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课件(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石钟山记》课件(共5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6 08:5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石钟山记
苏轼


领略作者在游历中
体现的求真求实的 精神,明确“见闻 之知”的时代价值, 培养求真求实的品 格

了解说理性游记散
文叙议结合的艺术
体会其缘事说理的
文笔之妙与理性之 光
教学目标
俗话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
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 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 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 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 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 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
导入新课
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 川省眉山市)人(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著名文学家 著名书法家 著名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 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 黄州团练副使。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文纵 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 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
(今属河南)。这年六月,苏轼由黄 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
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
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 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石钟山,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湖口
县鄱阳湖东岸,素有“中国千古奇音 第一山”之称。它处于长江与鄱阳湖 交汇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 风景优美,历来成为旅游胜地,自古 以来不少文人墨客写过游览石钟山的 诗文。
石钟山
解读文题
≤ 解读文题
古代散文中重要的散文题 体裁,用来记叙行踪、描写景 物、述说琐事、寄托情思等。
《项脊轩记》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游褒禅山记》 《醉翁亭记》
归有光
柳宗元
范仲淹
王安石
欧阳修
《石钟山》记,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
山水游记散文,始于魏晋,到了唐代,经过元结、
柳宗元等人的创作实践,山水游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宋代说理之风大盛,以记游为议论,在叙述中说明事理, 形成了山水游记的新风格。
解读文题
山水游记散文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解读文题
视频赏析
石钟山记
——苏轼
朗诵:三馀国学
制作:天鸿文化
< 问题导入
作为一篇游记,文章如何安排行文脉络
“石钟山” 探名之旅
“石钟山” 探名之得
“石钟山” 得名之疑
研读课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
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1 彭蠡lǐ: 地名,鄱阳湖别称。
3临:靠近。
5 搏:撞击,拍。
② 焉:兼词,于此。
4 鼓:振动。
6 洪:大,如“洪波涌起”。
“石钟山”得名之疑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 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1 以:把。 ② 磬 :qìng, 古时打击乐器。
3 虽:即使。 4 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石钟山”得名之疑
1 始:才。
3 聆:仔细听,如“聆听”。
5 清越:清脆高扬。
7腾:传播。
9 之:代词,指石钟山命名原因。
② 得…潭上:状语后置。
4 函胡:hán hu,通“含糊”
6 椁 :fú, 鼓槌。
8 徐:慢。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 上 ,扣而聆之,南
声函胡,北音清越,椁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石钟山”得名之疑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 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 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敲打起来)铿然有声的石头。
2是:这,这样。3 独:惟独。
“石钟山”得名之疑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 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 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
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 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 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 槌停止了敲击,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 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尤其对此感到疑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 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译文
“石钟山”得名之疑
人物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水石相搏”说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李 渤 “扣石发声”说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而此 独以钟名,何哉
问题一: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 第一段写了几种说法 作者的态度如何呢
“石钟山”得名之疑
“石钟山”得名之疑
问题二:二说均疑,“人常疑之”“余尤疑之”可以互换吗
郦说:人常疑之 ——人疑我未必疑
李说:余尤疑之——我尤对此生疑
彰显不囿定论的质疑精神,谨慎表态的求实精神。
明确:不可以。一是“人”和“余”的区别。人常疑之
的人是否包括作者 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 有轻率地判断丽郦说的是非。属于人疑我未必疑。余尤疑之的 余字,就明确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我尤对此生疑。二 是“常”和“尤”的区别。“尤”比“常”的语气重,这就 强调了作者对李说的怀疑。两句简单的表达,彰显了苏轼彰 显不囿定论的质疑精神,谨慎表态的求实精神。
“石钟山”得名之疑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
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 石钟者。
1 自:从,介词。2 舟行:舟,名作状;舟行,乘着船行走。
3 适:到…..去。4 因:于是。
“石钟山”探名之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碎 砼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1 其:其中的。② 焉:形容词尾,同“然”。3 固:仍旧,还是。
