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 2023-2024 学年高一下学期 7 月期末考试
生物学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
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 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0 分。第 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3~16 小题,
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种羊的白毛和黑毛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白毛羊交配后,共产下一只白毛公羊和一只黑毛母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种羊的白毛为显性性状,黑毛为隐性性状
B. 子代白毛羊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2/3
C. 亲本白毛羊再生一只白毛公羊的概率为 3/8
D. 子代不符合 3:1的比例是因为白毛羊的生存能力差
2. 将纯种紫色花女娄菜和纯种红色花女娄菜杂交,F1均为紫色花,F1随机交配,F2中紫色花:红色花:白
色花约为 12:3:1。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控制女娄菜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F2的白色花女娄菜均为纯合子,红色花女娄菜中杂合子占 1/3
C. F2的紫色花女娄菜分别自交,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的占 1/3
D. 若某紫色花女娄菜测交后代仅有 1种花色,则可确定该紫色花女娄菜的基因型
3. 某兴趣小组观察果蝇(2n=8)的精巢切片时,根据所观察到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由多到少,将细胞依次分
为甲、乙、丙三组。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甲组中某些细胞可能发生过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 乙组中某些细胞可能发生过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C. 丙组中含 X染色体的细胞明显多于含 Y染色体的细胞
D. 甲组和乙组中某些细胞所含核 DNA 数不可能相等
4. 哺乳动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关。下列有关受精作用和受精卵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 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体现细胞间信息传递均需要直接接触
B. 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融合,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直接相关
C. 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时,不通过基因重组增加遗传多样性
D. 一般情况下,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5. 为探究使 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科学家进行的部分实验如图所示,甲、乙代表相应
的培养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利用了“加法原理”
B. 实验时,培养皿中培养基的成分不完全相同
C. 甲、乙两个培养皿中的菌落类型分别为 2种和 1种
D. 分别给小鼠注射两个培养皿中的细菌,小鼠均死亡
6. 如图为双链 DNA上某片段的局部放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磷酸基团所在的一端为 3'-端
B. 图中①④⑤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
C.③为胸腺嘧啶,DNA聚合酶可催化图中⑥的形成
D. 若该 DNA复制时出现⑦的缺失,则可能引起基因突变
7. 玉米(2n=20)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通常为雌雄同株异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玉米做杂交实验时可对未成熟的雌花序套袋以避免自交
B. 玉米的基因可能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或 RNA片段
C. 玉米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在其上呈线性排列
D. 对玉米基因组进行测序时不能选择任意的10条染色体
8. Schaaf-Yang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由MAGEL2基因突变引起。若致病基因来自父亲,
则子代患病;但若致病基因来自母亲,则致病基因会由于发生甲基化修饰而不表达,子代不患病。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 因甲基化修饰导致基因不表达的现象属于表观遗传
B. 某正常个体一定不会是MAGEL2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 虽然某人是该病的患者,但其父母的表型可能均正常
D. 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能有效降低该病患儿出生的概率
9. 研究表明,人的某些体细胞中,17号染色体和 22号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可能会透发一类罕见的
皮肤癌,即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类细胞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 这类细胞产生正常配子的概率是 1/4
C. 皮肤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容易扩散和转移
D. 皮肤癌的发生还可能与抑癌基因过度表达有关
