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点与线的魅力 配套教学设计(10)

文档属性

名称 3 点与线的魅力 配套教学设计(10)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1-06 13:13:0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掌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
2、能从生活出发,设计具有美感和独特创意的平面构成作品;
3、激发学生参与生活中的美感体验,培养热爱生活、创造艺术的人生情感;
4、学科拓展与音乐、数学知识链接,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
2学情分析
七年大部分学生已有初步审美能力,他们对大自然中存在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能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点与线的元素。但他们对于身边美的信息量比较有限,不是能特别主动地、积极地去发现探索,需要教师根据生活中的实物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还有个别学生对美术缺乏兴趣,依赖性较强、学习兴趣较低、教师要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重点难点
重点:点线构成的形式法则
难点: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表达一定的情感,各科间的链接。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设问导入
1、设问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1)什么是点?点的特征? (2)什么是线?线的种类? 2、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点线构成的图片,体会当中得美感。 提问: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答:共同的造型元素点和线) 师:点与线的构成富有节奏美感、韵律美感。 生:欣赏观察图片,联想身边有关点线所存在的美感。
活动2【讲授】点与线的特征以及构成规律
1、提问:(1)请在教室里找出与点、线有关的物品;
(2)欣赏自然生活中与点、线有关的图例。(课件展示)
2、师生共同归纳点与线的特征。
点:表示位置,没有厚度和宽度是一条线的开始或终点;
线:比较细长的形象称之为线,线是点的移动轨迹。
(学科链接:几何学上线只有长短而无粗细之分。)
点:(1)不同大小,不同形状;
(2)不同数量,不同排列。
线:(1)直线:a垂直线(庄重、上升)b水平线(静止、安宁)c斜线(飞跃、速度);
(2)曲线(柔美):a几何曲线(工整);b自由曲线(有个性);c曲折线(不安全);
3、名作欣赏、让学生尝试找出构成规律。
4、点、线构成的基本形式:a有秩序的构成:如重复、特异、渐变、发射;b无秩序的构成:如聚散、对比。
(展示课件中相关图片让学生欣赏)
活动3【活动】构成的表现与创造
学科链接:康定斯基说:我听到了音乐便看到了色彩。
通过图片展示结合音乐播放,引导学生对范例作品进行欣赏,提示创作要点。
设计意图(听曲联想,感受音乐的节奏,想象各种线条的形象做到视觉和听觉相结合)
活动4【练习】听音乐创作作品
1、播放相关音乐,学生听音乐自主创作,教师巡视辅导。相关音乐例如抒情曲:大调小步舞曲、雨 中漫步;激情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2、评价与反思
(1)作品评价: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作品的灵魂所在,学生互评,教师总结。(2)学生反思自己的作品并提出修改方案。
活动5【活动】总结
学生总结:说说这堂你学到了哪些具体的美术知识有什么感受,在各项活动中你的表现如何?
活动6【作业】课外作业
1、基本要求:用点线进行平面构成设计。(要有点线的大小、长短、粗细、虚实等对比关系和变化) ;
2、较高要求:用点线构成一幅富有情感的作品,给作业作品选一个题目。(例如:雷雨天、晴天、四季花开、海洋、福气、游园、江南、夏夜、春天交响曲等等)。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