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同学们有养动物的经历吗?在喂养动物的过程中,你有怎样的体会呢?不少文人名家都有养动物的经历:丰子恺养白鹅,在苦闷的避难生活中得到了乐趣;季羡林养猫,从猫的习性中获得了“生死感悟”;冯骥才养珍珠鸟,从人与鸟的相处中明白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陈忠实,也有过养白鸽的经历,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我的白鸽》,一起看看他有怎样的体会。
新课导入
18 我的白鸽
“我的”饱含亲切之感,表达对白鸽的喜爱之情,奠定了文章感情基调。
“白鸽”点明本文的写作对象。
1.泛读课文,了解我与两代白鸽真诚相处,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的内容。
2.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白鸽的特点,以及带给作者的心灵触动。
3.树立欣赏动物、亲近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更好地丰富生命体验。
学习目标
18 我的白鸽
第一课时
背景作者 正音释词
任务一:
陈忠实(1942—2016),陕西西安人。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夭折》,长篇小说《白鹿原》,散文集《生命之雨》《告别白鸽》等。其中《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本文原题为《告别白鸽》。
走近作者
预习交流
本文创作于1996年8月,后刊载于《大家》第5期。原题为《告别白鸽》,本文只节选了一部分。文章描述的故事是陈忠实在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时发生的。白鸽给了创作中的作者一些放松和慰藉,让作者产生了
触动,并对作者的写作和生命产生了深远
影响。
创作背景
喙 ( ) 幢 ( ) 惬意( )
孵化( ) 隧道( ) 排解( ) 豁朗( ) 漫溢( ) 拗手( )
按捺( ) 蜕变( ) 邋遢( ) 绚烂( ) 骊山( )
南麓( )
qiè
zhuàng
huì
fū
suì
yì
huò
nà
tuì
xuàn
jiě
ào
lā ta
lí
lù
字音字形
蜕变
花木主干挺拔或女子身材修长。文中形容姿态端正美好。
肮脏,不整洁。
惬意
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文中指即将不再存在。
气象万千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亭亭玉立
满意,称心。
邋遢
风烛残年
形质发生改变或转化。
词语理解
默读课文 划分层次
任务二:
按照以下要求默读课文,并完成相关任务。
1.默读时间为5分钟。
2.文章写了“我”和白鸽之间的哪些故事?
3.用“∥”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
1.舅舅送给“我”一对白鸽。
2.“我”给白鸽筑巢并喂养它们,最终获得信任。
3.两只小白鸽诞生。
4.“我”观察小白鸽并喂养它们,幼鸽终于长成。
5.小白鸽在“我”和老白鸽的鼓励下学会飞翔。
文章写了“我”和白鸽之间的哪些故事?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3):写老舅答应送“我”一对小白鸽,“我”耐心地等待着。
第二部分(4—7):写老舅将老白鸽提前送来,“我”在每天不间断的喂食中逐渐获得它们的信赖。
第三部分(8—13):写老白鸽产卵,幼鸽破壳,老白鸽哺育幼鸽的情景伴“我”写作,“我”期待着幼鸽的成长和蜕变。
第四部分(14—17):写幼鸽初长成,“我”震颤、畏怯于它们的本真之美。
第五部分(18—20):写老白鸽第一次带小白鸽飞翔,两代白鸽翱翔于家乡山川上空的情景令“我”陶醉。
用“∥”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任务三:
第1段:我禁不住问:“有白色的没有?纯白的?”
第2段:老舅大约看出我的失望,继续解释说:“那一对老白鸽你养不住……”
第3段:我就等待着,并不焦急……
第4段:出乎我意料的是,一周没过,舅舅又来了,而且捉来了一对白鸽。面对我的欣喜和惊讶之情,老舅说:“我回去后想了……”
品读第一部分
拥有白鸽是“我”的梦想,在拥有白鸽之前,“我”的心情是不断变化的。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体会。
内容品读
得知老舅养着一群鸽子,“禁不住问”有没有白色的,可看出“我”对白鸽的期盼;老舅说“到时候我把小白鸽给你捉来”时,我是失望的;听完老舅的解释我开始“等待”;一周后老舅捉来了一对白鸽,“我”“欣喜和惊讶”;老舅说出送来白鸽的原因后,“我”的心不由“怦然颤动”。
1.细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获得白鸽的信赖的。
品读第二部分
“我在祖居的已经完全破败的老屋的后墙上的土坯缝隙里,砸进了两根木棍子,架上一只硬质包装纸箱,纸箱的右下角剪开一个四方小洞,就把这对白鸽放进去了。……没遍没数儿地跑到后院里,轻轻地撒上一把玉米粒儿。……我于是走开,以便它们可以放心进食。”
先是认真筑巢,接着精心喂养,一步步获得白鸽的信赖。
不是,还有作者自己,白鸽的到来让自己寂寞的生活多了一些鲜活和生机。
2.第6段“这幢已无人居住的破落的老屋似乎从此获得了生气”,“获得了生气”的仅仅是破败的“老屋”吗
指白鸽愿意和“我”亲近,“我”获得了白鸽的信赖。
3.第7段“终于出现奇迹”,这里的“奇迹” 是指什么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①这幢已无人居住的破落的老屋似乎从此获得了生气,我总是抑制不住对后墙上的那一对活泼泼的白鸽的关切之情,没遍没数儿地跑到后院里,轻轻地撒上一把玉米粒儿。
4.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下列精彩语句。
“没遍没数儿”写出“我”去后院的次数之多,“轻轻”写出“我”喂食动作之小心谨慎。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白鸽的关切之情。