“石钟山”探名之旅
“石钟山”探名之旅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 立千尺,如 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 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 曰此鹳鹤也。
1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边。
3 搏:抓、扑。
5 磔磔:zhé 鸟鸣声。
7 或:不定代词,有的,有的人。
② 森然:阴森、恐怖的样子。
4 栖鹘:qī hú,宿巢的隼。
6 且:一边一边。
8 鹳鹤:guàn hè,水鸟。
1 方:正要。 2 心动:内心惊恐。
3 噌吆:chēnghóng, 钟 鼓 的 声 音 4 绝:停止。
5 则:同”乃”,原来是。 6 罅 :xià,裂缝。
7焉:兼词“于此”,到那里。 8 涵澹澎湃:(波浪)激荡冲击。
9 为:形成。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吆如钟鼓不绝。舟 人 大 恐。徐而察之,则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 澎湃而为此也。
“石钟山”探名之旅
“石钟山”探名之旅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 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额坎镗萜之声,与向之噌吆者相 应,如乐作焉。
② 空中:中间是空的。
4 额坎:kuǎnkǎn, 击物声
6 向:之前的。
8 焉:语气词。
1 当:处在(某地)。
3 窍:窟窿。
5 镗 :tāngtà,击鼓声
7作:起,翻译为演奏。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噌吆者,周景王之
无射也,额坎镗萜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 余欺也!”
1 因:于是。 2 识:通”志”,记住,知道。
3 之:代下文典故。4不余欺:不欺余,宾语前置。
“石钟山”探名之旅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 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 打它,碎砼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 到断壁下面。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 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 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 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 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 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 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额坎镗的声音,同先前噌吆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 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 那噌吆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额坎镗萜的 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译文
“石钟山”探名之旅
“石钟山”探名之旅
问题一:作者为何记叙“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之事
是对“扣而聆”之的照应。说明李勃的“扣石发声说” 深入人心,具备一定影响力;“余固笑而不信也”,进一
步表明了作者不从俗轻信的质疑求实态度。
“石钟山”探名之旅
问题二: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干尺,如猛
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效果
描绘了一幅阴 森恐怖、冷清 凄厉的景象
角度
高低兼具 远近结合 动静皆有 形声相映
修辞
比 喻 夸 张 拟 人
“石钟山”探名之旅
问题三:作者为何么要描写这幅月夜绝壁图
内容上,借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景象烘托出探访之不 易,表现出敢于深入险地、深入考察求真的可贵品格;结构 上,为下文提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赤壁之下”张本。
“石钟山”探名之旅
问题四:作者在这种恐怖的环境有何发现 他找到“石钟山”得名 的原因了吗
发现二
舟行至两山间,将入港口,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 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 款坎镗之声,与向之噌吆者 相应,如乐作焉。
发现一
大声发于水上,噌吆如钟 鼓不绝..徐而察之,则山下 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 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得名原因:山石穴罅、中空大石因水石激荡发出声响,“石钟山” 之名与山形水势有关联。
“石钟山”探名之旅
问题五:考察到得名之因后,作者为何提起“无射”“歌钟”
原因二
意在表明石 钟山发出的水声 悦耳,不仅有深 沉的旋律还有宏 大的气势。
原因三
以美妙音乐 声的联想表达作 者经过艰辛探究 获得真相的喜悦 和兴奋。
原因一
是为了以钟 声喻水石相击之 声,说明山有钟 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
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 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1目:名词作状语,亲眼。 ② 耳:名词作状语,亲耳。
3 臆:名词作状语,凭主观。 4 殆:大概。
5 此世所以不传也:判断句。
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啊。
“石钟山”探名之得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 陋者:浅陋的人。2 乃:竟然。③ 斧斤:斧头。
4其实:古今异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
5 是以:因此。
“石钟山”探名之得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
或没有,可以吗 丽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 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 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 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 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 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丽道元的简略,
嘲笑李渤的浅陋。
译文
“石钟山”探名之得
“石钟山”探名之得
问题—: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以后,悟出什么道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强调了反对主观臆断、倡导实地调查的求实精神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 下,故莫能知
缺乏去实地考察的决心勇气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 为得其实
缺乏对表象的深入探究
(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
缺乏对考察结论的具体阐发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缺乏阐明真相的文化素养
“石钟山”探名之得
问题二:长期以来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疑问得不到解决,作者 认为原因是什么
世人不晓石钟命名之故,始失
于旧注之不详,继失于浅人之俗见。 千古奇胜,埋没多少。坡公身历其 境,闻之真,察之晰,从前无数疑 案,一一破明。悦心快目!
