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7 10:2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长太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顾历史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具有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请判断以下名言是哪些历史人物所说的?回顾历史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具有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请判断以下名言是哪些历史人物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回顾历史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具有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请判断以下名言是哪些历史人物所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顾宪成
【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请回忆必修1、2的相关内容及阅读教材P16的导言,总结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1.政治: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加强;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根本)
3.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4.思想: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一、社会背景 认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中文名: 李贽
朝 代: 明朝
出生地: 晋江(今福建泉州)
出卒年: 1527年—— 1602年
职 业: 思想家 史学家 文学家
特 征: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著 作:《焚书》、《藏书》描述一:少年求学穷困潦倒描述二:中年做官正直清廉描述三:老年入狱被害致死他是谁?二、从传统的“求学为官”
到异端的“离经叛道”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材料二: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材料三:“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焚书》
材料四:李贽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
材料五: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2.李贽的思想主张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有力地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提倡男女平等、追求个性等;
(1)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2)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有力地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提倡男女平等、追求个性等;
2.李贽的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3.评价学思之窗黄宗羲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
家,学问极博,对天文、算术、乐律、经
史百家以及佛经,无不研究。年轻时积极
参加反明朝宦官权贵的斗争和反清斗争,
后隐居著述。其学说的核心是“非君说”
——他否定君主专制,抨击君主一人私有
天下产业之状,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强调工商皆本。“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
——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时人尊称为“梨洲先生”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材料一:“……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
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
下之子女,以奉为一人之淫乐。”材料二:“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
在万民之忧乐。”阅读材料,总结黄宗羲的观点批判君主专制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1、黄宗羲的政治主张(1)抨击封建君主专制;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3)提出农工商皆本的思想。(拓展)2、评价黄宗羲的政治主张 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
了积极的作用。 顾炎武,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
家、诗人。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
他学识渊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
家典制、郡邑掌故等都有研究,其诗堪称
清诗冠冕。他能文能武,却不走科举之路,
明、清朝廷多次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
为人刚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长
理财,他在山西创办的票号钱庄经营成绩
卓越。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学,提倡“经世
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以经学济
理学之穷。顾炎武(1613-1682)时人尊称为“亭林先生” 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炎武的观点1、倡导经世致用;评价顾炎武的观点 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
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何谓“经世致用”?
  指的是一种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
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又称经
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
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
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2、提出“先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1619-1692) 王夫之,湖南人,曾起兵抗
清,兵败后隐居在衡阳石船山麓,
人称船山先生。他对经学、史学、
天文、历算都深有研究,是明末
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夫
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
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
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王几十年
坚持每天打伞穿木履,表示与清
廷不共戴天、不踏清朝土地。著作:《周易外传》《读通鉴论》等,
后汇编为《船山遗书》王夫之的观点(1)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
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
事物都是可知的;
(3)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朴素辩证法评价王夫之的观点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
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明清儒学的影响1、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之构建起了具有时
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从而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
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
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
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
基础。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的? 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
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空谈。
王夫之通过气和理的关系,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关系批判理学形而上学观点。
探究问题 下列资料叙述的是哪一位思想家的?材料一:成于康熙二年的《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弊端,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卓越见解……
材料二: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秦章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录,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三:他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已任。……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材料四:反对豪强兼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主张。……晚年所指撰《读通鉴论》《宋论》,荟萃平生治史心得,为探讨其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
考考你黄宗羲顾炎武李贽王夫之1.试结合前几课的主要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归纳概括中国历史上各时期传统文化思想演变的发展特征及代表人物?百家争鸣崇法坑儒尊儒尚法三教并行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儒学复兴儒学活跃诸子百家秦始皇汉武帝程朱陆王李黄顾王2.试结合上面表格,归纳概括中国历史上各时期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演变的发展特征?开始形成受到抑制统治地位挑战严峻挑战严峻挑战严峻复兴创造批判继承活跃本章总结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孔子创立,孟子荀子发展,被冷落
秦 朝: 焚书坑儒,遭受压制
西 汉: 董仲舒改造,正统独尊
魏晋-隋唐:受到佛、道冲击,逐渐融合
宋 明: 形成理学,儒学复兴
明 清: 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批判和继承
维新变法: 康有为“托古改制”,出新意
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彻底批判
文革时期: “批林批孔”,受批判
新时期: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小结:课堂练习1、以下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①④③ D ③④①② D 2、“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这句话应出自于
A.孟子 B.董仲舒 C.王阳明 D.李贽
3、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 君主立宪制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的观点( )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
5、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产生有关的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腐朽王朝的统治
c八股取士因循守旧 d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A、abcd B、adc C、acd D、abd
6、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核心思想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AAC7.(2000年广东卷)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①生活在明末清初
②参加过抗清斗争
③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
④受到文字狱迫害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C ①②随堂演练8.(08广东单科)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