②一只白鸽落在我的手臂上,迫不及待地抢夺手心里的玉米粒儿。接着又是扑啦啦一声响,另一只白鸽飞落到我的肩头,旋即又跳弹到手臂上,挤着抢着啄食我手心里的玉米粒儿。
“抢夺”“飞落”“跳弹”“挤着抢着”“啄食”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喂食时鸽子啄食的情景,表现了鸽子对“我”的信赖,以及“我”与鸽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画线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幼鸽啼叫声的细嫩,传达出作者对幼鸽的怜惜之情。
1.作者是怎样描写幼鸽诞生的?找出句子加以赏析。
我站在后院里,先是发现了两只破碎的蛋壳,随之就听到从纸箱里传下来的细嫩的新生命的啼叫声。那声音细弱而又嫩气,如同初生婴儿无意识的本能的啼叫,又是那样令人动心动情。
品读第三部分
表达了作者等待的焦急,以及对幼鸽诞生的欣喜之情。
2.第9段“终于听到了破壳出卵的幼鸽的细嫩的叫声”,“终于”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光溜溜”“光秃秃”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幼鸽的丑陋,烘托作者期盼白鸽成长的急切心情。
揣摩第11-14段对小白鸽一丑一美形象的描写:
第11段:哦!那是两只多么丑陋的小鸽,硕大的脑袋光溜溜的,又长又粗的喙尤其难看,眼睛刚刚睁开,两只肉翅同样光秃秃的,它俩紧紧依偎在一起,静静地等待母亲或父亲归来哺食。
品读第四部分
“惊异”“稚气”等生动形象地写出幼鸽的灵性,“让人联想到刚刚挤出的牛乳”凸显了白色羽毛的漂亮,表达了作者对幼鸽的喜爱、赞美,对生命的尊重。
第14段:我无意间往墙上的纸箱一瞅,两只幼鸽挤在四方洞口,以惊异稚气的眼睛瞅着正在地上啄食的父亲和母亲。那是怎样漂亮的两只幼鸽哟,雪白的羽毛,让人联想到刚刚挤出的牛乳。
18 我的白鸽
第二课时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的白鸽》这篇课文,重点梳理了故事情节,品析了文章的前四部分。这节课,我们品析课文最精彩的第五部分,进一步感受白鸽的特点,以及带给作者的心灵触动。
学情回顾
接读课文 分析讨论
任务四:
1.第16段作者再次描写幼鸽的“美”,找出语句加以赏析。
思考:作者面对幼鸽的“本真之美”,心灵受到了怎样的触动
品读第五部分
①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瞅瞅我又瞅瞅在地上啄食的老白鸽,胆怯的眼光如此显明,我不禁笑了。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
动作、神态描写 , “转来转去”“瞅瞅”写出幼鸽的机敏和胆怯;纯白如仙女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作者对幼鸽纯洁的欣赏。
这种“本真之美”,让人反思自我,让人敬畏自然,让人心灵涤荡。
②这种美如此生动,直教我心灵震颤,甚至畏怯。是的,人可以直面威胁,可以蔑视阴谋,可以踩过肮脏的泥泞,可以对叽叽咕咕保持沉默,可以对丑恶闭上眼睛,然而在面对美的精灵时却是一种怯弱。
2.第19-20段写“我”和老白鸽一起驯飞小白鸽,找出精彩语句加以赏析。
①两只老白鸽就绕着房子飞过来旋过去,无疑是在鼓励它们的儿女勇敢地起飞。
运用动作描写和拟人手法,强化老白鸽的示范动作,寄予老白鸽对幼鸽的无限希望。
②果然,两只小白鸽起飞了,翅膀扇打出啪啪啪的声响,跟着它们的父母彻底离开了屋脊,转眼就看不见了。
运用叠词和细节,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白鸽的勇敢起飞。
③我的白鸽正从东边飞翔过来,沐浴着晚霞的橘红。沿着河水流动的方向,翼下是蜿蜒着的河流,如烟如带的杨柳,正在吐穗扬花的麦田。四只白鸽突然折转方向,向北飞去,那儿是骊山的南麓,那座不算太高的山以风景和温泉名扬历史和当今,烽火戏诸侯和捉蒋兵谏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对面。两代白鸽掠过气象万千的那一道道山岭,又折回来了,掠过河川,从我的头顶飞过,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开阔的天空。
借助白鸽由东折北的飞翔路线,引领读者感受那迷人的山川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饱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爱恋,对拥有两代白鸽的喜爱,对小白鸽能自由飞翔的自豪之情。
既指我眼中自由飞翔的两代白鸽;又指像白鸽一样迷人、令我陶醉的家园。
3.第20段,“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一句中“白鸽”有哪些含义?
对白鸽的喜爱、赞美之情;
对白鸽飞翔于故乡山原河川上空景象的陶醉;
看到小白鸽第一次飞上天空时的激动心情;
对生命成长的感叹;
对小白鸽能够独立飞翔的骄傲、自豪。
4.“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任务五:
1.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本性,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白鸽的本性。
老舅大约看出我的失望,继续解释说:“那一对老白鸽你养不住,咱们两家原上原下几里路,它一放开就飞回老窝里去了。”
从老舅的话中可知,白鸽无论离家多远多久,都能千方百计地飞回老巢。这充分体现了白鸽依恋故巢的品质。
合作探究
作为父母,老白鸽“轮番飞进飞出”“显然都瘦了”,觅食喂养,不辞辛苦。这充分体现了白鸽爱子、尽责的品质。
我几乎同时发现,两只白鸽轮番飞进飞出,每一只鸽子的每一次归巢,都使纸箱里欢闹起来,可以推想,父亲或母亲为它们捕捉回来了美味佳肴。
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我在往地上撒下一把玉米粒儿的时候,两只白鸽先后飞下来,它们显然都瘦了,毛色也有点儿灰脏有点儿邋遢。
“白鸽”的美好寓意包括和平、友谊、圣洁、忠诚、希望和自由,鸽子还是一种非常恋巢的动物,所以它还象征着顾家和回归。
以《我的白鸽》为题,既点明了文章的描写对象,又表达了对白鸽的喜爱和赞美,含蓄地写出了自己的生命情怀和人格追求。
2.课文以《我的白鸽》为题,有什么深意?
