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月光曲》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月光曲》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6 10:2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月光曲》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背景。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3.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幽静、纯熟、清幽、陶醉、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教学难点: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初步学习分辨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
教学方法: 课前预习法、课堂质疑问难法、合作学习法、想象入境法、课后延伸法,让学生在读、思、评、议、悟的过程中学习课文。
教学用具:ppt 音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贝多芬是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简介贝多芬)。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曾写下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谱写的《月光曲》。
2、关于《月光曲》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知道什么是传说吗,也就是民间流传下来的,这个故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3、请同学们拿出手来,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月光曲》这篇课文,来感受音乐的魅力。
4、老师来读一段话(出示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听到的有关《月光曲》的信息。(学生交流)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月光曲》到底是怎样谱成的?师生评议。
2、师:同学们,这个传说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让我们学习完课文再来交流。
出示图片,思考问题
组织讨论“走近”的原因。
(1)贝多芬为什么会走近茅屋呢,谁来读读相关的句子?
(2)走近茅屋他看到了什么?怎样的小路?幽静?(清幽寂静)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之中,看着这样的美景,一段旋律已经在大音乐家的心中酝酿。咱们读好这句话。
(3)他听到了什么?断断续续什么意思?时断时续,一会弹一会停,这首曲子弹得很不熟练)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他就是被这样的琴声所吸引,情不自禁走进了茅屋。
3、组织讨论“走进”的原因。 
贝多芬走进了茅屋, 又听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自由读读这段对话,看看从这段对话中,贝多芬听出了什么?
很穷,贝多芬从哪里听出来的?两个“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很贫穷。
(1)在说这句话时,哥哥是什么心情? 无奈(指名朗读)
(2)无法实现妹妹的心愿,哥哥很无奈一起读---
师:接着,贝多芬又听到了什么?(找出文中相关语句)
“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难道盲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
她为什么要那样说呢?
你认为盲姑娘是个怎样的人?
你从这对兄妹身上,又看出了什么?
我们分角色来读读他们的话,再来体会一下。
师:此时,贝多芬觉得自己应该走进去,必须走进去,那是因为--(2个)-----看到姑娘如此喜爱自己的音乐又如此渴望听到自己的音乐,深深地触动了,觉得自己应该走进去,必须走进去。
4、贝多芬情不自禁地走进去,弹了一首曲子给姑娘听时,此时姑娘有什么感受?
(1)从盲姑娘的话里,你可以看出什么?(不光爱音乐,还懂音乐。)
(2)为什么盲姑娘一听就知道是贝多芬弹得曲子呢?
(盲姑娘,用心听,热爱音乐,很了解贝多芬--熟悉贝多芬的音乐,)
(3)所以说,盲姑娘既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 是贝多芬的知音,难怪盲姑娘可以猜出是贝多芬弹奏的。也难怪会如此的激动,同学们,我们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盲姑娘的激动。(自己练习读一读,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读)
(4)同学们,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她这么激动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难以置信,贝多芬是十分著名的音乐家:两个“您”体会出来的,第一个“您”是猜测,所以声音拉长一些--请你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三、感受艺术美
1、受到盲姑娘的触动,这时候贝多芬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从窗子照进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都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有所触动,他想用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他这时候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本字。联系上文,展开联想,把此时贝多芬心里想的写出来。
2、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很多曲子,他就想为贫苦人民作曲,就想为知音作曲,贝多芬自己也说过,我为什么而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
3、同学们,请听(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shà)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刚才听老师的朗读,哪些画面出现在了你的眼前?
汇报:
(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2)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3)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地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在你读课文的时候眼前是不是也出现了这一幅幅画面呢,在这些画面之中,我们看见月亮就像是一个精灵一样慢慢升上空中,大海也随之汹涌起来。
(4)现在你能简要的说说《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吗?(交流汇报)
四、总结
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一次意外的创作收获。
这段话美吗?回去展开想象好好读一读,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五、作业
兄妹俩今后会怎样面对生活呢?大胆进行设想,写下来。
板书设计
23. 月光曲
走近 很想听 买不起
走进 盲姑娘
弹 知音
再弹 ?
记录 (谱成)
课后反思:
《月光曲》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致力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为后续深入理解课文和感受音乐的魅力奠定基础。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但也有不足之处,我对文本的挖掘不够深入,讨论时间相对较少,导致部分学在分析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背景时,只是简单地引导学生理解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和家境的贫寒,以及贝多芬的同情,没有深入探讨这种背景与《月光曲》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影响了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深刻理解。
改进措施:1. 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自己的讲解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2.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深入地分析文本,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3.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如语调、语速、重音等,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情感,提高朗读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