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6 13:0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情境,最终能够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通过品析诗歌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素养要求
《古代诗歌四首》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分别是曹操的《观沧海》,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景一物总关情,本单元所选的篇目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作者把自己的情志与身外的世界互动,从而呈现出了独特的生活姿态。本单元的诗文,就是要训练学生感受美景品味语言以及朗读美文的能力。本课选录的四首古诗,体现了景物之美,声韵之美,语言之美,长于吟诵、激发想象、陶冶情操,是非常好的训练素材.
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是:语言的建构与应用、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前三个维度,古诗文教学有独到的优势。本课四首古诗放在一起,这四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特质?我们可以利用本课的资源,进行初步整合,渗透思维训练。
本课是初一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课古诗,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不少古代诗歌,其学习方法较为简单,以朗读和背诵为主,对诗歌大意有初步的认知,而对作品的艺术特点缺乏了解.所以本课的教学要有别于小学教学,在诵读为主要手段使学生感知诗歌大意的层面基础上,要更进一步,使学生对诗的情境有所体认,对诗的思想内容有所感悟,对艺术手法有所领悟。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情,浸润于古典作品中,收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学习《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 jié(碣)石 sǒng zhì(竦峙)
水何dàn dàn(澹澹) xiāo 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耸。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点。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袁术,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壮。
5。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下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高耸陡立。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交流点拨】这首诗写出了3层意思。
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将北征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三)深层探究
1。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
【交流点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联想日月星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交流点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学习《次北固山下》
导入
同学们,乡愁,自古便是古典诗歌中永恒的主题,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思乡的诗句呢?(教师引导学生背背思乡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那寄寓明月中的乡愁;“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是张籍那藏在家书中的乡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在春日的乡愁。而今天,我们将走近唐代诗人王湾,去感受、去理解,他笔下的乡愁,又是如何呢?
一、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一)教师展示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学生在教材上勾画、补充.
王湾,唐代诗人,河南洛阳人。《全唐诗》存诗十首,最出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王湾是北方人,一生“尝往来吴、楚间",《次北固山下》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在江苏镇江的北固山时写的。时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油然而生思乡愁绪.
二、反复吟咏,整体感知
(一)读准字音
(二)读准节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三)学生思考:诗人都看到了那些景物,触动了思乡之情呢 学生圈点。
预设:青山、行舟、绿水、潮、帆、归雁……
【过渡】这些景色,又是如何体现出乡愁的?我们一起来逐句读读,体会一下吧。
三、品读诗歌,理解乡愁
(一)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学生结合注释,描绘画面
预设: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船在绿水之中.
2.学生思考:“客路” 在青山外,作者是看不见的,为什么开头提到“客路”
明确:客路,即旅人前行的路。表明船到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学生结合注释,描绘画面
预设: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2.同桌交流:该联的炼字一直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说一说。
我认为“ ”字词用得好,因为 。
提示:炼字:解释含义+ 描绘画面 + 品味效果
预设:“阔":广阔浩渺的样子.展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悬”: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小结】这里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赏析诗歌的方法,即炼字法.解释字的含义,描摹诗歌的画面,品味字的效果.
【过渡】平野开阔,春潮涌流,这是多么壮丽的画面,大家不妨闭上眼,听老师读一读,想象一下这画面…… 带着对画面的理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学生齐读,教师朗读指导.
(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学生结合注释,描绘画面
预设: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未逝,江面已显露春意。
2.教师提问:既然是“红日从海上升起",为什么王湾要用“生”,而非旭日东升的“升”,这两个字能否替换
明确:不能。“生”,含有“生长于”“孕育于”之意,采用了拟人手法,将“海日”人格化了,因此比“升"更好。
同样,后文的“入"也一样,含有“进入,降临”之意,采用了拟人手法,将“江春”人格化,,赋予了它人的情思。
3。小组交流:明代诗论家胡应麟评价该联时说:“形容景物,绝妙千古。",除了炼字之外,这句诗还妙在何处,它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明确: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蕴含着新旧更替是自然规律,旧事物孕育新事物,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小结】“形容景物,绝妙千古”:①妙在炼字的巧妙,“生”和“入”字运用了拟人手法……②妙在哲理的抒发:旧事物孕育新事物,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蕴含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力量.