10. 某种肾性尿崩症由 AQP2基因突变引起,下面为某家族关于该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QP2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B. Ⅱ4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2/3
C. 不论Ⅱ6的父亲是否患该病,Ⅲ7患该病的概率均为 1/2
D.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Ⅲ7的染色体可确定其是否患病
11. 籼稻和粳稻是我国常见的两种栽培水稻,籼稻适于在低海拔地区种植,而粳稻适于在高海拔地区种植。
籼稻与粳稻都拥有很多各自特有的基因,将籼稻与粳稻杂交可得到子代,但子代常常不育。下列有关推测
不合理的是( )
A. 籼稻的基因库与粳稻的基因库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B. 籼稻和粳稻的共同祖先可能在不同环境中分别进化
C. 将籼稻种植在高海拔地区其可进化为粳稻,反之亦然
D. 籼稻或粳稻的某个基因发生变异后可能不会遗传给子代
12. 我国科学家曾在辽宁西部发现距今约 1.6亿年的银杏木化石。银杏是一种落叶乔木,秋冬季时,金黄色
的银杏树叶落满大地,极具诗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银杏木化石是研究银杏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B. 秋冬季节时银杏落叶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
C.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对银杏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D. 用扦插等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银杏利于其适应多变的环境
13. 某基因型为 AaBB的细胞丙进行分裂时,可能出现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已知细胞甲、乙和丁中均只发
生了图示变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细胞甲和乙中发生的变异类型相同,丁可能是体细胞
B. 由细胞丙产生甲或乙细胞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C. 丁细胞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有丝分裂时丢失了一条常染色体
D. 丁细胞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14. 如图为某个造血干细胞增殖过程中发生的两种生理活动(①和②)的简单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均需要解旋酶参与以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
B. 过程②的 3种产物均可作为翻译的模板
C. 进行②时所需要的原料的种类要远多于①
D. 该过程中①仅需进行一次,②则要进行多次
15. 鹌鹑(性别决定方式为 ZW型)的羽色有黑色、不完全黑色、栗色和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 B/b和 E/e
控制,其中 b基因使细胞不能合成色素,E基因是合成黑色素的必需基因,且 E基因个数越多,黑色素合
成量越多。已知 B/b基因位于 Z、W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为研究鹌鹑羽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利用纯
合鹌鹑进行的杂交实验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亲本 F1 F1自由交配得到 F2
白羽(♀)×黑 不完全黑 黑羽(♀、♂):不完全黑羽(♀、♂):
羽(♂) 羽(♀、♂) 黑羽(♀、♂):白羽(♀)=3:6:3:4
A. B/b与 E/e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鹌鹑群体中,白羽雄鹌鹑共有 3种基因型
C. F2栗羽鹌鹑自由交配,子代中白羽鹌鹑占 1/7
D. 黑羽雌鹌鹑和白羽雄鹌鹑的后代可根据羽色判断性别
16. 据报道,广东某 9岁男孩对克林霉素、头孢曲松等 6种抗生素均具有耐药性,其母亲回忆后认为,这可
能与该男孩幼年时一发烧就给其使用头孢类药物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长期频繁使用头孢类药物,使该男孩体内耐药菌所占比例增加
B. 长期频繁使用头孢类药物,使该男孩体内细菌发生了适应性变异
C. 该男孩体内细菌的基因型频率定向改变,使其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D. 该事实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减少或完全禁止使用抗生素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7. 某二倍体生物(基因型为 AaBb)体内一个性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如下图甲所
示。回答下列问题:
(1)性原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可发生于____期。若将该生物的某性原细胞的 DNA分子全部用 15N
标记,放入只含有 14N的环境中培养,则其进行一次减数分裂产生的 4个子细胞中,只含有 14N的子细胞所
占比例为____。
(2)图甲细胞中含____条染色单体,其名称可能是_____。该性原细胞在后续分裂过程中,移向细胞同一
极的基因是____。
(3)若不考虑基因突变,该性原细胞发生图示变异时,细胞中核 DNA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____。
(4)请在上图乙所示坐标轴中,绘制出图甲细胞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____。
18. 黄瓜的花有单性花和两性花。黄瓜的栽培种为雌雄同株,但雌花率变幅很大。有研究表明,黄瓜植株的
花与基因 A/a、B/b 和 C/c 有关。B基因控制基部不长雄花,命名为雌株(__B_C_),b基因控制基部长雄
花,且 a基因会影响 b基因的表达而使雌花数量增多,命名为强雌株,但 A基因无此效应,命名为普雌株;
只要 c基因纯合即开两性花。让雌株甲与两性花株乙(aabbcc)杂交,F1均为雌株,F1自交,F2中雌株:两
性花株:强雌株:普雌株=36:16:3:9。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 A/a、B/b和 C/c的遗传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