探讨白鸽在文中的象征意义:片段欣赏
回家 回家
陈忠实
我走过一些名山大河,多是以观赏的眼光去看的,新鲜的惊喜是自然发生的,也曾把那种感受诉诸文字。然而,那些感受完全区别于面向眼前这条灞河的沉静心态。这是家园。
其实,无论有事无事,就是想在那个曾经生活过50多年的屋院里坐一坐,到门前的灞河沙滩上遛一遛,似乎心理上的某些亏缺就获得了补偿。这种感受只有在这一方小小的地域才会发生,回家走走就成为永无遏止、永无满足的欲念潜存心底。
这是冬天,我又漫步在灞河边上,冷风飕飕,河水清透见底,我的心里愈加沉静。我走过一些名山大河,多是以观赏的眼光去看的,新鲜的惊喜是自然发生的,也曾把那种感受诉诸文字。然而,那些感受完全区别于面向眼前这条灞河的沉静心态。这是家园。回归家园所发生的沉静心态,是在家园之外的别处不曾有过的。
哦,我的家园。
拓展延伸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生命的智慧无非是以一颗纯洁仁爱的心,来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升华生命。尊重生命,才能建立出和谐社会,和谐的生活环境。
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喜悦和满足感,找到自己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本文通过写“我”与四只白鸽相伴相依的一段经历,表达了“我”对白鸽的喜爱和珍视、对家园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命的尊重和追求。
主旨归纳
1.时间顺序,条理清晰
通过“一周没过”“那天早晨”“又是一个堪称美丽的早晨”“这一天”等时间,娓娓道来,毫无斧凿之迹,同时清晰地串联起一个个小故事,使文章条理清晰。
2.关注细节,情感真挚
文中对白鸽的描写生动细腻,形神兼备,如对白鸽啄食的描写、对幼鸽初生形态的描写,生动形象;文章字里行间饱含作者的真挚感情,如“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和赞美。
写法借鉴
《我的白鸽》通过描绘作者与两只小白鸽的日常互动,表现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赞美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成长的感叹。
本课小结
万物有灵且美,自然界的动物或雄壮威武,或柔美秀丽,或憨态可掬,每一种都展现着独特的魅力。它们的存在让整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也让人类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和奇妙。因此我们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
学会欣赏它们的美,感受它们的灵性,
尊重和保护动物。
教师寄语
以时间顺序写一篇作文:记录你曾经养过植物或动物经历、感受。
要求:500字以上
仿写课文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 《我的白鸽》同步检测
(满分:40分 时间:4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 下列词语中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惬意(qiè) 平庸(yōng) 焦急(jiāo) 亭亭玉立(tíng)
B. 愉跃(yuè) 邋遢(lā) 怦然(píng) 风烛残年(zhú)
C. 蜕变(duì) 鸟喙(huì) 铃听(líng) 不无遗憾(hàn)
D. 蜿蜒(yán) 排解(jiě) 胆惬(qiè) 按捺不住(nài)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棵参天大树,是瑰丽汉语中的精华。 已越千年,人们 能在诗词的字里行间,寻得 辞藻背后的丰沛情感,窥见绵密韵律织就的 。
A. 如果 也 简练 风云变幻 B. 如果 也 凝练 气象万千
C. 虽然 仍 凝练 气象万千 D. 虽然 仍 简练 风云变幻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挫折使人性格坚韧。人人都会遇到挫折,遇到的挫折越多,那么战胜挫折的情绪就越激昂。因此,当遇到困难时,你不会退缩,你会勇于克服;当遇到失败时,你不会放弃,你会从头再来;当遇到苦难时,你不会抱怨,你会敢于战胜。挫折让你能够更顺利地走向成功,使你的性格坚韧。挫折的确是人生的财富一笔。
A. 加点词“坚韧”“遇到”“苦难”词性相同。
B. “你会勇于克服”“你会敢于战胜”两句中的“勇于”和“敢于”是近义词。
C. “那么战胜挫折的情绪就越激昂”一句中的“激昂”是贬义词。
D. 画线句子“挫折的确是人生的财富一笔”的语序不对,应改为“人生的确是挫折的财富一笔”。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我的白鸽》的作者是陈忠实写的。
B. 通过阅读《我的白鸽》,使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
C. 《我的白鸽》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由的向往之情。
D. 能否读懂《我的白鸽》,关键在于我们要认真阅读。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1)两只老白鸽就绕着房子飞过来旋过去,无疑是在鼓励它们的儿女勇敢地起飞。( )
(2)两只白鸽先后停止了扇动着的翅膀,做出一种平行滑动的姿态,恰如两张洁白的纸页飘悠在蓝天上。( )
6.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我的白鸽》的作者是陈忠实,代表作有《白鹿原》等。
B. 古人善用敬辞与谦辞,“贵姓”是敬辞,询问对方姓氏;“敝姓”是谦辞,称自己的姓氏。
C. 鲁迅所写的《五猖会》中,“我”因为最终也没能背出《鉴略》,遗憾地错过了期盼已久的五猖会。
D. 《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胜神洲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拜菩提祖师为师,他的武器如意金箍棒来源于东海龙宫中定海的神铁。
(2)仿照示例,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概述与之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并据此对人物进行评价。(字数在70—90之间)(3分)
孙悟空 唐僧
示例:宋江,私放晁天王。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后,事情败露,官府准备捉拿晁盖。宋江得知后,及时通知了他的心腹兄弟晁盖,晁盖得以做好准备,逃脱了官府的缉捕。这一情节说明宋江是讲义气的人。
7.综合性学习。(10分)
世间万物,和谐相处,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为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中,某班级开展了“关爱生灵”班级主题活动。
(1)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关爱生灵”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一句内容相关的话,作为宣传标语。(2分)
(2)徜徉古诗词,感受美好生活。(4分)
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 ”是自然万物恬静优美画面的生动再现;杜甫的“ ,自在娇莺恰恰啼”是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精美展示;孟郊的“ , ”更是对人世间崇高母爱的高声礼赞。
(3)品生活原味,写心灵悟语。(3分)
一场暴雨袭击重庆,一只叫花花的流浪狗每天上岸搜寻食物,吃饱后冒险游过一公里宽的江面,赶到洪水淹没大半的珊瑚坝孤岛上,给刚出生的四个狗宝宝喂奶。“英雄母亲”花花的光荣名号不胫而走,花花被热心网友评为“感动中国十大动物”之一。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记者后来在珊瑚坝采访时得知,花花和四个狗宝宝已失踪多日了。由于长江边不断出现神秘人士捕杀流浪狗的现象,不少人怀疑花花母子已遭毒手!
