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06 16:54:39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本课是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讲述了中国古代从先秦到明清时期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及其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君权和相权的发展演变,并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征,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说明中央王朝对地方治理的历史验和教训,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历史上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认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
1.重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2.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秦咸阳宫复原图,右图是清紫禁城,大家思考一下,从秦到清有哪些主要政治制度?先秦时期又有何制度?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夏朝是如何建立的?商朝有何主要政治制度?
自主学习
(一)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建立了世袭制王朝国家夏,禹就是夏朝的君主。
(二)商朝体制:
1、内外服制度: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2、机构与官吏: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西周有哪些主要政治制度?西周政体有何基本特征?
自主学习
(三)西周体制:
1、分封制: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2、宗法制:周天子是天下大宗,各级贵族相对周天子是小宗,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3、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相关制度。
4、基本特征: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商周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有何表现和影响?
自主学习
(四)商周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
1、表现: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
2、影响:这些原始民主遗存,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合作探究
西周分封制
材料:周初的分封是一种武装驻防事业……我们知道周王当时所能直接统治的只有王畿之地。……王畿之外,周室先后封立了很多诸侯国,诸侯对王室的义务不过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以及救济畿内的灾患而已。诸侯国的内政几乎完全自主,而王室开国初年的武王成王过去以后,诸侯对王室的义务也就成了具文(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空文)。
——白寿彝《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及诸侯国与周王政治关系的特点,并分析这种特点对周朝政治产生的影响。
提示:目的: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
特点:周王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诸侯王要服从周王;实际上诸侯国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独立性)。
影响:初期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扩展了疆域;后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发展,导致国家分裂和群雄混战。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建立的背景如何?有何内容?
自主学习
(一)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宗法血缘关系瓦解,分封制开始解体。
2、各国都进行了改革,君主专制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3、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二)内容:
1、皇帝制度: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体制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行政中枢所在;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三公之下是分掌各类政务的机构,泛称“九卿”。
3、廷议制度:国家重大事情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4、郡县制: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郡下设县或道,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5、文书行政和传送制度: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秦朝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秦朝文书行政制度
材料一: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 内史杂》
材料二: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 行书律》
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文书行政在秦朝推行全国的历史条件。
提示:
条件:郡县制的全面推行;秦统一后,统一车轨,修驰道,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秦朝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以法治国,文书行政管理制度十分严密。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体制是如何演变的?
自主学习
1、两汉行政中枢的演变:
(1)西汉:汉承秦制,中央行政体制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 (或称“内朝”),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西汉晚期以后,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2)东汉: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2、隋唐至元行政中枢的演变:
(1)隋唐: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中书省是出令机构,门下省是封驳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2)宋朝:宋朝另设中书门下省,其长官履行宰相的职权。
(3)元朝: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一省制中枢体制。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三省六部制
材料:“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钱穆《国史大纲》
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理解:①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②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形式上带有民主色彩。但其实质是封建君主专制。
自主学习
3、明清行政中枢的演变:
(1)明朝: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亲理政务,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废丞相后,明朝逐步建立起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
(2)清朝: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图片情境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清朝军机处
合作探究
明代中枢监阁双轨辅政体制
材料:票拟和批红,这两者不仅将司礼监与内阁同皇权有机地联结在一起,也将司礼监与内阁联结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所有奏章,无论缺少票拟还是批红,都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二者缺一不可。换句话说,就是任何无票拟的批红或者无批红的票拟在法律上都是非法的且不被官僚体制所认可的。由此可知,内阁和司礼监二者在整个中枢决策体系中已经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阁和司礼监在体系运转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共同保障体系的平衡运行。
——陈光捷《明代中枢监阁双轨辅政体制及其现代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代中枢监阁双轨辅政体制形成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提示:背景:丞相制度废除,皇权加强;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后,工作压力剧增,于是设立内阁;宦官得到皇帝信任,内廷宦官机构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皇帝有意让监阁相互牵制以维护皇权。
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皇权至上。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是如何演变的?
