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第0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素养目标】
1.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通过反复诵读和合作讨论,体会诗歌情感,感受文章意境。
3.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以及深层含义。
4.感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学习他独立傲岸的人格。
【导入新课】
“黄昏时分,夜幕降临,吟着古朴优美的旋律,一轮 明月缓缓升起。放飞心灵沐浴在历史长河中,我们不禁 感慨‘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说到古人 与‘月′这个意象,我们便不禁想到一位伟大浪漫主义 诗人,他与月有着一段难以割舍的情缘。他就是李白。 月′不但伴随李白度过了寂寞又傲岸的一生,也丰富 了他诗歌的殿堂。可以说‘明月′装饰了李白的诗,李 白的诗丰富了明月的内涵。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李白写的与月有关的诗句:
【导入新课】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5)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夜泊牛渚怀古》)
(6)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
正是在这些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李白那浪漫主义的诗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极具浪漫风格且与夜月相关的诗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
wWAWsimjnayiLE
【走近诗歌】
自习目标:1)背诵这首诗歌,积累“信”“或”“拔”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领会作品形象奇特和大胆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3)体会诗人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走近诗歌】 作者简介:李白,字 ,号 。现存诗歌900余首,他的诗歌向 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从中汲 取了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 风 格,素有 之称。他的诗歌具有 的特点。
明确: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奔放飘逸;想象丰富;色彩绚丽; 形式多样。
【走近诗歌】
解题:1.吟:本指吟咏、作诗,后为诗体名。和“歌” “行”相仿,其音 节格律较自由,有五言、七言、杂言等,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 《梦游天姥吟留别》。
2. 留别:临行赠言。 “送别诗”和“留别诗”都写离别时的离愁别绪;送别 诗是送者所作,留别诗是离者所作。
【走近诗歌】
写作背景:天宝二年(743),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 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42岁了,满以为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 理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 安。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 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 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胸中 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走近诗歌】
名家点评:(1)《梦游天姥吟》胸次皆烟霞云石,无分毫尘浊,别是一副言 语,故特为难到。——明代诗评家桂天祥
(2)恍恍惚惚,奇奇幻幻,非满肚皮烟霞,决挥洒不出。——明代诗人、文 学批评家郭潜
(3)“飞度镜湖月”以下,皆言梦中所历。一路离奇灭没,恍恍惚惚,是梦 境,是仙境(“列缺霹雳”十二句下)。托言梦游,穷形尽相以极“洞天”之奇 幻;至醒后,顿失烟霞矣。知世间行乐,亦同一梦,安能于梦中屈身权贵乎 吾当别去,遍游名山,以终天年也。诗境虽奇,脉理极细。——清代诗人、 学者沈德潜
【走近诗歌】
朗读正音: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走近诗歌】
朗读正音: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走近诗歌】
朗读正音: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赏析诗歌】 内容探究一 梦生
1.文章那一段交代了写作缘由
明确:第一段。
【赏析诗歌】
2.文章交代了天姥山什么特点
>明确:高,横可蔽日,纵可连天。高峻雄伟。 手法:夸张、对比:五岳和天姥山对比
铺垫、陪衬:以虚写实,使诗歌一开始就带 上一层神奇色彩。
【赏析诗歌】
【赏析诗歌】 内容探究二 入梦
1.梦境部分可以分为几个画面 每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1)月夜渡溪:清幽寂静
我想依据越人的介绍,梦游吴越,一夜之间就飞过 洒满月光的镜湖。湖光月色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美 丽的剡溪。谢灵运住过的地方现今还在,清清的溪水 荡漾,猿猴的啼声凄清。
【赏析诗歌】
1.梦境部分可以分为几个画面 每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2)日间登山:壮美奇绝
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身子登上直入云 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还 听到空中天鸡的鸣啼。山岩重叠,不知道拐了多少弯, 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赏析诗歌】
wwWirjo
1.梦境部分可以分为几个画面 每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3)夜间景象:离奇险怪
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 石和泉水中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黑云沉沉 啊将要下雨,水波摇动啊升起烟雾。
【赏析诗歌】
1.梦境部分可以分为几个画面 每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4)神仙洞府:壮丽辉煌
电闪雷鸣,山峦崩塌。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 打开。青色的天空广大无边望不见底,日月照耀着金银 筑成的宫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云中的神仙啊 纷纷降下。老虎弹奏瑟啊鸾鸟驾着车,排列的仙人啊象 麻一样难以数清。
【赏析诗歌】
【赏析诗歌】
内容探究三 梦因
1.“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此”指什么
>明确:指上节所写的梦境如烟,瞬息即散。这表 明了作者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和 伤感情绪。“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 矛盾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课文详解】
Wrnwsj Yg oo
2.“古来万事东流水”一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明确: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深沉感慨, 这同时也表明,浪迹山水,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寻仙问道,正是为了心灵的抚慰。
【课文详解】
3. “且放”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一方面,放鹿青崖、骑访名山反映了诗人 与现实的对立,对恶势力决不妥协;另一方面, 也表现出诗人放达的情怀和逃避现实的态度。
【课文详解】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
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性格 在全诗起什么作用
明确:①傲岸性格,表现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 蔑视权贵的精神。②是“诗眼”,起了揭示主题 的作用。
【课文详解】
【背诵诗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诗风代表作之一,历来各种唐诗 选本或李白诗作选本都将此诗收录其中,这首诗想象丰富、意象 奇特,意境雄浑,变幻莫测,历代诗文名家多有评述。题中虽有 “留别”二字,但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 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人们在分析这首诗,都认 为神奇瑰丽的梦中仙境是李白所向往的理想世界,是诗人对自由 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反讽。
【点评诗歌】
这首诗歌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品诗才横溢,堪 称绝世名作。希望大家通过对这篇课文的自学,学会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鉴赏方法, 体会诗人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从表面看,这是一首游仙诗,它的主 体部分(“云青青兮欲雨...仙之人兮列如麻”)是关于神仙世界的描写;但诗人的
游仙之念决不同于那种完全置身于世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向往这个世界,是因为他厌 恶眼前的黑暗的现实世界。这一点,诗人在诗尾有明确的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才是全诗的主旨。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追求个性解放和蔑 视权贵的精神。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