请写出你读了上述材料后的感慨。
二、阅读理解(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蚕儿
陈忠实
①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
②他很年轻,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纽扣,站在讲台上,笑着给我们介绍自己:“我姓蒋……”说着,他转过身,从粉笔盒儿里捏起一节粉笔,在木头黑板上,端端正正写下他的名字,说:“我叫蒋玉生。”
③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④有一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了一抱最鲜最嫩的桑叶,扔给风葫芦,就往下溜,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嘴里咸腻腻的,一摸,擦出血了,烧疼烧疼的。我俩站在教室门口。
⑤“脸上怎么弄破了?”他走到我跟前。
⑥他牵着我的胳膊朝他住的小房子走去。这回该吃一顿教鞭了!
⑦走进小房子,他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撕下一块,缠在一根火柴棒上,又在一只小瓶里醮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就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他那按着我的头顶的手使我想到母亲按抚我的头脸的感觉。
⑧“怎么弄破的?”他问。
⑨“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⑩“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
“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说的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后晌,他领着我们满山满沟跑,采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这天早晨,我和风葫芦抱着桑叶,刚走进老师的房子,就愣住了。
老师坐在椅子上发呆,一副悔恨莫及的神色。看见我俩,轻声说:“我对不起你们!”我莫名其妙,和风葫芦对看一眼。
“老鼠昨晚……偷吃了……几条蚕!”
我和风葫芦奔到竹箩子跟前,蚕少了!一指头长的又肥又胖的蚕儿,再过几天该网茧子了。可憎的老鼠!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风葫芦高兴地喊:“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把他装衣服的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一个小方格,把那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
陆续又有一条一条的蚕儿爬上箩沿儿,被我们提上网架。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按捺不住,像个小孩,“这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
第二天,早饭后,上第一节课了。他站在讲台上,却忘了朝我们点头还礼,一只手把粉笔盒儿也碰翻了。
我们挤进老师窄小的房子,全都默默地站着。
他的被卷和书籍,早已捆扎整齐。他站在桌边,强笑着说:“我等不到丝片儿网成了。你们……把蚕儿……拿回家去吧!”说罢,他提起网兜,背上被卷。
后来才听说,老师被调走是有人把他反映到上级那儿了,说他把娃娃惯坏了!
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一点儿先生的架势嘛!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
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个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老师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
(有删改)
8.请以“蚕”为线索,补充学生与老师之间发生的主要事件。(4分)
①“我”因爬树采桑叶养蚕而受伤,老师为“我”上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多年后,“我”把珍藏多年的丝片送给他,老师十分感动。
9.请从修辞和用词两个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6分)
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
10.从“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11.文末写蒋老师“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了”。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3分)
参考答案
一、
1. A
2.C
3.B
点拨:A. “坚韧”是形容词,“遇到”是动词,“苦难”是名词;C. “激昂”应是褒义词;D. 应改为“挫折的确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4.C
点拨: A 项,句式杂糅,应删去“写的”。B 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D 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5.(1)拟人 (2)比喻
6.(1)C
点拨:C项表述和原文不符,最后“我”背出了《鉴略》,去了五猖会。
示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骨精先后变成貌美的女子、老妇、老翁,孙悟空三次识破白骨精的诡计并最终打死了她,但被唐僧误以为滥杀无辜而被赶走。这体现了孙悟空坚持正义、坚定地降妖除魔的形象。
7.(1)示例 ①关爱生灵,从我做起。②情系万千生灵,创建和谐家园。
(2)早有蜻蜓立上头 留连戏蝶时时舞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3)示例 ①英雄母亲,受人尊重;卑劣小人,遭人唾弃。②拥有宽广的爱心,让世界永远充满温馨。
8.②在得知“我”养蚕的原因后,老师与“我们”一起养蚕。③“蚕儿”长大吐丝,老师期待与“我们”一起制作丝片。
9.修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蚕儿吐丝时的色泽、情态。突出蚕儿的可爱,表现了师生看到共同养蚕的劳动成果时的喜悦心情。
用词:运用“爬”“扬着”“摇来摆去”等动词,准确细致地刻画出蚕儿吐丝时情态。突出蚕儿的可爱,表现了师生看到共同养蚕的劳动成果时的喜悦心情。
10.①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使蒋老师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②从学生的角度来叙述,有利于表现学生心目中真正优秀老师的形象,突出蒋老师和蔼可亲的特点。③从学生的角度来叙述,便于表达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和崇敬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11.①回想当年在山村任教的经历,既有获得肯定的快乐,也有受到非议的痛苦。②当年探索、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却未能成功,而感到无奈、感伤和遗憾。③看到自己的学生在能够从事教育工作,并践行自己当年的教育理念而感动。(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 我的白鸽
教学目标:
1.泛读课文,了解我与两代白鸽真诚相处,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的内容。
2.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白鸽的特点,以及带给作者的心灵触动。
3.树立欣赏动物、亲近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更好地丰富生命体验。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作者和白鸽相处的经历,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深刻体会作者在文中融注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美好生命的敬畏和追求,懂得欣赏美、追求美。
教法学法:
指导学生自学法、配合创设情境法、朗读探究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养动物的经历吗?在喂养动物的过程中,你有怎样的体会呢?不少文人名家都有养动物的经历:丰子恺养白鹅,在苦闷的避难生活中得到了乐趣;季羡林养猫,从猫的习性中获得了“生死感悟”;冯骥才养珍珠鸟,从人与鸟的相处中明白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陈忠实,也有过养白鸽的经历,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我的白鸽》,一起看看他有怎样的体会。
二、教学展开
任务一:背景作者 正音释词
1.作者简介。
陈忠实(1942—2016),陕西西安人。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夭折》,长篇小说《白鹿原》,散文集《生命之雨》《告别白鸽》等。其中《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本文原题为《告别白鸽》。
2.背景链接。
1982年开始,陈忠实把妻儿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的祖屋,潜心写作。四年的艰苦写作,陈忠实每天都要经受着各种人物在脑海中的较量,纠结的心情让他额头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般深。1992年,陈忠实终于完成了《白鹿原》这部巨著。
3.正音释词。(PPT)
任务二:默读课文 划分层次
(一)按照以下要求默读课文,并完成相关任务。
(1)默读时间为5分钟。
(2)用“∥”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1.文章写了“我”和白鸽之间的哪些故事?