清 ·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十一
“石钟山”探名之得
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
1.本文是如何得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意断有无”的呢
本文表面上以游踪(何以要游———游时如何——
游有何思)为线,实际上是以“生疑——解疑——明疑” 为脉,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缘由,体现了“事须目见耳闻,
不可意断其有无”的求实精神。
深度思考
2.苏轼为何要借石钟山的命名缘由和游历经过来表现探求 精神呢
通过亲身实践考察更有说服力,更加真实可感 借此反映苏轼的文学主张:反对空洞说理
告诫苏迈
《 深度思考
3.苏轼感慨“郦元之简”“李渤之陋”,认为已经得到 “石钟山”的命名原因。亦有后人认为苏轼自己的观点也 未必完全正确,你如何看待
·丙午春余过湖口,临渊上下两山,皆若钟形..东坡般涯,未目其麓,故 犹有遗论。
——明 · 罗洪先《石钟山记》
·盖全山内空如钟覆地,面上钟山,亦中多空洞。且山势上锐下宽,似宜 以形论,不以声论。苏子...乃过其门未入其室也。
——清 ·彭玉麟《石钟洞叙》
·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 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 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清 · 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
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
·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有钟之“声” 又具有钟之“形”。
(课文注解)
·人之耳所闻,不若目亲照。耳闻有异同,目照无多少。并弃耳目官, 专用舌口校。不成天下功,止成天下笑。
——邵雍《观物吟四首》
苏轼的“见闻之知”具有时代价值
通篇讨山水之幽胜,而中较李渤、
寺僧、郦元之简陋,又 辨出周景王、 魏献子之钟音,其转折处,以人之疑 起己之疑,至见中流大石,始释己之 疑,故此记遂为绝调。
明 ·杨慎《三苏文范》
深度思考
明确:即使在石钟山得名的考证上苏轼最终是不完全成功的,但就其探 究石钟山得名这件事上,他表现出的求真品格和为求真而不畏危险的勇敢精 神却是当时众多士大夫们永远无法相比的。其次《石钟山记》作为一篇缘事 说理的散文,其写作写作意图不但是从实地考察的角度找出石钟山因何命名 的原因,而是要以此阐发求真证实之必要,倡导一种科学的精神。人们对于 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 释疑,和苏轼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愿亲身实地观察的 精神正是一致的。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其思想的可贵之处。
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
4.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吸郦元之简,而笑李渤 之陋”,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 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 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
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
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 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
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 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 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
深度思考
写作特点
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作者以“疑—察一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而且议论、 记叙层层深入,全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浑然—体。
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来写。第一段提出问题,第 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出结论。
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
写作特点
课文小结
“石钟山” “石钟山” “石钟山”
得名之疑 探名之旅 探名之得
游因一质疑 游历—释疑 有感—悟理
记事说理,层层推进,结构严谨,既有文笔之妙,又有理性之光
苏轼从探寻石钟山命名由来的过程中,能够更细致具体地体现“目见耳 闻”的求真精神,这样的说理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启迪读者践行。同时, 这样的写法也是基于苏轼的文学主张和“借题发挥”的创作心理。
课程作业
结合第三单元的六篇文章,探究这些文章中
所涉及的文化观念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