【过渡】 海日驱走黑暗,新年送走旧年,江南春早,带着这样的振奋,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
4。学生齐读,教师朗读指导。
【过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可是诗人依旧漂泊在外。岁月匆匆,征程漫漫,怎不叫人顿生乡思呢?因此,他在尾联自然而然地感叹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明确:与首联“客路”“行舟”遥相呼应,点明思乡主旨。
1。学生自由发言:假如你是王湾,你会让北归的大雁,传达些什么呢?
示例:大雁啊大雁,你快快飞,早日将我的家书送往洛阳的亲人,我早已归心似箭!
【过渡】带着这样归家的期盼和热切,我们一起来读读诗的尾联.
2.学生齐读,教师朗读指导。
3.教师补充“鸿雁传书”的典故,并讲述苏武牧羊的故事,并拓展古代的信使都有哪些?
四、归纳总结,感悟乡愁
教师结合课件的板书进行总结。
结语
同学们,“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无论何时,无论穷达,乡愁,一直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共通的情感.或许,这便是《次北固山下》千古流传的原因吧。带着这份对乡愁的体悟,我们再次有感情地背一背这首诗。(生齐读)
第二课时
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
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导入
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古代尊右卑左,用标题中的词形容他的降职是“左迁”。降职原因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与王昌龄是好友,听说了王昌龄贬谪的消息,便写下了这首诗。
二、整体感知诗意,强调字形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你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杨花:柳絮,所以是木字旁。早在《诗经》中就把柳树和杨树合称为“杨柳",也有传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挖通济渠,在堤坝的两侧种植了大量的柳树,不仅如此,他还兴趣盎然地御笔亲书,将自己的姓赐给了柳树,所以柳树从此就姓“杨”了。强调杨花是柳絮。
落:上下结构。
闻道:闻:听,但闻人语响。道:说,常言道。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与:给.“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直:三横
夜郎:不要写成“朗”.夜郎自大:汉代西南邻国中,夜郎国(在今贵州西部)最大。夜郎国的国君问汉朝使臣道:“你们汉朝大呢 还是我们夜郎国大呢?”殊不知,夜郎国还不及汉朝的一个郡县的大小。(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后来用“夜郎自大"比喻妄自尊大。
三、品读诗歌
1、全诗有一个字表明了李白得知“王昌龄左迁龙标”时的心情。
2、什么事件让李白心生忧愁?用原句回答.
五溪:东汉大将马援曾率兵与湖南一带的少数民族作战,结果在五溪之间遇到了瘴气(传说中荒凉地带有毒的气体,人畜遇之皆死)。士兵们纷纷病倒,马援当时年龄已经很大,最后也病死于军中。他还写下了一首诗:“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马援《五溪深行》)
可见,五溪是一个极其荒僻,极其令人恐惧的地方。并且,这里是王昌龄之行的终点吗?
(不是,“过”说明只是经过,王昌龄的归程还不知在哪里,也不知道他这一路上还要行经过多少个“五溪”。李白对此深深担忧.)
3、李白是什么季节得知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消息的?
暮春时节.这个时节有哪些景物特征
杨花落尽:诗人们常常以杨花来表现春天,当杨花落尽时,也代表着一年中最美好的春天就要消失,最繁华的春景也要散尽,让人心生惆怅。例如,苏轼《水龙吟》“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观察杨花的图片:小而轻。飞起来的时候飘忽不定。“杨花”的特点让你联想到谁?(王昌龄)
①个人的力量非常薄弱,无力与大环境抗争.②现在的他漂泊不定,就像杨花一样没有根,漂泊无依。③就像人的命运一样变化无常。
子规:就是布谷鸟、杜鹃。观察子规的图片,杜鹃啼血: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望帝啼鹃: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所以子规这个意向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悲苦)
子规的叫声像在叫“不如归去”,常常引起人的思想愁绪。联想到王昌龄在声声杜鹃啼叫中贬谪,李白心中________________。
小结:全诗的第一句不仅交代了时间,描写了景物,更借着景物描写抒发了对好友的______________。(同情、担忧)
4、李白是如此同情好友,他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表示对好友的关怀呢
可以时常寄信、多寄一些生活用品或钱...