明确:(1)舅舅送给“我”一对白鸽。
(2)“我”给白鸽筑巢并喂养它们,最终获得信任。
(3)两只小白鸽诞生。
(4)“我”观察小白鸽并喂养它们,幼鸽终于长成。
(5)小白鸽在“我”和老白鸽的鼓励下学会飞翔。
2.用“∥”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写老舅答应送“我”一对小白鸽,“我”耐心地等待着。
第二部分(4—7):写老舅将老白鸽提前送来,“我”在每天不间断的喂食中逐渐获得它们的信赖。
第三部分(8—13):写老白鸽产卵,幼鸽破壳,老白鸽哺育幼鸽的情景伴“我”写作,“我”期待着幼鸽的成长和蜕变。
第四部分(14—17):写幼鸽初长成,“我”震颤、畏怯于它们的本真之美。
第五部分(18—20):写老白鸽第一次带小白鸽飞翔,两代白鸽翱翔于家乡山川上空的情景令“我”陶醉。
任务三: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品读第一部分
拥有白鸽是“我”的梦想,在拥有白鸽之前,“我”的心情是不断变化的。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体会。
明确:第1段:我禁不住问:“有白色的没有?纯白的?”
第2段:老舅大约看出我的失望,继续解释说:“那一对老白鸽你养不住……”
第3段:我就等待着,并不焦急……
第4段:出乎我意料的是,一周没过,舅舅又来了,而且捉来了一对白鸽。面对我的欣喜和惊讶之情,老舅说:“我回去后想了……”
得知老舅养着一群鸽子,“禁不住问”有没有白色的,可看出“我”对白鸽的期盼;老舅说“到时候我把小白鸽给你捉来”时,我是失望的;听完老舅的解释我开始“等待”;一周后老舅捉来了一对白鸽,“我”“欣喜和惊讶”;老舅说出送来白鸽的原因后,“我”的心不由“怦然颤动”。
品读第二部分
1.细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获得白鸽的信赖的。
“我在祖居的已经完全破败的老屋的后墙上的土坯缝隙里,砸进了两根木棍子,架上一只硬质包装纸箱,纸箱的右下角剪开一个四方小洞,就把这对白鸽放进去了。……没遍没数儿地跑到后院里,轻轻地撒上一把玉米粒儿。……我于是走开,以便它们可以放心进食。”
明确:先是认真筑巢,接着精心喂养,一步步获得白鸽的信赖。
2.第6段“这幢已无人居住的破落的老屋似乎从此获得了生气”,“获得了生气”的仅仅是破败的“老屋”吗
明确:不是,还有作者自己,白鸽的到来让自己寂寞的生活多了一些鲜活和生机。
3.第7段“终于出现奇迹”,这里的“奇迹” 是指什么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明确:指白鸽愿意和“我”亲近,“我”获得了白鸽的信赖。
4.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下列精彩语句。
①这幢已无人居住的破落的老屋似乎从此获得了生气,我总是抑制不住对后墙上的那一对活泼泼的白鸽的关切之情,没遍没数儿地跑到后院里,轻轻地撒上一把玉米粒儿。
明确:“没遍没数儿”写出“我”去后院的次数之多,“轻轻”写出“我”喂食动作之小心谨慎。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白鸽的关切之情。
②一只白鸽落在我的手臂上,迫不及待地抢夺手心里的玉米粒儿。接着又是扑啦啦一声响,另一只白鸽飞落到我的肩头,旋即又跳弹到手臂上,挤着抢着啄食我手心里的玉米粒儿。
明确:“抢夺”“飞落”“跳弹”“挤着抢着”“啄食”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喂食时鸽子啄食的情景,表现了鸽子对“我”的信赖,以及“我”与鸽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品读第三部分
作者是怎样描写幼鸽诞生的?找出句子加以赏析。
我站在后院里,先是发现了两只破碎的蛋壳,随之就听到从纸箱里传下来的细嫩的新生命的啼叫声。那声音细弱而又嫩气,如同初生婴儿无意识的本能的啼叫,又是那样令人动心动情。
明确:画线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幼鸽啼叫声的细嫩,传达出作者对幼鸽的怜惜之情。
2.第9段“终于听到了破壳出卵的幼鸽的细嫩的叫声”,“终于”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等待的焦急,以及对幼鸽诞生的欣喜之情。
品读第四部分
揣摩第11-14段对小白鸽一丑一美形象的描写:
第11段:哦!那是两只多么丑陋的小鸽,硕大的脑袋光溜溜的,又长又粗的喙尤其难看,眼睛刚刚睁开,两只肉翅同样光秃秃的,它俩紧紧依偎在一起,静静地等待母亲或父亲归来哺食。
明确:“光溜溜”“光秃秃”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幼鸽的丑陋,烘托作者期盼白鸽成长的急切心情。
第14段:我无意间往墙上的纸箱一瞅,两只幼鸽挤在四方洞口,以惊异稚气的眼睛瞅着正在地上啄食的父亲和母亲。那是怎样漂亮的两只幼鸽哟,雪白的羽毛,让人联想到刚刚挤出的牛乳。
明确:”“惊异”“稚气”等生动形象地写出幼鸽的灵性,“让人联想到刚刚挤出的牛乳”凸显了白色羽毛的漂亮,表达了作者对幼鸽的喜爱、赞美,对生命的尊重。
第2课时
学情回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的白鸽》这篇课文,重点梳理了故事情节,品析了文章的前四部分。这节课,我们品析课文最精彩的第五部分,进一步感受白鸽的特点,以及带给作者的心灵触动。
二、教学展开
任务四:接读课文 分析讨论
品读第五部分
第16段作者再次描写幼鸽的“美”,找出语句加以赏析。思考:作者面对幼鸽的“本真之美”,心灵受到了怎样的触动
①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瞅瞅我又瞅瞅在地上啄食的老白鸽,胆怯的眼光如此显明,我不禁笑了。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
明确:动作、神态描写 ,“转来转去”“瞅瞅”写出幼鸽的机敏和胆怯;纯白如仙女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作者对幼鸽纯洁的欣赏。
②这种美如此生动,直教我心灵震颤,甚至畏怯。是的,人可以直面威胁,可以蔑视阴谋,可以踩过肮脏的泥泞,可以对叽叽咕咕保持沉默,可以对丑恶闭上眼睛,然而在面对美的精灵时却是一种怯弱。
明确:这种“本真之美”,让人反思自我,让人敬畏自然,让人心灵涤荡。
第19-20段写“我”和老白鸽一起驯飞小白鸽,找出精彩语句加以赏析。
①两只老白鸽就绕着房子飞过来旋过去,无疑是在鼓励它们的儿女勇敢地起飞。
明确:运用动作描写和拟人手法,强化老白鸽的示范动作,寄予老白鸽对幼鸽的无限希望。
②果然,两只小白鸽起飞了,翅膀扇打出啪啪啪的声响,跟着它们的父母彻底离开了屋脊,转眼就看不见了。
明确:运用叠词和细节,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白鸽的勇敢起飞。
③我的白鸽正从东边飞翔过来,沐浴着晚霞的橘红。沿着河水流动的方向,翼下是蜿蜒着的河流,如烟如带的杨柳,正在吐穗扬花的麦田。四只白鸽突然折转方向,向北飞去,那儿是骊山的南麓,那座不算太高的山以风景和温泉名扬历史和当今,烽火戏诸侯和捉蒋兵谏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对面。两代白鸽掠过气象万千的那一道道山岭,又折回来了,掠过河川,从我的头顶飞过,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开阔的天空。
明确:借助白鸽由东折北的飞翔路线,引领读者感受那迷人的山川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饱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爱恋,对拥有两代白鸽的喜爱,对小白鸽能自由飞翔的自豪之情。
3.第20段,“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一句中“白鸽”有哪些含义?