(2)F1自交时,可采集同一植株除基部外的花的____涂(撒)在基部花的柱头上,再____(填操作),该
操作的目的是____。
(3)F2中强雌株共有____种基因型,两性花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
(4)F1测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
19. 水稻体内的叶绿素酸酯氧化酶基因(OSCAO1)与叶绿素的合成有关。野生型水稻和某黄绿叶突变型水
稻 w08的 OSCAO1基因中第 946~963位的碱基序列如图所示,w08的 OSCAO1 基因上发生的变化导致其
编码的 mRNA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已知 UGA 为终止密码子,几种氨基酸及其对应的密码子如下表所
示。回答下列问题:
氨基 甘氨 甲硫氨 缬氨 色氨 异亮氨
酸 酸 酸 酸 酸 酸
密码
GGA AUG GUU UGG AUA
子
(1)水稻体内的密码子共有___种。氨基酸与密码子之间的对应关系是___。
(2)过程①是以___(填“a”或“b”)链为模板,以___为原料,在___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3)与 DNA 复制相比,过程②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过程②中,核糖体从 mRNA的___(填“5'端向
3'端”或“3'端向 5'端”)移动。据图推测,w08水稻的叶肉细胞中,叶绿素酸酯氧化酶的相应氨基酸序列为___。
(4)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w08水稻的光合效率比野生型水稻低,推测其可能的具体原因是___。
20. 甲、乙两种遗传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约为 1/625。下图 1为某家族的相关遗传系
谱图,图 2为该家族中部分成员与甲病相关基因的电泳结果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图 1分析,甲病不可能是____病。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若只考虑乙病相关基因,Ⅲ2与Ⅱ3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
(2)结合图 2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正常基因应位于图中的条带_____(填“1”或“2”)。若Ⅲ1与
一正常女性婚配,子代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
(3)Ⅲ3与人群中一正常男子(Ⅲ4)婚配怀孕后,其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产前诊断,因为他
们的后代患病概率为____(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
21. 植物和昆虫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美国生态学家埃利希和雷文根据对粉蝶与其寄主十字花
科植物关系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协同进化的理论,构建了如图所示的植物与昆虫协同进化的模式图。回答
下列问题:
(1)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____协同进化的过程;____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2)自然界中较多的昆虫会取食植物,此时的昆虫即视为侵害型。埃利希和雷文认为,植物可通过遗传改
变(包括基因重组和偶发的____),使自身产生一些次生代谢物而不为昆虫取食,即由____型变为____型,
此时的昆虫即视为弱侵害型;相应的,昆虫也能通过遗传改变重新成为侵害型。上述过程中,直接受选择
的是植物或昆虫的____(填“基因型”或“表型”)。
(3)判断侵害型昆虫和弱侵害型昆虫是否为同一物种的简要实验思路是:____。
(4)某昆虫体色黑色(A)对浅色(a)为显性。该昆虫的某种群中 AA、Aa和 aa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 1:
3:6,则该种群中 a的基因频率为____%。若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浅色有利于昆虫躲避敌害,则长期的自
然选择会导致 A基因频率____(填“增大”或“减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0 分。第 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3~16 小题,
每小题 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A C D B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C D C A
17. (1)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 1/2
(2 8 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 AB或 aB
(3)2:1
(4)
18. (1) 遵循 F1自交,F2中雌株:两性花株:强雌株:普雌株=36:16:3:9,F2比值之和为 64=43
(2) 花粉 套袋 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3) 2 1/4
(4)2:4:1:1
19. (1) 64 一个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
(2)b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酶
(3) A-U、U-A 5'端向 3'端 甘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
(4)w08水稻为黄绿叶,说明其叶绿素相对较少,导致光合效率相对降低
20. (1) 伴 Y染色体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3
(2) 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2 1/2
(3) 需要 27/52
21. (1) 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生物多样性
(2) 基因突变 敏感性 防御型 表型
(3)观察两种生物能否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4) 75 减小