这些能时时相伴在好友的身边吗?
李白选择了将愁心交给明月。为什么是明月而不是别的?
补充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张九龄是岭南人,长期在长安为相,相像家乡海上明月初生,虽然自己与之相离万水千山但可以一齐共看明月.白居易当时身处于战乱之中,虽然与兄弟姐妹分居五处,但也可以共看明月.
  无论天涯海角,都能看到什么?(明月)
  而这轮明月上还寄托了什么 (诗人的那份思念之心)
  这份思念会与王昌龄相伴到何时?(“夜郎西”,就是王昌龄所赴之处,也同样是荒僻之地。也就是说,无论王昌龄走到天涯海角,诗人的这份思念都不会离他而去。
  总结:王昌龄在一个悲凉的季节离去,踏上未知的前程,但李白的这份永不离弃的情谊,会给他带来什么?(让他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这句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四、总结
这首诗虽然语言平实,但因其典故的运用,意象的象征,使诗歌的内涵大为扩大,让我们时隔千年仍能感受到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担忧与赤诚。
学习《天净沙·秋思》
一、解题导入,明确重点
同学们,每个朝代的文学创作都各有巅峰和特色,唐代诗歌达鼎盛,宋词元曲也很出名,前面我们学习了唐代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元曲中的“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艺术声誉很高,被誉为“秋思之祖"。先来看题目。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诗歌的内容往往与题目有关,“秋",是“秋天”,“ 思",是思绪,情思。这个题目说的是“秋天的情思、思绪”,或者说是“由秋天引发的思绪和情思”。总的来说,“秋”和“思"是有关系的.我们学习这首诗,先要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思和思绪,再要理解写的“秋”与表达的“思”的关系。图片二、朗读指导,体会情思
二、师生朗读,读出感情
1。教师范读(配音)
2.生齐读
教师朗读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运用节奏、语速、语调、轻重等朗读技巧来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问题设计:
(1)同学们通过朗读,体会出了什么情思和思绪
预设:忧愁,悲苦
(2)从那句或那个词看出来这种情感?有直接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和词语吗
明确:断肠人
资料补充: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
(3)这里的“愁苦”是一种怎样的愁苦?或者说是什么引起的愁苦
明确:断肠人在天涯
“在天涯” “天涯漂泊”。这种漂泊之感引发的愁思,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常见的主题,甚至成为了古代诗歌的一个母题,它有一个固定的名称,被叫着“羁旅愁思”。
三、赏析写景,品味意象
问题设计:
(1)那么,在这首诗中,“羁旅愁思"是怎样表现的呢?与“秋”有什么关系呢?诗歌写了“秋"没有
明确:没有“秋”的字眼,但写了秋天的景物.
(2)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受?
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这句话给你们怎样的感受呢
预设:枯是什么意思?枯萎的、衰败的藤蔓.老是将老的树.昏,黄昏,昏鸦,课下注释里解释是“黄昏时归巢的乌鸦”。给人以凄凉之感。
我有一个问题,黄昏时乌鸦归巢,让我看来应该是一种很温馨的景象,比方说你放了学,爸爸妈妈下了班,迎着落日的余晖高高兴兴回家,不是很温暖的吗?怎么会有凄凉之感呢
生:这个作者应该会触景伤情的吧,因为乌鸦都能归巢,他却回不了家啊。
师:很好,你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乌鸦归巢在别人眼里可能没什么,可是在诗中的“断肠人”眼里,却会触景伤情,同样的景物,在不同心情的人看来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色彩。
第二句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感觉挺温馨的啊.
预设:刚才说“昏鸦”的时候不是说在“断肠人”看来黄昏时归巢的乌鸦使人触景伤情吗?我感觉这里应该也是同样的道理,小桥流水人家,的确是温馨的,但是这种温馨的景象会引起漂泊的旅人更大的伤感。图片
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更给人以悲伤的感觉.