明确:既指我眼中自由飞翔的两代白鸽;又指像白鸽一样迷人、令我陶醉的家园。
4.“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明确:对白鸽的喜爱、赞美之情;
对白鸽飞翔于故乡山原河川上空景象的陶醉;
看到小白鸽第一次飞上天空时的激动心情;
对生命成长的感叹;
对小白鸽能够独立飞翔的骄傲、自豪。
任务五: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一)合作探究
1.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本性,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白鸽的本性。
老舅大约看出我的失望,继续解释说:“那一对老白鸽你养不住,咱们两家原上原下几里路,它一放开就飞回老窝里去了。”
明确:从老舅的话中可知,白鸽无论离家多远多久,都能千方百计地飞回老巢。这充分体现了白鸽依恋故巢的品质。
我几乎同时发现,两只白鸽轮番飞进飞出,每一只鸽子的每一次归巢,都使纸箱里欢闹起来,可以推想,父亲或母亲为它们捕捉回来了美味佳肴。
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我在往地上撒下一把玉米粒儿的时候,两只白鸽先后飞下来,它们显然都瘦了,毛色也有点儿灰脏有点儿邋遢。
明确:作为父母,老白鸽“轮番飞进飞出”“显然都瘦了”,觅食喂养,不辞辛苦。这充分体现了白鸽爱子、尽责的品质。
2.课文以《我的白鸽》为题,有什么深意?
明确:“白鸽”的美好寓意包括和平、友谊、圣洁、忠诚、希望和自由,鸽子还是一种非常恋巢的动物,所以它还象征着顾家和回归。
以《我的白鸽》为题,既点明了文章的描写对象,又表达了对白鸽的喜爱和赞美,含蓄地写出了自己的生命情怀和人格追求。
(二)拓展延伸
1.探讨白鸽在文中的象征意义:片段欣赏
回家 回家
陈忠实
我走过一些名山大河,多是以观赏的眼光去看的,新鲜的惊喜是自然发生的,也曾把那种感受诉诸文字。然而,那些感受完全区别于面向眼前这条灞河的沉静心态。这是家园。
其实,无论有事无事,就是想在那个曾经生活过50多年的屋院里坐一坐,到门前的灞河沙滩上遛一遛,似乎心理上的某些亏缺就获得了补偿。这种感受只有在这一方小小的地域才会发生,回家走走就成为永无遏止、永无满足的欲念潜存心底。
这是冬天,我又漫步在灞河边上,冷风飕飕,河水清透见底,我的心里愈加沉静。我走过一些名山大河,多是以观赏的眼光去看的,新鲜的惊喜是自然发生的,也曾把那种感受诉诸文字。然而,那些感受完全区别于面向眼前这条灞河的沉静心态。这是家园。回归家园所发生的沉静心态,是在家园之外的别处不曾有过的。
哦,我的家园。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明确:生命的智慧无非是以一颗纯洁仁爱的心,来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升华生命。尊重生命,才能建立出和谐社会,和谐的生活环境。
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喜悦和满足感,找到自己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三)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写“我”与四只白鸽相伴相依的一段经历,表达了“我”对白鸽的喜爱和珍视、对家园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命的尊重和追求。
(四)写法借鉴
1.时间顺序,条理清晰。
通过“一周没过”“那天早晨”“又是一个堪称美丽的早晨”“这一天”等时间,娓娓道来,毫无斧凿之迹,同时清晰地串联起一个个小故事,使文章条理清晰。
2.关注细节,情感真挚。
文中对白鸽的描写生动细腻,形神兼备,如对白鸽啄食的描写、对幼鸽初生形态的描写,生动形象;文章字里行间饱含作者的真挚感情,如“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和赞美。
三、本课小结
《我的白鸽》通过描绘作者与两只小白鸽的日常互动,表现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赞美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成长的感叹。
四、教师寄语
万物有灵且美,自然界的动物或雄壮威武,或柔美秀丽,或憨态可掬,每一种都展现着独特的魅力。它们的存在让整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也让人类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和奇妙。因此我们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学会欣赏它们的美,感受它们的灵性,尊重和保护动物。
五、作业布置
以时间顺序写一篇作文:记录你曾经养过植物或动物经历、感受。
要求:5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我的白鸽》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鸽的情感。
3.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白鸽特点的方法。
4. 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增强关爱动物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1. 重点:
(1)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白鸽的情感。
(2) 找出文中描写白鸽的细节,分析其作用。
2. 难点:
(1)理解文中某些语句的深刻含义。
(2)如何将作者的情感和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学习过程
【预习案】
一、新知认知
1.作者简介。
陈忠实(1942—2016),陕西西安人。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夭折》,长篇小说《白鹿原》,散文集《生命之雨》《告别白鸽》等。其中《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本文原题为《告别白鸽》。
2.背景链接。
1982年开始,陈忠实把妻儿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的祖屋,潜心写作。四年的艰苦写作,陈忠实每天都要经受着各种人物在脑海中的较量,纠结的心情让他额头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般深。1992年,陈忠实终于完成了《白鹿原》这部巨著。
二、预习任务
1.朗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字音、字义问题。
2.文章写了“我”和白鸽之间的哪些故事?
