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搭船的鸟》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5.《搭船的鸟》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06 15:0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船的鸟》说课稿
评委老师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搭船的鸟》,主题是活用概念构图 为“观察”奠基。我将从“精准定位,聚焦观察要素”、“精巧设计,习得观察方法”、“精彩呈现,实现三维增量”三个板块来说这节课。
首先是:精准定位,聚焦观察要素
《搭船的鸟》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本单元是统编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主题为“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围绕这个主题,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一个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一次习作训练。整个单元前后衔接,由读到写,落实语文要素。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不同于常规的阅读教学,而是专门指向习作,重点是引导学生关注对翠鸟外形和捕鱼动作的描写,学习细致观察的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体验,但本节课是学生对观察进行专项学习的起始课。
基于以上思考,我聚焦“观察”,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鹦、鹉”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翠、嘴”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品读描写翠鸟外形、动作的语句,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
(3)借助概念构图,习得细致观察的三种方法,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
其中,目标2是教学重点,目标3是教学难点。
第二板块:精巧设计,习得观察方法
我借助概念构图,设计了“交流初学,感知画面;师生合学,提炼三法;学生正图,明晰结构”三个环节,来学习细致观察的方法,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第一环节:交流初学,感知画面
课前学生充分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词,完成了预学构图。这是同学们的构图,大多数同学对文本内容已经有了一部分的理解,但这种理解是零散的、不够完整的。像这一部分同学的构图,这三块都属于翠鸟的外形,我们就可以把它们进行合并,概括为“翠鸟外形”。还有一部分同学的构图,这两点其实都在讲翠鸟捕鱼的动作,我们也可以进行合并,概括为“翠鸟捕鱼”。而文中的第一自然段,描写“雨中乘船”的部分,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我会引导学生发现并进行补充。
本环节,我们在展示预学构图的过程中,充分呈现学生的已有认知,通过合并、概括、补充,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了“雨中乘船、翠鸟外形、翠鸟捕鱼”这三个画面,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第二环节:师生合学,提炼三法
接下来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画面读一读,进行合作构图与交流。
1.放大观外形
师:同学们,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做了仔细观察?
根据学生回答圈画词语,顺势指导“翠”“嘴”两个生字。通过圈画“羽毛、翅膀、长嘴”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从翠鸟的不同部位、不同颜色来写翠鸟外形的。像这样的观察,就叫细致观察!
师:翠鸟体型娇小,差不多只有手掌大小,可是作者却能观察得这么清楚,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的细致观察和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师:那么,我们把翠鸟放大了,你还能观察到更多的细节吗?
引导学生从更多部位——头顶、眼睛、腹部、爪子等进行放大观察。让学生在观察翠鸟外形的实践中体会观察的快乐。说话的训练也是为后面的写做好铺垫。
2.放慢看动作
通过小组合作构图,学生还关注到了翠鸟捕鱼的动作。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
在朗读中,学生体会到了翠鸟的敏捷。
(1)常速视频,体会敏捷
师:翠鸟是自然界的捕鱼高手,被称为“钓鱼郎”,猜猜它捕到鱼需要多久呢?3分钟?1分钟?30秒?
当老师揭秘只需5秒时,学生的观察兴趣立刻被点燃了。
再播放翠鸟捕鱼的动画,视频生动再现了转瞬即逝的捕鱼过程,可作者却观察到了5个动作,这样的细致观察,一定会让学生忍不住跃跃欲试。
(2)慢速视频,捕捉动作
此时,播放慢镜头,“你还观察到了哪些动作呢?”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更多翠鸟捕鱼的动作,如“盯、甩、颠”等等。鼓励学生用更多的动作,来写一写这只美丽的翠鸟。
这个环节拓宽文本,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习得方法——“放慢看”,再次体会到了细致观察的快乐。
3.多感官赏雨景
在学习“雨中乘船”这个画面时,我们用“多感官观察”的方法来赏雨景。通过学生的合作构图,师生展图、论图,抓住拟声词“沙啦沙啦”体会作者不仅用眼睛观察,还用耳朵倾听。“用听的方式观察身边的事物,这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呢?”引导学生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
学到这里,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可以通过“多感官、放大看、放慢看”的方法进行细致观察。
三种细致观察的方法,都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有层次有梯度地读中悟、悟中用。有扶有放,动静结合,尊重学生主体;图文对照,学思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结构思维。
第三环节:学生正图,明晰结构
在课堂最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请在预学构图上补充修正!”留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将这节课所学通过正图内化,完善认知。
第三大板块:精彩呈现,实现三维增量
从课前的预学构图到课尾的修正构图,很好地呈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实现了文本增量、方法增量、情感增量。这节课,我以课文为范例,在观察实践中,学生将自己的心灵融入,不断感受观察带来的乐趣。在读写结合中,学方法、用方法,学生的观察热情不断高涨,习作热情不断迸发,习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本节课,我巧借概念构图,构筑思维课堂,让知识网络化,思维清晰化,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当然这些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会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进行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粗浅的思考,谢谢各位专家和评委!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说课心得
今天我们一起研讨的这节《搭船的鸟》说课课例,是经过我们五校教研团队的打磨而来的,体现了我们对语文教育的理解,对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这节以《活用概念构图为“观察”奠基》为主题的说课,是以我校课题研讨课《搭船的鸟》为载体,充分融入我校课题教学理念打磨的,分别从“精准定位,聚焦观察要素”、“精巧设计,习得观察方法”、“精彩呈现,实现三维增量”三个板块来展开。
《搭船的鸟》是三上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很特殊,在作文起始阶段第一次专门安排了一个习作单元,以此来强化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本单元各项内容环环相扣,集中指向核心习作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如何来定位,教参明确提出“精读课文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习留心观察,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作为首篇精读课文,一定要为之后的学习搭好线,铺好路,有效地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因此我们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为:品读描写翠鸟外形、动作的语句,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借助概念构图,习得细致观察的三种方法,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而观察方法的习得是借助概念构图教学的一般步骤展开的:初学构图、互学论图、合学正图、拓学用图。在每个环节中,学生都会处于自我反思、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课堂上的“有效反思”贯穿学习全过程。“多感官、放大看、放慢看”三种细致观察方法的探究过程,是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有层次有梯度地读中悟、悟中用中实现的。课堂做到了有扶有放,尊重学生主体;学思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结构思维。
以课文为范例,在观察实践中,让学生心灵融入,不断感受观察带来的乐趣。在读写结合中,学方法、用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个过程中,我也不断地进行了自我反思,语文学科里有些东西是不能忘的。
第一,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是言语实践。语言的积累,字词的学习与运用是千万不能丢的。小学没有打好这些基础,那么搞任务群语文学习就缺了根基。
第二,语文学习九字决: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记得住就是要积累,用得出就是要学会迁移运用,这一点应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得到充分重视。
第三,教学的基本原则:低起点,严要求,小步走,不停步。儿童的语文经验是点点滴滴积累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的起点要低一点,实际上,好孩子是不需要你教的。要教的是那些不懂的,不能的,不会的孩子。小步走,不停步,每堂课孩子都有一点点小小的进步,持续的进步,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以上是我的一点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希望各位老师能畅所欲言,让我们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发!向大家学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