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1962年??? 第一届百花奖最佳电影女演员
——祝希娟 《红色娘子军》中饰吴琼花1963年??? 第二届百花奖最佳电影女演员
——张瑞芳 《李双双》中饰李双双1980年??? 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
——陈冲 《小花》中饰赵小花1963—19791962—19631980—至今文革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现代中国文艺事业的命运为什么建国后的不同时期我国的文化事业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景象?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标要求: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事业。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之前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状况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术、文化和艺术问题上动辄扣帽子情况时有发生,把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原因:受苏联在学术批评中的粗暴作风影响;自身“左”倾思想的影响。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1月,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指出“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是劳动人民一部分”的观点,其出发点是什么? 出发点是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助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意识形态领域中某些争论混淆了不同
性质的矛盾。(3)、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和文化不利于发展经济和文化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1.背 景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1)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人民的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但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2)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1.背景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
——毛泽东2.正式提出: 1956年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内容:(1)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2)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指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注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长期的方针摩尔根学派李森科学派 1956年8月召开遗传学的座谈会。平心静气讨论,不给对方扣政治帽子。
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生物学领域学派之争 ①新的题材和主题,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描绘新风貌
②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
③文艺刊物增多
④电影创作步入辉煌时期 成功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讨论-----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的座谈会。(1)科技领域:
(2)文艺领域:(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难忘的1959年”)3.成就4.意义: 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文革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二.曲折的年代1、原因①.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②.国内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③.文革期间,极“左”思想盛行,一些学术问题被当做政治问题(主要原因)——“双百”方针受到破坏 “音乐学院院长领头在全院批判贝多芬是大地主、封建官僚和大资产阶级买办的代言人。 ……到了夏初,红卫兵运动兴起,又顺理成章地传出“跳芭蕾的斩腿,弹钢琴的斩手”的风声,我们便再也不敢碰钢琴,只得与美妙动人的音乐断然隔绝了……”
——一个音乐人的回忆材料一材料2京剧:《红灯记》《沙家浜》
《奇袭白虎团》
《智取威虎山》《海港》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
交响乐:《沙家浜》“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八个样板戏材料3
“八亿人民八个戏”符合“双百”方针吗?
学思之窗答案提示:不合适。样板戏实际是强行推行文艺的一言堂,与“双百方针”的宗旨背道而驰。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文艺形式多种多样,样板戏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同时,也大大束缚了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严重阻碍了文艺的繁荣发展。二.曲折的年代二、遭遇曲折——“双百”方针受到破坏 (2)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1)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 (1)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 (3)知识分子受到伤害(4)样板戏“一统天下”
2.表现:
3.影响:文革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1.原因 (1)“文革”结束,清算极“左”路线,总结经验教训。
(2)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3)20世纪80年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文艺的春天——恢复“双百”方针2.繁荣表现:
(1)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2)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3)反映丰富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
(4)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5)21世纪,文化多样化,走向世界 三、文艺的春天——恢复“双百”方针2001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作曲;
2001年度美国导演协会最佳导演;
第37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动作指导、最佳剪辑、音效、视效;本课小结文革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现代中国文艺事业的命运“双百”方针的历史经验教训要正确处理
好三个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最基本的关系 1. 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到:“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维护了民主法制和社会公正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C.使文艺界仅现了八大“样板戏”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C2、“文革”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 ( )
A 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
B 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
C 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D “文革”对文艺有重大影响C3、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是( )
A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D老舍 话剧《茶馆》历史剧《蔡文姬》郭沫若 杨 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