明确:
3.用“∥”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文中标记)
【探究案】
1.本文记叙了“我”与白鸽相处的经历。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示时间转换的词句,梳理“我”与白鸽之间的事件和“我”情感变化,完成下面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时间 事件 “我”的情感
起始 喂食白鸽 喜爱、关切
那天早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动、欣慰
又是一个堪称美丽的早晨 发现白鸽产卵 欣喜、期盼
这一天 观察初生形态的白鸽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见长成的幼鸽 喜悦、放心
那是一个下午 欣赏墙头落栖的白鸽 震颤、畏怯
黄昏(夕阳绚烂的光线投射过来) 看四只白鸽在家乡的山川上空齐飞 ④____________
2.挖掘白鸽特点。找出文中描写白鸽的语句,在旁边做批注,分析白鸽特点。
(1)①那一对老白鸽你养不住,咱们两家原上原下几里路,它一放开就飞回老窝里去了。
②我回去后想了,干脆让白鸽把蛋下到你这里,在你这里孵出小鸽,它就认你这儿为家咧。
分析:
(2)至于饲养技术,老舅不屑地说:“只要每天早晨给它撒一把苞谷粒儿……”
分析:
(3)①两只白鸽轮番飞进飞出,每一只鸽子的每一次归巢,都使纸箱里欢闹起来,可以推想,父亲或母亲为它们捕捉回来了美味佳肴。
②两只白鸽先后飞下来,它们显然都瘦了,毛色也有点儿灰脏有点儿邋遢。
分析:
(4)哦!那是两只多么丑陋的小鸽,硕大的脑袋光溜溜的,又长又粗的喙尤其难看,眼睛刚刚睁开,两只肉翅同样光秃秃的,它俩紧紧依偎在一起,静静地等待母亲或父亲归来哺食。
分析:
(5)①那是怎样漂亮的两只幼鸽哟,雪白的羽毛,让人联想到刚刚挤出的牛乳。
②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瞅瞅我又瞅瞅在地上啄食的老白鸽,胆怯的眼光如此显明,我不禁笑了。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
分析:
3.探究态度、情感。在作者与白鸽的相处过程中,白鸽对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作者在面对纸箱中白鸽丑陋和纯真美丽两种形象时,情感有什么不同吗?
①白鸽对作者的态度:
挤在洞口探头
飞落到“我”的手臂啄食玉米粒儿
在“我”的掌声激励下先后起飞
②作者不同的情感:
4.作者细致描述了和白鸽的相处。请摘录几例有意味的细节,深入品析,体会文章中个性化的思考和情感表达。
【示例】(1)接着又是扑啦啦一声响,另一只白鸽飞落到我的肩头,旋即又跳弹到手臂上,挤着抢着啄食我手心里的玉米粒儿。
分析:白鸽“飞落”“跳弹”“挤着抢着”“啄食”,这些动作细致而生动地描绘了鸽子争抢着啄食的场景,富有画面感,表现出白鸽对“我”的信赖及“我”与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2)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然而在面对美的精灵时却是一种怯弱。
分析:
(3)我的白鸽正从东边飞翔过来,……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开阔的天空。
分析:
5.飞翔的白鸽引领读者感受了作者家乡迷人的山川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引起作者情感的迸发,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这句话的
分析:
【发散案】
1.生命与生命相遇,常常会创造出美好的时光。两月相处,四鸽齐飞,人生与鸟性的美好或许深深地感染着你。请你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美好瞬间,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谈谈从中获得的感悟。(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燕子在我家的房檐上筑了巢,母燕漂亮的尾羽如同一把黑色的小剪刀,飞翔起来轻巧的身姿又如同一道急速的闪电。那天清晨,我听到叽叽喳喳的叫声,抬头一看,几个小家伙探头探脑地从巢的边缘向外看,原来是一窝小雏鸟!我兴奋极了。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诞生的喜悦,这是生活中难忘的美好瞬间。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与动物相处的经历和感受。
3.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动物的文章,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我的白鸽》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鸽的情感。
3.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白鸽特点的方法。
4. 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增强关爱动物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1. 重点:
(1)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白鸽的情感。
(2) 找出文中描写白鸽的细节,分析其作用。
2. 难点:
(1)理解文中某些语句的深刻含义。
(2)如何将作者的情感和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学习过程
【预习案】
一、新知认知
1.作者简介。
陈忠实(1942—2016),陕西西安人。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夭折》,长篇小说《白鹿原》,散文集《生命之雨》《告别白鸽》等。其中《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本文原题为《告别白鸽》。
2.背景链接。
1982年开始,陈忠实把妻儿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的祖屋,潜心写作。四年的艰苦写作,陈忠实每天都要经受着各种人物在脑海中的较量,纠结的心情让他额头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般深。1992年,陈忠实终于完成了《白鹿原》这部巨著。
二、预习任务
1.朗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字音、字义问题。
huì qiè jiě huò tuì lā ta lí fū pēng
喙 惬意 排解 豁朗 蜕变 邋遢 骊山 孵化 怦然
cí pī ěr dàn yáo líng kàng nà
雌鸽 土坯 诱饵 诞生 美味佳肴 聆听 亢奋 按捺
miè āng áo lù jiàn
蔑视 肮脏 翱翔 南麓 兵谏
2.文章写了“我”和白鸽之间的哪些故事?