自主学习
1、汉朝:
(1)西汉:
A.郡县制:沿袭秦朝的郡、县两级制。郡设太守。郡下设县(有少数民族地方设道),县设令或长。
B.封国制:汉初地方行政体制中还包括王国和侯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
(2)东汉:到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2、魏晋南北朝: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3、隋唐:
(1)隋朝: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2)唐朝:A.唐朝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B.唐中期后,设节度使统兵征战,后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图片情境
自主学习
4、宋朝:改道为路,又将隋唐时期作为军事管理机构的府变为一级行政区划,形成路、府、县三级制。
5、元朝: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这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的多级行政体制。
合作探究
行省制
材料:行省制是蒙元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元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该体制有三个特点: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元行省制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元朝行省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提示:意义:元朝行省制度的确立,是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变革);协调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对元代社会和后世影响深远。
自主学习
6、明朝:明初废行中书省,其权力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7、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府下设县,相对较为稳定,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并发展的原因、特征、影响
1.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中央集权的保护。
(2)政治上,地主阶级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3)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4)自然环境上,疆域辽阔,需要中央集权政权进行管理。
(5)直接条件,秦的强大与统一的完成以及后世的沿用。
2. 特征:(1)矛盾: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2)趋势:削弱相权,强化皇权;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3. 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华文化的延续和传播。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2)消极影响: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现象;思想专制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课堂小结】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本课是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第2课《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讲述了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的过程。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中世纪封建专制,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等主要政体形成的条件,探讨各种政治制度的特征,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中世纪时期法国和英国等国君主制形成的原因,了解近代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产生的背景,认识其特点及局限,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通过西方政治体制产生及演变的脉络,认识到西方政体政体产生、发展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阶级力量变化、地理环境、民族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政治体制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政治文化传统,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时代担当精神。
1.重点: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近代西方各阶段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条件及特征
2.难点:西方政治体制产生和演变的脉络及其评价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反映古代雅典陶片放逐法,右图是英国议会大厦。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对!古代西方奴隶制民主制度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那么,西方政治体制是如何产生和演变的?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国家机构组成及其权力状况如何?雅典城邦制度的特征有哪些?
自主学习
(1)政体及国家机构、权力:
A.政体及主要机构:雅典是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
B.机构组成及权力:
a.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b.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c.官员:由选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d.陪审法庭:是主要司法机关,陪审员全体达6000人之众,组成规模不等的法庭审理大小案件。
(2)雅典城邦制度的特征: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此外,还包括直接民主,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实行分权等。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雅典民主产生的条件及其评价
1、条件:
①(地理)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
②(经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③(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④(文化)人文主义思想的盛行;
⑤(其他)仁人志士的努力。
2、评价:
(1)意义:
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议会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②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修正错误、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
③民主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
(2)局限:
①雅典民主仅仅是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儿童、外邦移民、它国公民、奴隶都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②是原始的直接民主,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实质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③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管理国家的权力,不利于国家管理。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斯巴达城邦的国家机构组成及其权力状况如何?
自主学习
(1)政体及主要机构:斯巴达是希腊城邦国家中寡头政治的代表。主要国家机构包括: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
(2)机构组成及权力:
A.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国王:世袭继承,垄断了军事统帅权;
C.长老会: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
D.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但他们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共和国国家机构组成及其权力状况如何?又有何特征?
自主学习
(1)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等高级官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
(2)机构组成及权力:
A.执政官:有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主要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
B.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行动。
C.公民大会: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当选。
(3)政体特征:罗马共和国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是如何建立的?皇帝权力及其特征如何?
自主学习
(1)建立: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
(2)皇帝权力及其特征:皇帝(元首)掌控罗马国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有何共同局限性?
自主学习
共同局限性:无论是希腊城邦,还是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公民都仅是少数。妇女、外侨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古时期欧洲封建国家是如何形成的?中古欧洲封建制度的特征如何?
自主学习
1、背景:
(1)罗马帝国的瓦解和日耳曼人王国的建立。
(2)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日耳曼人君主把征服的地区分封给儿子和随从,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
2、形成: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建立起庞大帝国。他死后,国家陷入分裂,形成后世西欧3个主要国家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的雏形。
3、特征:王权和基督教会长期并立与冲突;封君封臣制以及贵族长期割据。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古欧洲封建制度的典型代表有哪些?其各自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如何?
自主学习
1、法国等级君主制
(1)标志: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2)影响: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2、英国议会君主制
(1)背景:13世纪初,英王约翰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的反对。
(2)形成:
A.签署《大宪章》: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同时保障教俗封建主的特权,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
B.召开议会:1265年,英国召开国会,大贵族、骑士代表、市民代表参加会议。此后,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4 世纪中期,议会分成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
(3)影响:
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议会成为国王与贵族、骑士、市民共商国是的平台。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则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对英国《大宪章》的认识
材料:《大宪章》规定:(14)为了得到王国议会对协助金或免服兵役数量的共识……在所定的日期,按照在场者之建议进行议事。……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41)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中古部分》
阅读上述材料,想一想:《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签署《大宪章》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体现:限制国王的军事权、司法权和随意征税的权利。
目的:限制王权,维护封建贵族利益。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有哪些典型代表?其产生与发展状况如何?