预设:让我们想象一下,在一条长长的破败没有人烟的古道上,一匹没精打采的瘦马驮着一个心情很差的瘦人,更何况,还有西风吹来——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是西风 (西风就是秋风)
第四句,“夕阳西下”
预设:在这首小令的前三句,作者用了三组非常典型的秋景来渲染自己的悲凉情感,到了第四句,作者又用一个“夕阳西下"把所有的这些景物都放到了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里。
预设:一个旅人,远离家乡,已经走了很长的路,眼看着夕阳渐渐沉下去,却又不知道今晚能够在哪里停留,更不知道自己将要走向哪里,此情此景,让人实在太伤感了!
(3)我们来看看上面描写的意象,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用一个词来概括(凄凉)总来说,写的都是“凄凉的秋景”
那么,这种“凄凉的秋景”与作者要表达的“羁旅愁思"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就要联系这首诗的整体意境来欣赏.
四、研读写法,情景交融
欣赏诗歌,首先要品味一个个意象,但还要把这些意象通过想象组合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意境.意境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整体生活图景。下面我们来看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意境
学生活动:
填一填,把诗中的这幅画面完整地描绘出来。
示例:晚秋的黄昏,残阳冷照。大地一片萧索落寞,四围更是一片凄凉:枯萎的藤条有气无力地缠着老树,却像缠在我憔悴的心上,听着一只立着枝头落魄的乌鸦的哀鸣:一弯浊水带着幽微的生命气息,潺潺地从桥下流过,流进一户炊烟袅袅的人家。那,一定是个其乐融融的温馨幸福的家庭吧!可是我这个远离家人、远离故里的可怜的人儿啊,却只有古道、西风、瘦马相伴,流浪在叫人心碎断肠的天涯!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从情思体会入手,欣赏了诗歌所描绘的景物意象,分析了景物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思,从而把握整首诗歌的意境。这是我们解读欣赏诗歌的一般路径。同学们以后可以学习这种阅读方法来自己解读和欣赏诗歌.图片
六、作业布置
必做:背诵全诗。
选做:
1。根据你的理解,发挥想象,将这首小令扩写成一篇文章;
2.课外阅读白朴的《天净沙·秋》,从写作特色上与马致远的这首小令进行对比赏析。
教学反思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七上古代四首诗歌,分别描绘不同季节的景,抒发作者不同的情,在教学时创设语文学习任务群,以新的方式展开古诗词教学。
结合初中生好奇心强,喜尝试,对新鲜的教学方式感兴趣的心理特点,设置了符合学生视角,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设置的学习情境贴近现实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有效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任务涉及到四首诗词的朗读脚本设计,学生需认真分析诗词内容,从中发现诗人的情感变化,朗读才能走心。于是提供朗读脚本作为范例支架,让学生不断揣摩,最终完成了脚本的写作。这一支架的搭建体现了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通过这一任务,学生也对四首诗词的内容和诗人情感的变化及变化之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比读思考环节不再停留于单首诗歌的赏析,而是引导学生在比读中赏析诗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让教学初步实现了由“一篇"到“一类”,强化了学生的赏析能力。
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学习任务群的安排应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要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但在本节课教学中由于任务的构建、活动的设计不够精准,主题之下的“比读思考”学习活动和前面的学习活动关联性不够强。此外,本节课的多元化评价欠缺.应优化评价方式,多方共同制定评价量表、共同评价的方式不仅能让评价更客观和全面,而且能将探究成果一目了然地反馈给学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优化教学效果大有益处.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今后教学的一大趋势,也是每位老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方式。今后我将潜心学习关于“任务群”教学方面的理论,阅读相关论文和教学设计.只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对我们的教学起到助推作用.另外,要以评价作为导向,尤其是学生对课堂的评价。在进行“任务群”教学之后,应鼓励学生畅谈学习之后的看法,及时了解问题所在.毕竟教学的核心在于“学到了什么",只有站于学生的角度,联系实际,才能设计出具有新意且有实效的活动来落实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