明确:(1)舅舅送给“我”一对白鸽。
(2)“我”给白鸽筑巢并喂养它们,最终获得信任。
(3)两只小白鸽诞生。
(4)“我”观察小白鸽并喂养它们,幼鸽终于长成。
(5)小白鸽在“我”和老白鸽的鼓励下学会飞翔。
3.用“∥”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写老舅答应送“我”一对小白鸽,“我”耐心地等待着。
第二部分(4—7):写老舅将老白鸽提前送来,“我”在每天不间断的喂食中逐渐获得它们的信赖。
第三部分(8—13):写老白鸽产卵,幼鸽破壳,老白鸽哺育幼鸽的情景伴“我”写作,“我”期待着幼鸽的成长和蜕变。
第四部分(14—17):写幼鸽初长成,“我”震颤、畏怯于它们的本真之美。
第五部分(18—20):写老白鸽第一次带小白鸽飞翔,两代白鸽翱翔于家乡山川上空的情景令“我”陶醉。
【探究案】
1.本文记叙了“我”与白鸽相处的经历。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示时间转换的词句,梳理“我”与白鸽之间的事件和“我”情感变化,完成下面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时间 事件 “我”的情感
起始 喂食白鸽 喜爱、关切
那天早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动、欣慰
又是一个堪称美丽的早晨 发现白鸽产卵 欣喜、期盼
这一天 观察初生形态的白鸽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见长成的幼鸽 喜悦、放心
那是一个下午 欣赏墙头落栖的白鸽 震颤、畏怯
黄昏(夕阳绚烂的光线投射过来) 看四只白鸽在家乡的山川上空齐飞 ④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白鸽主动飞到“我”的手臂上啄食 ②急切、期盼 ③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 ④陶醉、满足
2.挖掘白鸽特点。找出文中描写白鸽的语句,在旁边做批注,分析白鸽特点。
(1)①那一对老白鸽你养不住,咱们两家原上原下几里路,它一放开就飞回老窝里去了。
②我回去后想了,干脆让白鸽把蛋下到你这里,在你这里孵出小鸽,它就认你这儿为家咧。
分析:老舅的话点明鸽子习性——依恋故巢。
(2)至于饲养技术,老舅不屑地说:“只要每天早晨给它撒一把苞谷粒儿……”
分析:老舅的话说明了白鸽易于喂养的特点。
(3)①两只白鸽轮番飞进飞出,每一只鸽子的每一次归巢,都使纸箱里欢闹起来,可以推想,父亲或母亲为它们捕捉回来了美味佳肴。
②两只白鸽先后飞下来,它们显然都瘦了,毛色也有点儿灰脏有点儿邋遢。
分析:老白鸽轮番为后代捕食,自己却消瘦邋遢,表现了老白鸽爱护后代的特点。
(4)哦!那是两只多么丑陋的小鸽,硕大的脑袋光溜溜的,又长又粗的喙尤其难看,眼睛刚刚睁开,两只肉翅同样光秃秃的,它俩紧紧依偎在一起,静静地等待母亲或父亲归来哺食。
分析:细致描绘初生小鸽丑陋的形象特点。
(5)①那是怎样漂亮的两只幼鸽哟,雪白的羽毛,让人联想到刚刚挤出的牛乳。
②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瞅瞅我又瞅瞅在地上啄食的老白鸽,胆怯的眼光如此显明,我不禁笑了。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
分析:细致描绘了幼鸽长成后漂亮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幼鸽的纯洁、本真之美。
3.探究态度、情感。在作者与白鸽的相处过程中,白鸽对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作者在面对纸箱中白鸽丑陋和纯真美丽两种形象时,情感有什么不同吗?
①白鸽对作者的态度:
挤在洞口探头 充满戒备
飞落到“我”的手臂啄食玉米粒儿 开始信赖
在“我”的掌声激励下先后起飞 形成默契
②作者不同的情感:作者看到初生幼鸽的丑态时提到“那丑陋的形态反而使我更急切地期盼它们的蜕变和成长”,表达了作者急切期盼的心情。而当作者看到幼鸽的“本真之美”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美感体验,幼鸽的纯粹让他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自卑之感,不敢逼视,感到畏怯;体现了作者对小白鸽本真之美的极度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美好生命的敬畏和追求。
4.作者细致描述了和白鸽的相处。请摘录几例有意味的细节,深入品析,体会文章中个性化的思考和情感表达。
【示例】(1)接着又是扑啦啦一声响,另一只白鸽飞落到我的肩头,旋即又跳弹到手臂上,挤着抢着啄食我手心里的玉米粒儿。
分析:白鸽“飞落”“跳弹”“挤着抢着”“啄食”,这些动作细致而生动地描绘了鸽子争抢着啄食的场景,富有画面感,表现出白鸽对“我”的信赖及“我”与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2)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然而在面对美的精灵时却是一种怯弱。
分析:作者先细致描绘了幼鸽的动作和形态,写出其灵性,又将它比作仙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幼鸽的纯洁、本真之美,紧接着细腻描写了作者的联想及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小白鸽的美的极度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美好生命的敬畏和追求。
(3)我的白鸽正从东边飞翔过来,……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开阔的天空。
分析:作者的视线跟随着白鸽,以其飞行路线为线索,先从东边飞来,由上而下,笔触细腻地描绘了夕阳晚照下山水田园的美丽和生机勃勃,衬托了白鸽的美,烘托出“我”愉悦的心情;接着又折转向北飞去,引出著名景点和历史典故,展示家乡的历史文化,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最后又折回,飞向更开阔的天空,引出文章结尾情感的抒发。
5.飞翔的白鸽引领读者感受了作者家乡迷人的山川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引起作者情感的迸发,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这句话的
分析:这里的“白鸽”既指“我”眼中自由飞翔的两代白鸽,又指像白鸽一样迷人、令“我”陶醉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白鸽飞翔于故乡山川上空景象的陶醉,对自己养的小白鸽能独立飞翔的骄傲、自豪。
【发散案】
1.生命与生命相遇,常常会创造出美好的时光。两月相处,四鸽齐飞,人生与鸟性的美好或许深深地感染着你。请你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美好瞬间,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谈谈从中获得的感悟。(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燕子在我家的房檐上筑了巢,母燕漂亮的尾羽如同一把黑色的小剪刀,飞翔起来轻巧的身姿又如同一道急速的闪电。那天清晨,我听到叽叽喳喳的叫声,抬头一看,几个小家伙探头探脑地从巢的边缘向外看,原来是一窝小雏鸟!我兴奋极了。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诞生的喜悦,这是生活中难忘的美好瞬间。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与动物相处的经历和感受。
答案示例:我曾经养过一只小狗,它总是陪伴在我身边,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当它生病时,我十分担心,照顾它直到康复。那段经历让我明白了动物也是有感情的,我们要好好对待它们。
3.如果让你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动物的文章,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
参考答案:可以从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与自己相处的故事以及它给自己带来的感受等方面进行描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