的成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在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里面,你还知道有哪些比较成功的改革呢?春秋时期—管仲改革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知识联想:魏东汉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朝南朝课堂小结五胡内迁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北人南迁南方的初步开发政权分立当堂检测:1.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出现在(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2.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BC3.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那时,台湾称为( )
A.夷洲    B.流求   C.琉求   D.澎瑚A4.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
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语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5.“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巨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姓改成“元”。”“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融合AD谢谢大家!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一、本主题复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实。
2、知道南方初步开发的表现,分析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
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及其影响。
出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示意图。
你们能否看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呢?
复习指导一:政权分立 比较两次战役,完成下列表格。
六朝古都是南京,建业建康是古名。孙吴东晋定都城,宋齐梁陈都在此。
你能说说是哪六朝吗?
合作探究:三国鼎立局面与东汉末年状况相比较,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出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A处历史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复习指导二:南方的初步开发
论从史出:史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史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宋书》
对比这两段材料,说一说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出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B处历史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例是什么?复习指导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的苦恼:有一天,孝文帝颁布改革的圣旨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好多地方都看不清楚,你能帮他把空缺的地方补充完整吗?
如何评价孝文帝?
知识联想:北魏改革的成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在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里面,你还知道有哪些比较成功的改革呢?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出现在(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2.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
3.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
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语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4.“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巨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姓改成“元”。”“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