自主学习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发展
1、背景: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激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2、过程:
(1)1689年《权利法案》: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
(2)议会内阁制度: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议会内阁制度。国王的权力限于邀请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
(3)议会改革: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先后进行了3次议会改革,大部分成年男性公民获得了选举权,议员席位的分配也更加合理,英国民主制度基本形成。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
图片情境
自主学习
(二)美国联邦共和民主制的建立和完善
1、背景:18世纪,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1775年,北美13个殖民地发起独立战争。随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2、过程:
(1)制定宪法:A.内容: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包括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它们对宪法和法律有最终解释权。
B.影响:美国宪法首次在一个大国中确立了共和民主制度,保持了政治的长期稳定,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民主制的完善:1865年,美国废除奴隶制,黑人随之获得公民权。1920年,妇女获得公民权。历经200余年的变革,美国民主制度逐渐完善起来。
图片情境
自主学习
(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启蒙思想传播,发生多次资产阶级革命。
2、过程:
(1)建立共和国:1791年,首次建立共和国,但共和制度最初并不巩固。1870年,建立第三共和国。
(2)通过新宪法:
A.内容:1875年新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有权通过法律,可以推翻内阁。总统任期7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B.影响:这样,法国中央政府形成了总统和议会两大权力中心,导致第三共和国政局不稳。经过数年动荡后,共和派最终在国会中获得优势,并控制了总统职位。至此,法国成为一个议会制共和国。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如何从总体上评价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自主学习
1、进步性: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经过19-20世纪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2、局限性:但它仍有历史局限,如英国选民长期仅占人口的很少比例,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
合作探究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当中的“权力制约”
材料: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英、美、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建立的近代政体实行的这种“均衡”的具体体现。
提示:英国:议会和内阁之间的均衡,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美国: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之间的均衡,三权独立平等,彼此制约,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法国:总统和议会的均衡,总统掌握行政大权,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众议院有权推翻内阁,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课堂小结】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本课是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第3课《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本课通过三个子目(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讲述了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理解民国时期初建共和制和新中国建立共和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解读中国共和制的政治制度探索的艰难性与复杂性,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不同历史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性质与特点,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增强对国家制度建设的认同感,树立制度自信。
1.重点: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2.难点:民国时期政治制度探索历程的艰难性与复杂性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分别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何种制度?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那么,中国建立共和制的历程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是如何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有何制度建设?
自主学习
1、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新建立的中华民国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背景: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位置让给袁世凯后,为防止其独裁,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实行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3)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党政治状况如何?
自主学习
1、背景: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
2、国民党的议会斗争: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这威胁到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
图片情境
自主学习
3、政党政治的失败:
(1)二次革命:“宋案”发生后,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内部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
(2)袁世凯独裁: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就任正式大总统后,袁世凯先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北洋军阀时期的政党政治
材料:民初的政党政治实践之所以会失败……政党自身的严重畸形化,各党派间无休止的激烈竞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基础的薄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根深蒂固以及由于国民民主意识的淡薄与参政能力的低下而造成的民众支持力的不足等。除此之外,资产阶级政治精英对政党理念的主观认识与实践,以及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为代议制民主建立所准备的条件的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两个因素。
——整编自《论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为什么不能成功。
提示:原因: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较深;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政党仓促成立(不成熟),且党争不休;国民缺乏参政素养(或政党政治缺乏群众基础);中国没有形成适合代议制民主的政治环境;封建势力强大,军阀操控政权,等等。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训政和宪政状况如何?如何评价?
自主学习
1、训政时期:
(1)《训政纲领》:1928年国民党通过的《训政纲领》规定: 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则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2)评价:国民党的所谓“训政”,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就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2、宪政时期:
(1)《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11月,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通过了国民党一党专制的《中华民国宪法》。
(2)总统府建立:直至1948年,国民党才打出“行宪”的招牌,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3)宪政的实质及其结果:国民党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但最终阻挡不住崩溃的命运。
图片情境
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何制度探索?
自主学习
1、背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起义和暴动中,革命根据地不断涌现。
2、政权与制度建设: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大会推选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3、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图片情境
雅典民主产生的条件及其评价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何制度探索?
自主学习
1、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
2、政权与制度建设: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同时设置各级参议会,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为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在政府和其他民意机构中,共产党员只占1/3。
3、意义: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何制度探索?
自主学习
1、背景:解放战争期间,战局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
2、政权与制度建设: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区先后建立起来。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
3、意义: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合作探究
《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表格归纳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背景 革命根据地不断涌现,各地苏维埃政权陆续建立。 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战局的发展变化,解放区的日益扩大。
探索 召开中华苏维埃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定宪法大纲。 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 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巩固人民政权。
意义 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建立和发展的?有何意义?
自主学习
1、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其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2、建立和发展过程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1954年,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正式建立起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1957年以后,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文革”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是遭受严重破坏和挫折。
(4)“文革”结束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步恢复和完善,制度建设取得许多重要进展。
3、意义: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的3年多时间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反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中国政治体制的什么变化?指出变化的历史作用。
提示:《临时约法》的颁布,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作用:给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政治民主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建立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如何建立和发展的?有何意义?
自主学习
1、建立和发展过程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在根本上解决了民主党派的发展前途问题,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3)改革开放以后,中共中央进一步明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并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与政策。
2、意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图片情境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课堂小结】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本课通过三个子目(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讲述了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演变历程。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分析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必然性;多层次认识变法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深刻认识改革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内容、特点、影响及评价,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改革家们在改革中体现的远见卓识和敢于牺牲自我的精神,理解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重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影响
2.难点:戊戌变法的特点、改革开放的历程及意义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商鞅,右图是康有为。大家思考一下,两者有何共同之处?对!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变法和改革?如何认识其原因、内容、影响?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变法和改革?各自的背景、内容、影响如何?
自主学习
(一)商鞅变法
1、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
(1)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2)军事:这一时期,兼并战争不断。
(3)政治: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
(4)文化: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2、内容:秦国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3、作用:这一系列措施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商鞅变法
合作探究
商鞅变法材料解析
材料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简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
——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
据材料,指出作者从哪一方面肯定了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
提示:
方面:制度建设。
措施:废分封,行县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自主学习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政权纷争:两晋南北朝时期,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
(2)北方统一:势力强大的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但淝水之战后又迅速瓦解。新崛起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3)民族融合: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内容: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其祖母冯太后的支持下,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孝文帝亲政后,又采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
3、影响: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解析
材料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草原游牧民族……进入了与汉文化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与此反观照,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展现出其优胜性……文化冲突中的对立诸面不可避免地在文化冲突中潜下改变自身原有文化心理结构,从对方吸收于己有用的文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提示:
汉化措施: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均田制、三长制、租庸调制。
影响: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发展。
自主学习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中央集权: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导致分裂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2)内忧外患: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3)庆历新政:宋仁宗庆历年间,大臣范仲淹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仅推行了一年多。
2、内容:王安石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3、影响: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王安石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新法实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
合作探究
王安石变法材料解析
材料 市易务官大多是从被称为“兼并之家”的大商人中召募的,一旦大权在手,强迫客商低价卖给市易务,再转手高价强卖给行铺户……市易务吏人众多,如市易法规定在京市易务设勾当公事官一员,但从设置之初就突破了这一限制……法定的市例钱远不够增设的吏人俸给,庞大的行政开支压力促使市易务不择手段地增加收入。
——魏天安《王安石市易法真相:国家强制剥夺国民财产》
据材料,概括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市易法的初衷并没有真正实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所列现象带来的影响。
提示:
原因:国家过度干预商业;执行机构动机、手段不当。
影响:市场失灵,价格扭曲;部分商人破产、百姓生活受影响,滋生官场腐败;矛盾激化,改革阻力增大,埋下变法失败的隐患。
自主学习
(四)张居正改革
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2、内容: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3、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图片情境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背景、内容、影响如何?民国时期的其它改革概况如何?
自主学习
(一)戊戌变法
1、背景:
(1)统治危机: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2)救亡图存: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维新志士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
2、内容:1898年6月开始,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
3、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而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二)清末新政
1、背景: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
(三)民国时期的其它改革:南京临时政府、国民政府,都推行了一些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但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戊戌变法材料解析
材料 康有为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包括危及满族八旗特权在内的改革,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据材料简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举措说明戊戌变法的“激进”。
提示:
主要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改革者急于求成;变法策略过于激进。
说明: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取消旗人特权。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有何社会变革?
自主学习
(一)新中国初期的社会变革
1、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2、社会主义革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如何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自主学习
1、开始探索:1956年,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曲折发展: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但这一时期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历程?成果与意义如何?
自主学习
1、历程:
(1)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
A.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B.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C.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D.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即到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自主学习
2、成果:
(1)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2)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
3、意义:
(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经济体制改革材料解析
材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摘编自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根据材料,概括四十年来中共中央对市场作用与地位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
20世纪80年代,在强调计划为主的同时又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后认识到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课堂小结】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本课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第4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本课通过三个子目(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讲述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并进行辩证评价,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认识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日益严密化、制度化,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解读古代中国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发生变化的特点与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展过程中统治者的设计初衷,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于世界的影响。
1.重点:秦汉至明清的选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内容
2.难点:秦汉至明清的选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特点与评价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东汉举孝廉图,右图是进士题名碑。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各反映了什么制度?对!察举制和科举制。那么,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自主学习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春秋战国:鼓励荐举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3、两汉:
(1)察举制:
A.形成:汉武帝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标志着察举制形成。
B.内容和程序:先考察而后推举,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察举分常科和特科, 常科为岁举,如孝廉、茂才(秀才)等;特科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C.作用: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2)九品中正制:
A.背景: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B.程序和标准: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C.影响: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用人局面。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自主学习
1、秦汉时期的上计制:每年秋冬,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 集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核: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都流于形式,但曹魏、西晋、北朝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自主学习
1、秦汉中央监察制度: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汉代地方监察制度: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1人。刺史秩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六条”纠举强宗豪右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此后,巡视监察制度始终延续下来。
图片情境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自主学习
1、隋唐科举制:
(1)背景: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2)程序与内容: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铨选后方可正式任官。
2、两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合作探究
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隋炀帝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三:(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简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提示:特点:①延续时间长;②不断发展完善;③选拔方式规范;④公平(公正)。积极影响:①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②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③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稳定;④为西方国家所借鉴。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自主学习
1、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年终要到中央汇报工作。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分为九等,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的黜陟。
2、宋朝:考核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自主学习
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威慑作用。
2、宋朝:御史台承唐制,地方则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其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以往只负责言谏的谏官与御史台官员一样拥有了监察的权力。
合作探究
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
材料:隋代时,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改长官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下设治书御史2人为副;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共12人,专执掌外出巡察。唐初,中央设御史台,由正三品御史大夫为台长,设正四品御史中丞2人为辅佐。御史台的职权是“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属之,“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殿院,殿中侍御史属之,“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察院,监察御史属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唐初全国分为10个监察区,称10道(后增为15道),每道设监察御史1人,专门巡回按察所属州县……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
——选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前代相比,唐、宋监察制度有何重要发展。
提示:唐朝发展:从中央到地方,监察机构更趋完备;监察机构和御史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划分监察区。宋朝发展:增加对御史的任职资格限制;强化御史的监察职责;台谏合一。
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自主学习
1、乡试: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
2、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称为贡士。
3、殿试: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主持,通过者为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均取若干名,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图片情境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古代选官制度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自主学习
1、明朝:
(1)考满制度: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官员任现职满3年称“初考”,满6年称“再考”,满9年称“通考”。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2)考察制度:考察包括三年一次的外察和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要受到勒令退休、降职或削职为民的处理。
2、清朝: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合作探究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
材料一:西汉建立后,设置了专司课绩的计吏,东汉时,中央负责考课的是三公曹尚书,郡国由上计掾主持上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专门负责考课官吏的职能部门尚书省吏曹,其下属的考功郎和考课尚书郎主管考课事宜。唐代在魏晋南北朝考课机构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扩展,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正式设置考功司,专门负责对全国官吏的考课。
材料二:宋朝的考课仍由吏部领导,由审官院和考课院具体负责。明朝考课重归吏部,吏部设考功清吏司负责京内外官员的考课。清朝沿用明制,但扩充了考功清吏司,内部分工更加细密和明确。
——李永亮《中国古代官吏考课制度的历史启示》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封建时代官员考课(核)制度的主要特点。
提示:设有专门的考课(官员和)机构;考核对象逐渐扩展到对全国官吏;分类考核;考核机构权力扩展;考核机构有明确分工。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的官员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自主学习
1、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则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兼有纠劾百官之权。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秩轻权重。
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图片情境
【课堂小结】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第5课《西方的文官制度》,本课通过三个子目(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讲述了西方的文官制度的形成、发展演变历程。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探究西方文官制度的历史作用,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西方的文官制度》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西方的文官制度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学习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探究工业革命与文官制度建立的关系,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梳理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过程,理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渊源关系,增强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识制度文明的世界性和时代性。
1.重点: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和特点
2.难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历史评价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英国常任文官制度报告,右图是美国总统加菲尔德被一个没有得到官职的党内支持者杀害。大家思考一下,两者有何联系?对!都体现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那么,西方的文官制度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如何?
自主学习
(一)中古时期至近代早期官员任用的弊端
1、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管理主要靠教士和封建领主。后来,国王挑选身边人来处理事务,凭个人喜好随意恩赐官职给身边的人,官员类似于仆从。
2、17-18世纪:欧美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但少数人或集团掌握官员的任免权,将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
3、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政党分肥制”。执政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若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几乎所有政府官员,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行政效率。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恩赐官职制
(二)工业革命和政府职能的推动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2、职能需要:政府除了传统事务以外,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管理,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亟须建立有能力、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三)启蒙思想和社会呼声
1、启蒙思想:随着“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
2、社会呼声: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四)科举制影响:中国古代科举制为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图片情境
合作条件
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材料: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35年一位英国人撰文评价东印度公司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原则选拔文职人员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1836年英国观察家默德赫斯特在著述中说:“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任之前,能够采取某种三级考试的选拔,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常出错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并被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据马桦《英国文官考试研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提示:背景:旧的选官制度(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导致政治腐败和效率低下;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东印度公司公开考试竞争原则的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观察家等)社会力量的推动;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政府管理事务多样化和复杂化,亟需建立一支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文官队伍;英国政府顺应时势,两次颁布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自主学习
1、18 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2、19世纪初: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英国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英国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
3、克里米亚战争时期:1854年,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导致英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伤亡惨重,第二年,英国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4、1870年:再次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对录用文官的制度进行完善,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官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自主学习
1、美国文官制度: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文官制度改革法案,建立了美国文官制度。
2、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文官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
合作探究
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发展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后,文官产生。到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英国文官系统相当紊乱。文官录用权主要依靠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部分高级文官通过特许证书获得职位后,也可以任命手下职员。多年来,文官管理缺少统一有效的管理监督,升迁、使用、奖惩和任免缺少常规章法,人员调配不当,工作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部门每日仅工作5—6小时,众人懒散,浮游度日。部门之间同类文官年薪差别大略在15%—50%之间。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
2.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可以得到最高奖励,以此鼓励公共服务人员勤勉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
——1853年《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1)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末英国文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2)阅读材料二,想一想:这份报告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提示:(1)特点:文官录用无常规可据,任凭要人指定;文官管理混乱,工作效率低下;文官薪给参差不齐,收入多寡不等。
(2)核心思想: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人才;奖励业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才。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官”的范畴如何?西方文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如何评价?
自主学习
(一)“文官”的范畴:
1、英国: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在英国,文官即公务员;
2、美国:美国行政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
3、法国:法国的公务员更是涵盖了所有国家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3大系统的工作人员以及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人员。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共同特点
1、首先,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录用都必须经过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成绩优异者优先得到录用。
2、其次,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文官在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 “默默无闻”地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
3、最后,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文官无严重过错或其他意外,可终身任职。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评价
1、进步性: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的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区分,既维持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的特点,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还能够吸收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进人政府管理队伍,有利于官员管理的法制化和专业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2、局限性:没能触碰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英国文官制度特点
合作探究
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及评价
材料一:1800年,联邦党人总统亚当斯在下台前把许多本党人士塞进了政府和法院。1801年初杰斐逊上台后,立即撤换了大批联邦党官员,代之以新执政党的人士。由此开启“政党分赃制”先河,使之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美国政治录用的基本方式。
材料二: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调整和改革美国文官制度的法律》,又称《彭德尔顿法》,根据功绩制的原则,规定对政府公务员的录用,一定要经过竞争考试;考试要侧重于实际工作需要的才能和知识。法律规定了公务员政治中立的原则,通过公务员考试并被国家正式雇佣的人员,不得因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革除职务。在此之后,美国国会又陆续通过了许多公务员管理方面的法律,使美国的公务员制度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以上材料转引自瑛珺《美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及<文官制度改革法>》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美国的公务员制度。
提示:(1)背景:两党制形成后,美国政府和司法部门的职务成为党派谋取私利的工具,导致政治腐败;官员更换频繁,政府工作缺乏连续性,行政效率低下,引起社会不满。
(2)评述:公务员考试选拔,体现了相对公平和公正性,有利于防止党派借机谋取私利,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选拔的公务员具有一定的才能和知识,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法律规定了公务员不得因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革除职务,保持了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有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利于社会发展。
【课堂小结】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本课通过三个子目(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讲述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分析传统选官制度与当代公务员制度、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差异,全面认识中国当前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特征,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理解晚清科举制度废除的必然性,探究晚清选官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官员选拔、管理制度的嬗变历程,明确官员选拔与管理的具体举措,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中国近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渐进性、传承性、创新性,关注中西方文明间的相互借鉴。
1.重点:近代中国选官制度变革的原因、内容,认识社会变迁对选官制度的影响
2.难点: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与意义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晚清《奏定学堂章程》书影,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书影。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反映了中国近代到现代何种制度的演变?对!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演变。那么,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有何背景?
自主学习
1.背景
(1)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科举制发生一系列改变。
a.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b.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2)1901年清政府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3)1905年光绪帝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至此,科举制最终被废除。
图片情境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废除科举制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有何措施?影响如何?
自主学习
措施:
(1)官制改革:裁减冗署冗官,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陆续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瓦解了传统的六部建制。
(2)选官制度改革
a.部分更新: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 、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b.学堂选官制度确立: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
c.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清政府制定了《考验游学毕业生章程》,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影响: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晚清科举制与教育制度
材料 近数年来,各国盼我维新、劝我变法,未改轻侮之意。转瞬日俄合议一定,中国大局益危……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钜。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智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
袁世凯等人在《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中提出了什么主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提出该主张的背景及其目的。
主张:废科举,设学堂,兴新学。
背景:旧式教育和科举制落后、闭塞,颇受诟病;西学传播,近代新式学堂纷纷出现;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新政”开展,改革传统官制成为时人共识目的:推广新式学校,培养新政人才;开通民智,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维护清王朝统治,换取列强信任和支持。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有何内容?如何评价?
自主学习
(1)内容
a.官员选拔:以考试制度为主,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b.完善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
(2)评价
a. 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b.据此而制定的系列法规草案和文官选拔制度基本停留在纸面上,但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时期考试和甄别制度有何内容?如何评价?
自主学习
(1)考试制度
a.建立标志: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文官考试法草案》,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
b.内容: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即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
c.运行: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各举行过两届,司法官考试、知事试验留学毕业生甄拔考试等也举行过数届。
(2)甄别制度
a.内容: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
b.评价: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是如何建立的?有何内容?如何评价?
自主学习
(1)建立的标志: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2)建立基础: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
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
(3)主管机构: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
(4)主要内容: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
(5)评价:
《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但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私人现象始终无法禁绝。
(6)一般在职人员的甄别审查:
对一般在职人员,国民政府也效仿北洋政府,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探究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材料一: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了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考试分为普通考试、高等考试、特种考试。高等考试,甄拔各项荐任职公务员,分为三试,第一试科目为国文、本国史地、国民党党义;第二试为专业科目;第三试为面试和成绩审查。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1931年6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惩戒法》和《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组织法》,但是得不到严格执行。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注:1946年3月召开)不得不指出,“多年来官僚主义已构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责、假公济私为尤甚”。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摘编自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文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民国中后期(1937—1949年)公务员制度施行艰难,流于形式的原因。
提示:(1)特点:文官制度发展到公务员制度;法律制度更加完备;考试内容和形式更加专业化和标准化;政党官僚主义色彩浓厚;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
(2)原因:专制集权的传统;工业化水平较低;公民文化和政治素养相对较低;国民政府一党专政,官僚主义严重;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相对较弱;国内政局长期动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干部制度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
自主学习
(1)沿用: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
(2)地位:干部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内容:包含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交流、培训等内容。
(4)发展: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是如何改革与完善的?
自主学习
(1)干部制度的改革: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2)干部制度的完善:在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下,我国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特别是在干部管理体制上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3)公务员制度确立
a.开始: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
b.正式形成: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4)改善: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录用过程的透明化、公开
化和平等化也在逐渐完善。
(5)影响: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探究三 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角度 西方文官制度 中国公务员制度
法定范围不同 多数国家公务员仅指中央一级,不包含地方政府公职人员 我国公务员不仅包含中央一级还包括地方各级
选用标准不同 西方各国在文官的选用上注重通才或专才(基本把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作为用人的主要条件) 我国明确提出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这一标准贯穿公务员的考试、录用、管理、晋升、奖惩等各个环节
两官分途 西方文官实行“两官分途”,有“政务官”与“事务官”之分,政务官随政党选举成败而进退(政治化),事务官则保持稳定(职业化),相互之间不能转任 不搞“两官分途”,我国公务员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各级各类公务员根据需要可以相互转任
政治原则 坚持“政治中立”:不受党派干预,不得参加党派政治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性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搞“政治中立”,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服务对象 服务政府:西方国家的文官则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它受雇于政府,是政府的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 服务人民: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我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课堂小结】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讲述了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的演变历程。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先秦到明清时期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深刻认识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的特点,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乡约直接面向底层百姓进行教化的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大势所趋,理解传统文化对社会治理的深远影响,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1.重点:先秦到明清时期中华法系发展的特点
2.难点: 礼法结合的治国方略对封建社会的双重作用、影响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孟子圣迹图·扩充仁心》,右图是《韩非子》书影。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分别代表哪种治国思想?对!儒家德治思想和法家法治思想。那么,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法治与教化状况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如何?
自主学习
1.背景
(1)夏商时期,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2)西周统治者建立了礼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
(3)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
(4)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①《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②郑国的子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铸刑书”引发了辩论,这是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各有何内容?如何评价?
自主学习
2.内容
(1)儒家的德治思想
①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
②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③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2)法家的法治思想
①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
②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③韩非提倡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要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评价
(1)儒家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图片情境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孟子与商鞅的儒法之辩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法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
材料一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韩非子 有度》
材料二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 曲礼》
阅读材料一、二,概括法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谁的观点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原因何在?
提示:(1)不同: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治理国家,儒家认为礼可以治理国家。
(2)观点:法家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
(3)原因: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而法家思想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带来富国强兵的实际利益,满足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有何表现与特点?
自主学习
1.秦汉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律的编纂。
(2)汉承秦制,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时期
(1)特点: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
(2)表现:
①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
②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
3.唐朝
(1)编纂《唐律疏议》
①唐高宗永徽年间修订《永徽律》,最终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②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2)提倡礼治:732年,颁行《大唐开元礼》,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是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3)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探究二 唐律的基本精神
材料 专设侵犯皇帝而处死刑的不下二十条,以此来特别体现特别尊君之意。官民之间,官尊民卑。民置于官的支配之下。良贱之间良尊卑贱,贱民置于官的支配之下。《唐律户婚律》严格禁止自耕农出卖国家授予的口分田,如农户将口分田私自出卖,要给予笞杖不等的刑事处罚,但将没收的田地仍交农户耕种。对于买主只没收财物,但不追究责任。类似的规定还有一些。唐律实行“一准乎礼”的方针,体现了封建伦理的基本精神,即完全以儒家礼教纲常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定罪量刑的理论依据。
——摘自曾宪义主编 《中国法制史》
根据材料概括唐律的基本精神,请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唐律基本精神的成因。
提示:基本精神: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小农经济,维护封建伦理。
原因: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小农经济的发展,对儒学的重视。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建设与教化措施有何表现?
自主学习
1.法律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著有《天圣令》。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制定了《大清律例》。
图片情境
自主学习
2.教化
(1)背景
①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
②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和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③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内容
①宋朝以后,儒学人士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②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③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
(3)特点:乡约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探究三 宋代到明清时期的乡约制度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提示:(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从民间规范到与法律合流
(2)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课堂小结】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本课通过三个子目(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宗教伦理与教化)讲述了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的演变历程。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说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局限性,学会史论结合、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梳理从奴隶制时代到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特点,分析基督教在中世纪和近代发挥的不同作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理解法律制度与国家治理、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关系。
1.重点:近代西方两大法系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2.难点: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的基本特征、基督教的作用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法律与正义女神忒弥斯,右图是基督教受洗图。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分别反映了西方社会的什么特点?对!西方的法律与教化。那么,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有何发展演变历程?又如何评价?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罗马法的发展传播历程如何?
自主学习
1.罗马法
(1)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
(2)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3) 中古时期,各日耳曼王国编纂了一批成文法,称为“日耳曼法”。教会也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探究一 罗马法的实质、特点与后世影响
1.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2. 特点:具有时代性、内容丰富、体系完善、与时俱进、后世影响深远。
3.对后世影响: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的形成过程如何?
自主学习
英美法系
(1)11世纪,诺曼王朝王室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巡回审判。
(2)12世纪,在英国逐渐建立普通法。
(3)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
(4)“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5)美国等国也制定了本国法律,他们构成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
图片情境
自主学习
大陆法系
(1)13世纪以后,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2)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此后制定一系列法律。
(3)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被称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4)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
图片情境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拿破仑的法治
合作探究
探究二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材料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官的地位突出,当无先例可循时,法官可以创立先例,也可以对先例作出新的解释。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也被称为“法官制定的法律”。英美法系主要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自主学习
1.国家权力结构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议会行使)、行政权(行政机构行使)和司法权(法院行使)。
2.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
3.司法实践过程,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建立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
4.局限性,如财产多少决定法律地位的高低及黑人、原住民和妇女不能享有完全的公民权等。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探究三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材料一 第一条第一款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二条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第三条第一款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修正案第一条 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剥夺公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
修正案第四条 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
——节选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 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意]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有何特征?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司法原则?你如何理解这一原则?
提示:(1)特征: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
(2)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理解:对任何人有罪决定的宣告,只能由法院完成;强调证据裁判主义精神,法院应当用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不能推定或假设;在判决生效之前,被告人是无罪的。
宗教伦理与教化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有何表现?
自主学习
(1)基督教的发展
①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
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国家逐渐接受了基督教。
③基督教影响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基督教的教化
①教士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宣讲教义。
②他们还开办学校,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基督教会都要介入,几乎所有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
④教会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贪恋别人财产等,要求人们逆来顺受、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
⑤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新教是如何产生的?有何主张?如何评价?
自主学习
(1)产生: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
(2)主张
①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
②新教还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3)评价
①新教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思想解放。
②新教仍然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新教还排斥其他教派,引起了多次宗教冲突,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探究四 基督教在中古时期的作用
材料 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在僧侣手中,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
——[德]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思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基督教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提示:基督教的产生,为封建主阶级提供了现实的统治思想,成为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保留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作用;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基督教教义为司法实践提供了依据。
【课堂小结】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本课通过两个子目(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讲述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历程。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新中国的法治进程及其成果,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当代中国法律制定的广泛性和规范性,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培养崇尚法治的精神和民主法治意识,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形成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道德情操。
1.重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程、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难点: 理解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涵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分别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什么成就?对!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成就。那么,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历程如何?有何其他成就?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法制初创时期的法治建设有何成就?
自主学习
(1)成就
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
(2)作用: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建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法制建设形成时期有何成就?
自主学习
(1)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末到21世纪前期,法治建设的完善时期有何成就?
自主学习
(1)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3)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中共十八大以来
①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②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③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④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⑤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⑥2020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我国法律制定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材料 自新中国成立至2007年底,我国先后将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行政诉讼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物权法等15部法律草案全文公布,征求意见。200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要予以公开,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从此,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成为常态。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宪法和各种法律制定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提示:特点:高度重视人民意愿,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人民依法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探究二 “法制”与“法治”的比较
材料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据材料,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改为“治”。请你谈谈对这一字之改的认识。
提示: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法律的运行状态和过程。法制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健全的法制是实行法治的必要条件;法治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法治”更能体现政府对国家依法治理的决心和目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和背景和表现?
自主学习
(1)背景: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杰出代表。
(2)表现
①道德风尚:健康向上。
②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③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何背景和表现?
自主学习
(1)背景: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表现
①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②20世纪90年代,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③1994年,中共中央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④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提出的?有何意义?
自主学习
(1)提出
①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②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意义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探究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
材料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
提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